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堂教育教材之理性思考——以宁夏、甘肃为例

2014-08-15 00:47马惠萍
贵州民族研究 2014年2期
关键词:伊斯兰教回族教材

马惠萍

(宁夏大学 政法学院,宁夏·银川 750021)

经堂教育,顾名思义是在清真寺里进行的一种回族本民族自我教育的宗教教育模式,它分为小学和大学阶段。本文所讲经堂教育主要指其大学阶段。经堂教育自16世纪中叶形成以来,历经400多年,迄今已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教育体制,包括教材、教学方式、管理方式、考核机制、经费来源等。本文依据2010年10月至2011年底历时一年多的田野调研,以宁夏、甘肃两地的经堂教育为例,着眼当前经堂教育教材的变化,从中窥视经堂教育面临的挑战甚至是危机,提出经堂教育教材建构之应对良策。

一、今日经堂教育教材之现状

陕西著名经师胡登洲于明代创办的经堂教育,为培养伊斯兰教接班人、挽救回族社会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迄今已有四百多年的历史。在这四百多年的发展历程中,经堂教育被深深打上了时代的烙印,其形式、内容等随之发生了改变,所采用的教材亦发生了变化。在当前,传统的经堂教育选用的教材为伊斯兰教传统经典,而新型的现代经堂教育适应形势的发展变化,在保持伊斯兰教基本经典的前提下,增加了新内容,对教材进行革新,所采用的教材发生了较大变化。

(一)沿袭传统经典教材

传统经堂教育注重经学知识的传输和学习,开设的课程主要为单一的伊斯兰教宗教课程。所使用的教材为伊斯兰教传统经典教材,主要选自于中世纪通行于伊斯兰世界的教典、教律、阿拉伯语和波斯语文法的权威著作,其核心为十三本经。

今天,坚守传统的阿洪们认为十三本经是经堂教育的根基。在教学实践中,阿洪根据所学之长及学生实际,有侧重点地选择教材,有的侧重教法方面,有的侧重圣训方面,有的侧重古兰经注释方面,所选教材有增有减。因此所用教材不统一,数量不一,但无论选择哪方面的教材,都在十三本经范围之内,所用教材属于传统经典。

(二)经堂教育教材的变革——传统与现代相结合

面对形势的发展变化,一些有前瞻性眼光的阿洪们采用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的方式,对经堂教育教材进行变革。一方面仍部分地采用传统经典教材;另一方面,增加教学内容,采用新经典,使用国家部门编写的社会文化知识方面的教材,以改变传统经堂教育教学内容的单一性,增强所培养人才的社会适应性。

个案1:宁夏同心洪岗岗子经学班(访谈时间:2010年12月11日)

同心洪岗岗子经学班主要以宗教课程为主,同时增加了现代汉语、阿拉伯语、英语、回族史、计算机等现代科学文化知识,充实经堂教育内容,以适应当前形势的发展。所用教材有《基础阿语》、《简明古兰经注》、《伟嘎业》、《米什卡特》、《麦克图巴特》、《嘎最》、《侯赛尼》、《来麦尔台》、《凯俩目》、《语文》等。

二、经堂教育教材的理性思考

纵观当前经堂教育教材使用的实际状况,应该说经堂教育所使用的教材不尽相同。一方面,传统经堂教育沿袭着初创时的学科体系,仍在使用传统经典教材;另一方面,现代经堂教育对传统教材进行了继承与革新,除保留一些传统经典外,大胆使用了新经典。特别是《新编阿拉伯语教程》的使用是现代经堂教育的一个突出亮点,有力地改变着经堂教育的办学方向,影响着经堂教育的发展前景。

经堂教育教材之所以发生如此变化,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时代的发展变化呼唤教材改革。

近年来,传统经堂教育出现危机,培养的人才质量不高,这是公认的事实。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如生源差,到清真寺学习的主要是学校淘汰下来的青少年等。特别是阿拉伯语学校的冲击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阿语学校以其现代化的教学理念、培养适用型的阿语翻译人才等方面的优势吸引着回族穆斯林青年前往学习。而传统经堂教育培养出来的人才就业路子较窄,阿洪这一职业辛苦、收入低、失业率高、无保障,对穆斯林青年缺乏吸引力。因此,清心寡欲、能够忍受清真寺孤苦生活的回族青年越来越少,立志成为伊斯兰教接班人的更是凤毛麟角。再加上传统经堂教育的经典教材往往需要学习者耗费10年左右的时间,在今天整个社会浮躁的心态下,很少有人能坚持下来。从很多回族聚居区来看,清真寺里的学员呈现逐年下降的趋势。由此可见,传统经堂教育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改革在所难免,教材革新亦成为必然。

第二,经堂教育培养目标的不同也导致了在教材选用上的分歧。

教材的选用,直接与人才培养目标挂钩。目前,经堂教育在培养目标上存在着较大的分歧,主要表现为是培养服务穆斯林大众所需要的伊斯兰教宗教人才还是培养服务社会的复合型人才。

