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虞城市居民体育消费现状及对策研究

2014-08-13 09:18:24章晓利
浙江体育科学 2014年2期
关键词:上虞城市居民问卷

章晓利

(绍兴文理学院 上虞分院,浙江 上虞 312300)

体育活动在人类社会发展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的各种功能和属性被广大人们不断认识和更新。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文明的不断进步,居民的生活质量、消费水平等也随之发生变化。体育消费是现代社会消费的一部分,是指人们用于体育活动及相关方面的消费,包括物质性消费和非物质性消费。它在人们生活消费中的比例也在不断上升,不仅促使人们积极参加体育运动,增进健康,增强体质,而且影响着体育产业的持续发展和城市建设的不断繁荣。中国新闻网国家统计局最新公布,2012年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24 565元,最高为上海40 188.3元,其次为北京36 468.8元,浙江为第三34 550.3元[1]。而上虞作为一个人口少,面积小,经济却非常发达的县级市,在2012年全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37 981元,城市居民恩格尔系数约32.96%,城市居民相对富裕[2]。但目前上虞城市居民体育消费和上虞发达的经济水平不相对应,还处于较低状态。本文通过现状调查,进行科学合理的分析,力求引导城市居民正确、合理的体育消费,促进上虞体育产业开发和体育市场的发展,优化上虞的经济结构,改善经济发展质量,从而提高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等方面提供理论参考。为努力推进全民健身计划,建设美丽上虞作出微薄贡献。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本文研究对象为上虞城区百官和曹娥两个街道的20岁以上城市居民作为研究对象,调查抽样人数共计800人。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本文采用文献资料研究法,搜索浙江大学图书馆数据库检索、中国学术期刊数据库、绍兴文理学院图书馆数据库等与本文有关的文献,自1995年以来对体育消费的研究为3 226篇,城市体育消费584篇,城市居民体育消费204篇,县级市城市居民体育消费暂为无。这些研究为本文提供了有力的理论基础,也为问卷的设计提供相应依据。

1.2.2 专家访谈法。本研究邀请浙江大学郑芳教授、浙江师范大学田里教授、绍兴文理学院陈洁敏和章莺教授、上虞市群体工作资深专家田梦森老师等专家进行访谈的基础上,对问卷的内容逐一归类排列与增删,不断进行修正,使问卷具有满意的结构和效度。

1.2.3 问卷调查法。在随机大量发放问卷前,进行了效度和信度的检验。问卷效度采用德尔菲法,选用15位专家背靠背进行三轮修改问卷,最后对一致性在85%以上的设为问卷内容,对此效度相对较高。同时,运用再测法随机选取50名20岁以上城市居民,用同样的问卷进行两次测试,两次测试时间相隔15天,得出信度相关系数R=0.9,这一结果达到社会测量学信度标准。在以上充分准备的基础上,于2012年7月10日至8月10日共随机发放问卷800份,回收问卷733份,回收率91.6%,有效问卷637份,有效率86.9%。其中男性356人(占55.9%),女性281人(占44.1%)。

1.2.4 数理统计法。将调查的问卷进行整理和分类,并作统计处理,数据处理在SPSS17.0统计软件中进行。

2 结果与分析

2.1 上虞城市居民体育消费意识

意识是人脑对客观物质世界的能动反映。一般动物只能对外界刺激产生条件反映,而作为高级动物的人在做各种活动前,能根据自己的文化修养、社会地位、所处环境等因素形成主体意识,它是居民形成体育意识的前提。体育意识是指人们对于体育及其重要性的认识,以及由此产生的思想观念、心理活动等的总和,是体育行为产生的基础和前提[3]。而体育意识的高低直接影响着体育消费水平。调查了上虞城市居民家庭主要消费支出的(多项选择)中(如表1)发现上虞市城市居民各类消费前三位支出分别是购买房子、子女教育费和医疗保健,体育消费仅排在第七位,这与大中城市研究结果体育消费基本排在前五位有些差距,不难看出上虞城市居民虽已认识到体育消费意识的重要性,但在整个消费中的地位不高。

表1 上虞城市居民家庭主要消费支出(多项选择)

2.2 体育消费动机

体育消费动机是在消费需要的基础上产生的是引发消费行为的直接动因和动力,它具有发动和终止的行为,指导和选择行为的方向,维持和强化消费的行为和功能[4]。城市居民体育消费动机由于受到家庭类型、个人兴趣、经济条件和所处环境等因素不同而表现出不同的动机趋向。调查结果显示(如表2),上虞市城市居民体育消费以强身健体、休闲娱乐为主要动机,其次为防病祛病、释放压力、提高能力、增加社交等。

