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备保障社会化理论渊源及发展历程

2014-08-14 16:27于同刚高鲁郑丽珍
价值工程 2014年21期
关键词:发展历程

于同刚+高鲁+郑丽珍

摘要: 装备保障社会化作为装备保障的一种特殊形式,在战争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本文主要从装备保障社会化的理论渊源和发展历程两个方面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系统的梳理,对于提高社会化保障在装备保障中的重要性认识,理清装备保障社会化的发展脉络具有重要的意义。

Abstract: As a special mode of equipment support, equipment support socialization is not substituted. This paper analyzes in depth and makes a systematic study in theory origins and development expericnce, which is very important to enhance the cognition and clarify the thread of development.

关键词: 装备保障社会化;理论渊源;发展历程

Key words: equipment support socialization;theory origins;development expericnce

中图分类号:E2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4)21-0003-02

0 引言

任何事物的产生和发展,都有提供其生长的前提条件和发展环境。装备保障社会化作为装备保障的一种特殊形式,尽管不像装备甚至战争一样历史久远,但各种装备(后勤)保障理论的著作可谓汗牛充栋。无论是鸿篇巨制中的历史印痕,还是现实决策的宏观指导;无论是社会大系统的矛盾运动,还是人文进程中的发展规律,都为装备保障社会化的发展壮大提供了无穷的理论基础。

1 装备保障社会化的理论渊源

1.1 “兵农合一”的东方思想

有关装备保障社会化的思想,早在中国古代先贤那里有过精辟的论述。

据记载,从商周时期到隋唐时期,兵农合一的思想与实践结合更为紧密。由于府兵制广泛推行,“凡是军人,可悉属州县,垦田藉帐,一与民同”。

到了明代,朱元璋始建“且耕且守”的常备军制度,提出“古者寓兵于农,有事则战,无事则耕,暇则讲武,今兵争之际,当因时制宜,所定郡县……宜精加简拔,编制为伍,立民兵万户府领之”。清朝建立的“出则备战,入则务农”的耕战合一制度,也为清入关灭明创建了物质基础。近代中国,林则徐、左宗棠等有识之士曾力主实行寓兵于民、兵农合一。民国时期的军事家蒋百里、杨杰等也提出“生战一致”、“全民后勤”的主张。

上述有关兵农合一的思想,是中国历代军事家一脉相承的主流思想,体现了以汉文化为代表的东方理念。

1.2 “总体资源”的西方学说

在西方,比较有代表性的军事论著是19世纪瑞士人约米尼写的《军事艺术》,书中指出后勤是与战略、战术一起被作为军事理论的三要素。

其中“后勤”从广义上理解,被视为“除作战以外的全部或者近乎全部的军事活动范围”。这种说法表明后勤在保障活动和保障力量方面具有广泛的包容性。克劳塞维茨的《战争论》虽将“后勤”要素从军事理论中加以排除,但也有将后勤定义为“所有与维持军队有关的活动”的描述。

英国人李德·哈特在他的《战略论》一书中提出了“大战略”的概念,并描述了“动员人力的,经济的,以至于国民精神方面的所有的国家资源去实现战争的目的,不仅在军事方面,而在外交、财政、经济、伦理等所有方面都应该向敌人施加压力”的政策[1]。

进入核时代,前苏联国防部长索科洛夫斯基在《军事战略》一书中强调:“战略学理论研究在战争中国家一切军力和物力的使用问题”[2],并专门设立“国家对反侵略的准备”一章,就军队的准备、国家的经济准备、居民准备等问题,深入探讨了核时代新的后勤理论。

总结以上观点可以看出,当后勤发展成为军事理论体系的一个分科,已进入了一个将战争手段的筹措、供给一元化等一系列努力综合起来的阶段。按照现在的说法,后勤作为国家总体战略的一部分,是全民总体力量的结合。

