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翠香,党林秀,朱美珍,季 浏,张秀丽
(1.华东师范大学 体育与健康学院,上海 200241;2.焦作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体育学院,河南 焦作 545000;3.郑州大学 体育系,河南 郑州 453000)
2008年北京奥运会之后,中国体育发展的走向是以“体育强国”为目标,建立和发展惠及全体国民的民生体育事业,由“政绩体育”向“民生体育”转变,正如经济要转变发展方式一样,体育也要转变发展方式。但是,这一转变并不意味着不要竞技体育,放弃奥运金牌,而是要在保持竞技体育优势的前提下,完善公共体育服务体系,加强全民健身和群众体育[1]。由此可见,在转变体育发展方式实现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迈进的过程中,作为教育事业和体育事业重要组成部分的学校体育将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特别是在我国学生体质健康30年持续下降的今天,在国家强力推动“阳光体育运动”以图增强青少年学生体质的今天,在国家把体育作为“立德树人”工程重要学科的今天,学校体育将承载着重要的历史使命。为此,本文在对建国以来学校体育发展方式转变的阶段性特征分析的基础上,将从学生健康成长的视角对未来学校体育发展方式进行探讨,为学校体育发展方式改革提供理论依据。
学校体育发展方式是指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遵循学校体育发展规律,推动学校体育发展的各种要素的不同组合形式。不同类型的学校体育发展方式一定是国家在特定历史阶段的政治、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反映,也是特定历史阶段国家教育、体育发展战略选择的结果。
而学校体育发展方式改革则是对阻碍学校体育发展的思想、体制及方法进行改造,以新思想、新体制和新方法推动学校体育发展的过程。
探讨学校体育发展方式从根本上讲,取决于对学校体育发展方式基本问题的认识和回答,并由此确立研究学校体育发展方式的基本理论框架。学校体育发展方式基本问题由“为谁发展”、“靠什么发展”、“怎样发展”三部分构成。不同的社会制度、不同的国家或地区、不同的发展阶段都不能回避这些基本问题,对这些基本问题的不同认识和回答将成为各种学校体育发展方式的分水岭。
这三个方面的问题分别解决和回答的是:(1)“为谁发展”,即回答发展的目的问题,是发展方式中最具根本性的问题,对发展目标的定位起着导向作用。在此表现为发展的基本理念与指导思想、目标问题。(2)“靠什么发展”,即回答发展的依靠力量问题。是发展方式中的关键,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在此表现为管理体制问题,它涉及管理方式、管理机构设置、职能划分等方面的内容。(3)“怎样发展”,即回答从发展的具体历史条件出发选择发展的具体路径和方式的问题。在此表现为运行机制问题,它涉及到制度建设、实施途径及方式等内容。
学校体育发展方式改革的过程就是以对学校体育发展方式基本问题的新认识为指导,不断探索求解现行学校体育发展方式基本问题的理论和实践答案,不断推进学校体育发展方式由旧质向新质过渡和跨越的过程。要实现这一过程,必须做到:一是要以不断解决现行学校体育发展方式的突出矛盾和问题为着力点;二是把改革学校体育发展方式作为一种尊重客观规律的主观建构活动,需要大胆探索,勇于改革创新; 三是改革学校体育发展方式作为一种法规制度变迁过程,离不开政府的指导和社会的参与。
学校体育发展方式改革的基本问题由“为什么要改”、“改什么”、“如何改”三方面构成。“为什么要改”,就是探索现行学校体育发展方式存在的问题、影响因素及其成因。“改什么”,就是研究现行学校体育发展方式需要改革的方面及其改革的目标是什么的问题。“如何改”,就是以什么样的发展观进行改革,其改革的基本思路是什么,这是学校体育发展方式改革中最具根本性的问题。
从上述学校体育发展方式及学校体育发展方式改革应认识和回答的基本问题构成来看,研究学校体育发展方式改革应从学校体育指导思想、管理体制、运行机制三个方面入手,研究内容将是构成这三个方面的各种要素,由此便构成了学校体育发展方式改革研究的理论框架(见图1)。
图1 学校体育发展方式改革研究的理论框架结构
本文将以此理论框架为逻辑起点,在对新中国学校体育发展方式转变进行回顾的基础上,分析其发展的阶段性特征,为探讨基于学生健康成长的学校体育发展方式改革提供借鉴。
