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谐校园文化建设的音乐价值

2014-08-15 00:42孙月红
戏剧之家 2014年7期

孙月红

(太原大学 山西 太远 030000)

校园文化建设作为一种文化形态,它通过合唱艺术、舞蹈、乐器演奏等各式各样的形式,对大学生的人生价值观、审美意识、道德情操等有着深远影响。这些音乐活动的展开,丰富了校园文化,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

一、合唱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作用

合唱作为大学音乐活动之一,在校园文化的建设中对学生美育的成长起重要作用。用合唱教学提升学生音乐素质,注重音乐的交流,促进音乐教育中音乐氛围的发展,通过合唱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提高学生的音乐修养,对构建校园文化有着积极的影响。

(一)合唱可以增强学生的团队意识。合唱本省就是一种多人参与的音乐表演形式,分多个声部演唱,为了达到声音的统一,最终达到一种统一的音色、节奏、力度和速度。当代大学生独生子女偏多,性格多好强,合作意识偏弱,合唱艺术是很多人参加的活动,在合唱团队的每一个成员都是大团队的一个个体,成员之间要互相合作,相互配合,合唱是一个集体项目,要求每一个成员相互协调,学生在经过了合唱训练后,能感受到大集体所带来的温暖和团队意识。

(二)合唱可以培养学生的之间的“和谐”。合唱要求声部之间相互平衡,通过不断调节掩盖自己的个性,以适应大家的共性,个性服从于整体,最终达到一种和谐的效果。学生在合唱中感受和谐的声音,增进相互协调意识,提升校园文化建设。在这一过程中,学生感受到合唱的美,自觉地为和谐校园的建设尽力。

二、舞蹈在校园文化建设中意义

舞蹈是大学生非常喜爱的一种音乐活动,他用独特的手段丰富着校园文化建设。学生通过舞蹈艺术提升他们的审美意识,学校开展的校园文化艺术节,学生通过古典的或现代的,激情的或柔美的舞蹈,释放青春,展现大学生青春洋溢的特点,把校园舞蹈作为音乐教育中的形式之一,必能完善校园文化建设。学生参加各种舞蹈演出,既锻炼了舞台实践能力,又增强了自信心,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审美力。在全国开展的大学生艺术展演活动中,全国专业与非专业的学生都积极参与,并取得优异的成绩,在展演的平台上,各个高校之间有着相互学习,相互交流的过程,更能促进高校之间校园文化的和谐发展。

舞蹈是大学生交流的一种形式,大学生在面临学校和社会的多重压力下,仍要有健康的体魄和旺盛的精力。大学生在优美的音乐中,展示形体美,通过肢体语言表达内心的情感,自我感受形体美。舞蹈本身就是一个身心融合的艺术,大学生在参与舞蹈演出中提升审美能力,学生通过模仿或者创造,以及后来的练习、表演,开拓学生的思维,开发想象力。舞蹈通过肢体语言,学生在优美的旋律背景下翩翩起舞,大学生在选择舞蹈的编排上,大多选择富有朝气的,符合大学生特征的舞蹈。

在校园文化建设中舞蹈教育也存在一些问题,虽然高校重视舞蹈在音乐教育中的地位,但是没有适合非舞蹈专业学生用的教材,一般教师都是在专业舞蹈的教材上进行编排,或者自己根据以前的实践演出加以重新改编,这种方法虽然也能取得一定的成绩,但是在教学上会缺乏系统性和全面性。另外,舞蹈设施不健全,不能保证学生排练的场地需要,场地少学生多,往往不能保证学生的练习时间。

三、器乐演奏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地位

把器乐演奏引入课堂,当代大学生一般只会演奏简单的乐器,学生在课堂上学习乐器演奏的技能,改变以往的欣赏教学,带动学生的动手能力,学生可以把自己喜欢的音乐,通过自己的双手演奏出来,把学生变为主体,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教师的教授下,学生能弹奏吉他、贝司,敲架子鼓,吹奏葫芦丝、拉二胡等简单的乐器演奏,学生在乐器演奏的学习中还能学会乐理知识,能够试唱出乐谱,听出音乐的变化,在长时间的演奏训练中对音高、节奏、力度的变化有了认识,实践表明,把乐器引入课堂,积极调动出学生的动手能力,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到音乐活动中,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烘托了校园音乐文化。

“和谐”引导着大学生的价值观、人生观,高校是培养人才的基地,具有高尚健全人格的学生才能为社会做贡献,因此高校要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开展丰富的音乐活动,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努力建设校园文化。

弘扬文化建设校园精神离不开校园文化,校园音乐活动的全方面开展,不仅带给学生精神食粮,丰富学生的生活,也提升了学生的审美意识和艺术修养。大学校园文化的建设要符合大学生自身的特点,在选择音乐活动方面要避免一味的高雅音乐、传统音乐以及古典音乐,或者一味的流行音乐、现代音乐,要充分考虑到大学生的心理活动和欣赏水平,给学生安排的音乐活动先从大众化的、耳熟能详的音乐开始,或者一些以青春为背景的音乐作品,然后再引导大学生提升欣赏的品味,让音乐活动更贴近学生的生活。对全校教师集中开展课堂教学与课外教学的互动,音乐教育有助于学生建立健康的品格,开拓学生思维,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提升大学校园的和谐建设都有重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