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杰
(武汉体育学院体育科技学院 湖北武汉 430205)
体育院校主要是以竞技体育为主导的教育模式,无论是体育教育专业,还是其他专业,大多是以运动训练的基本要求来培养学生,在强调运动技能训练的同时,知识性教育相对薄弱,形成了教育上的畸轻畸重,如重教练不重教师,重技能不重知识,重术科不重学科,重赛不重考,重奖牌不重质量等观念和做法,这些观念和做法严重影响了人才标准和培养模式[1]。
1.1.1 教师因素对学习成绩的影响
体育院校师资力量相对薄弱是一个比较普遍的问题,诸如引进高层次人才困难,青年教师流失严重,学校近亲繁殖,教师知识结构单一、教学方法呆板、知识更新缓慢、文化素质和学历层次较低等问题比较突出[2]。教师在教书育人工作中,必须明确认识到自己工作的性质、任务以及应具备的条件,有没有正确的教育意识,对学生的学习效果、学习成绩影响巨大,因而与教师工作的成绩密切相关。
1.1.2 课程设置对学习成绩的影响
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学习课程相对较多繁杂,从教育角度来讲,学生对课的安排设置是满意的,但在与学生座谈交流中,学生反映有些学习课程,选修课与辅修课重复,浪费时间,对于现实社会中较为实用的课程,学时太少,像计算机、英语课等。在选修课教学中,应按照学生的兴趣自由选择,而现实的学习中存在学生抽签排队选课的现象,造成学生想上的课上不了,为了满足学分的需要,不想上的课必须上,这直接影响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1.1.3 授课内容对学习成绩的影响
目前学校课程中教授的部分知识与中学体育教学的要求并不相符,背离了体育教学的目标和要求。当今社会是信息社会,信息的更迭让人目不暇接,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体育教学内容如何能够跟上时代步伐,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因而,寻找贴合中学生生活的实际、符合时代要求的的体育教学内容,才能更好的吸引中学生对体育课程的学习兴趣,实现学习成绩的跳跃式前进。
1.1.4 教学方法对学习成绩的影响
在教学中,有些教师教学形式呆板,教学方法落后,教学效果不佳;部分课程内容陈旧,灵活性差,缺乏对能力的培养。专业知识不够精深、教学方法单一、教学水平较低,难以满足学生学习体育本领的需求和开阔学生体育视野的期望,必然会造成学生对教师的目标期望值降低,缺乏学习兴趣。这是学生学习成绩下降的一个重要原因。面对这种情况,教师要从实际出发,在综合分析学生学情和各种因素的前提下,采用多种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手段。
硬件设施是学校进行体育教学的重要基础,是学校搞好体育教学工作的重要保障。由于区域间学校发展不平衡,部分学校基础设施配备薄弱,人均体育活动面积不足,体育器材匮乏,设施简单粗陋等现象比较突出。这些现状都严重影响了体育教学的开展和学习成绩的提高。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对场地进行合理的布置,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如果采取不符合学生特点的器材设施和训练方式,难以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和技术的提高,有时甚至会拉伤肌肉,对学生身体和心理等造成影响,从而影响学生对体育课的积极性,应迅速改变这一落后的局面,改进教学设备,加大基础设施投入,让教师能够在优雅优越的环境和空间中进行教与学活动。
良好的学校环境有利于培养积极向上的学习精神。学校环境主要分为两点:班级环境与校园环境。
1.3.1 良好的班风建设对学生学习成绩的影响
班级环境,尤其是班风的好坏,对学生学习好坏的影响最大。班风展现的是整个班级的凝聚力,是班级的集体精神面貌。勤奋学习、团结互助、文明礼貌的班风,不仅有助于良好班集体的形成,更有助于学生良好个性品质和优异成绩的培养。班风不正导致的不仅是班主任管理工作的难以开展,更将会导致学生集体涣散,必然引起学生成绩和品质的下降。
1.3.2 学校环境对学生学习成绩的影响
学风是指学生的学习态度、道德理想、精神状态和纪律状况。考风指一个学校的考试风气。这“三风”好坏直接决定人才是否合格,其中学风是主体,良好学风可以创造积极进取、奋发向上的环境氛围,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激发,激励学生获得丰富的知识;教师的教风是主导,教师的态度和人格魅力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陶冶学生的情操,为学生树立良好的人生典范。