认为培养服务穆斯林大众所需要的伊斯兰教宗教人才是经堂教育目标的教长们认为,目前从表面上看清真寺培养的伊斯兰教职人员在数量上已经呈现供大于求的状况,但真正能够胜任寺坊事务的合格的阿洪是比较少的,在偏远落后的回族聚居区更是少之又少。因此为了正确宣扬伊斯兰教的精神实质,更好地为穆斯林大众服务,培养合格的伊斯兰宗教人才就理所当然地成为经堂教育的培养目标。而历史上,经堂教育使用传统的经典教材,在当时条件非常艰难的情况下,培养出了一批高水平的伊斯兰学者,对回族社会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再加上他们自身从传统经典中受益匪浅,因此他们坚持认为经堂教育只有使用传统的经典教材才能培养出高水平的伊斯兰教专门人才。

而持相反观点的教长们则认为,随着形势的发展,今天经堂教育的对象与过去有着天壤之别。过去到清真寺学习的孩子有着强烈的学习伊斯兰教经典的主观愿望,学习目标非常明确即做一个宣传伊斯兰教的学者。因此,尽管限于当时的历史条件,好多孩子不识汉字,但由于自身刻苦学习,再加上师傅用心教授,虽不能说人人都能成才,但至少培养出了一批影响深远的伊斯兰大家,教学效果相当令人鼓舞。但时代发展到了今天,今日之情形已经完全不同于彼时。眼下,伴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步确立,一切向钱看、追逐眼前利益等实用主义思想影响着穆斯林大众的价值观,鲜有为服务穆斯林大众而甘愿牺牲眼前利益的穆斯林青年,即使有,也是凤毛麟角。因而,当下经堂教育的培养目标重点不是培养伊斯兰教接班人,而是普及伊斯兰教基本常识,培养合格的穆斯林,同时注重阿拉伯语教学,使其有一技之长自立于社会。因而,培养复合型人才是现代经堂教育的培养目标。在培养目标发生变化的情况下,教材也必然发生相应的变化。

第三,现代经堂教育在教学体制方面发生了一系列变化,直接导致教材选用上的变化。

现代经堂教育是近年来在新形势下做出的一种尝试性的举措,它的特点是采用社会化的学校教育模式。有学制、实行上课制度;在语言运用上,以现代阿拉伯语取代经堂语讲授经典;在办学方式上,一改传统经堂教育一个阿洪包揽所有课程而代之以聘请多位教师分工负责。由于师资力量的增加,开设的课程相对较多,选用的教材也较为丰富,致使一些现代新教材走进课堂。这就改变了传统经堂教育由于阿訇个人能力和精力所限导致教材选用的单一性和数量少的缺陷。

第四,阿洪们对经典教材认识的不同是经堂教育教材变化的一个重要的主观原因。

一般来讲,出身于传统经堂教育的阿洪,从传统经典教材中受益匪浅,因此极力推崇经典教材。他们坚持认为离开传统经典教材,经堂教育难以培养出高水平的伊斯兰教专门人才。

留学国外的教长们则眼界开阔,思想开明,对传统经典教材持不同观点。如留学沙特麦地那大学6年的甘肃张家川龙山镇清真寺教长马效义阿洪认为,传统的经堂教材已远远落后于时代的发展,因此必须要进行改革,积极引进埃及、沙特麦地那大学出版的新教材及国内阿语学校的教材;在阿拉伯联合酋长国留学8年的甘肃临夏前和沿清真寺教长马继灵阿洪认为,把传统经典作为教材是错误的,如《白亚尼》是修辞学的研究专著,不适合该寺学生的实际水平,因此像这类传统教材只能作为教材参考书等。

此外,随着中国与阿拉伯国家的对外交流深入开展,阿洪们选取教材的种类相比过去有较大的选择范围,这也是今天经堂教育教材变化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时代背景。

三、经堂教育教材之出路

21世纪是一个充满竞争的信息时代,人才的竞争更是呈现白热化的趋势。如何培养出适应本民族发展的人才对每一个民族来说都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而教材直接关系到人才培养的质量,事关教育的成败。

目前,经堂教育所用教材没有统一的、固定的权威教材,呈现一种无序的失范状态。走访调查中发现,清真寺各自为政,教材的选用往往具有较大的随意性,缺乏监督和正确的引导,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学者的主观意愿,这往往受制于其学识水平和敬业精神。教材的不完善已成为经堂教育突出的一个教学矛盾,制约着经堂教育的发展,影响着其人才质量的培养。因此,教材建设刻不容缓。基于对上百所清真寺所做的调研,结合在田野调查中所感所思,笔者提出以下建议:

首先,要高度重视教材建设。

教材作为经堂教育内容的重要载体,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人才培养的规格与质量,进而影响到教育的总体水平。可以说,教材的优劣直接关系到经堂教育的成败。目前,经堂教育在教材建设方面出现的认识上的偏差及开发滞后等问题严重影响着经堂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制约其发展的一大瓶颈。从事物都是发展变化的哲学观点来看,教材会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主动地反映所处时代的一系列文化成果,日渐丰富是其必然。然而,目前经堂教育仍在沿用中世纪的著作,有相当一部分文字古老,表述陈旧,理论性、学术性太强,学员学习、理解困难,致使学员流失率高、教学质量令人堪忧。因此,必须高度重视经堂教育教材建设,加大建设力度,以满足学员全面发展与社会发展的需要。

