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学术界关于国家认同研究述评

2014-08-14 15:22马升翼
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学报 2014年4期
关键词:国家认同政治认同文化认同

马升翼

[摘要]近年来,国家认同问题逐渐成为国内学术界研究的热点。学者们从各自的研究领域和独特的研究视角出发,对国家认同的内涵界定、内容要素、价值功能、消解因素以及提升路径等问题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取得了可喜的成果。今后学术界应加强国家认同的实证研究、比较研究、历史文化研究和思想史研究,积极拓展和深化国家认同的研究视域。

[关键词]国家认同;公民身份;文化认同;政治认同

中图分类号:D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410X(2014)04-0062-05

国家认同所要回答的是“我们是谁”这样一个任何国家都必然要面对和必须要解答的现实问题。国家认同也是政治学研究的重要领域,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长期以来,国外许多学者对国家认同问题高度关注,并进行了深度思考和深入研究,产生了不少成果,如塞缪尔·亨廷顿的《我们是谁?》、本尼迪克特·安德森的《想象的共同体》、德里克·希特的《何谓公民身份》等。近年来,国家认同问题也进入了我国学者的视界,他们从各自的研究领域和独特的研究视角出发,对国家认同的内涵界定、内容要素、价值功能、消解因素以及提升路径等问题进行了有益探索,取得了可喜的成果。分析梳理这些成果,对于深化国家认同问题的理论认识具有重要意义。

一、国家认同的内涵界定

何谓国家认同?这是研究国家认同所要回答的首要问题。关于国家认同的内涵界定,根据学者们的论述,主要有四种代表性观点。

(一)政治效忠说。有的学者认为,国家认同就是公民“对公共形态上的制度和法律权威的效忠”[1]。那么,对于“公共权威”的效忠发展到极端是否会导致对公共权威的盲从呢?对于此,一些学者认为,政治效忠并非是对政府和政治领袖的盲从,而是一种“批判性忠诚”。并认为这种政治忠诚将是维护国家安全和利益的重要手段之一,“当政治家们呼吁国民对国家忠诚时,其隐含的深层次含义就是国家认同,而其现实意义则是国家安全。”[2]

(二)公民身份说。有的学者认为,国家认同就是公民“对某一国家的身份感”[3](P177)。还有的学者从人出生时被赋予的国家身份为出发点,认为国家认同的本质就是指“一个国家的公民对自己祖国的历史文化传统、道德价值观、理想信念、国家主权等的认同,即国民认同”[4]。也就是说,公民只有确认了自己的公民身份,达成了对公民身份的认同,才能自觉地使自己归属于这个国家,并自觉地维护国家利益和安全,才能真正地为国家负起应尽的责任。

(三)共同体认同说。有学者以政治共同体的认同为支点对国家认同有过简单的界定,认为国家认同可以初步界定为公民对国家政治共同体的主动认同,由之产生的凝聚情感使公民愿意积极地为公共生活效力,而且在共同体有危难时愿意牺牲自我[5](P132)。在政治共同体认同理论基础上,有的学者认为,国家认同并不是对国家某一方面的认同,而是“基于民族的认同进入到国家的空间而形成的对共同体本身的认同,它是政治认同和文化认同的有机统一,它的核心是基于意识形态作用而形成的对共同体价值的认同。”[6]

(四)“国家认异”说。有的学者指出,国家认同就是指国家“独特属性以及由此而来的保持该独特属性的权利得到国际社会的承认”[2]。有的学者也以此为基础,进一步认为国家认同的关键要素就是国家独特性的认同,认为这种独特性“可能是由族群或语言文化所构成的文化独特性,也可能是由社会意识形态与制度所构成的信条独特性,当某种独特性被大多数国民所认同,进而就构成了国家认同的关键要素。”[7]可见,从国家特性的视角看,国家认同实质上就是“国家认异”,即认同本国相对于其他国家的差异性。

二、国家认同的内容要素

(一)二要素说。有的学者认为,国家认同可以分为文化认同和政治认同两个方面。现代的民族国家是一个文化和政治的共同体,是在一个民族的基础上形成的国家共同体,这就需要有基于民族、国家历史及语言的文化认同,也要有基于政治制度和法律的政治认同[3](P176)。也有学者从公民身份的角度把国家认同要素分为两个方面:一种是基于特定的政治、经济、社会制度所产生的政治性认同;另一种是对国家领土、主权、人口于一体的国家共同体的认同,即归属性认同。归属性认同又细化分为对国家领土的认同,对国家、民族历史的认同,对国家、民族文化的认同,对祖国同胞的认同[8]