目前,国内高校的考核标准仍然形式单一、考核评价与学习过程不能有效的结合。当前的考核方式主要以考试为主,考试注重的是对学生知识能力的考察,而忽视了学生的个体差异。主要表现为如下两个方面:一方面,考试形式比较单一,理论课程都采取闭卷的形式,而体育课采取技术考核的方式,特别是技术考核时学生在易出现紧张、疲劳和受伤等现象,难以反映出学生实际的水平。另一方面,考查内容和方法单一。有些学生能在考前一次性突击取得好分数,使得学生产生不重能力只注重分数的风气,学生对于学习过程的不重视导致对学习兴趣的降低,从而影响学生理论知识和技术能力的学习,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成绩。
1.5.1 高校体育专业课程设置结构合理性有待提高
我国高校体育专业具有显著的特点,如课程结构失衡、课程内容随意性大、课程设置热门性高等,主要表现为为:一是课程内容缺乏前瞻性,内容陈旧;二是课程内容缺乏整合。按照课程的独立性和完整性要求,体育课程设置重复较多,多头开设的情况比较普遍;三是课程门类单一,表现为综合型课程,应用型和人文社会学科类课程少,缺乏动态的、发展的科学思维方法,难以适应社会对各类体育人才的需求。
1.5.2 高校体育专业发展显现盲目性特征
我国高等体育专业各专业开设数量都成倍增长。过快的发展速度,导致目前我国高校体育专业设置显现盲目性的特征,历来重术科轻学科,重技术轻理论,课程设置不够合理。高校体育专业设置的盲目性主要体现在对社会人才需求的把握不准、专业规模效益差和适应性不够等方面。快速发展期间,专业设置热必然导致体育专业面窄,培养知识结构不合理,毕业生缺乏市场的适应性、灵活性,难以形成规模效益,有些专业师资力量薄弱,与培养目标不吻合,严重阻碍我国高校体育专业的发展,给学校和学生带来一系列问题。
1.5.3 学生对专业的选择
作为体育专业的学生,方向的选择极为重要,许多学生对选择专业具有很大的盲目性,发现自己对所学的专业根本就没有兴趣,导致学习没有主动性和积极性[5]。有些学生对自己的未来职业存在各种想法,缺乏热爱和准备终身从事体育事业的想法,失去学习的内在动力。体育专业的部分冷门专业面临就业困难等问题,而且相当一部分学生认为体育教师工作辛苦,不被重视,收入较低。如果这些问题没有解决好,必然影响大学生学习的兴趣,从而影响学习的成绩。
学生学习成绩是对教育质量与效果的客观反映,也是评价学生专业能力的重要依据,经多位教育专家提议,选取家庭因素、学校因素、个人因素这三个维度及37个子因素作为归因指标,以我校体育教育专业2009级XX名学生的运动解剖学、运动生理学、形势政策、军事训练、篮球、大学语文、马克思原理、田径、基本体操、中国近代史纲要共10门专业及公共科目学期考核成绩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和内容。将属性变量数量化,利用拟合优度检验及回归分析方法等统计分析方法对成绩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归因分析。
[1]刘淦清.融体育、科技、人文教育于一体,集道德、文化、专业素质于一身——关于武汉体育学院办学理念的思考[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3,11(6):1-3.
[2]赵芳,李忠义.广西高校体育扎扩招问题研究[J].安徽体育科技,2004(25).
[3]杨斌.体育专业学生学习成绩评定的定位深思[J].体育成人教育学刊,2004(2):21-22.
[4]葛承梅.体育专业大学生心理状况及其加强思想教育的思考[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3(20).
[5](英)安东尼·吉斯登.社会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134.
[6]杨文辉,吴多进,彭芳.贝克抑郁量表第2版中文版在大一学生中的试用[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12(6).
[7]赵琳杰,苏艳,张淑敏,等.体育活动对大学生抑郁、焦虑情绪的影响分析[J].文体用品与科技,2012(16).
[8]童毅,曹丽琰.我国大学生抑郁影响因素研究文献综述[J].热带医学杂志,2012(8).
[9]杨俊涛.体育运动对城中村居民焦虑与抑郁水平的影响研究[J].吉林体育学院学报,20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