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 沛,李慧娟,王月莹
(广东石油化工学院 广东 茂名 525000)
在当今的社会,还有山楂树之恋式的爱情吗?大学生正是心理逐渐走向成熟的时期,如何在大学的课堂讲清这没有钻石,没有红酒,没有玫瑰的爱情故事——"史上最干净的爱情"无疑成为讲授的核心。课前布置学生阅读艾米《山楂树之恋》,并结合观看张艺谋执导的电影比较,有了这解读的基础,课堂上主要从以下三方面进行了探讨。
这部小说不禁让我们想起了那个理想主义的年代。那时的知识青年满怀着革命的热情,到广阔的农村去,兢兢业业,遵循社会的规则,满脑子是主流意识的教导,人们经常高唱的经典语录是“天大地大不如党的恩情大,爹亲娘亲不如毛主席亲。”在影片里存在着大量的红色背景,如开头的时候讲述山楂树的革命故事;烈士鲜血浇灌了白花;落户生产队长家的温馨场面。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革命和改造成为了知识青年的时代使命,为静秋和老三的相遇,单纯的恋爱营造了语境氛围。
小说的作者艾米并非职业作家,因为好友的委托,根据真实人物的原型书写而成的。非功利性的特征使小说以女性个人化的经验去书写女主人公静秋在少女时代所表现出来的稚嫩与单纯,写实体记录这段唯美的经历。静秋的人生观与恋爱经验是她生命的出发点,同时也影响着她的种种行为,她因为父亲是右派分子,她是右派分子的女儿,其唯一的使命就是通过改造争取留校,同时也想帮助母亲减轻家庭负担,她一直在母亲的叮嘱下循规蹈矩,生怕做错任何一件事而导致不能留校。就是在这样环境,禁锢了她的思想、她的行为、她的成长,导致她不敢放胆的去爱,放手地去做喜欢的事,她一直和老三保持距离,她排斥老三对她的亲密动作,甚至对性知识一无所知。例如,在一次赴约中,她感到好激动,不过又在想他见到自己穿着这一套衣服不知道喜不喜欢,像他那样见过世面的人不知道会不会喜欢这样的一个自己。从静秋的思想矛盾中可以看出静秋的思想与老三的思想是恰恰相反的,老三他没有被社会套上枷锁,没有被政治的牢笼所禁锢,他是这个时代的盗火者。又如,“两人站在河的两岸,中间的河水隔开了他和她,两人互相伸出了双手,像要拥抱一样,她突然很想哭,便转身飞快的跑进了校内,躲在校门后看他”。从这个片段可以表现出,静秋想爱而又不敢爱,她是多么的胆小而保守。这两个片段写出了一个少女的内心情感与真实体验,写出了一个没有性的爱情故事,我们在这个故事里可以看到的是纯粹的爱慕,感受当时那个纯净又充满矛盾的年代与现代日益世俗的社会完全不同的爱情观。
通过《山楂树之恋》,让我们回到那个他们的时代,见证他们的爱,是那样的纯洁,那样的无私。没有华丽辞藻堆砌的语言,平淡的叙事,像一缕清风拂过我们浮躁的心灵,现代社会的青年,有多少人能抛开利益、抛开物质、抛开付出了必须得到回报的心,去这样爱一个人,这段故事的存在,就是为了敲打我们的心灵。从故事的时代入手,平复学生日益浮躁的心,带给学生心灵的震撼和对人生的思考。
《山楂树之恋》通过叙事的塑造了一个个典型的人物。时代造就了静秋内敛、敏感的性格,独特的历史背景让她对于感情处理幼稚、粗糙而且有些僵化和极端。而老三,他性格开朗,细腻体贴,包容心特别强。不同于以往的小说对男女主人公的塑造,告别了传统小注重主人公背景的塑造,淡化老三的家庭背景,着重对人物自身、两人感情历程的书写。他只是单纯地爱静秋,尊重静秋,体贴静秋,处处为静秋着想,完全没有视女性为附庸品的思想,只要是静秋不喜欢的,他绝对不会去做,由始到终,即使到了生命的尾声。他对静秋说:“我可能不是第一个爱你的人,也不是最后一个爱你的人,但一定是那个最爱你的人!”