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力丽
(西南大学 新闻传媒学院,重庆 400715)
作为反类型的作者电影的代表,王家卫的电影从来都未受制于任何类型的桎梏,抛却叙事逻辑的考量,《一代宗师》却是一部清晰明了的诗意武侠大作。它在人物内心的推拿定夺、环境气氛的铺设营造、打斗场景的细节展示方面,无不让这部民国武侠片弥漫了一种电影化的诗意情绪,可以称其为诗意武侠。
《一代宗师》算是打破原有王氏叙事风格,出现有明显的时间线索。片中分别出现“一九三六,广东,佛山”,“一九三八,十月,佛山沦陷”,“一九五零,香港”……等八次准确字幕提示。讲述一九三六年至叶问卒年间一代宗师叶问的生平事迹。而片中由梁朝伟所扮演的叶问在片中的第一人称叙述更是使得《一代宗师》拥有比较清晰的标志线索。串起的是《一代宗师》的剧情发展:“平静生活→众推登顶→国破家亡→武馆授业”。而整个贯穿时代背景线是中国经历的民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时期。借助叶问视角巡视整个武林,整个时代,以小见大、以点带面的叙事哲学似乎最是适合中国人追溯本源。线性结构清楚明了,观众一看就能“窥一斑而见全豹”。片中横向结构线索是金楼里南北武林的对垒到最后的人物角色的爱意情深。影片中宫二先生道出功夫的三重境界是 “见自己,见天地,见众生”,可是在电影里的顺序其实是“见众生,见天地,最后才见自己”。这种反向的复调主题耐人寻味,在观看影片多次之后产生顿悟,叙事结构与影片主题在此处又是得到了极致的结合。
本影片利用表现性光影塑造出分割、破碎的空间;以光影塑造场景氛围,烘托气氛,表现角色的性格特征和内心情感;运用表现性光影追求唯美的视觉效果和艺术境界。
在南方多为阴雨天气,几场打斗都是黑夜雨战,黑色是室外的主基调,带着强烈的神秘感和危机感。《一代宗师》中最常用的就是布光与构图。人物独占画面,人物处在黄金分割线交叉点,充分凸显人物重要性,至此一份的情感达到充分表现,而人物不占据中央而处于一侧,则给观众以无限遐想,美学中留白手法也被运用进来。在此构图基础上,增添灯光技巧,在这部电影中,保留了人们对民国时代的种种幻想与憧憬,但同时黑暗的背景也寓意着时代与社会基调的不明朗,战争一触即发,人物对现实的反抗似乎很是薄弱也微不足道。
像用光的例子,值得一提。在宫宝森被徒弟马三杀死后,宝森众兄弟到关内与宫二先生商量处置那场戏,在拍摄宫二哽咽说话“我就是天意”的同时,镜头光线忽明忽暗,一方面暗喻当时社会环境的复杂,抗战已经打响。另一深层次,更是直接点开了宫二此刻的心理,父亲被害,孤立无援,内心忽明忽暗闪烁不定的心理活动。
大家风范,不需言语,锋芒可以杀出一切。看《一代宗师》,比起华丽的布景,比起忽明忽灭的独特灯光,言语或者说台词不算多,但这些大师嘴中手中身中,有粗有细,不反复雕琢,确实是不能懂的。
片中主角“叶问”(梁朝伟扮演),温文儒雅,斯文却不羸弱。他谨记“念念不忘,必有回响,凭一口气,点一盏灯。”,将咏春推向世界。片中叶问的自白或许是文艺了些,但这之中更能突显一代宗师能文亦武的高境地。“其实天下之大,又何止南北。勉强求全,等于固步自封。在你眼中在,这块饼是个武林。对我来讲是一个世界。所谓大成若缺,有缺憾才能有进步。真管用的话,南拳又何止北传。你说对吗?”;到头来,就两个字:一横一竖。”片中叶问说过的每一句话值得让人铭记在心,久久不能忘记。
《一代宗师》看起来,果是叶问大师将咏春推向世界,弘扬光大,因却在这背后生活的点滴,儿女情长之中。人存大志,也有小私,民族之林,民族之魂如果传承也只得学习叶问大师,如何揣度生活,再如何生活,如何教会他人生活,如何传承生活。看罢《一代宗师》,岁月是一座高山,总有一代代宗师,教我们对得起时代,撑起时代。在时间面前经得起推敲的,才真正拥有真功夫,才不愧为“一代宗师”。
[1]李玮.用特写描绘的江湖情、宗师梦—从《一代宗师》看王家卫的情怀. [J]青年文学家·影视文学,2014.
[2]张慧瑜.王家卫的大时代与《一代宗师》的中国想象[J].新片热评2013.
[3]陆支羽.王家卫的半个江湖. [J] LI FE 生活·不散场,2013.
[4]杨柳桦樱.人格整合:王家卫电影的创作心理动因[J].导演评述,20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