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振峰,韦曙平,林小武,张蓉蓉,陈诗园,许 帆
(广西科技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广西 柳州 545006)
从痰浊论治后半规管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
刘振峰,韦曙平,林小武,张蓉蓉,陈诗园,许 帆
(广西科技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广西 柳州 545006)
目的 探讨从痰浊论治后半规管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40例后半规管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0例,治疗组用改良式耳石复位法联合中药治疗,对照组用单纯耳石复位法治疗。观察对比2组治疗前后临床疗效、治疗时间、复位次数、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95%,对照组总有效率70%,2组治疗后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时间(5.10±3.05)d,对照组治疗时间(8.90±3.35)d,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复位次数(1.50±6.61)次,对照组复位次数(2.50±6.61)次,2组复位次数比较,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5),2组均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从痰浊论治后半规管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疗效明显,能够提高治疗有效率,减少治疗时间及复位次数,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后半规管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从痰浊论治;改良式耳石复位法
1.2 诊断标准
1.2.1 后半规管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诊断标准 参照2007年中华医学会鼻咽喉头颈外科分会发表的指南:①具有因特定头位改变时所诱发的短暂性眩晕发作史,发病体位多为起坐或躺倒之时;②Dix-Hallpike诱发试验阳性;③有5~15s的潜伏期,眩晕和眼震持续时间一般不超过30 s,呈疲劳性;④眼震方向一般为向地性旋转。
1.2.2 中医诊断标准 参照国家《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2]:①有典型眩晕症状:视物有旋转感;②头重,肢体沉重力弱,胸闷,恶心呕吐,苔白腻,脉弦或滑。中医辨证分型:痰浊上蒙。
1.3 入选标准 符合后半规管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西医诊断和中医辨证标准;自愿接受分组观察治疗,同意进行各项检查、调查并顺利完成疗程者;签署知情同意书。
1.4 治疗方法
1.4.1 对照组 单纯采用耳石复位法。具体操作方法为:让患者坐于床上,治疗者扶住患者头部由坐位迅速变为平卧位,头伸出床沿呈半悬垂位,向患侧转头45°,使患侧耳向下,待眩晕消失数秒钟后再向对侧转头90°,使健侧耳向下,短暂保持新的位置,然后向健侧旋转呈侧卧位,同时头向下90°,待眩晕消失数秒钟后,再保持头位缓慢坐起,头转向正中位并前倾30°。必要时3 d后可再次进行复位治疗。
1.4.2 治疗组 采用改良式耳石复位法:以右侧耳石症为例,具体操作方法:①让患者坐于检查床上,头部右转45°;②将患者快速向后仰,使头部与水平面呈30°夹角;③再将患者头左转90°;④身体左转90°,头再向左转90°,待眩晕消失后缓慢坐起(注:每个位置保持30~60 s)。同时口服自拟中药方。中药拟方:茯苓15 g,白术15 g,法半夏10 g,天麻10 g,生姜10 g,枳壳10 g,陈皮10 g,泽泻20 g,甘草6 g,代赭石30 g,砂仁10 g。加减法:兼肝阳上亢者加钩藤、丹皮;兼脾虚湿困者加藿香、佩兰、石菖蒲;兼瘀血阻窍加赤芍、川芎、红花。每天1剂水煎服,3 d为1个疗程。服药期间嘱患者忌烟、酒、辛辣、茶等刺激性食品,保持良好的心态,避免情绪波动。
1.5 观察项目 观察治疗前后2组临床疗效、治疗时间、复位次数、不良反应。
1.6 疗效评定标准 痊愈:眩晕消失,Dix-Hallpike诱发试验(-),翻滚试验(-)。有效:头位变动时仍有轻微短暂眩晕感,但眩晕明显减轻;或无眩晕,但有不同程度的头昏、不平衡感,Dix-Hallpike诱发试验(+),翻滚试验(+),但持续时间很短。无效:治疗后眩晕发作与治疗前相比无明显变化。总有效率=(痊愈例数+有效例数)/本组总例数×100%。
2.1 2组治疗后疗效比较 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37<0.05),见表1。
表1 2组疗效比较 例(%)
2.2 2组治疗时间与复位次数比较 治疗组治疗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复位次数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治疗时间与复位次数比较±s)
2.3 不良反应 在治疗过程中,2组患者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