表2 上虞城市居民体育消费动机(多项选择)

2.3 体育消费结构

体育消费结构是指在一定的社会经济条件下,人们在体育消费过程中消费的各种不同类型的体育消费资料的比例关系[5]。就目前而言,主要是指实物型体育消费、观赏型体育消费、参与型体育消费和博弈型体育消费。调查显示(如表3),上虞市城市居民体育消费以实物型体育消费和博弈型体育消费为主。实物型消费以购买服装、鞋子、运动器材为主要支出对象,博弈型消费高与上虞城市居民有良好的购买体育彩票有关。观赏型体育消费低,这与上虞是一个县级市,体育表演和体育比赛远没有大城市丰富有关。参与型体育消费已有一定的数量,主要是参与体育锻炼场馆的租赁费用,但由于受到场馆和体育资料的限制,比例还是不高,不过随着社会的发展参与型体育消费将会有很大的市场潜力。

表3 上虞城市居民体育消费结构

2.4 体育消费水平

体育消费水平是指按人口平均的体育实物或劳务消费资料的消费数量。体育消费水平表明一定时期内人们体育消费需要的实际满足程度,即反映人们实际消费的体育消费的数量的多少和质量的高低[6]。历史研究表明,当恩格尔系数在40%以下时,体育消费才可能在消费需求中明显活跃起来[7]。根据2012年上虞人民政府网公布的城市居民恩格尔系数为32.96%,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7 981元,年人均消费支出19 896元.调查显示(如表4),上虞市城市居民年平均体育消费以500~1 000元为最多占39.8%,其次为500元以下占29.7%,1 000~2 000元占17.1%,2 000元以上占13.4%。体育消费在人均消费支出中的所占比例较小。

表4 上虞市城市居民年平均体育消费

2.5 影响上虞城市居民体育消费的因素

体育消费是一种高层次的消费,影响其消费的因素也是多方面、多层次的。调查显示(如表5),影响上虞城市居民参与体育消费的最主要因素是场地器材设施的不足和消费意识的淡薄。虽然上虞经济相对发达,但目前体育设施的缺乏和布局的不合理,一些公共健身设施大部分成了一种摆设,直接影响了居民参与体育运动的积极性,阻碍了体育消费的发展。当然,人们体育意识和消费意识的改变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它是一个长期的教育过程。其次余暇时间和消费价格是影响体育消费的重要因素。由于现代生活节奏快,居民既要忙于紧张的工作,又要处理家庭的烦琐事情,许多居民都碍于时间问题没有或者很少参与体育运动和体育消费。此外,社会环境、运动产品等都影响着居民参与体育消费的行为。值得肯定的是前几年都把经济条件作为首要影响因素,而在上虞这个特定的县级市中已不属于主要因素,经济因素只排在第6位。

表5 影响上虞市城市居民体育消费的因素(多项选择)

3 结论与对策

3.1 结论

3.1.1 上虞城市居民体育消费意识相对不高,位于家庭主要消费的第七位,但随着社会文明的进步,体育消费的地位将越来越被认可。

3.1.2 上虞城市居民体育消费的结构发展不平衡,主要以实物型消费和博弈型消费为主,参与型消费有所发展,且主要是用于收费场馆的支出,而用于体育资料的消费还很少,观赏型消费最少,城市居民几乎以免费观看电视转播等为主。

3.1.3 上虞城市居民体育消费的动机呈现多样性,以强身健体和休闲娱乐为主要动机。

3.1.4 上虞城市居民体育消费水平相对偏低,人年均消费主要在500~1 000元之间,这与上虞发达的经济状况不相吻合。

3.1.5 场地设施的缺乏和城市居民消费意识不高等因素是影响上虞市城市居民参与体育消费的主要因素。

3.2 对策

3.2.1 提高城市居民的体育消费意识。政府相关部门应根据上虞的实际情况,借助媒体的作用,加大对全民健身的宣传力度,使城市居民真正了解体育运动的魅力和价值,树立终身体育的思想。鼓励居民“花钱买健康”的理念,真正做到参与体育、热爱体育、融入体育、享受体育,把更多的精力和物力投入到体育活动中去,从而不断提高城市居民的体育消费意识。积极引导居民进行适度、健康、有益于身心的体育消费。