新中国学校体育的发展是伴随着我国社会整体发展而发展的,受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及体育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因此,本文基于对学校体育发展的社会、教育及体育背景的考虑,参照对学校体育发展起关键作用的事件,将学校体育发展过程划分为三个阶段,即奠基与规范发展阶段(1949-1978年)、改革与探索发展阶段(1979-1998年)、改革与创新发展阶段(1999-至今)。为了进一步探讨不同发展阶段的发展方式及其特征,在此依据本文构建的学校体育发展方式研究的理论框架,从学校体育发展方式所包括的指导思想、管理体制及运行机制三方面入手,对新中国60多年学校体育发展过程作如下梳理。
解放初期,百废待兴,学校体育与其他事业一样将通过确定发展的指导思想、成立管理机构、制定规章制度等方式促使学校体育工作走向规范发展的道路。这一时期,学校体育受苏联体育教育理论所强调的“体育是共产主义教育手段”观点的影响,加之对抗日战争时期学校体育为革命战争服务的体育军事化思想的继承,“锻炼身体建设祖国,锻炼身体保卫祖国”成为学校体育的响亮口号[2]。学校体育成为强国、强民、强兵和复兴民族与保家卫国的工具,注重强身健体、纪律教育和集体主义精神的培养,强调整齐划一。
本阶段学校体育在发展方式上表现为“社会本位发展型”,其发展理念凸显“社会发展本位”。其基本特征表现在:一是在指导思想上更加强调政治需要和国家意志,把学校体育作为强国、强民、强兵和复兴民族与保家卫国的手段,突出其“工具价值”,但忽视学生的主观需要和个性发展;二是主张学校体育管理体制的高度统一性;三是实现了学校体育规章制度从无到有、从“全盘照搬”到“本土化”改造的转变,为我国学校体育运行机制的规范化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这一发展方式既反映了党和政府对学校体育价值观的客观认识,也反映了当时中国社会发展现状对学校体育提出的客观要求。
1979年的“扬州会议”对学校体育发展来讲具有里程碑意义。这次会议产生的《中小学体育工作暂行规定》和《高等学校体育工作暂行规定》的颁布,标志着我国学校体育工作步入规范化、制度化管理的新时期,开启学校体育改革与探索之路。
在学校体育指导思想方面,《暂行规定》提出学校体育的根本目的在于增强学生体质,在此背景下,加之受毛泽东同志“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题词的影响,一些学者本着增强体质的立论基础,对“体质”概念进行了研究和界定,提出了“体质教育”的理论和方法。同时,由于改革开放带来的宽松学术环境,国外学校体育发展理念不断被引入,使人们的思想获得新的解放,学校体育界也开始对我国学校体育历史及现状进行反思和研究,涌现出许多新的思想和观点,并围绕体质教育、整体效益、快乐体育、终身体育、成功体育等多种思想观点进行探讨,使学校体育思想研究呈现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局面。在激烈讨论中,学校体育思想逐步得到完善,提出以育人为最高目标,以知识技能为主导,培养能力为重点,身心发展相协调,终身体育为方向的思想体系。
为了恢复文化大革命中遭到破坏的学校体育组织机构,使学校体育工作顺利开展,1979年扬州会议对恢复和重建学校体育的各级组织及管理人员的配备作了规定。指出“各级教育行政部门都应建立一定工作机构,调配必要的工作干部;各级体委、卫生、共青团组织也应设立相应的组织机构和配备必要的干部,相互配合,共同做好这项工作”[3]。这些规定为加强学校体育卫生工作的组织领导提供了重要依据,使得学校体育管理机构迅速恢复并得以加强,各级学校体育管理体系逐步健全,保证了学校体育工作的正常开展。
综上所述,本阶段学校体育发展方式主要表现为“学科本位发展型”,其发展理念凸显“学科发展本位”。此阶段在“扬州会议”精神指导下,受改革开放大环境的影响,国内掀起了学校体育学术大讨论,注重学科建设和发展,并开展了体质调研工作。其基本特征主要表现在:一是“体质教育”思想和“技能教育”思想受到重视,且长期存在“体质派”和“三基派”两大思潮的纷争,较为强调学科的独立性和重要性;二是学校体育组织与领导体制经历了在原有基础上的恢复、重建及变更,颁布了一系列强有力的规章制度,并通过国家教委和国家体委管理机构的调整,完善和加强了学校体育管理体制,使其进一步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三是运行机制方面,在强调统一的基础上增加执行过程的灵活性,开始关注统一性与灵活性相结合。