(二)三要素说。有的学者认为,国家认同的内容要素应包括三个方面:国家的政治认同、文化认同和民族认同[9]。有学者则提出了另类的国家认同“三要素说”:一是基于族群血缘关系上的族群认同;二是基于历史文化传统上的文化认同;三是基于社会政治经济体制基础上的制度认同[10](P12)。

(三)四要素说。有的学者在对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的过程中将国家认同分为四个方面,即政治认同、文化认同、全球化认同和国家能力认同。政治认同不仅包含对国家法律法规的认同,也包含着对政治符号、政治情感和政治实力的认同;文化认同包括历史认同、民族认同和宗教认同等;全球化认同是对之前国家认同的一个补充,在全球化时代,全球化的身份认同也是国家认同的重要方面;国家能力认同是对国家处理经济、社会事务,应付灾害、危机的能力的认同[7]

三、国家认同的价值功能

国家认同有何价值功能,这也是探讨国家认同不能回避的问题。学者们主要有三种看法。

(一)国家认同对积极公民身份的提升作用。有的学者认为,公民身份是一种与权利和义务相联系的政治身份。国家规定公民权利,并保护这些权利,这是消极公民身份。公民自觉履行相应的义务,并维护国家安全,积极参与政治,这是一种积极身份。毋庸置疑,真正的公民身份是二者的统一。国家认同有利于促进公民对公共事务的参与热情,有利于促进积极公民身份的建构。因此,只有提高了公民的国家认同感,使公民确认了自己积极的公民身份,自觉地将自己归属于这个国家,那么他们才会关心国家利益,在国家利益受到侵害时愿意挺身而出,在国家文化受到歧视时自己的情感也会受到伤害,从而才会对国家的发展负起责任[11]

(二)国家认同对权力合法性的建构价值。有的学者认为,权力合法性的实现离不开人们对共同的文化、共同的疆域、共同的价值观和政治共同体的认同和拥护。以公民对国家的普遍认同为心理基础,权力的合法性才得以彰显。因此,国家认同是权力合法性的基础,是国家统一和稳定的底线,为国家维系自身的统一性、独特性和连续性提供保障[9]

(三)国家认同的激励、规范和整合功能。有的学者认为,国家认同是一个国家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纽带,表现为三种功能:激励功能、规范功能和整合功能。激励功能即是在国家认同的建构过程中,使公民产生对自己国家的归属感和使命感,在国民潜意识中形成向心力,激励各成员为国家富强而奋斗。规范功能即是国家认同可以通过道德的手段去约束利益群体的行为,弥补制度和法律上的不足,起到规范作用。整合功能即是使不同的民族、集团和阶层的人们在国家认同之上,形成高度的一致,提高国家的凝聚力[12]。

四、国家认同的消解因素

国家认同对于公民意识成长和国家良性发展具有重要价值,但在当今时代,一些因素正消解着国家认同。学者们将这些因素概括为四个方面。

(一)“媒介帝国主义”。有的学者认为,全球化时代的传播媒介会在后发展中国家造成“媒介帝国主义”的现象,使人们在某种程度上忽视自己的身份特征,淡化国家传统文化和意识形态,产生国家认同危机。传播媒介革命和消费主义——国际传媒能言善辩、无孔不入以至侵蚀了各民族文化和传统价值观念,少数几个国家制作节目不断向世界各地播送,电视广播具有的提倡消费主义和侵蚀传统文化的潜在作用已经在许多国家引起了强烈的反对[13]

(二)“全球网络共和国”。有的学者认为,互联网会超越国家的界限,构筑一个“全球网络共和国”,“全球网络共和国”的存在,“模糊了民族国家的地域概念,国家的文化边界正在消除,使网民对自身归属产生了迷失,国家感、集体感无从体验”[14]。还有的学者认为,在西方大国的主导下,互联网会使人们产生多元文化认同、多元价值认同,多元政治认同和多元身份认同,从而消解国家认同[15]

(三)后现代主义思潮。有的学者认为,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公民身份的形成都是现代性的产物,在现代性的语境下,公民的身份认同表现为对国家的忠诚和公民之间的共识。后现代主义思潮对公民国家认同的提升带来极大的挑战,这体现在两个方面:其一,后现代主义思潮打破了单一的国家公民身份,走向多元公民,形成多元认同,表现在除国家认同外,还存在族群认同、环境认同、全球认同等;其二,后现代主义思潮打破了具有排斥性和同质性的国家公民身份,承认不同种族、阶级、性别及生活方式的所有人的文化差异,强调差异性认同,使公民认同融入“差异公民”的思想[9]

