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钰
人们常说好作文是改出来的,我认为这话只说对了一半。的确,修改能使粗糙的文章趋于完美,但修改毕竟只是善后工作。对于“先天不足”的文章,无论你下多大的气力去修改,也不可能化腐朽为神奇,除非你把它“枪毙”重来。对于写作,我一向认为动笔前的准备至关重要。当我们选定了话题以后,老师就要组织学生围绕这个话题聊主题,聊素材,聊结构,这样,思维激活了,思路打开了,再动笔写作就水到渠成了。
为什么要“聊”呢?目的就是要让学生充分占有材料,有内容可写,有话可说,而且能用最恰当的形式把这些材料呈现出来。因为学生认识与写作水平是参差不齐的,有的学生可能比较关注时事,对社会、对生活有一定的体验和认识,算是“见多识广”。而有的学生则不怎么关心周围的世界,生活的经历非常简单,对生活的认识也比较肤浅;对待同一事物,不同学生所持的观点与态度也可能大相径庭,甚至截然相反……这些问题表现在写作中就是,有的学生写起来轻松自如,洋洋洒洒。有的学生则文思堵塞,不知所言;有的学生写出的文章寓意深刻,文辞兼美,而有的学生的文章则干瘪枯燥,毫无生气;有的学生会歌颂正义,赞美光明,有的学生可能会对鄙俗的东西津津乐道……为了扬长避短,共同提高,我觉得很有必要把要写的话题拿来商讨,大家各抒己见,畅所欲言。一番聊聊议议之后,各种材料集中起来了,各种观点提炼出来了,各个角度显现出来了,那么,无论每个学生以前的作文功底如何,经过这个阶段的准备,他掌握的材料更加丰富,认识问题更有深度,切入的角度更为新颖,动起笔来就会轻松自如,落笔成章,再也不是以前虚于应付,无病呻吟了。
可以这样说,学生把话题聊得越透彻,作文写得也就越深刻。为了让学生真正聊有所思,聊有所悟,聊有所得,聊的过程应分阶段进行,而且各个阶段应有所侧重。
首先,要聊的内容是素材,因为素材是支撑主题的基础。当老师把要写的题目或话题呈现出来以后,就要组织他们各尽所能地去搜寻相关的材料,然后在班上交流。比如,我曾经要求学生以“绿”为话题写一篇作文。为此,我专门组织学生聊了一节课,结果让人非常满意。大多数学生一开始想到的是绿的自然属性方面的内容,离不开“生命”、“生机”与“活力”等关键词。如绿色是春天馈赠给我们的礼物,它给我们带来精神的愉悦和生命的活力,或者说花草树木是我们的朋友,我们要倍加爱护,或说春天来了,又是植树造林的好季节等等。也有少数学生从反面来谈,如公园里的花草被任意采摘践踏,人们乱砍滥伐,大片的森林毁掉了,洪水因此泛滥成灾……在老师的引导下,思路比较开阔的同学由绿色谈到了环境保护,谈到了北方的沙尘暴,谈到了湖海里的赤潮,谈到了臭氧层的破坏……我进一步启发,能不能通过联想,写写社会生活中和绿相关的一些事物呢?这时又有同学发言,他说他邻居的儿子是名军人,身穿深绿的军服,很是威风。可军人肩负保家卫国的重任,他们为正义与和平付出了巨大的代价,我们为军人的牺牲精神感到骄傲和自豪。有个同学想到了十字路口的红绿灯,谈到了交通规则。又有同学进一步引申,说到了法律上的令行禁止……有了这一个聊聊议议的过程,同学们再也不为没有材料而纠结了,相反,他们倒要为如何选择更好的材料而费神了。
材料收集充分以后,下一步就要聊聊如何把它们组织起来,也就是聊聊文章的主题问题和结构问题了,因为我们的作文都是要表达一定的主题的,主题不同,材料的组织与安排必然也不相同。主题的表现与文体有关,如果想要通过这些材料阐述自己的某一观点,我们要写议论文,那么这些材料就要好好斟酌筛选,把它们拿来充当证明论点的论据。如果想要生动细致地表达你对生活的某种感受,传递某种情绪,那么你的材料就必须按记叙文的要求来取舍。如果你想写说明文来介绍某种事物或阐明某种事理,你的材料又必须按说明文的具体要求去安排。还是拿上面的“绿”来说。其实,学生在前面聊材料的时候,他的话题已经是围绕某个主题展开的,只不过这个主题还比较模糊,不够清晰而已。此时,再让学生结合文体的要求谈一谈,议一议,主题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比如记述自己一次植树的经历,表达对绿色的热爱与向往,懊恼曾有毁绿的遗憾,一次错闯红灯的惊险……这样的材料写记叙文比较好;若谈绿色对生命的意义,毁绿给人类带来的危害,用议论文来表现最恰当不过;如果要介绍一棵小树是如何长成参天大树的,介绍一个嫩苞是如何变成绿叶的,绿叶是怎样为我们制造氧气的等方面的内容,这就非说明文莫属。同学们边聊边构思,一条条清晰的文路已经在头脑中形成了,此时,他们虽然尚未动笔,其实文章已在心中。
只有到了这个时候,才是学生下笔成文,妙笔生花的时候。
文章写成以后是不是就大功告成了呢?不,还要聊。聊什么呢?聊毛病,聊问题,聊可以改进的地方。前面也说过,作文是改出来的,曹雪芹写《红楼梦》尚且“增删五次”,何况是我们的习作呢。所以,同学们的作文完成以后还要拿到班上交流,让同学们互相评判,老师也适时参与评判和点拨,这样做的目的是通过众人的智慧,帮助作者发现问题,找出选材方面的不当,安排方面的缺憾,技巧方面的失误,语言方面的欠缺……然后作者再去修改。那么,“装修”后的文章必定是有模有样,让人爱不释手了。
可能有人会说,这样做会不会滋养了学生不动脑筋,依赖别人的毛病呢?回答是否定的。因为学生为了展示自己材料的丰富,观点的新颖,都要千方百计地去寻找素材,竭尽所能把文章写好,这样做,不是把他们变懒了,而是把他们变勤了,不仅训练了他们书面表达的能力,还训练了他们的口头表达能力,不光能写好这一篇文章,而且开阔了视野,拓展了思路,还能写好其他更多更好的文章。写作就要训练一次,长进一次,就要为以后的写作提供方法上的借鉴,这种聊聊议议的工作,让学生有备而来,可以真正做到下笔如有神了。
新课程提倡改变学习方式,它要求学生学会合作学习,写作课上我们充分引导学生各抒己见,聊聊议议,甚至争论辩论,这就是组织学生进行合作学习的过程,这种合作让思维碰撞,让灵感闪动,让智慧流淌,所有学生一起参与,一起分享,一起受益。这种聊聊议议的课堂充满着生机与活力,它是绿色的,又是动态的,学生写好的是文章,提升的却是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