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纸质媒体体育新闻报道现状与突破
——以杭州《都市快报》为例

2014-08-13 09:18朱伟莉
浙江体育科学 2014年2期
关键词:都市快报体育新闻体育赛事

朱伟莉

(杭州万向职业技术学院,浙江 杭州 310023)

近年来,随着各俱乐部对中超的大力投入后球市的逐渐回暖以及一系列奥运会明星运动员的出现,我国关于体育新闻的报道再度活跃起来。除了奥运会、世界杯、欧洲冠军联赛、NBA等历来受到较多关注的大型体育赛事,中超、亚冠、全运会等等也日益受到受众的关注,因此这些赛事也就成为了各种媒体争夺受众的决斗场。

为了抢占体育新闻市场,各个报纸媒体纷纷翻新报道策略,灵活运用各种报道手段。面对激烈的媒介竞争,地方纸质媒体要想在体育新闻市场中占据一席位置,就必须创新报道形式,充分利用地方优势。

1 纸质媒体体育新闻报道概况

目前,传媒体育市场的竞争日趋激烈。从纵向来看,地方纸质媒体除了受到传统媒体,如电视、广播等的冲击。随着1997年“利方在线”对世界杯亚洲区十强赛的报道,网络体育新闻从此开始在传媒体育市场展露头角,并凭借自身的海量、及时信息以及良好的互动性日益受到受众的青睐,地方纸质媒体还开始受到网络、手机等新兴媒体的冲击,生存状况不容乐观。

从横向上来看,报道体育赛事的纸质媒体分为有着报道资源优势的全国性体育报纸或是中央级体育报纸,像《体坛周报》、《足球报》和地方性体育报纸。地方性体育报纸又主要有两种形式,一种是《羊城体育报》等地方专业体育报纸,另一种是综合性日报、都市报中的体育版块。

在激烈的媒介市场竞争中,一些纸质媒体已经走上了消亡之路。像曾经红极一时的专业体育报纸《南方体育》,就于2005年8月30日宣布无限期停刊。依附于《中国体育报》的《中国足球报》也是一直亏损而且看不到希望,办报的人大概也丧失了信心。

2 纸质媒体体育新闻报道现状

《都市快报》是由杭州日报报业集团主办发行的一份:“立足杭州地区为主,面向省内各地市”发行的典型都市类报纸。因其以都市市民为主要读者对象,并按照读者需求选择刊登内容,从1999年创刊至今,该报一直在杭州享有极高的覆盖率和影响力。

由于体育新闻本身具有的娱乐、休闲功能导致受众对体育新闻需求的日渐增加以及近年来体育产业的飞速发展,为了满足受众需求、为了在激烈的媒介竞争中取胜并在体育市场上分一杯羹,《都市快报》对体育新闻的报道更为重视,其所采用的各种报道形式、通过的各种信息渠道等等都在地方纸质媒体对体育新闻的报道中具有代表性。因此,对该报进行分析很能体现地方纸质媒体在体育新闻上的现状。

本论文对《都市快报》2013年4月份体育新闻版面的175篇体育新闻报道进行了统计分析。

2.1 报道内容集中化(表1)

表1 2013年4月《都市快报》体育新闻报道内容

从该报4月报道内容的分布来看,涉及的体育项目有20多种,其中有受众常见的三大球项目,也有许多新兴的体育项目,像斯诺克、拳击、F1、高尔夫……可见地方纸媒关注内容的广泛。虽然涉及的范围很广,但是该报还是把关注重心放在了足球、篮球身上,两者的报道篇数占据了总篇数的一半以上,尤其是足球。

出现这种报道倾向的原因,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首先,与赛事资源有关。4月正值中国足球超级联赛、亚足联冠军联赛(AFC Champions League)和欧洲冠军联赛(UEFA Champions League)等一系列顶级赛事如火如荼的进行时。