(四)不成熟的国家建构机制。有的学者认为,国家建构是指一个国家运用多种手段或方式建立起一个高效率的国家统治核心。国家建构机制不成熟就使得国家建设的重要性被无视或忽视,因而经济问题、政治问题、文化问题、民族问题和宗教问题等滋生,导致国家治理功能的紊乱。这样,不断积累的国家治理困境就会迅疾转变成对国家认同的严峻威胁,使得国家认同急剧下降[16]。还有的学者指出,一个不成熟的国家建构机制可能会采取强制性国家认同的建构方式,在族群地区采取种族清洗、种族强制同化、强行移民等政策,这些都会给国家认同带来致命的伤害[17]

五、国家认同的提升路径

国家认同应该如何提升,这是学者们探讨国家认同问题的最终落脚点。梳理学者们的论述,国家认同的提升路径主要有五种。

(一)体认“记忆的共同体”与形成“想象的共同体”。有的学者认为,在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之下,提高国家认同就应该把握好保守与开放之间的动态平衡,不可偏废其一。所谓的保守就是基于传统的国家认同感的培养路径,即体认“记忆的共同体”。这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继续加强课堂上的基本知识教学,包括学习国家的历史地理、民族语文、民族艺术等;二是通过学校和社会的各种活动融入学生的情感体验,包括各种仪式庆典活动等;三是重视传统美德教育。所谓的开放就是面向世界和未来的国家认同感培养路径,即形成“想象的共同体”。在对传统国家认同进行批判和创新的同时,也要吸收其他国家的普遍价值观,整合本国的价值观,培养新型的价值观、新型的中国人、新型的国家形象、新型的国家认同[18]

(二)在多民族国家中实现“多元一体”格局。在多民族国家中,往往存在着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的矛盾与冲突,甚至有时会出现此消彼长的关系。面对多民族国家的“多元关系”问题,很多学者提出要实现“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一体化的路径。一是实现区域经济的和谐发展。“为了国家的统一和民族的团结,我们必须促进区域经济和社会的公平发展”[19]。二是推进民族文化的多样性包容。对于民族的差异性态度如何,将直接关系到民族——国家之间的关系问题,所以,效仿多元文化主义的包容心态,承认差异、彼此尊重,才能增进民族理解,实现文化繁荣[20]。三是加强民族地区的制度建设。“经济发展并不能保证国家的长治久安,如果不继续深化社会、政治领域的改革,转向制度建设,国家认同将会受到严重影响”[7]

(三)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有的学者认为,增强国家认同的首要一点就是要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通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能够增进各族群众的价值认同、促进社会共识。而社会成员在观念和价值观方面的凝聚力一经形成,就成为一个国家和民族发展的“软实力”,从而内化为国家和民族继续发展的强大精神动因[21]。有的学者还认为,促进公民对国家核心价值的认同,这是建构和提升公民国家认同的核心。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社会在长期共同的认识和实践活动中,必然要形成一定的价值观念体系。在这个体系中居核心地位、起主导和统领作用的,就是核心价值或共同价值。核心价值体系是统领国家的精神之魂,是国家团结与统一的价值基础,也是国家认同的重要支柱[11]

(四)构造共同的文化基础和重建文化象征符号。有的学者认为,应该通过对形成中华民族文化共同的文化基础和文化象征符号的重建,来强化我国公民的国家认同。为了构造共同的文化基础,我们必须在历史的绵延中不断促进各民族之间的密切交往和文化融合,以时间拉近各民族之间的空间距离。同时应该尊重少数民族的文化特性,保护多元文化历史遗产。文化象征符号系统涉及历史记忆与国家认同感的培养,包括文化符号、典礼仪式、传统节日等。如果我们更多地把少数民族的认同符号纳入整个中华民族的文化符号系统中,那么我们共同的文化基础就会更加宽泛和厚实[19]

(五)加强公民身份的认同教育。要提升公民的国家认同,应加强公民身份的认同教育,“公民的身份认同及由此获得的国家归属感构成了公民国家认同的前提和基础”[11]。有的学者指出,加强公民身份认同必须要立足于积极公民的立场。“积极公民”既强调“个体人”的权利,又强调公民作为“社会人”对国家和社会的责任和义务。通过公民教育形成“积极公民”,对于提升国家认同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22]

六、总结与展望

在全球化的时代背景、网络化的现实境遇以及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环境的新变化等各种因素的综合影响下,我国民众的国家认同感受到了不小的冲击。国内学术界对此问题积极关注,关于国家认同的研究不断升温,使之成为近年来的热点问题。国内学术界关于国家认同问题的研究,一方面丰富和深化了国家认同的原有理论框架,另一方面对于提升中国民众的国家认同感也有重要价值。为了推动国家认同问题研究的深入,今后学术界应在四个方面加大力度。

