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金丽
(西南大学 音乐学院,重庆 400715)
《扬州慢》曲作者姜夔,号白石道人,世称姜白石,是南宋词坛上最为讲究音律的词人和音乐家。在其词乐创作上,注重词、曲的结合,作品呈现出陶醉于自然景物,或抒发个人离愁伤感的情绪。今存有其著述《白石道人诗集》和《白石道人歌曲》等。《白石道人歌曲》这部曲集是宋代遗留下来的一份珍贵的乐谱资料,其中有姜夔的“自度曲”14首。“自度曲”即现在的自制新曲之意。在其“自度曲”中流传至今的有《扬州慢》、《杏花天影》、《鬲溪梅令》、《长亭怨慢》等,都是不折不扣的宋代歌曲。几乎每首词前都写有“小序”,用以说明当时创作的背景和动机,对于后人理解和研究宋代作品具有很高的参考价值。其中《鬲溪梅令》一歌写尽惆怅、孤独之感,表露其一生不得志的心绪;《杏花天影》情思深远,写出了漂泊流离中的凄凉心情;《扬州慢》流露出更多的是一种悲凉心情,如词中所说“自胡马窥江去后,废池乔木,犹厌言兵”,表现出对金军侵入的厌恶,对国耻国难的感叹。
《扬州慢》是一首将情感与音乐结合得较为完美的上乘之作,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可以说是作者的代表之作。在宋代,词乐创作中,词不能独立到音乐之外来完成其创作。词对音乐的服从,其本质不仅在于语言、声韵与曲调某种简单的对应关系,更重要的是使这种关系的建立更适用于音乐情感的表达,通过词与音乐的完美结合,达到词调音乐获得一种音乐美。从宋代作品中可以看出,无论是婉约文采还是豪放词风,都是以言情为其主旨。
《扬州慢》作于淳熙三年,是一首琴歌形式的作品。当时姜夔离开汉阳,漫游大江南北,在扬州时谱写了这一名篇。繁华的名都——扬州遭受金兵多次的侵袭,呈现出一片荒凉的景象,这正是当时姜夔看到的场景。在其“小序”中也写到,“入其城,则四顾萧条,寒水自碧,暮色渐起,戍角悲吟。余怀怆然,感慨今昔。因自度此曲。”表现出作者对战乱社会的感慨和对祖国命运的忧虑。
这首词可分为上下两部分。上阕主写景,下阕着重抒情。上下阕旋律不尽相同,根据内容做了部分变化,音乐上有大幅度的展开,但是始终贯穿着同一主题音调,结构上既有变化又很统一。在音乐方面,可以说是分为了A、B两个乐段,属于二段体曲式结构。从结构角度上看,属于方整性结构的4乐句段落。从调式调性上分析,此曲属于F宫调式。又由于在本曲中出现了变宫音“3”和变徽音“7”,因此它属于雅乐七声音阶,这使得作品具有古朴、典雅的基调。由于整首曲子强调了“羽”、“角”二音,因此,造成了主调与新调的对比关系,也使得整首曲子呈现出羽调色彩。乐曲在最后又重新回归到F宫调式,与前面造成鲜明的对比,曲子最终达到了作者想要的和。
A段第一乐句起句由弱拍进入强拍,动力性较强,体现出诗词朗诵的节奏特点。第一乐句可划分为3个短句,句与句之间音程跳进,以四分音符为主。旋律从“羽”音开始,最终结束在“宫”音上,整体有一种明显的收拢感。第二乐句为(4-8)小节,每一个小节的旋律都是以级进进行为主,但相较于第一乐句,这里的节拍时值拉长了,整体感觉变得非常悠长。在本乐句中作者加入了附点音符,这样便使得旋律更为复杂化,曲调也较之前更为婉转动听。第三乐句为(9-12)小节,在这里,旋律中出现了变徽音“7”,在节奏上,相较于前面第一、二乐句,本乐句的节奏变得较为复杂,使得旋律动力感加强。乐句的最后停留在“羽”音上,表达出了曲作者内心动荡不安的情绪。第四乐句为(13-16)小节,音乐材料是在第三乐句材料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在节拍上稍有变动,在这里,曲作者使长短相杂的节拍与诗词朗诵时的节奏保持一致,达到和谐的目的,韵律感明显。
B段第一乐句为(17-20)小节,开始句由附点八分音符弱起,动力感非常强。这里的节奏相较于A段的第一乐句变得更为复杂,不仅有长时值的二分音符,还有短时值的八分音符。旋律随着情感的变化而改变,很好的表达出曲作者内心动荡不安的情感。第二乐句为(21-24)小节,此乐句又可再划分为三个小乐句。每个小乐句都是从弱拍开始的,节拍复杂、紧凑。由于曲作者内心情感波动较大,因此,在这一乐句中旋律的起伏也随着心情的起伏而变大。第三乐句为(25-28)小节,前两小节的节奏较为单一,旋律呈现出一字一韵的感觉,后两小节节奏以附点4分音符为主,旋律以大六度下行进行,渲染出曲作者在曲中所说的那种“波心荡,冷月无声”的凄凉意境。第四乐句为(29-32)小节,由于此乐句与A段第四乐句材料基本相同,因此,便呈现出A、B两个乐段由对比到统一,前后呼应的感觉。
在本首曲子中,姜夔运用最多的是三度音程,这与姜夔对古音律的研究学习有着密切关系。利用古乐之长,运用到俗乐创作之中,大大表现了曲子清新疏朗的风格。《扬州慢》无论是音阶旋律的谱写,还是诗词韵律的搭配,都很好的抒发了作者的内心情感。宋代的词乐,美在曲调与诗词的和谐统一上,这在姜夔的作品上得到了很好的验证。姜夔创作的作品所呈现出来的正是一种词与乐的“和谐”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