周平
(江苏省常熟市第一中学 江苏常熟 215500)
体育教学的教学目的在于帮助学生掌握体育知识、增加学生的运动实践和体育技能,其教学过程体现了从感性和理性、抽象和直观、思维和实践之间循环往复的客观认识规律。中学生可以在学习体育课程时运用自身的思维能力帮助理解课程内容,提高体育学习效果。本文以中学体育立定跳远教学为例,结合体育教学特点和思维活动的类型,分析以中学生思维能力为教学基础的体育教学方式。
体育教学以向学生传授体育知识和体育技能为主要内容,目的在于发挥学生学习体育课程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教学过程可归纳为理论讲解、教师示范和学生实践三个阶段[1]。理论讲解阶段以体育教材中的图文描述和教师口述为主要方式,对体育技能的内容和要点进行叙述和分析;在教师示范阶段,体育教师依照课程内容示范体育动作,学生通过分析观察积累间接经验;在学生实践阶段,学生综合前两阶段的教学内容,亲身参与体育技能的实践,积累实际经验。
体育教学实践性强,突出特点在于理论知识和技能实践之间的密切联系,这一特点决定了在体育教学中结合思维活动的必要性。学生通过不断进行分析和综合、比较、抽象和概括等思维活动,掌握体育技能的理论要点,指导身体实践和技能练习。学生学习体育课程的过程,是建立在思维能力基础上的学习过程。
思维是间接获取对客观事物的认知的人脑活动,思维的认知对象包括事物和事物间的内在联系,例如人类通过研究水土流失、气候变暖等自然现象,了解其与洪涝、大型台风海啸等灾害之间的内在联系。思维可划分为抽象思维、形象思维和动作思维。在抽象思维中,人脑凭借抽象的概念对事物产生认知,形象思维以直观现象为依据认识事物,动作思维以实践体验作为认知支柱。在中学体育教学中,体育教师可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能力,在体育教学不同阶段结合学生分析与综合能力、比较能力和抽象与概括能力,达到提高体育教学效果的目的[2]。
语言是人类促使思维得以实现的手段,也是思维水平的体现方式之一,人类在进行思维活动的过程中需要语言的运用[3]。在中学体育教学中,体育教师可以通过叙述、提问等方式,根据体育课程的内容向中学生传授体育知识,通过语言活动在思维中的运用,充分发挥中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提升教学效果。
例如在学习立定跳远课程时,体育教师首先为学生讲解立定跳远的动作技术要领:“首先是预摆动作,双脚分开至与肩同宽,双臂自然摆动,双腿随着手臂的前后摆动交替呈现伸直和屈膝降膝的状态。在准备起跳时,上体略微前倾,手臂尽可能后置。在预摆阶段应注意的是上下肢在动作上的高协调性,手臂摆动与腿部屈伸的配合要求自然协调。”体育教师对起跳前准备动作进行语言描述,使学生通过分析与综合的思维方法初步了解动作要领,对立定跳远的预摆阶段有了抽象的认识。接着教师向学生提问:“如果在做预摆动作时产生不协调感,有什么解决办法?”教师通过提问引导学生再次回忆预摆动作的过程。最后教师给出答案:“按照由快到慢的节奏,交替做前摆直腿和后摆屈膝动作,可以有效缓解预摆动作的不协调感。”教师通过语言描述和要点提问的方式讲解立定跳远的课程内容,结合中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引导学生对课程内容进行了初步的了解。
根据中学体育新课程标准提出的课程基本理念,把学生对运动体验的抽象感知转化为直观的体育知识是中学体育教学的目标之一[4]。教师通过示范课程动作,把理论部分的知识以机体运动的形式展示给学生,产生直观效果,学生发挥形象思维能力,将自身直观感受转化为理论知识的一部分,结合理论讲解阶段的教学内容,可以加强对该项目动作要领的领悟和记忆,提高体育项目的实践质量。
例如在学习立定跳远的体育课程中,体育教师示范腾空起跳时的动作,包括示范错误动作,加深学生对腾空起跳这一动作的理解,并要求学生观察动作流程,将其有条理地描述出来。教师示范完成后,学生进行复述总结:“在腾空起跳时,双脚用力弹跳,双臂略微弯曲,受惯性影响前后摆动,当摆动至前上方时,身体顺势腾空跳起,肢体在空中伸展。起跳时需注意蹬地要快速有力,手脚要配合协调,起跳后身体的舒展要充分,为跳至最远的落地点提供条件。”根据教师示范错误动作,学生可以总结经验教训:“在起跳高度过高或过低的情况下,跳远成绩均不达标,要解决这个问题,可以采用一定高度或远度的标志线。起跳后若收腿延迟或不充分,可以通过收腹跳练习提高腿部灵活度。”学生通过体验理论知识基础下的动作观摩,和将观摩结果转化为语言叙述的方式,进行了一次抽象与概括的思维活动,将抽象的理论知识上升成为具体的技能知识,强化了对课程内容的理解。
练习和实践是中学生掌握体育技能的基本方法,体育教学的特点是实践性强,需要中学生发挥动作思维能力,通过实践练习掌握课程知识和体育技能[5]。学生在练习过程中通过身体和心理上的体验,发挥动作思维能力,将理论讲解和动作示范阶段的体育知识运用于实践中,提高对课程内容的掌握程度。
在学习立定跳远的体育课程中,学生实际进行落地缓冲阶段的练习:腾空起跳后,收紧腹部,将小腿向前伸展,双臂向后用力摆动,同时膝盖稍屈,做好落地前的缓冲准备。通过实际练习,学生总结经验:小腿的伸展时机是落地动作中的重点,伸展过快会缩短缓冲时间导致脚板酸麻;伸展延迟会减缓空中速度,两种情况均对跳远距离产生影响;另外若落地后重心不稳,应身体前倾,避免影响跳远成绩。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进行立定跳远的辅助练习,挺身跳练习:膝盖稍屈,原地起跳,跳起后做挺身动作,伸展双腿至髋关节完全打开,接着做弯腰和屈膝动作,保证落地时有所缓冲。收腹跳练习:身体直立,原地起跳,起跳后做屈腿抱膝动作,尽可能收紧腹部,由于该动作以跳过一定的高度为目标,落地时需注意屈膝缓冲。通过进行挺身跳练习和收腹跳练习,学生的部分关节和肌肉得到了锻炼,再进行立定跳远练习,学生明显感受到身体协调性的提高。
根据体育教学注重实践性和理论与实践经验结合紧密的特点,中学体育教学应注重将中学生的抽象思维、形象思维和动作思维进行有机结合,在体育课程的不同阶段发挥不同思维能力的作用。以理论为基础引导中学生初步理解课程内容,通过动作示范加深要点理解,最后以运动体验的方式提高体育教学质量。
[1]那春艳,谷金波.教学过程最优化理论运用于体育教学中的局限性思考[J].搏击(体育论坛),2013,8(3):17-19.
[2]史国栋.在自主探究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N].江苏教育报,2014-01-22.
[3]张磊.体育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培养的探讨[J].小学时代(教育研究),2013,11(5):6.
[4]张向荣.体育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与运动技能形成关系的研究[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2,6(10):380,386.
[5]刘玉石.如何在体育教学实践中培养学生自觉地参与学习[J].神州,2012,15(20):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