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宗教到民间看原生态的表达方式——西南少数民族舞蹈的发展和演变解读

2014-08-15 00:42胡馨竹
戏剧之家 2014年7期

胡馨竹

(四川大学 四川 成都 610207)

一、西南少数民族舞蹈的宗教情结

(一)原始宗教的崇拜情结。舞蹈作为原始宗教的一种表现形式,其内涵着对于原始宗教的崇拜情结,原始社会的宗教信仰是支撑起社会变迁和发展以及人们生活的重要因素。宗教崇拜的形式多样,它包括我们熟知的图腾崇拜、动物崇拜、祖先崇拜等。这些宗教崇拜的产生与其民族的社会结构有着直接的关联,同时也折射着民族的发展历史。

原始的宗教信仰对于民族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首先,宗教信仰属于上层建筑,它涉及到了一个民族的社会、政治、宗教。宗教信仰对于当时人们来说是一种精神支撑,也是实现民族团结的一种方式。其次,我国有五十六个民族,要实现各民族之间的稳定团结绝非一件易事,少数民族之间安定有序一团和气,原始宗教发挥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仪式舞蹈是西南少数民族一直流传的舞蹈形式,它是人们心愿的表达,当人们支配自然的愿望没有得到满足的时候,人们就会选择这种形式来传达自己的心愿,以期望自己的心愿可以达成,这一形式在西南少数民族的发展史中一直被流传,对人们影响很深。发展至今,也经过了后人的改良,形式更加民间,更容易被人们多接受和欣赏。

(二)舞蹈是其情感的最佳表达方式。原始社会的人类,对于情感的表达形式其实是很陌生的,表达形式也很单一,由于当时的语言基础不完善,人们会借助于其他的形式传达自己的感情,身体成了传达感情的最佳的工具,起初舞蹈还没有被定义化,人们通过肢体的各种不形式的舞动,传达他们不同的感情诉说,随着后来人们意识的逐步增强,舞蹈才被定义为一种抒情艺术形式,因此,传达感情就成了舞蹈所蕴含的深刻的含义。西南人们还有这悠久的图腾崇拜的历史,也因此西南少数民族的舞蹈中经常用图腾符号的动作来体现舞蹈的动作,这种舞蹈方式对于强化人们的记忆有很重要的作用,同时也传达了对神灵的敬畏之意。

二、西南少数民族舞蹈的生活化

(一)生活的诠释。随着时代的发展,原始社会开始退出历史的舞台,但是舞蹈作为传达感情的最佳表现方式,在西南地区的民族文化历史上,很好的保留了下来,并在原始宗教舞蹈的基础上不断的创新,发展成为了更符合现代大众审美标准的民间舞蹈形式。西南少数民族的人们在继承和保留原始舞蹈形态的同时,不断的将现实生活中元素加入到舞蹈当中,不断进行大胆的艺术创新。

无论是原始社会还是近现代社会,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理念一直是西南地区人们的信仰,他们敬畏自然,崇拜自然,如何将这种情感传达给自然,舞蹈就成为了他们很好的沟通工具,直到现在这种传统一直有得以保留,只是舞蹈形式发生了变化,原始社会的人们使用一种仪式舞蹈的形式,现在的舞蹈形式更加的贴近生活,但是对于感情的传达有着同样的厚度。

(二)情感的释放。原始的宗教舞蹈让人们感受到了舞蹈这种表达方式带给人们的乐趣,人们利用原始宗教舞蹈是向神灵宣泄情感,现代社会的人们同需要情感的表达,只是现在的传达对象有了不同,在西南少数民族的舞蹈形式中,有许多是男女用来择偶的一种手段,土风舞就是其中一类,无论何时何地,只要有一把弦,人们就能开始跳舞,姑娘们对舞蹈表现出喜欢的神情,但是当中还夹杂着害羞的成分。还有烟盒舞,这是云南建水和峨山一带青年男女表达爱意的一种形式。人们利用生活最简单,也是最可取的物品作为道具,用自己的智慧创新着舞蹈形式,再结合自身所要传达的不同的感情,就形成了各式各样的舞蹈形态。

西南少数民族舞蹈从原始宗教的舞蹈形式发展到今天被人们广泛喜爱并接受的民间舞蹈形式,经历了历史沧桑的洗礼,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同时也对民族宗教文化的传承起到了推动的作用。西南少数民族舞蹈用原生态的舞蹈形式向人们诉说着那段历史,也同时向人们传达着一种民族精神和民族情感。

[1]巫允明.绚丽多姿的中国少数民族舞蹈[M].中外文化交流,1997 .

[2]范红艳.浅谈舞蹈与呼吸 —呼吸是舞蹈的灵魂[M].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

[3]谢莲花.审美视角下的少数民族舞蹈传承—以傣族孔雀舞为例[J].枣庄学院学报,2007.

[4] 纪兰慰,邱久荣.少数民族舞蹈在中华舞蹈史中的历史地位[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1999.

[5]罗雄岩.中国民族民间舞蹈教程[M].上海音乐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