2 装备保障社会化发展历程

2.1 装备保障与社会生活一体时期

至公元前6-7世纪,随着社会生活的日益复杂,氏族、部落间的冲突不断扩大,进而发展成为原始社会的战争,以及随之而来的装备保障活动。由于当时的社会生产力十分低下,社会分工极为简单,人们的社会组织及其所进行的社会活动只是围绕人类的基本生存条件而展开。因此,当时人们的社会活动、社会组织还处在单一的、尚未分化的阶段,人们的各项社会活动,包括组织管理、生产、对外战争以及教育后代等活动都融为一体,由部落全体居民在基本没有分工的情况下共同进行。

尽管那时的战争,同样有准备武器等与直接战场格斗相区别的活动。但从总的情况看,这一时期的装备保障与社会生活毕竟水乳交融,可以视为装备保障与社会相互关系的最初形态。

2.2 装备保障寓于社会各领域之中时期

随着国家的产生,生产力和社会分工得到发展,常备军成为国家政权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军队作战所使用的武器装备主要是以冷兵器及战车、战船为主,所以军队装备保障的任务主要是装备、器械、防护用具的供应和简单维修等。

从装备保障的组织形式看,单靠军队内部的装备保障组织远不能完成繁重的装备保障任务,必须广泛借助社会上其他领域的力量,共同完成装备保障任务。

如在军用物资的供应上,是以国家有关部门为主体,充分利用国家有关部门的力量。

在军用物资的储备运输上,也与国家有关部门密切

衔接。

在武器装备的生产、维修上,更是依赖国家有关部门来完成;在装备保障人才的培养上,则要借助社会教育力量来实现。

由此可见,这一时期的军队装备保障虽已具有可见形态,但仍处于低级阶段,军队装备保障总的说来是寓于社会生活各领域之中的。

2.3 装备保障与社会各领域表面分离时期

16世纪末,这一时期的社会生活发生了巨大变化,尤其因为社会生活的分化和物质手段的增强,从各个方面对军队装备保障造成了深刻影响。

首先,军队装备保障从过去较零散的形态,发展成为相对独立和自成体系的部门,基本担负起军队作战的装备保障任务。

其次,军队装备保障在保障任务、内容及其手段上发生相应变化。

主要是火器的应用,使弹药保障成为军队物资供应的主要内容,而且增加了对受损武器进行修理的任务。为适应社会分工和作战的需要,军队开始独立承担各项装备保障任务。这使它与社会各领域在组织界限上相对分离,以此既适应社会分工的要求,促进社会生活各领域的专门化,又适应军队作战的需要,实现军队装备保障的专业化。

然而对于军队来说,社会生活各领域在许多方面仍然担负直接或间接的装备保障任务,因而这种分离只是一种表面分离。

2.4 装备保障与社会各领域高度融合时期

20世纪是科技发展突飞猛进,社会生活日新月异的时代。

一方面,社会分工继续深化,系统结构更加庞杂,军队装备保障不仅在保障功能和统一指挥上构成了更加完善的体系,而且形成了与社会各领域的相对独立。

另一方面,社会生活高度复杂,以至任何一个领域或行业部门都难以独立完成自身任务,从而使社会生活回归人类社会大融合的状态,军队装备保障与社会的关系较之过去也更加密不可分。

应当说,相对独立和完整军队装备保障系统,与社会生活构成了相互关系、彼此协调、共同发展的体系。因此,军队装备保障拥有独立完善的保障能力,并不意味着它能够脱离社会,并仅靠自身力量来完成装备保障任务。相反,它必须与社会保持积极服从的关系,在充分发挥能动作用的同时,更好地为社会服务。

参考文献:

[1]李德·哈特.战略论[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

[2]瓦·达·索科洛夫斯基.军事战略[M].战士出版社,2008.

[3]韩洪亮,耿永恒.跨区机动作战装备保障浅探[J].装备指挥技术学院学报,2003(06).

[4]蔡有苍,郑世闩.做好应急军事行动准备 提高车辆装备保障能力[J].汽车运用,2010(03).

[5]刘学贞,肖强.65521部队组织车辆装备保障能力建设集训[J].汽车运用,2011(09).

猜你喜欢
发展历程
三种常见的通信技术及未来发展的创新点研究
澳大利亚旅游教育发展特征概述
我国互联网金融的特质性演进历程研究
试论会计规范研究方法的剖析与回归
我国水土保持监测的发展历程与成就
无线传感器网络技术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