一是加强国家认同的实证研究。目前,国内学术界关于国家认同的研究大部分仍处于理论分析层面,主要聚焦于国家认同的概念、内容、价值、消解因素及提升路径等几个方面,相关的实证研究还相对较少。而就现有的很少的实证研究来看,也都是以大学生为研究对象,虽然具有一定的代表性,但是要真正合理解释和有效解答我国国家认同遭遇的现实问题,就应扩大到社会各个阶层和各个领域。总之,应当将国家认同的理论研究和实证研究结合起来,这样,国家认同的研究成果才更具准确性和说服力。

二是加强国家认同的比较研究。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国家认同并非某一个国家所面临的问题,而是所有国家都无法回避的问题。国外关于国家认同建设的经验对于我国国家认同建设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目前,我国学者在国家认同的比较研究方面仍然有待拓展。因此,今后我国学术界应加强国家认同的比较研究,在与其他国家的比较和对照中,积极吸收和借鉴其国家认同的建构思路,并结合我国的现实国情,为我所用。

三是加强国家认同的历史文化研究。国家认同的强弱并非产生于一朝一夕,而有其深刻的历史根基和文化渊源。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年的灿烂文明,其中不乏关于国家认同建设的有益经验和可贵财富。积极吸收和开掘我国国家认同的历史智慧和文化宝藏,是国家认同建设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方面。所以,今后学术界应有纵向的历史眼光和深邃的文化视界,加强对国家认同的历史基础和文化土壤的研究。加强国家认同的历史和文化研究,能够有针对性地找到我国国家认同的特殊根源,从而有利于国家认同研究的理论深化和国家认同建设的实践突破。

四是加强国家认同的思想史研究。当前学术界对于国家认同的研究主要立足于经验事实的维度,关于国家认同的思想史研究还比较薄弱。今后学术界应围绕中国传统的国家认同思想、西方社会的国家认同思想和马克思主义的国家认同思想三个维度,深入挖掘重要思想家关于国家认同理论的相关论述,形成关于国家认同的思想谱系,这也是对国家认同理论认识成熟与否的重要标志。

参考文献:

[1]朱 锋.爱国:中国人的骄傲与忧思[J].中国与世界观察,2005,(1).

[2]左高山.政治忠诚与国家认同[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10,(2).

[3]黄 岩.国家认同——民族发展政治的目标建构[M].北京:民族出版社,2011.

[4]贺金瑞,燕继荣.论从民族认同到国家认同[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3).

[5]江宜桦,李 强.华人世界的现代国家结构[M].台北:商周出版,2003.

[6]王海峰.塑造国家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战略使命[J].求索,2010,(8).

[7]吕 芳.北京部分高校大学生国家认同的调查与分析[J].政治学研究,2010,(4).

[8]肖 滨.两种公民身份与国家认同的双元结构[J].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1).

[9]冯建军.公民身份的国家认同:时代挑战与教育应答[J].社会科学战线,2012,(7).

[10]江宜桦.自由主义、民族主义与国家认同[M].台北:扬智文化事业股份有限公司,1998.

[11]顾成敏.公民教育与国家认同[J].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4).

[12]刘淑萍.全球化背景下民族国家的伦理认同与伦理困境[J].学海,2012,(5).

[13]刘国强.以传统符号建构国家认同的悖论[J].浙江学刊,2009,(6).

[14]涂浩然,卢丽刚.全球化时代文化认同建构中的中国国家文化安全[J].前沿,2011,(7).

[15]陈茂荣.全球化背景下多民族国家的国家认同危机[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5).

[16]刘作奎.国家构建的欧洲方式——欧盟对波黑政策的实证分析[J].欧洲研究,2009,(4).

[17]欧阳景根.社会主义多民族国家制度性国家认同的实现机制[J].浙江社会科学,2011,(5).

[18]郑富兴,高潇怡.经济全球化与国家认同感的培养[J].教育研究与实验,2005,(3).

[19]韩 震.论国家认同、民族认同及文化认同——一种基于历史哲学的分析与思考[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

[20]陈茂荣.“民族国家”与“国家民族”——“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的紧张关系何以消解[J].青海民族研究,2011,(4).

[21]罗大文.民族国家认同与中华民族凝聚力问题研究[J].广西民族研究,2012,(2).

[22]郑 航.国家认同教育:培养理性的爱国者[J].教育研究与实验,2012,(3).

猜你喜欢
国家认同政治认同文化认同
全球化会削弱国家认同感吗
国家认同视域下的核心价值观构建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思想重要意义的政治学分析
如何增强政治认同和道路自信
价值观视角下的政治认同
论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的和谐关系建构取向
《外婆的日用家当》中的文化身份认同问题
美国黑人影片中的文化认同焦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