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科夫斯基传记研究

2014-08-15 00:42王索尼
戏剧之家 2014年7期

王索尼

(哈尔滨师范大学 黑龙江 哈尔滨 150000)

柴科夫斯基是俄罗斯乃至西方音乐史上非常重要的一位作曲家,他的创作使俄罗斯专业音乐创作进入了一个更高的层次,在世界音乐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传记作为对这位作曲家一生经历与音乐创作研究的重要文献,自柴科夫斯基去世后也相继出版问世,本文则选取了两本较具有代表意义的柴科夫斯基传记进行研究。一本是美国埃弗里特·赫尔姆①的《柴科夫斯基》(以下简称“赫版”),另一本是苏联加·勃里别京纳的《柴科夫斯基传》(以下简称“勃版”)。另外,本文将这两本传记置于传记式研究法②的语境下进行研究是为了区别于音乐民族志、音乐史尤其是文学体裁传记。这两本传记除了对作曲家的生平进行记述之外,还结合着传主的音乐作品、经历过的社会音乐生活、俄罗斯文艺生活等多方面展开写作,更加具有学术研究著作的性质,而不是文学作品的性质。

柴科夫斯基生平传记的中文著述在我国已出版多部,涵盖了苏(俄)、美、英、法、德以及中国等多国音乐学家的传记文献。这些文献有不同的侧重点,例如传主的个人生活、情感生活、社会音乐活动、生平与音乐作品等等,大多是以柴科夫斯基一生的经历为线索进行写作。本文选取的两本传记在众多柴科夫斯基传记中较具有代表性,出版信息如下:[美]埃弗里特·赫尔姆著,王泰智、沈惠珠译,《柴科夫斯基》(人民音乐出版社,2004年),并收录在德国罗沃尔特出版社出版的《罗沃尔特音乐家传记丛书》里;[苏]加·勃里别京纳著,仲文、杨洸、建文译,《柴科夫斯基传》(人民音乐出版社,1986年)。两本传记在中国的出版时间虽然看似时间跨度较大,但是《柴科夫斯基》在德国的出版时间是1976年(德国罗沃尔特出版社),《柴科夫斯基传》在苏联的出版时间是1983年(苏联音乐出版社),在时间跨度上两本传记是相近的。

从两本传记的结构来看,大体上都是以传主一生的成长经历为线索,将传记分成几个部分。“勃版”分成了九个部分,其中第九部分是作者对传主的个人评价。“赫版”分成了十六个部分,最后一部分是其他作曲家、音乐评价家对柴科夫斯基的评价。“赫版”的结构安排更加细致,对传主生活以及其他音乐活动的一些侧面都做了叙述;而“勃版”则结构鲜明,就以传主的音乐创作为主线进行叙述,并且是从柴科夫斯基自音乐学校毕业之后的经历开始写作的。两本传记写作中除了引用了大量的柴科夫斯基个人言论和书信以外,其他参考的文献资料也各不相同。“勃版”传记中虽然没有引文和撰写所参考的文献,但从全书附录中的作品目录和图片目录里,作者交代了作品目录是根据苏联音乐出版社出版的《柴科夫斯基作品全集》编排的,传记中的图片则直接来源于传主个人及其生活环境的摄影照片。从中可以推测,“勃版”传记的写作主要的参考依据还是苏联的资料。“赫版”的引文和参考文献在书中都有注明,书中大量引用参考了德文和英文文献。值得提及的是,作者在书中的前言部分中交代了本书写作的最重要的参考依据就是传主弟弟莫杰斯特·柴科夫斯基于1900年开始写作的第一部柴科夫斯基传记——《彼得·伊里奇·柴科夫斯基的一生》,并于1901年发表。

在写作方法方面,两部传记之所以非常引人入胜,除了引用大量柴科夫斯基的个人言论以外,都借鉴运用了文学作品写作中的叙事手法,语言简练易懂,不仅能够使读者清晰地了解到柴科夫斯基一生经历,还能保证传记写作的科学性。不过“勃版”传记中的叙事方式都是以传主的第三人称为视角,给人一种客观性的阅读感受。并且这种客观性的叙事方式始终贯穿在行文之中,使全书有了区别文学性传记的特征。全书除了第九部分是作者对传主的主观评价以外,其他部分对于传主的评价大多来自于其他音乐家、评论家的言论和写给传主的书信,这些言论大部分来源传主生活时期的报刊、杂志等。但不同于“勃版”的是,“赫版”传记虽然也用到了叙事手法,但在行文中则出现了许多以“我们”这种第一人称视角的写作方式。在“赫版”传记中第一人称视角的出现通常具有三个不同的作用,一、对传主和其他音乐家言论的判断、解释、总结;二、为引出后文而进行衔接;三、以第一人称的叙事方式引出支持作者观点的文献资料(通常是为了配合第一点而出现)。例如在叙述传主与梅克夫人③之间友谊的段落中,本书有如下论述:但我们难道能够用正常的尺度去衡量那些不正常的情况吗?我们不应该忘记,这里说的是两个“爱恋者”,他们只是有几次从远处见过面,从未当面交谈过。我们还应该考虑到,是梅克夫人自己采取主动,他才是主导动力。④这些第一人称视角的加入不仅扩展了传记的可读性,而且加强了传记的连续性,而显得行文不会过于突兀。需要加以说明的是,这种写作方式并不是建立在作者的主观臆断基础上的,有些第一人称叙事中的解释、总结性的论段,是基于丰富、客观的文献资料而进行的合理想象的成分。