各种顶级赛事的进行,都为各类媒体提供了报道素材。随着比赛激烈程度的不断提升,媒体的报道倾向也随之倾斜。

其次,与受众需求有关。随着中国足球各俱乐部对赛事的投入加大,一系列国际级的大牌球星的加入(如阿内尔卡、巴里奥斯、孔卡、埃尔克森等)以及比赛质量、水平、竞争的激烈程度的不断提高,再加上国家领导人的喜爱与支持,中国足球超级联赛自赌球风波走入低谷后又慢慢回到了受众的视野当中。而对于本着“受众本位”定位的纸质媒体来说,受众的需求决定着媒体报道的方向。

最后,与体育项目有关。足球、篮球等受到较多关注的体育项目在我国有着较高的普及率。受众可以极为便利地参与到这些体育运动中去、体验这些体育项目带给受众的快乐,因此这些项目会受到更多关注。

2.2 报道体裁单一化(表2)

表2 地方纸媒上常见体栽

目前,地方纸媒上比较常见的体裁有:消息、通讯、新闻评论、新闻特写、调查报告、深度报道等。

虽然新闻报道体裁有十余种,但在体育报道中,地方纸媒对体裁的运用却比较有限,呈现出单一化的特点。大多数纸媒主要采用的是消息和通讯这两大常见体裁,其余体裁大多不太采用或在总报道篇数中所占比例甚少。

这一方面是和体育赛事本身更适合于用简短、清晰、一语中的地方式进行报道有关,另一方面像深度报道这类体裁要求记者花费大量的时间、精力去详细地调查实际情况、访问尽可能多的当事人,这对于人力资源有限、每天都要提供大量新近体育赛事消息的地方纸媒来说,做起来实属不易。

2.3 报道视角本土化

地方纸媒的关注视角一般都集中在本省和国内有关赛事上,体现出本土化、贴近化的特点。这些报道主要涉及在浙江、在杭州举办的各种赛事像是“2013东芝·芝浦高尔夫精英赛”或是浙江的体育队伍,像杭州大金绿城足球队、由奥运冠军孙杨、叶诗文领衔的浙江游泳队、浙江广厦篮球队、浙江稠州银行篮球队等等。

出现这种本土化倾向的原因主要集中在两方面:一方面,面对越来越多、五花八门的体育赛事,受众会选择自己感兴趣、与自己关联性较大的比赛项目进行关注。为了满足本地受众的需求,地方纸媒就会把关注的焦点集中在与受众有着贴近性的赛事报道中。

另一方面,在发展当地体育事业的过程中,地方媒体既参与了培育的过程,还扮演着一种保护者的角色,本土体育文化的形成、外来体育文化的树立、体育价值的取舍和独立,这些都是本地媒体应尽的职业,也是媒体出现主动性和倾向性的依据[1]。

值得注意的是,这种本土化倾向也会存在一定的问题。像在某些赛事报道中,因为地方纸媒过度的本土化倾向,导致记者在报道中只关注本地运动员的动向或是站在本土球队的角度对对手、对赛事进行情绪化的评价。这就显然违背了新闻报道坚持客观性的报道原则,也可能会产生一些不良报道效果。

2.4 报道手法娱乐化

“体育新闻娱乐化”倾向在地方纸媒的体育报道中确有存在而且所占比例不小,像《都说人有三急,像格策这么囧的也少见》、《NBA选秀可能选女将欢迎同性恋球员来本队》等都是“娱乐化”的体育新闻报道。

将娱乐与体育融合的报道手法,可以满足受众娱乐化的心理需求、吸引受众的眼球、加大受众对体育赛事的关注度,同时利用这种手法还可以打造一批具有国际影响的赛事和运动员,像姚明、刘翔、孙杨等等,从而调动受众的民族自豪感,带动中国体育产业的发展。

体育从本质上讲是一种娱乐,将娱乐精神和体育精神合理结合本无可厚非,但是过度娱乐化将会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

过度娱乐化会导致纸媒中深度报道的缺失,电视媒体的直观性、网络媒体的时效性……这些都很好地弥补了纸媒的不足,而深度性是纸媒在激烈的媒介竞争中得以立足的基点。若丧失此基点,纸媒必将难以为继。