后半规管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是目前眩晕疾病中较为多发的一种类型,其发病原因不是十分明确,但目前比较公认的原因为:①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使椭圆囊斑老化变薄,附在其上的耳石脱落,进入半规管或壶腹嵴;②中、内耳病变如中耳炎、耳硬化症、突聋、梅尼埃病、头部外伤、耳部手术、耳气压伤,均可致耳石脱落,或组织细胞进入半规管内积聚;③耳石膜自身老化、退变致耳石脱落[3]。本病病理机制主要有两种,Schuknecht[4]提出的壶腹嵴顶耳石症和Epley[5]提出的半规管耳石症。从近年来临床报道来说壶腹嵴顶耳石症相对少见,而半规管耳石症则相对多见。Dix等[6]1952年首次阐述了BPPV的特征并设计了体位试验,为BPPV的诊断和治疗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目前有关本病临床研究很多,西医主要采取耳石复位手法治疗,虽然治疗效果明显,相关文献报道众多,但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比如有些患者需要多次复位,或者症状消失不久后又再次复发等,成为临床治疗的棘手问题。
后半规管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属中医“眩晕”范畴。眩晕的病位在脑,与肝、脾、肾三脏有关,前人指出“诸风掉眩,皆属于肝”,“无风不作眩”,“无痰不作眩”等致眩学说,其病机无非是清窍失养和清窍被扰,病性为本虚标实,本虚以肝肾亏虚为主,标实以风、痰、瘀为主[7]。汉代张仲景认为,痰饮是眩晕发病的主要原因之一,结合现代人的生活方式,生活节奏快、压力大、经常不能正常饮食或暴饮、暴食,最易损伤脾阳,导致运化失职,化湿生痰,痰阻清阳,上扰清窍而发病。本方以半夏、天麻共为君药,起到燥湿化痰、平肝息风、降逆止呕之功效。白术、茯苓健脾化湿,配合陈皮、枳壳理气化痰、泽泻利湿化痰,一治生痰之本,二治已成痰湿。生姜、砂仁、代赭石和胃降逆止呕。甘草调和诸药。根据患者不同之症状,再进行相关加减组合,以达到综合调理之功效。
本研究结果表明,以燥湿化痰、平肝息风之中药为主,配以健脾理气之中药,从痰浊论治后半规管良性位置性眩晕,使得“痰浊无从内生”,十分切合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的中医病理机制及中医辨证施治法则,所以能够明显提高治疗效果及减少治疗时间和复位次数,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1] 周成勇. 良性位置性眩晕[J]. 国外医学耳鼻咽喉科分册,1998,22(4):235
[2]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S]. 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28-32;41-43
[3] 张素珍,吴子明,赵承军.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的诊断治疗[J]. 中华耳科学杂志,2003,1(2):44
[4] Schuknecht HF. Cupololithiasis[J]. Arch Otolaryngol,1969,90:765-778
[5] Epley JM. New dimensions of benign paroxysmal positional vertigo[J]. Otolaryngol Head Neck Surg,1980,88:599-605
[6] Dix MR,Hallpike CS. The pathology syraptomatology and diagnosis of certain common disorders of the vestibular systm[J]. Proc Rsoc Med,1952,45(6):341-354
[7] 刘涛,苏建新,苏秀贞. 眩晕辨治概况[J].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07,5(4):338-339
10.3969/j.issn.1008-8849.2014.30.026
R255.3
B
1008-8849(2014)30-3369-02
1 临床资料
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厅自筹资金计划课题(Z2013137)
2013-08-25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是一种与体位改变密切相关的自限性外周性眩晕,其特点是当头部快速移动到某一特定位置时可诱发出短暂的阵发性眩晕和水平型或旋转型眼震。临床上该病好发于中老年人,发病率为64/10万,约占眩晕疾病的24%[1]。其中后半规管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占位置性眩晕绝大多数,本病在中医属“眩晕”范畴,我院中医科通过临床观察发现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患者中中医辨证以痰浊上蒙证多见,故从痰浊入手,采用改良式耳石复位法联合自拟中药治疗进行治疗,疗效显著,现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2年1月—2013年6月本科门诊及住院后半规管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患者40例。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20例,男4例,女16例;年龄(55.68±5.38)岁;病程(4.45±3.90)d。对照组20例,男6例,女14例;年龄(57.31±3.12)岁;病程(4.80±2.55)d。2组性别、年龄、病程等资料经统计学处理均无显著性差异,具有可比性。本研究通过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核,所有患者纳入前均签署知情同意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