他就一直用行动告诉静秋,他即使死,也不会背叛静秋。当知道自己得了重病不能行动了,即使不能亲眼看到静秋,但他却让别人每天去看,然后回来告诉他静秋的一举一动。他只希望静秋永远开开心心的生活着,就像他说的,你一定要好好的活着,替我也活着,让我的眼睛通过你依然在这个世界上存在着......通过写老三对爱的矢志不渝,体现老三保留着一份最初的真诚、坚强和稚气,性格纯真而美好,单纯而真实,也就是因为这种爱,慢慢地感染了静秋,给予了静秋鼓励,鼓励静秋勇敢地去爱。有一情节写到,静秋到医院找老三,老三让她赶紧回去完成她的改造,不然被人发现了就不好了,而静秋却说:“你不老说我胆小嘛,我就犯一次错误。”这句话看似无理取闹,但却是静秋踏出了束缚的第一步的进步体现,她学会了挣扎,学会了逃跑,学会了选择等等,都是因为她也爱眼前的这个男人,是老三的爱打动了她。
现在的学生对于那个时代的爱情显然陌生,甚至觉得不可思议。《山楂树之恋》叙述了文革年代纯美的爱情故事,对现代人的生命观和爱情观造成了强烈的冲击,带有反功利反世俗的观点与现代物质主义至上的作品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从不同的年代入手,让学生亲身感受不同时期的爱情。
从叙事特征来看,这是一个简单而干净的故事,一个未谙世事的小姑娘静秋,遇到一个男人老三,两个人就喜欢上了,老三就一直想尽办法对静秋好,可惜后来老三得了白血病,死了,就是这么一个故事,叙事简单而又朴实。而这个浑然天成的故事,又通过一些小小的细节片段描述静秋和老三的相遇、相约、相恋,所以它又是真实的,自然的。它的真实自然,是因为它具有震撼的叙事特征。首先,采用独特的全知叙事,小说始终以“静秋”的角度叙事,采用了第三人称,有意的拉开叙述者与故事的距离,给人一种朦胧美,但又因为这部作品是自传体,所以,同时也采用了第一人称,把叙述者与作者相结合,不仅给我们带来了一种全知感,还具有强烈的主观映像,这种叙事通过深刻剖析,直抵人物内心彼岸,比如在作品中,静秋后悔自己被老三抱过之后的心理描写,表现出了女主人公对自己一时糊涂激动而做出的“不合时宜”的行为感到懊悔与矛盾,这种发自内心的逼真情感,是符合女主公的思想的,符合这种情感发生时代环境,符合作者叙事的主观角度和小说内容的客观需要!因而,给人一种全知的叙事的视觉。其次,作品唯美的风格,使得山楂树被描写成的美是可以盖过任何一种绚烂的花朵的,纯净的山楂树开着白色的花朵,它是纯洁,质朴的象征。小说以山楂树为题,并在小说中多次出现山楂树,从而建构了“山楂树”的意象,以此来赋予“老三”与静秋之间的爱情的纯洁性,一个没有性的爱情故事,敲打着无数人的心灵。而事实上,山楂树只是山间很普通的一种树,朴实无华,很难让人注意到,似乎在解释着,其实这样的爱很普通,别人的生活里同样也存在着,是两个惺惺相惜下的人,让花儿盛开得更艳丽了。而现代社会的我们,身处在物质与利益的时代下,更应该要追求像山楂树之恋那样纯洁而无私的爱,而不是只有在经历一番风雨之后,才会发现之前的风平浪静是那样的可贵。
虽然小说和当下终究存在着距离,然而《山楂树之恋》对历史和心灵的延伸价值,尤其是对当代大学生爱情选择是有所启发的。在课堂讲述中,倘能抓住学生的心理,从历史、人物、叙事入手,还原故事本真的状态,“史上最干净的爱情”无疑会给学生以心理的强烈冲击与深刻反思。最后以雨果在《悲惨世界》的箴言作结:“人,有了物质才能生存;人,有了理想才谈得上生活。 脚步不能达到的地方,眼光可以到达;眼光不能到达的地方,精神可以飞到。”
[1]陈会丽.山楂树之恋: 生死相许的纯真唯美凄情[J].电影文学,2011(7):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