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国产电影的突破与困惑

2014-08-15 00:42史兴庆
戏剧之家 2014年7期

史兴庆

(中国政法大学 新闻传播学院,北京 102249)

近段时间以来,国产电影可谓喜讯频传:先是去年的总票房收入打败了进口片,紧接着是春节档与情人节档影市火爆,然后是《白日焰火》和《归来》让文艺片票房打了翻身仗,而且今年国产电影票房破百亿只用了141天,比去年提前一个月。

但是也要看到国产电影还远没到可以庆功的地步,还有很多问题、甚至痼疾需要解决:

一、 票房单一 人才青黄不接

电影票房虽然喜获丰收,但还存在“过于单一”的问题。支撑票房大头的,是少数电影大片。相比于动辄几亿票房的“土豪大片”,多数中小成本电影依然吃不饱,还在“为奴十二年”的状态,看不到翻身的迹象。而且很多“土豪大片”的取胜,靠的是两岸三地电影力量打出的“组合拳”:港台巨星的出演、著名导演的加盟以及内地的大市场——这三者来支撑;这套组合拳目前威力尚可,但我们只有这一套拳能拿的出手;试想,内地的明星和港台的市场组合,会是什么结果?

除了票房问题,人才问题也很严峻。在内地,统领电影江湖的第五代导演正在老去,这不仅体现在年龄上和创作上,也体现在他们和观众的关系上。去年张艺谋因为超生,就遭遇了声势浩大的“国骂”,《归来》虽然止住了颓势,但也难再现老谋子当年的辉煌;冯小刚《1942》的旧伤未愈,又被《私人定制》和“冯氏春晚”的口碑“重创”了一把,只能靠着综艺节目“笑傲江湖”在疗伤。这些注定会成为标志性事件,成为第五代影人淡出电影舞台中心的开始。而在第六代导演之中,至今无人脱颖而出能够在影响力上比肩前辈大导;作为一代导演人,他们整体的辉煌似乎停滞在了上世纪90年代和世纪之交。

票房单一和人才问题,目前还未找到有效的解决之道。国外获奖,虽然能激发国人对国产电影的热情,但也是把双刃剑:消费热情调动起来了,如果商品不行,只会适得其反,让观众移情别恋,转投美剧、韩剧和美国大片的怀抱。

票房单一、人才匮乏的问题关乎国产电影的未来,没有捷径可走,需要电影人踏踏实实地去修炼内功,不浮躁、不迎合,不投机,逐步扭转局面。

二、商业大片故事性的痼疾未见改观

以今年的贺岁档电影为例,《西游记之大闹天宫》和《爸爸去哪儿》引爆春节观影潮,票房大卖,有些场次甚至一票难求,这一现象多年罕见;这掩盖不了商业大片故事性的痼疾。

《爸爸去哪儿》的火爆,并非故事有多么吸引人,而是得益于同名电视真人秀的人气和口碑,相当一批小资、白领以及“三高”人群,成为电视真人秀《爸爸去哪儿》的拥趸,他们也是电影的主流观众,推高了影片票房。从《喜羊羊与灰太狼》到《爸爸去哪儿》,国产电影开始了“视而优则影”,但这终归是“借东风”,不是电影自身的造血功能有了增强,也不能改变诸多电影故事不吸引人、在唱“空城计”的窘况。

相比《爸爸去哪儿》,商业大片《西游记之大闹天宫》的票房更为高歌猛进,“荡平”中国影史首4天票房所有记录,而且同一时段领跑全球票房首位。但《西游记之大闹天宫》火爆的原因也不在于故事有多强,而在于以下几点:

一是演员阵容强大。甄子丹、周润发、郭富城,三大影帝齐聚,文兼武备,将实力和偶像做到了完美统一,再加上一干黄金配角——如此强大的演员阵容,自十年前的《无间道》和《英雄》之后,并不多见。

二是3D做得好。技术的进步总能让电影面目一新,3D电影成为潮流和新的突破口。但国产电影到目前为止,3D做得好的并不多,《大闹天宫》成为其中的佼佼者,影片通过3D特效,将神话故事展示得活灵活现,带给观众全新的视觉感受。

当然,《大闹天宫》也是一部讨巧的电影,它“与时俱进”,里面不乏流行的卖萌和搞笑,并且笑点和煽情点的配置相对合理,剧情也介于因循和颠覆传统之间,迎合了不同口味的观众,满足了观众过年看电影追求高高兴兴、热热闹闹,又拒绝被忽悠的基本需求。