“健康第一”成为新时期学校体育发展的指导思想。199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简称《决定》)中第一次正式在权威文件里提出了“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随后,2010年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简称《纲要》)指出:“加强体育,牢固树立健康第一的思想,确保学生体育课程和课余活动时间,提高体育教学质量,加强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学生身心健康、体魄强健、意志坚强”[4]。2011年2月国务院印发的《全民健身计划(2011-2015年)》又特别强调“切实加强青少年体育。坚持健康第一指导思想,把增强学生体质作为学校教育的基本目标和重要评价内容[5]”,这些《决定》和《纲要》为“健康第一”成为学校体育的指导思想提供了立论依据。
为了落实“健康第一”指导思想和增强学生体质的基本目标,国家教育部体育卫生艺术司和国家体育总局青少年体育司等相关部门,颁布了一系列的规章制度,行使着对全国学校体育工作的管理。如“中央7号文件”的颁布,“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的开展,都表明了国家对加强学校体育工作,增强青少年体质的决心和信心。
综上所述,本阶段学校体育发展方式主要表现为“学生本位发展型”,其发展理念凸显“学生发展本位”。此阶段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学校体育强调以学生发展为本的基本理念,并以“健康第一”为主线,重视学生“体质健康教育”和“终身体育”意识、习惯、能力的培养。学校体育组织与领导体制得到进一步完善和加强,在管理机构上,国家体育总局专门设立了青少年体育司,与教育部体育卫生艺术教育司共同指导全国学校体育工作。在运行机制方面,以国务院令的形式颁布了强有力的学校体育规章制度及措施,高度重视青少年学生体质健康,将学校体育的重要性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其基本特征主要表现在:一是指导思想突出以人为本,关注学生的综合全面健康发展;二是管理体制强调管理主体多元化,实行国家宏观管理的统一性、地方中观管理的多样性与学校微观管理的灵活性相结合;三是重视以国家法令形式推动学校体育工作,在运行机制方面更加强调从上而下地推进学生体育活动,逐步实现由外部驱动向内部驱动转变。
纵观学校体育60多年的发展,其发展方式经历了“社会本位发展型”到“学科本位发展型”再到“学生本位发展型”的转变。发展方式的转变使得学校体育发展的本质经历了从以物为中心到以人为中心的转变,形成了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发展的内涵由单纯的追求生理层面逐步渗透到心理、社会等层面,形成了学校体育的生理、心理、社会三维价值观;发展目的由单一追求学生在校期间体质的增强逐步过渡到为学生终身健康奠定基础。这些转变体现在不同的发展阶段,且有其不同的发展特征(见图2)。
图2 新中国学校体育发展方式转变的阶段性特征结构
通过对上述学校体育发展方式转变历程及特征的归纳可见,其指导思想、管理体制、运行机制经历了几次改革之后,实现了由社会发展需求向学生自身发展需求的转变,这一转变体现了指导思想和发展理念的转变,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和决定着学校体育发展方式的改革。
纵观新中国60多年学校体育发展方式转变脉络可以看出,1999年应该是我国学校体育发展方式转变的分水岭,受社会整体发展的影响,1999年之前学校体育在“为谁发展”的问题上更为重视国家发展和学科发展,1999年之后学校体育更加关注学生发展,并重视学生的健康成长。然而,由于受传统思想观念、管理体制、运行机制等多方面存在问题的影响,这一发展方式很难在短时间内得到全面响应。但十多年的实践证明,这一发展方式在意识形态和实践层面上都发挥了重要作用,学校体育应“促进青少年学生全面、健康成长”的理念在政府、社会、学校、家庭中已达成共识。
2013年教育部将体育课程纳入“立德树人工程”标志着学校体育进入一个新的战略转型期。为此,学校体育应以“立德树人”工程实施为契机,以“科学发展观”为哲学基础,以“中央7号文件”为法律基础,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以“学生体质健康状况不佳”为现实基础,确立未来学校体育发展理念,进而指导学校体育的整体发展。
基于以上立论基础,本文认为未来学校体育应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以“学生为本,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终身发展和健康成长”为发展理念,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融终身体育、体质教育、运动技能教育等多种思想为一体,促进学校体育的整体发展[6]。
