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润来
(黑龙江省杂技团 黑龙江 哈尔滨 150000)
成功的双人杂技表演应当是在表演者具备了一定的艺术水平之后的创造性活动。它要求表演者完成基本技能训练向表演创造阶段的过渡。基本技能训练是杂技表演的基础,表演是训练的高级阶段。尤其是像杂技这样的以高难技巧为核心的艺术,离开丁基础训练,杂技表演将无从谈起。学生阶段的训练和演员的表演有所不同,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杂技是展示高超的技艺的艺术,而任何技艺技能都不是人生下来就会的,它是经过长期的学习训练才逐渐形成的。因而,技术动作的艰苦训练是杂技艺术的必经之路。杂技训练包括初步学会的初级阶段和形成熟练技巧的高级阶段。两个阶段都同样需要必要的重复练习和各种各样的以提高为目的的训练,同时,需要通过受训者的“动作记忆”来体验训练规范和动作要领,并巩固训练成果。训练在杂技艺术的学习阶段和表演生涯中同样重要。
这个过程被按计划按步骤的实施,是大量的实践经验的结果,是科学有效性的具体体现。杂技的训练也同样是沿着这样一条规律前行的。训练的意义是十分重大的。有什么样的训练,就会有什么样的人才和成果。因此别陈内容和训练方法决定着杂技艺术的未来。基础的、素质训练是最根本的任务。它需要通过规范、严格的训练使演员成为可塑性极强的艺术材料,而不是有了明显的毛病和已经定型了的残次品。杂技的训练内容和训练方法是在不断变化和提高的,是在现代人的身体素质基础之上,在人体文化的不断进步发展之守不断实现科学化、系统化、现代化的。
“扛”是指道具和(或)人在底座演员肩部承力状态下进行平衡、腾翻等的技能,如常见的《扛竿》、《中幡》、《扛人》等G在日常生活小,肩部通常是人体所习惯的承力部位,杂技中的“扛”技就是充分显不肩部的承重能力和掌握动力平衡的专门技巧。扛的动态过程会产生出多种多样的重力变化和重心转移.需要底座演员随之有效地调整位置、寻找重心,掌握平衡。在被“扛”道具之上表演的演员则需要具备力量、控制、翻转、腾越等方面的超常功力。
“柔”是训练后的人体所能够呈现的以腰部和腿部的柔韧性为主要标志的技能。这类节目以女性表演为多,譬如,《柔术》、《滚杯》、《滚灯》、《顶碗》等“柔术”类节目。前面所提到过的《咬花》等节目一般也是“咬”与“柔”的结合。柔术类节目讲求柔美的动作造型,具有优雅、舒缓、动静结合的显著特点。
“翻”指的是跟头类的翻腾技能。如《大跳板》、州、跳板》、《钻地图》、《空中飞人》、《腾空飞杠》、《碗院板》、《秋千》、《抖轿子》、《蹦床》、《浪桥飞人》等,都是比较典型的“翻”技。翻腾是一种极富个性的技巧形式。好的翻腾技巧“高”、“飘”、“稳”,即动作干净利落、速度快、腾跃高、空中姿态从容、落地稳,极具观赏性。表演者的个人条件和家质在技巧中起着决定性作用。因此,翻腾类绝技常常是因人而异,精彩纷呈。
“蹬”是表演者在腿脚向上的状态下用脚蹬耍各种道具或者蹬人的技能。它主要依靠表演者腿脚部的灵活、承接、推力、承重等特殊能力,来完成表演。按照约定俗成的叫法,蹬技又曾被归属于踢弄类杂技节目。北宋时期的蹬技艺人也被称为“踢弄家”。“如今,蹬、踢、弄等技巧已经有了很大发展,从技艺样式到表演风格都可以体现出各自不同的特色,所以这里将三者分开论述。
“踩”一般指表演者脚下踩动具有不稳定性支撑物的道具表演的技能,如:踩球、踩大绳、走钢丝等。在此类道具上进行表演,道具的不稳定性、人体自身运动、人与道具在运动过程中的相互作用,每时每刻都会使重心发生着变化。这类技巧需要在运动中保持平衡,同时需要腰腿功、跳跃、跟头、顶功,需要底座与二节、三节、尖子等演员的默契配合。“踩”的技能一般以空中表演为主、兼有高中低空表演。譬如《踩大球》、《高空钢丝》、《走立绳》、《空中芭营》等。
“晃”是指身体站立在活动的物体上,运用物体所产生的前后成前后左右晃动的规律求得平衡的技能,如:《晃板》、《晃管》、《晃梯》等。其技巧类型主要以顶功、造型等静力性技巧为主。例如,《晃板》是以随机晃动的圆柱形物体和物体上的长方形板为道具,演员站立其上的各种技巧表演。它重视腿、瞄、腰部力量的训练,要求双腿的伸屈转换和用力协调、自然,上身特别是腰部控制稳定,并在此基础亡完成更多的技巧表演。《晃梯》是指演员通过操纵单梯的移动达到调节人与梯的平衔的技巧。晃梯上的表演可以是单人的,也可以是多人的。它要求身体保持基本稳定,手臂、腰部、腿部的扭转插摆用力协调一致,在注意控制梯子向左右两侧晃动的同时,注意控制梯子向前后的倾斜,以避免梯子向前或向后失控倒下。
表演者在从事杂技艺术的整个过程,始终离不开严格规范的训练和练习。这已成为了杂技艺术本体的一个重要内容。那么,人体对杂技训练的有效反应钉着怎样的运动机理,是一个首要问题。随之而来的,人们在不断探讨着圳练应该遵循的基本规律。
[1]荣仪主.文学概论[M].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
[2]王朝文.美学概论[M].人民出版社,1981.
[3]彭吉象.艺术学概论[M].北京大学出版社,1994.
[4]杨恩废,梅宝树.艺术学[M].人民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