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朝阳
(曲靖师范学院 音乐舞蹈学院,云南 曲靖 655011)
首先,少数民族音乐教育是全球范围内的“理解教育”和“对话教育”。由于其多元的音乐特点,少数民族音乐应该充分发挥多元的特质,加强自身音乐资源和各自不同地域文化的联系,融入到实际多元文化教育体系中,为了使学生学会理解、包容音乐文化的多样性,通过学习和了解我国个少数民族的音乐,发展学生多重音感的才能,从而促进不同民族之间的沟通和理解。同时也能使他们具有开放性的思想和心态吸收人类一切优秀的音乐文化成果,理顺少数民族音乐教育和汉族音乐、以及世界其他民族音乐之间的关系,使他们融合成“多元一体”的共同体,尊重少数民族音乐在中华音乐文化中的地位。同时为了进一步认识祖国文化的多样性,实施“理解、交流和合作”少数民族音乐教育能够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能够实现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的文化基础。其次,在当今的学校艺术教育中,“非物遗产”的保护是一个重要的路径。“学校的教育模式表现了人们学习行为的系统性和控制性。”新时期中中国学校音乐教育具有一项神圣的任务,就是为了使学生成为具有自身文化素质的一代新人,要以本民族音乐文化传承为基础,通过“非物遗产”保护,实现塑造民族文化精神的目标。在国民音乐教育中,为了塑造他们的民族精神,培养民族情感,使他们认识到少数民族音乐文化的多样性和丰富性。从而培养新一代的音乐文化人才。如:内蒙古呼伦贝尔学院为了逐渐形成自己的教育特色,通过建立蒙古族民歌演唱大专班,培养了一批专门演唱蒙古族民歌的人才。另外,少数民族音乐文化石构成世界文化网的一个结点,因此,为了促进民族文化认同意识,在不同的文化区中就要构建“地方性知识”的教育。
民族音乐教育充分的反映了中华民族文化的有点和特点。而民族音乐是由我国各民族在悠久的历史发展中共同创造的,具有自己深厚的文化底蕴。近些年来,中国音乐学院为了建构中国民族音乐教育体系,多次邀请各个少数民族的民间艺人和专业学者到校现场教学,非常重视少数民族音乐文化的研究和“活态”教学,大力推介少数民族音乐文化。如:为了探寻少数民族音乐教育教学的发展、方法和规律,组织了“北京传统音乐节”等活动。但是并没有真正建立完善中国民族音乐教育体系,受“重西轻中,重汉轻少”观念的影响,少数民族音乐边缘地位并没有得到改善。因此,少数民族音乐教育要顺应社会发展的潮流,在平等的前提下,根据我国59个民族音乐文化的情况,展开双向交流,共同发展我国少数民族音乐文化事业。
长期以来,我国专业音乐领域极少将民族音乐教育纳入视野,面对21世纪学校音乐教育和民族音乐传承要互为基础,学校艺术教育要重视少数民族音乐文化教育,保护文化遗产,使学生养成合理的审美观。为了形成当代少数民族音乐可持续活态传承,要在学校教育中实施少数民族音乐的传承。改变当代民间社团和音乐家单一、脆弱的传承格局,扩大和稳定少数民族音乐传承群体,从而形成全面、多元和长效的活态传承机制,增加少数民族音乐在主流文化中的文化价值认知。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在世界文化多元化发展的语境下,少数民族音乐教育的“文化效应”被置于了主体地位。少数民族音乐携带了丰富的民族文化传承的重要手段,它反映了各个时代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等方面,是一种音乐现象,是少数民族特有的历史文化传衍的教育。在21世纪多元文化背景下,作为中国音乐文化中的一部分,少数民族音乐文化是以各民族特有的音乐文化身份跨入21世纪。少数民族传统中拥有很多特有的民间音乐审美观念,是少数民族音乐进入学校音乐教育的重要部分之一。在现代化过程中,乡土音乐教育找到了新的附着点,从而推进了新一轮艺术教育课程的改革,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型思维。
综上所述,当代我国少数民族音乐教育应该发展多元化教育方式,保护“非物遗产”,增强文化认同意识,强调本土音乐文化,建构中国音乐教育完整的体系,促进少数民族音乐传承,增强文化、审美以及素质教育。
[1]令狐青.高校民族声乐教育对多元文化的吸收及其自身演进[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3(11)
[2]任红军.民族地区普通高中音乐特长生音乐学习动机研究[J]. 人民音乐,2013(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