就当下中国学校体育发展现状及社会对学校体育的重视程度来看,弱化政府管理不利于我国学校体育发展,社会组织的大量深度介入还存在一定困难。但这并不否定社会力量参与青少年体育活动的重要作用,也不会否定未来学校体育管理体制改革向“政府、社会”共同参与管理的方向发展,因此,本研究认为未来学校体育应构建“政府、社会”共同参与的学校体育管理体制,由“政府管理型”向“政府社会结合管理型”转变。为此,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3.2.1 把学校体育工作纳入各级政府工作报告,发挥政府的引导和监督作用
2013年5月6日的《中国青年报》发表了题为“管理者不落实工作报告,学校体育难入地方政府法眼”的文章,报道了本报记者对全国31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不含港澳台)的2013年政府工作报告调查的统计结果,“只有北京市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及了与学校体育相关的内容,该报告提到:“保障中小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切实提高学生健康素质”,这是该市2012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未提及的内容。其他30个省级行政单位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就是不见“学校体育”或是“学生体质”的踪影[7]。由此可见,在当前肥胖率、近视率逐年增高,运动会上小学生大面积晕倒,青少年学生长跑猝死等现象越来越频繁的状况下,加强地方政府对学校体育的重视显得更为重要。
3.2.2 赋予学校体育行政管理部门相应权力,提高其执行力
有职少权是导致学校体育管理机构缺乏制度执行力的最主要原因,因为政府管理部门效率的提高不仅在于提供有效的制度、规则,建立和维护良好的学校体育工作秩序,更在于管理部门是否能为学校体育工作的开展提供强有力的保障。然而,目前政府管理部门之间的条块分割,不利于职能部门在管理中作用的发挥,使得行政管理部门无法解决学校体育面临的实际问题,加之大部分学校对体育工作的不重视,许多规章制度只能是形同虚设,这种状况应该得到改善。
3.2.3 为体育社会组织参与学校体育管理创造条件
社会团体或体育社会组织参与青少年体育工作的广度和深度不足是影响我国学校体育事业快速发展的因素之一。如国家体育总局从2000年开始设立的青少年体育俱乐部,该项目是由体育彩票公益金资助,其目的是为了加强青少年体育组织建设,完善青少年体育公共服务体系,为增进广大青少年体质健康水平创造良好的条件和环境。到2011年已成立3600余所,是当前青少年课余健身最重要的途径之一[8]。然而,从挂靠单位的属性来看,大都集中在大、中、小学和体育局相关部门,社会体育组织较少,这不利于社会体育资源的利用。因此,应增加青少年体育俱乐部在社会体育团体或组织的挂靠数量,并对其实施政策扶持,为其发挥作用创造条件。
3.3.1 完善体育与健康课程三级管理体制,有效推进体育课程改革
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是个系统工程,三个环节缺一不可,没有地方课程管理和学校课程管理的跟进,国家课程的意图就无法实现。就目前体育课程管理来看,国家及学校层面的管理基本得到落实,地方体育课程管理较为薄弱,建立一个上承国家《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下启学校体育课程实践的“地方体育课程指导方案”是非常必要的。
3.3.2 联合政府、学校、社区及家庭多方力量,促进青少年学生体质健康
在政府的协调下,联合社区和家庭,形成以学校为中心,加强校内外的互动,开展形式多样的课外体育活动,保证学生每天一小时体育活动的落实,从而达到养成终身参加体育锻炼的习惯。可采用的具体措施有:
一是由政府组织开展相应项目,积极推进运动促进健康活动。如我国政府主导的“校园足球”和上海市委、市政府2011年启动的《上海市学生健康促进工程》及发布的相应实施方案,都是由政府发起开始的健康促进活动。
二是地方政府应增加经费投入,建立社区综合性体育健身中心或体育公园,配备相应体育器材和设备,为学生校外时间参加体育锻炼提供条件保障。还可以通过政府行政手段与社区青少年体育俱乐部、青少年文化宫签订协议,向本学区青少年学生提供优惠服务,促进校外体育活动的开展,保证课外体育锻炼时间。如上海市拟打造的“半小时青少年体育功能区”就是解决青少年学生课外体育锻炼场所不足的有效措施。