过度娱乐化还会对运动员的隐私造成伤害。当纸媒把运动员当歌星恶意炒作,以挖掘运动员的私生活为快时,纸媒就忽视了新闻的认知、教育等功能,报道也就陷入了低俗化的泥潭中。

2.5 报道形式新颖化

随着微博、微信等新兴媒体的成长,传统纸媒为了获得更广阔的发展前景,纷纷与新媒体加强合作。

在合作中,地方纸媒的报道形式也有了一定的突破。像《都市快报》上就新增了“微博”这一报道版块,将受众广泛关注的国内、国际等赛事信息以及球员的消息以微博@的形式呈现出来。这样的消息报道虽字数不多,但简明扼要地将报道中最核心的内容揭示了出来,让读者一目了然。

2.6 报道重心精英化

地方纸媒的体育新闻报道主要集中在竞技体育上,对群众体育以及学校体育关注甚少。经过统计,《都市快报》4月份的体育新闻报道中有关竞技体育的报道占总报道篇数的96.6%。

能够参加竞技体育比拼的都是专业运动员,能够取得较好比赛名次受到媒体关注的更是专业运动员中的精英。地方纸媒对竞技体育的关注,也体现出地方体育新闻报道的精英化倾向。

虽然关于群众体育的新闻报道不如竞技体育的充分,但随着以“平民化、商业化、娱乐化”为特点的大众文化的盛行,地方纸媒对本地群众体育活动的报道也逐渐重视起来。尤其让人眼前一亮的是《都市快报》联合新湖中宝捷安特推出的环城游骑活动。这种有报社主动发起的体育活动不仅为该报带来了报道资源,也带动了杭州普通市民参与运动、锻炼身体的热情,从而体现出纸媒的社会责任感以及人文关怀。

但地方纸媒对学校体育的赛事报道仍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对学校体育的宣传不够到位。随着学生体质的不断下降,媒体应当承担起引导舆论的社会责任,鼓励家长、学校、社会重视学生的体育活动,鼓励学生参与到学校体育中去增强体质。

2.7 信息获取渠道缺乏

目前,地方纸媒的体育赛事报道受到人力资源以及获取赛事资源渠道限制的倾向十分明显。纵观《都市快报》的体育赛事报道,真正长期从事体育赛事报道的记者不超过三人。由于人力资源的缺乏,该报不得不对体育赛事报道精打细算,只有遇到规模较大且受众广泛关注的赛事才会派出记者全程跟随报道。

面对大型体育赛事报道资源被中央级以及专业体育媒体瓜分的窘境,地方纸媒就只能在力所能及的地方体育赛事报道上耗费心力,而其余赛事的报道就只能根据其他媒体提供的报道材料进行综合报道了。

3 纸质媒体体育新闻报道的突破策略

3.1 以专业化、深度化为发展方向

地方纸质媒体应更加注重报道体裁的多样化,尤其注重深度报道、体育评论,力争以质取胜,从专业的角度为受众提供专业的报道分析、赛事评论。

在报道内容上,纸质媒体不必拘泥于简单地报道比赛结果、比赛过程,还可以深度解析赛前赛后、分析赛事中的战术和技术、挖掘赛事背后的感人故事并针对赛事的专业性术语进行详细地解释。

此外,将本地读者细分为不同的受众群,分析不同群体的习惯和偏好,满足其需求,如为老年人提供如何通过体育养生的信息,为妇女提供健康饮食的信息,为青年人介绍新兴体育项目、品牌,以此提高报道的专业性和针对性。

3.2 以本地化为立足点平衡报道

为了在与中央级媒体和专业体育媒体的激烈竞争中保持一定的立足之地,地方纸媒就要在“本地化”上下功夫。着重报道一些在本地举办的赛事,或者有本地球队、著名运动员参与的大型体育赛事。