其次,教材要有明确而统一的指导思想。

经堂教育教材处于失范状态,在教材的选用上随意性较强,教材完全由阿洪自己来选择,究其原因是教材建设严重滞后,缺乏明确而统一的指导思想。笔者认为,当前的重中之重是要有一个粗略而统一的教材大纲作为参考,让一些通俗易懂的优秀教材走进经堂教育,以期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在教材建设中,一要注重多样性,即为保证选用高质量的教材,坚持多形式、多版本、多渠道、优胜劣汰的原则,开发出科学合理的初、中、高级教材,以满足各地经堂教育按实际情况择优选用教材的需要;二要注重实践性,即在编写开发教材的过程中,充分听取奋战在教学第一线的教学人员的心声,使其中的优秀骨干分子加入到教材编写队伍中,同时注重学员的认知发展水平与身心发展特征,使教材符合当前实际,激发学员学习的兴趣、发挥其学习主动性;三要注重基础性,即教材中涵盖的内容应该是具有较强的稳定性、广泛的适应性、较长的时效性的基础且通用的知识;四要注重层次性,即教材的开发要充分考虑到学员之间的学识差异,要有层次性,既有必教、必学的内容,也有选教、选学的内容;既有精读的内容,也有泛读的内容;既有适合全体学生学习的内容,也有能够满足个别学生较高需求的内容,以最大限度地满足每个学生的需要;五要坚持继承与创新相结合的原则。经堂教育毕竟是延续了400多年的回族自我教育的一种民间教育,它曾经在历史上培养出明末清初如刘智、马注、王岱舆等一批伊斯兰大学问家,传统经典教材功不可没,且经典教材承载着回族文化和民族情感,因此,在教材的选用上,绝不可全盘否定经典教材,合理地保留经典教材,是保持原汁原味伊斯兰文化之必需。同时,时代发展进步必然要求增加新内容,吸纳其他学科的前沿知识,采用现代新教材成为必然,甚至这已成为经堂教育应对当下挑战、走出困境的一个非常关键的措施。

最后,教材建设亟需团队合作,博采众长

经堂教育教材建设是一项浩繁的艰巨工程,亟需有识之士从民族发展大局出发,齐心协力,共同研究开发适合中国学子学习的优秀教材。

现在奋战在经堂教育教学第一线的教职人员,有的在教材建设上已经开始了艰难且可喜的尝试性的一步,在教学实践中取得了良好效果。在我所访谈的清真寺教长中,有经堂教育资深专家,也有从国外留学归来的优秀学者,他们已经在着手此方面的工作。如获得埃及艾资哈尔大学伊斯兰法学硕士学位的云南大理巍山小围梗清真寺教长马云阿洪,他所用的教材有相当一部分是他自编的系列教材,此外大量引进阿拉伯国家的大学教材,开阔了学生眼界,为其进一步深造打下良好的基础。这一作法在教学实践中,已取得明显成效。

由此可见,在清真寺内任教的有学问的大有人在,应该组织这方面的人才组成精英团队,编写高质量的教材。早在20世纪80年代初期,甘肃临夏如马希民等有远见的阿訇们为尽快培养回族社会所需要的伊斯兰教专门人才,他们从中外教材中选取适合中国学员的课本,同时,自编简明扼要的新教材,在教学实践中取得了很好的成绩。今天,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现实的需求也发生了变化,要求培养复合型人才是大势所趋,教材改革已刻不容缓。现在亟需团队合作,博采众长,编写一批高质量的教材。

以上所言,仅为抛砖引玉,真诚地希望更多有志之士关心经堂教育的发展,共同努力探讨教材建构之路,使经堂教育能够有一套适合我国回族社会发展实际的教材,以实现其在建设和谐社会中应有之效用。

[1]马 燕.回族经堂教育教材的当代变迁——以宁夏西吉、海原、同心为例[J].回族研究,2006,(3).

[2]纳国昌.经堂教育的历史记载——《经学系传谱》浅析[J].中国穆斯林,1992,(5).

[3]于广增.经堂教育基础课的沿革[J].中国穆斯林,1986,(3)

[4](清)赵灿著,杨永昌,马继祖标注.经学系传谱[M].西宁:青海人民出版社,1989.

[5]丁士仁.二十世纪河州经堂教育的两次重大突破[J].回族研究,2006,(4).

[6]成 媛.宁夏同心县经堂教育发展的新举措[J].回族研究,2005,(2).

[7]铁国玺.浅论中国伊斯兰教教育[J].回族研究,2002,(1).

猜你喜欢
伊斯兰教回族教材
教材精读
重视教材探究,多法破解圆锥曲线点线距
题在书外 根在书中——圆锥曲线第三定义在教材和高考中的渗透
源于教材,高于教材
中国西北伊斯兰教门宦制度的形成原因及影响研究
《回族文学》2015年总目录
伊斯兰教纯属躺着中枪(点评)
开罗伊斯兰教老城
《回族文学》2011年总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