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 迪
(黑龙江省评剧艺术中心 黑龙江 哈尔滨 150000)
扬琴是我国民族乐器中的一种重要乐器,属于击弦乐器一族。它不仅广泛应用于中国民族器乐、民族戏曲、民族曲艺之中,而且流行于世界上许多国家,是民族文化的瑰宝之一。从美学的高度与深度上来研究扬琴艺术的审美特征,对于扬琴艺术的提升,既具有理论启示作用,又具有实践参考作用。为此,本文专门对扬琴艺术的审美特征进行全面系统、深入细致的研究与解读。具体来讲,扬琴艺术的审美特征主要有以下三点,我们分别进行研究与论述。
扬琴艺术的第一个审美特征,是它的民族性。
扬琴作为中国重要的民族乐器,民族性是其审美特征的题中应有之义。虽然关于扬琴的来源,有两种说法:一种说法它是中国土生土长的民族乐器,即源于2000多年前春秋战国时期的“筑”。据《史记》注中说:“筑者,其形如扇,木制之,张有弦,用竹制小槌打击成声。”我国权威工具书《辞海》对“筑幕”的释义也是:“筑是中国古代击弦乐器。……秦汉之筑,演奏时左手执器之一端,右手持竹尺击弦发声。”另一种说法是来源于11世纪波斯的“萨泰里琴”,故扬琴又有“洋琴”、“铜丝琴”、“钢丝琴”等称谓。但是,不论扬琴来源于何处,它一旦在中国的大地上扎根,便有了中国民族性的生命与灵魂。它柔和、优美的音色,平衡统一的音量,都与中国民族音乐的“中正平和”、“气韵生动”、“蕴蓄委婉等民族审美特征相一致。
扬琴艺术的第二个审美特征,是它的地域性。
地域性是民族性中的重要构成要素,地域特征愈鲜明,民族特征就愈浓厚。这正如鲁迅所言:“有地方色彩的,倒容易成为世界的,即为别国所注意。打出世界上去,即于中国之活动有利。”事实上的确如此,中国扬琴艺术流派众多,异彩纷呈,各自均以独特的地域性审美特征作为最大的艺术亮点。
例如以严老烈、丘鹤俦为代表的广东派,就以华丽明快的艺术风格取胜,其代表曲目《雨打芭蕉》、《苏武牧羊》、《龙船》等,堪为艺术精品。又如以任晦初为代表的江南派,则以柔美隽永的艺术风格争辉,其代表曲目《塞外新春》、《春以清江》、《边塞之歌》、《飞瀑》等,也到处流传。此外,还有激越遒劲的四川派、技法多样的东北派等等,各放异彩,各争其辉。
众多的扬琴艺术流派,不仅充分彰显出扬琴艺术地域性的审美特征,而且成为扬琴艺术成熟的重要标志之一。因为所谓“艺术流派”,“是指在中外艺术发展的一定历史时期里,由一批思想倾向、美学主张、创法方法和表现风格方面相似或相近的艺术家所形成的艺术派别。”
扬琴艺术的第三个审美特征,是它的独创性。
同所有的艺术一样,扬琴艺术也以独创性为其审美特征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因为扬琴艺术作为一个大概念,包括扬琴曲创作、扬琴演奏、扬琴教学、扬琴制作等各个要素。其中的每一个要素,都必须与时俱进,不断创新,才能不断发展,不断繁荣。当代著名美学家彭吉象先生指出:“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一样,都离不开创新。离开了创新,科学技术就不能发展;离开了创新,文学艺术就失去了生命。相比之下,精神生产比起物质生产需要更多的创造性。尤其是艺术生产比起其他精神生产来,更需要艺术家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和创作个性‘物化’在自己的艺术作品或艺术形象之中。从本质上来讲,艺术独特性是艺术生产的一个重要特征。”
必须充分肯定,中国扬琴艺术在独创性方面,已经取得了伟大的艺术成就。
在扬琴曲创作方面,涌现出许许多多现代题材的新曲目,如《延河畅想曲》、《战斗进行曲》、《翻身的日子》、《欢乐的火把节》等等。
在扬琴演奏方面,无论是竹法还是弦法,都有许多新创造的技法。在扬琴教学方面,不断改革,不断创新,已取得初步成效,培养出一大批创新型扬琴艺术新人才。
在扬琴制作方面,由50年代初北京杨竟明研制成功的快速转调扬琴,到60年代天津郑宝恒研制成功的平均律扬琴,再到70年代广州陈照华研制成功的红旗牌十二平均律扬琴,以及后来上海洪先生研制成功的81型扬琴、北京桂习礼研制成功的501型扬琴,直到当今的筝扬琴、合音扬琴、电扬琴,如此等等,不胜枚举,称得上是不断独创、不断发展。
[1]转引自王晓红著.民族器乐系统论[M].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2008.
[2]辞海编辑委员会编纂.辞海[M]缩印本.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0.
[3]鲁迅.致陈烟桥[J].鲁迅全集[M]第12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
[4][5]彭吉象著.艺术学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