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锦萍
(浙江大学 浙江 杭州 310058)
1983年,由浙江小百花越剧团演出、长春电影制片厂拍摄的戏曲电影《五女拜寿》红遍大江南北,一举夺得第五届全国电影“金鸡奖”最佳戏曲片。此剧不仅掀起了全国上下的越剧热潮,也捧红了茅威涛、何赛飞、陶慧敏、方雪雯等诸多越剧新秀。在《五女拜寿》之前,有不少戏曲作品经过改编从大舞台搬到大银幕,但很少有戏曲电影能像电影版《五女拜寿》这样引起万人空巷的观影效应,对戏曲电影产生如此深远的影响。为什么电影版《五女拜寿》能赢得广大观众的青睐,常映常新,经久不衰?或许我们可以从电影明星制度方面略见一二。本文从明星制度的一个方面——明星集群效应,以戏曲电影《五女拜寿》为例来探讨中国电影明星制度的萌芽和发展。
电影界所指的明星制度,指制片商有计划地通过各种手段制造明星,赋予演员以一定的个性,然后利用各种因素和手段吸引公众的注意力,影片的制作一切以明星演员为工作核心。通过对于明星演员的经营提升票房价值、获得衍生收益。明星制度起源于美国好莱坞。20世纪初美国好莱坞逐渐形成的一种制造和鼓励明星崇拜的商业手段,制片商有计划地通过各种手段制造明星,赋予演员以一定的个性,利用各种因素和手段塑造明星良好形象,吸引公众的注意力和影迷的追捧。
由此可见,明星制度商业意味浓重,运用不当很可能会造成剑走偏锋、“走火入魔”的结果。但是,明星制度作为电影营销的手段却屡试不爽,经久不衰,运用明星制度推销成功的电影不在少数。如果将明星制度合理利用,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可以为中国电影乃至文艺的发展提供一种新的作品创作思路和宣传策略,促进中国文艺的繁荣。
明星制度在中国的发端并不算早,在好莱坞将其运用得如火纯青之时,中国影视界可能还不知道明星制度为何物。但这并不表明我们在文艺作品宣传上先天落后于人,这是由经济、政治、文化、历史等诸多方面决定的。事实上,在中国电影史上,明星制度曾初现端倪。民国时期,胡蝶、阮玲玉等电影“名角”受到热烈吹捧,成为中国第一批具有“明星”意味的电影演员。然而,中国的明星制度真正形成一种潮流也是近几年的事,至今还没有一套完善的明星制度体系,中国电影界仍正在朝着形成有自己特色的明星制度而努力。2009年上映的《建国大业》,聚集了全国百余位一线明星,成龙级别的大腕出场时间也不过三分钟。《建党大业》4.3亿票房的成功不仅在于其主题的宏大和鲜明的时代性,176位明星一闪而过的应接不暇也是让观众大呼过瘾的重要原因。2010年上映的《全城热恋》,大陆、港、澳、台四地明星成双成对地出现在观众面前,可以说是中国商业电影明星制度的一大跨越。
当然,与世界上所有的事物一样,明星制度也避免不了过犹不及的亘古规律。对明星制度的运用也应当掌握分寸,不能为明星而明星。在影片中启用明星对于创作者来说是睿智的,但是为了吸引眼球一味的炒作,过分地强调了明星的主体位置,仅仅从追求票房、满足观众视觉享受和猎奇心理出发,作为电影最主要的艺术功能被大大地弱化,这不能不说是电影界的悲哀。因此,将明星集群效应融入优秀的剧本、富有诚意的创作和到位的营销手段中,才是电影既得票房又得口碑,获得可持续发展的人间正道。
可能有些读者很难理解称越剧电影《五女拜寿》为中国电影明星制度先驱的这种观点,但是从明星集群效应角度来看,这部戏曲影片的确开创了中国明星制度的先河。其原因有二:
第一,越剧明星、新秀成一大看点。上世纪80年代,很少有电影能像《五女拜寿》那样聚集如此庞大的、为广大观众所熟知的名角儿和明星,在当时那个明星还未泛滥的年代,这着实是一颗重磅炸弹。《五女拜寿》几乎将浙江小百花越剧团整个团队都搬到了长春电影制片厂的拍摄机前。影片一开头就是五对女儿女婿齐聚寿星户部侍郎杨继康寿筵的热闹场景,何赛飞、董柯娣、方雪雯、陶慧敏、江瑶这些在越剧界乃至文艺界崭露头角并已有一定知名度的演员陆续登场。随着剧情的发展,当时的越剧“五朵金花”——茅威涛、董柯娣、何英、何赛飞、方雪雯悉数登场,整个作品明星闪耀,夺人眼球。让钟情越剧但对电影少有了解的票友认识了当时的“荧幕女神”陶慧敏,使喜爱电影但对越剧少有涉猎的年轻观众领略到了越剧的魅力。
第二,绿叶衬得花更艳。红花还需绿叶衬,《五女拜寿》中的诸多绿叶也是浙江小百花越剧团中的优秀演员,她们中的很多人在日后也都成为了家喻户晓的越剧名家,创作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越剧作品。如二小姐丫鬟夏莲的扮演者,中国戏剧梅花奖获得者,国家一级演员陈辉玲。丫鬟春兰的扮演者,国家一级演员洪瑛,都成为越剧舞台上为广大观众喜爱的演员。
明星集群效应对电影事业的推动作用不言而喻。特别是对于戏曲电影这类受众不断减少,产业发展面临困境的电影作品,需要吸收新时代的电影制造手段和营销策略,吸引年轻观众,重新获得发展空间,激发产业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