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立芳
随着新一轮课改的实施,全新理念扑面而来,我们的课堂本应该万象更新,异彩纷呈;随着一批又一批师范类大学毕业生的热情加盟,我们的队伍本应该焕发出勃勃生机,课堂本应流淌着新鲜的旋律,然而,静观课堂,穿新鞋走老路者有之,未摸着门道者亦有之,课堂“啃老族”也不缺乏。下面,我仅就平日积累的听课记录谈谈小学语文课堂的“有木有”。
一
有模仿,“木有”思想。当下,教学视频、案例设计、名师课例泛滥成灾,随便打开一个主题网页,一课多例数不胜数。信息的爆炸也无形中增强了从业者的惰性,教坛不乏其人。教者信手拈来一篇,也不管原创作者设计意图何在,也不管适合不适合自己的学生,结果生搬硬套的只是对方的皮毛而已,教学行为的实质无从谈起。如《“凤辣子”初见林黛玉》,老师模仿了名师案例:先利用将近半节课的时间从扩字、扩词、扩句入手,读通读熟了王熙凤的“行头”,而后在来不及读进去甚至品词析句的情况下生吞活剥了剩下的行文,结果一节课下来,问其教学目标是否落实时,两手一摊两眼茫茫:名师就是这样讲的。
试想,一个名著片段作为小学教材呈现出来,编者的意图何在?仅从题目入手,为什么不是《林黛玉初见“凤辣子”》呢?“辣”到底何解?她的“行头”辣吗?那作者为什么又不惜重墨地写她的行头呢?细读文本,还是一个“辣”字了得:从后文对王熙凤的语言、动作、神态的描写中,我们看到了一个“爱炫耀自己身份,爱使权弄势的”性格泼辣辣的、说话酸辣辣的、做事麻辣辣的“泼皮破落户儿”,而她却无时无刻不在显示自己的不一般身份,包括出场的行头,可见节选的两段之间有千丝万缕的、不可分割的内在关系。所以,一节缺失了自我解读及灵魂思想的课只能算是一文不值的赝品。
二
有局部,“木有”整体。课堂教学不论如何改革,始终要遵循“整体—局部—整体”的原则,可是,我们的课堂很多时候则是突兀地呈现一棵树,却不见森林的蔚然之貌。有老师执教《钓鱼的启示》,开篇即:“今天我们继续学习《钓鱼的启示》,接下来我们一起走进一个关键词‘依依不舍。”听者赶紧翻书,难道“依依不舍”是全息阅读的关键?它辐射全文,提携文意?它也会给我们以启示?再看看学生,更是手忙脚乱地在全文中找寻“依依不舍”,然后一脸茫然状跟随老师谱写“课堂进行曲”。试想,这样迷迷糊糊地跟着老师瞎转,到底理解几多“钓鱼的启示”?
三
有设计,“木有”血肉。当下的许多课堂教学,我们不难看出老师的设计意识,或独具匠心,或花样翻新,但是将其教学设计呈现在课堂上时,却显得那样苍白无力,空洞无物。《葡萄沟》一文中,“凉棚”一词被老师捕捉到,可是,“什么是凉棚?凉棚有什么用?这样的凉棚美不美?”等问题大煞风景,试想,“凉棚”的背后是新疆这片“热土”背景下难得的舒惬之地,是特定环境下的一道风景:静坐在凉棚下,捧一本好书,啜一杯香茗,那又如何?漫步在凉棚下,品一串甜津津的葡萄,那又是何等感受……如此情趣盎然地走进“葡萄沟”,有情趣有意境,所以,词语是有温度的,文章是温润的,课堂也是有内涵的。这一点,罗才军老师在《蝙蝠和雷达》的课例中,抓住说明性文章简洁准确、平实清晰的语言特质,引领学生反复品味、体会,并在说话写话中学习运用语言做了很好的范例,慢慢品,细细读,会有心灵顿悟的畅快。
四
有合作,“木有”组织。说实话,语文课不同于其他综合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讨论、合作的几率并非堂堂课都有,如此一来,“合作”更应珍视落实与否。有位老师在教学《可贵的沉默》一课时,当老师问孩子们是否知道爸爸妈妈的生日时,教室里顿时安静了许多,这时,老师冷不丁一句:“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一下课文中的孩子们为什么会沉默下来呢?”且不说教学此刻应有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效果,单就“讨论”而言,这个问题需要讨论吗?再看小学生的神情,个个挤眉弄眼,眉飞色舞,全无对比思考、切身体验之意,倒显出一副忘乎所以的样子。再听听讨论结果:“因为大部分同学都不知道父母的生日,而父母却知道孩子的生日。”“因为同学们在静静地想父母的生日在哪一天呢?”我真想当场问问教者:这是你所期待的讨论结果吗?所以,我们在以后的教学中,不妨严肃地对待“讨论”。首先要抛好“话题”这个绣球,要让人人期望得到它,解决它;二是组织好过程,即发言顺序、纪要、小组交流总结都要在平日的教学中训练有素,达成一致;三是重视讨论结果的汇报、反馈与评价。如此规范语文课堂的“合作”,应该不会出现太多的尴尬吧。
我喜欢听课,喜欢反思,细细翻阅一学期的记录,不禁心头发紧:小学语文年年改,日日改,但是该有的仍“木有”,该“木有”的仍大行其道,“有木有”之间,我们该何去何从,这一问题值得深思与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