《爸爸去哪儿》和《西游记之大闹天宫》观影盛况空前,让国产电影着实扬眉吐气了一把,但国产大片创作上的根本问题——故事性、艺术性上的问题,并没有得到解决,早在《十面埋伏》和《无极》时就是如此,至今改观不大。

这些年,国产大片越来越依靠奇观场面、强大的演员阵容和特效来取胜,电影创作上越来越“土豪化”,越来越喜欢用高投入砸出高票房;国产电影大凡能用钱来解决的问题,大都解决了;而不能用钱来解决的,或者不能完全用钱来解决的问题,基本上都没解决。

三、文艺片有突破但离辉煌尚远

以《白日焰火》为例,《白日焰火》票房过亿,成绩斐然。从柏林擒熊到国内票房飘红,实现了三个突破——

首先,它打破了文艺片不赚钱的“魔咒”。

《白日焰火》之前,内地文艺片不乏国际获奖的先例,远的不说,电影产业化以来的十余年间,就曾两次擒得金熊,一次捕获金狮;但在国内票房上,获奖影片却无一例外以惨淡收场,堪称“墙内开花墙外香”;而将这事儿做到极致的是贾樟柯,06年威尼斯电影节上,他导演的《三峡好人》获得金狮奖,国内公映时和张艺谋的《黄金甲》在同一档期,这是第六代第一次直接“挑战”第五代,也是文艺片第一次主动出击和大片“打擂”;结果是“好人”不得“好报”,国内票房只收入300来万,不及《黄金甲》的零头;但与国内遭遇大相径庭的是《三峡好人》在欧洲、尤其是法国被追捧,还成了单周票房冠军……《白日焰火》改变了这一状况,第一次实现了获奖和内地票房的双赢。

其次,《白日焰火》开创了文艺片“混搭”商业元素的新模式。

《白日焰火》是一部文艺片,但没有走小众化的文艺路线,而是加入了商业片的类型元素,实现了一种混搭,影片也像商业大片一样流畅易懂,没有文艺片惯有的沉闷与晦涩。换句话说,如果《白日焰火》换换场景和演员,改变一下叙事节奏,加点枪战和追逐的大戏,俨然就是一部商业片。

国产电影的“混搭”风由来已久,最典型的是内地的商业大片。其实内地并没有真正的商业大片,因为内地的大片都不是按商品生产的规律生产的,只不过加入了商业运作而已,而且内地大片都缺乏好莱坞商业大片那种对人类共性情感和普世价值观的膜拜和渲染,也不具备超越国界、文化、乃至民族仇恨的精神力量。无论《无极》、《夜宴》、《黄金甲》,还是《赵氏孤儿》、《十三钗》、《私人定制》,无一例外都是商业片的骨肉、文艺片的血脉,用大投资大制作大阵容,包装电影作者个性化的创作和个人化的追求。这些“伪商业大片”之所以被吐槽,“叫座不叫好”,很大程度上源于其在艺术和商业上的不伦不类、左右摇摆。

商业片混搭文艺元素常见,但文艺片混搭商业元素却鲜有,因为过去的文艺片多自绝于商业和大众之外,不耻于被大众消费。不过,《白日焰火》改变了这一切,开创了文艺片的混搭模式,并有望开启一个文艺片与商业片的混搭时代。

以上三个突破,足以让《白日焰火》与众不同,甚至成为传奇;但它能否更上层楼,比肩经典呢?

显然不能,因为《白日焰火》无论选题还是叙事上,明显缺乏个性;对人性的透视深度也不够,而且缺少典型性;女主的犯罪和男主的救赎,更像是个体的偶然事件,无法关联任何关于社会和人性的所指与隐喻;纪实与窥视的意义依然远大于表现和批判的价值。影片虽不枯燥,但整体缺少情感共鸣,没有显示出触动心灵的力量。

不仅是《白日焰火》,张艺谋的《归来》同样如此,虽然打爱情牌是成功的,但批判和反思的力度、人性的深度、社会的广度全然不见,根本无法和《红高粱》、《霸王别姬》、《活着》等经典作品相比。所以,文艺片要想重塑上世纪九十年代的艺术辉煌,任重而道远。

今年以来,整体上看,电影市场在回暖,电影艺术性在回归,但这一切都刚刚起步,而且越是在进步,就越要保持清醒,越要有忧患意识,只有这样,国产电影才能大有可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