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聆听中审美直觉产生的原因

2014-08-15 00:42杨稀雯
戏剧之家 2014年7期

杨稀雯

(重庆文理学院 重庆 420160)

审美直觉不可否认地存在于音乐聆听中,如果没有审美直觉的参与,就不可能存在对音乐的审美,音乐聆听与审美直觉间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一、审美直觉是“集体无意识”的结果

直觉与审美直觉的根源如出一辙,都是因为某种情境而“唤起”的人类内心深处的“集体无意识”的结果,不同的只是直觉是对一般事物的直接察觉与感知,而审美直觉是对所审美的事物的直接察觉与感知,后者指向性更明确一些。“集体无意识”(collective unconscious)又称之为“集体潜意识”,是分析心理学创始人荣格(Carl Gustav Jung,1875-1961)在分析心理学中所提出的一个重要概念,“指人类祖先进化过程中集体经验心灵底层的精神积淀物,处于人类精神的最底层,为人类所普遍拥有,在个体一生中从未被意识到。经由遗传获得来。……具有先验性、普遍性、自主性和目的性等,是人类精神中最重要的最有影响的部分,对个体的思想行为和创造力起制约作用。”1.林崇德、杨治良、黄希庭主编:《心理学大辞典》,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第543页。根据荣格提出的概念可以看出,个体人格的发展并不是完全取决于个体的成长经历,在很大程度上,个体所处的生活背景,例如种族、国家、文化传统等因素,对个体的人格发展产生着极大的影响。所谓的集体无意识就是在漫长的历史进化中,逐渐积淀下来的部分,是整个民族经验的总和。

在音乐审美中,集体无意识不是仅仅存在于个别,而是普遍存在的,与个性的行为相反,这是一种超越个性的心理基础,而且普遍地存在于每一个人的身上。这样的集体无意识,在音乐中的推论也就是人们常说的“音乐无国界”。个体精神世界里面最核心的内容便是集体无意识,这是绝不会被意识所察觉的部分,当审美主体在音乐聆听过程中,受到某种音乐音响的物理刺激,便能够引起个体特定的情感体验。“一旦原型情景发生,我们会突然获得一种不寻常的轻松感,仿佛被一种强大的力量运载或超度。在这一瞬间,我们不再是个人,而是整个人类,全人类的声音一起在我们心中回响。”2.荣格:《荣格文集》,北京:改革出版社,1997年版,第208页。虽然全世界的文化与音乐各有不同,但音乐中所表达的喜怒哀乐这些普遍的情感与意境则是大同小异。例如日本指挥家小泽征尔听到我国的《二泉映月》会泪流不止一样,作品中的哀思可以传递给听到的任何一个人;同样的,当肖邦的军队波罗乃兹舞曲响起的时候,审美主体不难感受到一种慷慨激昂的战斗情绪。

由此可见,不管是在音乐创作中由直觉创作出的音乐作品,还是在音乐聆听中由直觉领悟到的作品内涵,都是不能够脱离社会历史与社会文化去孤立对待的。而“集体无意识”对于一个民族的影响不仅仅体现在该民族对于外在世界的感知觉上,更多的体现在该民族的审美情感、审美趣味,以及审美意志等方面。

二、审美直觉是长期审美实践的积淀

马克思曾这样说过:“感觉通过自己的实践直接变成了理论家”3.马克思:《188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年版,第124页。。这一经典论断直接地说明了直觉产生的最基本因素,那就是人类“通过自己的实践”。所以,当人类作为审美主体的时候,通过长时间的审美实践,从中积累了丰富的审美经验。这种审美经验经过审美主体感性和理性的思维加工后,便形成了带有一定规律性的理论知识。

在审美主体对音乐作品进行聆听的时候,之前积淀在审美主体大脑中的丰富经验与深刻理论就潜意识地出现在审美主体对音乐的聆听过程中,便形成类似于电脑软件的“信息编码结构”。不论是艺术家,还是普通听赏者,对于音乐感知的直觉能力都是建立在“通过自己的实践”这一基础上。正因为有了长时间的艺术实践,审美主体的大脑中有着强而有力的“信息编码结构”。这些“信息编码结构”在聆听过程中控制着审美主体对事物的审美感知、审美喜好、审美理解以及审美主体的审美判断,这也就是直觉产生的物质基础。显而易见,这种“信息编码结构”主要是通过审美主体后天习得而非天生的,并且通过审美实践的逐步深入,随着审美实践的循序发展而逐渐完善起来的。

对于音乐的聆听更是一种审美实践的积累。音乐作品是作曲家与演奏家两者共同审美经验的结晶,是一种对于音乐艺术的创造。审美主体在倾听音乐作品的时候,可以感受到作曲家与演奏家共同表达出的音乐内涵,那是审美主体曾经感受过的,或者是曾经感受过但自己却无法表达的东西,此时此刻,审美主体内心深处的审美经验在听赏音乐作品时得以唤起,使致审美主体在凝神听赏的那一瞬间便感知接收到音乐作品的思想内涵与音乐美感的所在。

三、审美直觉是审美经验积淀而成的积极反应

有关于审美经验对于“直觉”的影响,法国哲学家柏格森(Henri Bergson,1859-1941)曾有过这样的论述,他认为,“所谓直觉就是指那种理智的体验,它使我们置身于对象的内部,以便与对象中那个独一无二、不可言传的东西相契合”。4.柏格森:《形而上学引论》,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第137页。5.马奇主《西方美学史资料选编》下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883页。这种直觉能够让人突然地看到处于对象后面的生命冲动,看到它的整体,哪怕只是一瞬间。他说:“在大自然和我们之间,在我们和我们的意识之间,垂着一层帷幕”。5我们的功利心与个人利益的实际需要就是这层帷幕,只有抛开功利心与个人利益这些实际的需要,才能够看到事物背后的实在,只有脱离了现实生活的心灵,才是产生直觉的基础。这样的论述与朱光潜的观点如出一辙,不难看出,没有一定的艺术修养与审美经验,就不可能产生审美直觉。

马克思曾这样说道:“如果你愿意欣赏艺术,你就必须是一个有艺术修养的人。”6.《马克思恩格斯论艺术》,第一卷,中国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2年版,第244页。“对于非音乐的耳朵,最美的音乐也没有意义。”7.同上,第204页。这充分说明了审美主体的艺术修养在听赏过程中处于重要的地位。如果是缺乏艺术修养与艺术趣味的人,再好的音乐作品也难以引起他的听赏欲望,也就更不可能有对音乐美的欣赏了。

在音乐聆听的实践过程中,审美主体对于审美对象的选择与理解都由审美经验的不同而不同。然而,审美主体对于音乐作品的选择与理解直接关系着审美直觉的产生。从心理学的角度而言,对事物的理解是通过揭示事物之间的联系而去认识新事物的过程。在音乐审美活动中对于音乐作品的认识,是不依靠概念、判断与推理这类逻辑思维的,而是依赖于审美主体的感知、联想、想象以及情感等心理因素,这就使物理性的音响具有生动的形象性与直接的领悟性。对音乐领悟能力的形成依赖于审美主体在无数次聆听实践中反复的经验积累,使得审美主体与音乐作品间建立起熟悉的关系。

[1]张前.音乐美学教程音乐卷[M].上海音乐出版社,2002.

[2]修海林,罗小平.音乐美学通论[M].上海音乐出版社,2002.

[3]林华.音乐审美心理学教程[M].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05.

[4]叶朗.美学原理[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