两本传记在内容上也有着较为不同之处,显然是受到了写作手法和写作立场的影响。“勃版”传记中的主要内容比起是在叙述传主的生平经历,还不如说围绕着传主自音乐学校毕业后的所有与音乐相关的活动进行叙述。这本传记以传主的音乐创作、演出、评论等一系列音乐活动为线索展开写作,其中传主与他的作品紧紧地相联系在一起。在传记中所编排的作品来看,如果作品有原始的文本或脚本的话(多为歌剧、舞剧等),作者通常会对剧情按照原始文本进行介绍;如果是没有文本的作品的话(多为器乐作品),作者只是叙述作品的创作、演出历程和评价问题,未对作品有过任何论述。另外针对于作品的评价问题,这本传记中也没有出现过作者的个人观点,也都来自于传主和其他音乐家的言论。即使是在文末对柴科夫斯基进行总结性评价的第九部分中,作者也叙述了大量的有关传主实际性纪念活动,例如以传主的名字命名的音乐比赛、音乐学院,确立传主纪念日等等。“勃版”传记的资料引证比较严谨,大量的客观事实作为对理论的支持使得这本传记具有很强的客观性。但文学性有些欠缺,则直接导致了传记可读性的下降。不过不应该忽略的是,作为一本具有学术研究性质的传记,正是由于客观性、科学性来区别文学体裁的传记。“赫版”传记中的主要内容除了叙述传主的音乐活动以外,还对传主生活中的各个侧面进行了比较详细的描写。在传主的情感经历上,传记中对传主失败的婚姻进行了叙述及其总结。文中更是用了大量笔墨来阐述传主与梅克夫人之间的友谊,其中有叙述、评论和总结。在传主与亲人的关系上,传记中引用了大量传主与亲人之间的书信往来加以说明亲人对传主人生经历和音乐创作的重要性。可以看出“赫版”传记的观点在于强调传主的情感经历对传主的一切音乐相关活动都产生了重要影响,在传记突出这些传主的情感经历是有必要的。而且,围绕着传主这些不同的生活经历的侧面,使得传主的形象在传记中更加的具体,在塑造传主一生中非常神经质、敏感的性格上,“赫版”传记也能够合情合理地进行写作。在“赫版”传记中柴科夫斯基神经敏感,对外界给予的自己以及作品的评价有时会歇斯底里,而内敛的性格中又容易害羞、腼腆,不过对人对事总是含有一种极为真挚的感情。这本传记抓住了柴科夫斯基的人生观、世界观、艺术观的矛盾性,从而对他命运的复杂性做出了合理阐释。也正是这种矛盾导致了他生活、音乐创作中的矛盾冲突,他的一生都无法躲避只能通过创作来调和这种冲突。这些矛盾冲突主要体现在生与死、幸福与苦难、光明与黑暗、西欧与斯拉夫、浪漫与现实等等。而“勃版”传记则没有对柴科夫斯基的形象与性格做出更为合理的阐释,主要是通过传主与其他音乐家的言论来表明传主的形象和性格。

总之,这两本传记在体例上都属于学术性传记,即以学术研究为目的的写作,作者在充实的文献资料的基础上结合传主的作品对传主生平展开叙述,在以宏观的历史框架的调节下,通过微观史的视角对传主进行充分的研究。两本传记的写作都比较客观,对传主生平、创作、形象等方面的把握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在学术态度上,两本传记对资料有很客观的考证,对传主进行了较为真实的历史还原。

注释;

①本文检索的这本传记的出版信息里作者国籍为美国,在人民音乐出版社2007年版的《李斯特》一书中,

②作者国籍为德国。本文将按《柴科夫斯基》的出版信息为准。

传记式研究法是一种以研究对象的特性为出发点,探索专门针对音乐家个体的研究方法。详情参见张君仁:《传记研究法——一种针对个体研究对象的方法论》,音乐研究,2002年04期。

③娜杰日达·冯· 梅克(1831年2月10日 - 1894年1月13日)是柴科夫斯基最重要的一位资助人,同时也是对柴科夫斯基产生重要影响的一个女人。

④ [美]埃弗里特·赫尔姆著.王泰智,沈惠珠译.柴科夫斯基[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4.

[1][美]埃弗里特·赫尔姆著.王泰智、沈惠珠译.柴科夫斯基[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4 .

[2][苏]加·勃里别京纳著.仲文、杨洸、建文译.柴科夫斯基传[M] .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83.

[3]朱文华.传记通论[M] .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3.

[4]张君仁.传记研究法——一种针对个体研究对象的方法论[J].音乐研究,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