三是发挥社区在学生体质监测中的评估督导作用。我国学生体质测试工作从1979年开始至今已有30多年的历史,但学生体质测试数据大都是通过本校教师进行测试并上报的,由于数据测试及处理过程中存在许多问题,掩盖了学生体质状况的真实面貌。要解决这一问题,应建立新的学生体质健康测试、评估、督导体系。采用由社区国民体质监测中心承担青少年学生体质测定工作,家长负责带领学生到体质监测中心进行测试。这种做法既提高了学生体质测试数据的准确性,也可以提高家长对学生身体健康状况的知晓度,以督促学生参加体育锻炼,从而实现社区、学校、家长共同参与学生体质健康的管理。
3.3.3 构建学生自主锻炼的自我管理模式
长期以来我国学校通常把学生当作被管理者,学生参加课内外体育锻炼都由体育教师或班主任负责组织,缺乏自我管理,这不利于学生参加体育锻炼主动性和积极性的发挥。因此,在中学及高校学生体育锻炼中应引入自我管理模式,以“服务社团,服务同学”为宗旨,引导学生体育社团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和自我服务。
综上所述,新中国学校体育在经历的三个发展阶段中,国家层面关注和重视儿童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的出发点存在较大的差异,分析其根源主要在于学校体育发展方式的不同,致使各阶段学校体育在指导思想、管理体制及运行机制等方面呈现出各自的基本特征。因此,转变学校体育发展方式,确立“以人为本、实现学生全面健康发展”的理念,构建基于学生健康成长的学校体育思想体系,实施“政府、社会”共同参与学校体育的管理体制,建立校内外一体化的学校体育长效运行机制,使青少年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场所由“时空封闭型”向“时空开放型”转变,参与体育锻炼的行为由被动向主动转变,切实关注和提高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有效性,是解决当前学生体质下降的关键,也是改革学校体育发展方式所追求的目的所在。
[1] 何勇.人民时评:体育也需要转变发展方式[N].人民网—人民日报,2009-10-20.
[2] 汪智.20世纪的中国(体育卫生卷)[M].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2000:163.
[3] 陈明,何淑敏.高校体育教学改革实验研究[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1(5):75-76.
[4] 教育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 [Z].2010-7-29.
[5] 国务院.国务院关于印发全民健身计划(2011-2015年)的通知(国发〔2011〕5号))[Z].2011-2-15.
[6] 董翠香,茹佳,季浏.体育强国视阈下中国学校体育发展方式探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1(11):93-97.
[7] 管理者不落实工作报告 学校体育难入地方政府法眼[EB.OL](2013-05-06).http://sports.sina.com.cn/o/2013-05-06/09406554456.shtml.
[8] 季浏.体育教育展望[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85-96.
[9] 毛振明.建立“地方体育课程指导方案”的必要性研究[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4(2):1-3.
[10] 郝勤.政府在体育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J].体育学刊,2004(2):5-8.
[11] 董翠香,朱美珍,季浏.当代发达国家学校体育发展方式研究及对我国的启示[J].体育学刊,2012(4) :72-76.
[12] 董翠香,苏朋,季浏.美英日中学校体育指导思想分析[J].体育文化导刊,2013(12):81-85.
[13] 熊晓正,钟秉枢.新中国体育60年:(1949-2009)[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10.
[14] 谢香道,华静,高文倩.知识经济时代高校体育改革的新思路[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1(1):53-54.
[15] 胡强,王玉清.高校体育教学内容的改革[J].体育成人教育学刊,2003(2):89-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