但记者在注重本地化的同时,还要始终坚持客观的报道立场,不能带有倾向性地站在本地球队的立场上进行报道,更不能带着情绪化色彩去报道赛事,以免有失公允。在对稿件的选择上,记者要有全局意识,不能仅仅注重地方赛事报道或是国内赛事亦或是国际赛事的报道,应做到三种报道的有机平衡。在对报道对象的选择上,记者也不能仅仅关注本地明星运动员,也要做到明星与平凡、本地与国内、国际的平衡。

3.3 强化群众体育、学校体育报道

地方纸质媒体要充分利用自己的地方优势,挖掘尚未充分报道的群众体育市场,积极联合地方企业、单位或部门开展一些群众体育比赛,如民间世界杯、民间奥运会、民间棋牌赛、群众环湖骑等等,这些群众体育活动、赛事不仅为地方纸媒提供了报道资源,还能吸引本地读者的关注。同时,鼓励受众参与体育运动又能体现出地方纸媒的社会责任意识,增强受众对纸媒的亲近感和信任感。

除此之外,地方纸质媒体还可以加强对本地社区体育、职工体育、伤残人体育、少数民族体育等报道,尤其可以关注学校体育。

在国外,地方大学、中学的体育赛事报道与地方职业球队报道拥有同等重要的地位且报道的图片、内容质量都很高。而我国地方纸媒对学校体育赛事的关注却严重缺乏,若能加强对学校体育赛事、活动的报道,以此为突破点不仅能带动学校体育的发展,吸引本地青年读者的关注,还能鼓励学生参与体育活动增强自身体质。

3.4 强化媒体合作,促进媒介融合

随着新媒体的迅速发展,媒介融合已经成为媒介发展的必然趋势。加强与其他媒体的合作可以弥补纸质媒体在报道时效性、直观性、现场感等方面的不足。

2006年《体坛周报》就与TOM在线网站合作,推出全新“TOM体坛网站[2]”。依托互联网这个强大的平台,《体坛周报》不仅可以获得全球范围的资讯生产能力、海量的全球体育赛事报道资源,还可以24h连续不断地提供体育资讯,让受众可以最快、最全面地了解自己所关注的体育赛事。

此外,地方纸媒还可以加强与微博的互动,虽然《都市快报》创新性地推出了“微博”这一报道版块,但这种互动形式仍较为浅层次,只是把微博中的信息直接引用到了报纸上。深入与微博的融合,纸媒可以在微博上发起一些关于热点赛事的讨论版块,在与网友积极互动的同时,将网友的经典评述集中在报纸上登出,以弥补纸媒互动性不足的缺陷。

除了与微博融合,地方纸媒还可以利用微信,将比赛的视频上传到自己的官方微信上,并在报纸上将二维码提供给受众,从而准确地将热点赛事的直播报道推送给受众,以弥补纸媒直观性不足的缺陷。

[1] http://baike.baidu.com/view/434205.htm.

[2] 中国体育新闻工作者协会.体育记者谈体育新闻[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6.

[3] 邓星华.现代体育传播研究[J].体育科学,2005,25.

[4] http://baike.baidu.com/view/949272.htm.

[5] http://baike.baidu.com/view/186150.htm?fromenter=%C8%BA%D6%DA%CC%E5%D3%FD.

[6] 谢秋,曾小武.中国体育专业报纸的发展现状和对策[J].体育学刊,2007,14(4).

猜你喜欢
都市快报体育新闻体育赛事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评出2019年国内十大体育新闻
2022年冬奥会对中国体育赛事转播的影响
巧用“体育赛事”解释相遇与追及的两类典型问题
《古城夺宝》是如何问世的——“良渚申遗成功”都市快报大型融媒体互动爆款产品诞生记
用视觉语言向世界传播杭州故事
——从《都市快报》“韵味杭州”社交平台看地方媒体对外传播思路
体育新闻娱乐化发展研究——以《南方体育》为例
细分服务:媒体成功运营微信公众号的关键
体育赛事品牌化发展研究
论博客体育新闻评论特征及功能
畅聊体育赛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