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曼舒
(四川师范大学 新闻传播学院,四川 成都 610010)
移步换景制造出的爱情童话
张曼舒
(四川师范大学 新闻传播学院,四川 成都 610010)
原以为,能够吸引无数观众的电影,制胜秘诀必然是情节的百转千回,若是故事主线寡淡无味,纵是再多的明星联袂出演或是风景的美妙绝伦仍然无法挽回票房惨淡的悲凉结局。而这部《云水谣》仅上映半个月,综合票房已逾千万的,几年间已让我留恋驻足了无数次,每一次观看都会获得不同的视听感受。其故事的精彩程度可能并不能给人带来意外的惊喜,不外乎就是相遇,相知,别离,寻找,等待这一略显俗套的老式爱情片的情节。而真正吸引人的是影片里移步换景的手法所制造出的空间落差与视觉美感,让人在观影结束后反复回味起它的每一幕场景。
导演对于40年代末的台北的还原是成功的,几个意象就将观众带入旧时的气息中,从擦鞋的大嫂到吆喝的卖报儿郎,刷标语的青年到拉二胡、打快板、唱布偶戏的人们皆是用一个镜头拍到底,节奏错落有致,如行云流水般连贯,最后将众生万象终结在一扇剥落了油彩的老窗中,似在暗指这段尘封已久的记忆即将被开启。
古香古色的薛宅与其门外的世界是大相径庭的,任外界的少女出嫁如何锣鼓喧天,花轿艳丽,当镜头翻越过一丛光影斑驳的茂盛植物之后画面就精致起来,似乎是努力在诠释出薛家的显赫地位,氤氲着茶香的紫砂壶和雕花、考究的皮沙发让画面拥有了一种无法言说的质感和历史感。对薛宅的描摹,多少带着一些《台湾往事》的影子,不论是停靠在爬山虎下的自行车还是阳台上团团簇簇的鲜花,都奋力地表现一种盎然的生机与生命的色彩。轻缓的镜头摇过,伴着绿树的浓荫,两个年轻人的邂逅在这唯美的画面中展开。而夜景亦是引人入胜的,导演惯用的长镜头把台北的夜的热闹全部囊括在内,小摊上热气蒸腾的糯米荷叶饭与熙熙攘攘的吃宵夜的人群烘托出一派温暖的气象。
而与之完全不同风格的则是陈秋水回乡下去以后的光景,导演将外景地设在西螺古镇,也因了这部电影,如今西螺古镇已成为追寻文艺气质的游人们纷至沓来的景点。阳光温柔地洒、水车缓缓地转、溪水清澈地淌、稻米慢慢地筛,河边棒槌声响、闽南语山歌悠扬。完全是一副小桥流水的梦幻般画卷,与台北不同的是它的宁静,无车马喧嚣,正好给了陈秋水一个静静思念碧云的时光。最让人惊艳的画面是陈秋水仰望着碾米车抛洒下的谷粒,纷纷扬扬的落下,如瀑如雨,很有层次感。以及刚转场进入西螺镇时静止的水车、老宅的画面,村民抬着扁担赤脚从河上走过,这让人想起了《那山那人那狗》里亦如诗的世外桃源般画面。
西螺的雨一直下,陈秋水的母亲还在对碧云絮叨着订购喜饼一事,两人的语气都是平和而略带哀怨的,基调安静而舒缓,可是镜头一闪念间就变了,陷入故事的悲痛中的观众突然间被带入了硝烟滚滚的朝鲜战场,随着“再苦再难不叫累,掉皮掉肉不掉队”的快板和血腥的手术场景,另一段旷世爱恋出现在故事的主线中,一个鲜活的女志愿军的身影跃然于银屏上。在《云水谣》中,导演能够把握好每一个时期、每一个地域的特色,并通过代表性画面展现出来。如果说此前的小桥流水人家是柔情到极致的,那么穿插的为数不多的战地镜头瞬间使整部影片硬朗起来。志愿军归国的热烈场面中夹道欢送的群众、挥舞的擀面杖、飘扬在各处的红旗与香气四溢的水饺都传递着一股积极向上的力量和无比欢快雀跃的情绪。
将陈秋水与王金娣的故事连接起来的除了朝鲜战场千万里之外的雪域高原。蓦然间,小芮已经手持单反来到了唐古拉山口。也许彼时的观众还在回味西螺古镇的山水印画,猛然就置身于朝鲜战场的滚滚浓烟中,还未有过多的反应,此时眼球已经被莽莽群山所填充。或许任何一个有那么点信仰或者文艺精神的人都会对西藏有着一种特殊的感情,导演耐心而细致地让镜头环绕了拉萨一周,让布达拉宫、功德林、羊卓雍错以及纳木错等主要的景点一一出现在观众的视野中,摇曳的转经筒,庄严的玛尼堆和热闹的锅庄舞同时构成了极大的审美享受。不需要通过任何对白,也无须反复强调。当观众看到无尽的雪山,听到一声声梵文念的佛号,自然而然就能明了,此处是西藏。与从台湾到朝鲜到西安最后进藏,越来越远的距离,直到影片终结于西藏,也间接预示着王碧云等待的无疾而终和她孤苦一生的命运。
如果说西螺是江南烟雨水墨画,西藏是色彩饱满的油画,那么影片的结局无疑就是一幅三维立体画。导演运用了特效制造出了一场雪崩,取景于卡若拉冰川的雪崩场景我认为这是整部影片最意味深长的部分,雪球、雪粒夹杂着烟雾从山顶倾泻而下,无可阻挡也无从躲避,陈秋水与王金娣绝望、悲凉的表情似乎在诠释着人类无论何时都无法对抗宿命,正如他与王碧云就此天人永隔的命运一样,结局其实早已注定,不论是相望还是坚守都没有扭转乾坤的可能。
《庐山恋》的导演曾经说过,如果你不喜欢我的故事,那就看看风景吧。《云水谣》亦是如此,你完全可以把它当作一部完美的风光纪录片,从江南水乡一直看到雪域江南,所有美丽的风景构成了一部悲伤的童话。
云水之间,爱情是永远的歌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