3.2.2 继续大力发展经济,不断提高居民的收入。尽管目前上虞的经济发展迅速,人们生活水平相对良好,但上虞政府还应加大对经济的宏观调控,充分利用上虞民营企业的优势,不断改革与创新,为企业提供有利的政策条件,使居民收入不断提高,为其参加体育活动和体育消费创造基础。同时正确引导居民进行健康、科学、合理的体育消费途径,不断提高体育消费的比例,优化体育消费结构。

3.2.3 提高体育人口比例和社会体育指导员的数量与质量。体育人口是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的体育发展的重要标志。通常把每周锻炼不少于3次,每次不少于30min,并且在中等运动强度以上的人称为体育人口。据上虞市教体局初步统计,目前上虞城市居民体育人口约占全体人口的30%,这与体育强市的标准还相差甚远。且体育人口在年龄层上的分布还处于以中老年人为主的不良状态,所以应加大对非体育人口的宣传和转化,不断提高体育人口的比例。同时,社会体育指导员的数量少,指导能力不强也制约着大众体育的发展。人们参与体育还处于盲目、随意、无序化的状态,没有达到锻炼的效果,导致一些居民对体育运动失去信心。政府可以适当鼓励体育教师通过培训,尽快加入到社会体育指导员的队伍中,使广大城市居民的体育锻炼更具科学性和合理性等。

3.2.4 合理规划体育设施,开放现有场馆。从现状分析显示,影响上虞城市居民体育消费最主要的因素是体育设施的数量和布局。由于上虞是近几年快速发展的新型县级城市,体育设施的数量还很少,且布局不合理,基本集中在老城区,一些新开发的社区基本还没有配套的体育运动场所或距离较远,极大地阻碍了居民参与运动的积极性和兴趣的培养。根据目前上虞的实际情况,政府应加大对社会体育设施的投入,新建和规划合理的体育设施场所,鼓励民营企业主慷慨解囊,争取公办民助、民办公助等形式。同时鼓励学校和企业在适当收取费用的前提下加大对外开放的力度,结合上虞娥江两岸丰富的自然资源进行适当改造,兴建一些室外运动场所,从而促进体育消费。

3.2.5 组织各类各级体育赛事。鼓励广大居民积极参加各种体育活动组织,并协助开展形式多样的体育比赛和活动,各类赛事的举行不仅能提高当地的竞技体育水平,而且能吸引更多的城市居民进入体育消费领域,促进体育产业发展。

3.2.6 层次分明,力求和谐。在国家不断倡导和谐社会、建设美好家园的共同目标下,加大对体育的经营性投入应考虑不同年龄、不同职业、不同收入和不同兴趣消费者的消费需求。体育消费市场应面向大众,开发质量高、价格低的体育消费品和项目[8]。尤其要关心普通工人、失业人员、残障人员等弱势群体。对体育产业投资应放在市民需求高、经济能承受的项目上,多做一些福利性的投入,使这些低收入群体也能将体育消费融入自己的生活,从而增进健康、提高生活质量。

[1] 中国新闻网:http://www.chinanews.com/.

[2] 上虞市人民政府网:http://www.shangyu.gov.cn/.

[3] 黄先锋,易小坚,周虎.社会分层视角下居民体育消费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J].湘南学院学报,2011(2):89.

[4] 王乔君,童莹娟.宁波市城市居民体育消费现状调查研究[J].浙江体育科学,2004,26(2):17-19.

[5] 周挺.成都市城市居民家庭体育消费现状调查[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5(2):33.

[6] 马渝,欧阳柳青.我国居民体育消费影响因素与分析[J].体育函数通讯,2002(3).

[7] 张贵敏.我国城市居民体育消费环境需求[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4,19(1):70-72.

[8] 蔡军.对我国城市居民体育消费的研究[J].体育科学,1999(4).

[9] 丛湖平.体育产业理论与实践[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6.

[10] 卢元镇.体育社会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猜你喜欢
上虞城市居民问卷
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对城市居民行为影响的效果
问卷网
城市居民低碳意识与行为调查分析——以乌鲁木齐市为例
北京城市居民的娱乐生活(1949—1966)
关于修改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法的议案
问卷大调查
问卷你做主
上虞区沥海镇小学
上虞
浙江人大(2014年1期)2014-03-20 16: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