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尽
本期《环境》杂志报道的农村养殖业污染现状,揭示了当下我国农村致富路上面临的新课题,有着很强的现实针对性,值得在环保政策和监管方面引起重视。
公司+农户,这一养殖模式曾被作为扶贫和发展新型集约型农业的先进经验在全国大力推广。它借用资本和企业的优势,为既无技术,又无资金,更无销售渠道的农民提供了一条脱贫致富的路子。但是,随着这种模式的广泛普及,它所带来的一些负面效应也渐渐显现,那便是对环境的污染。
传统一家一户的养殖业,由于其规模小,禽畜粪便都被就地消化了,不但没有污染,反成为很好的农家肥。但是,实行公司+农户的养殖模式后,一个农户的养殖场里动则有几百头猪、几千只鸡,由此产生的排泄物,已远超普通农户的消化承受力,往往会对周边环境造成不小的污染。有的养殖场将粪污直接排到河流里去,不仅令周边污臭不堪,甚而可能带来疫病的传播,影响居民的身体健康。这样,养殖场对环境造成的伤害,可能远大过为农户带来的经济效益。
从报道情况看,作为龙头的公司,其总部基地的环保治理还较规范,禽畜排泄物都经过生物化处理,既不会污染环境,反而能“变废为宝”,成为价廉高效的有机肥。这种模式为何不能也带到“农户”呢?从理论上讲,公司是可以而且应该这样做的。但需要两个前提,一是公司有足够的资金投入,二是有合理的投入产出比,即公司在农户环保上的投入要得到相应的产出回报。
不幸的是,恰恰是这两个前提阙如。众所周知,公司+农户模式的原动力,便是以小博大,用较少投入带来比过去大几倍的产出,因此,这种模式得以迅速普及。但如果龙头公司给全部加盟农户配建完善的环保设施,这种优势可能就失去了。重要的是,按照现有技术,加盟农户若像龙头公司那样配套环保硬件,总体投入不但巨大,而且成本十分高昂,其单位成本很可能超过由公司自己生产,也就是说,它是不经济的。企业是经济动物,本质是要获取利润,如果加大环保投入带来亏本,那么,这样的生产肯定不可持续。
可以说,“公司+农户”如今走到了十字路口。按照环保法,任何个人和企业都不能污染环境,如果严格守法,对养殖农户,要么迅速治理,要么关停养殖场;但是,让农民脱贫致富,又是我们的一贯政策,难道就因为达不到环保要求,就硬性阻断农民的致富路?“环保”与“致富”的天平,究竟该向哪边倾斜?这确实是个棘手而又两难的抉择。在环境形势恶化,公众治理污染的呼声日益强烈的现实语境下,眼见遍地开花的养殖场污染环境而不管不问,对环保部门来说是失职,且面临追责的风险;但是,如果简单化地一关了之,对农户来说,不仅断了其来之不易的财路,也是懒政思维,况且,公司+农户的落脚点,往往是较贫困的农村地区,当地农民的致富愿望迫切,强行封掉这些项目,农民和地方政府肯定都不会愿意配合。
但是,僵局必须打破,出路又在何方?
显然,要想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需要多管齐下。一则要依靠技术进步,根据公司+农户的生产模式,有针对性地进行环保技术攻关,依靠科技创新来降低环保设施的成本。但这需要新的投入,也需要时间,何时能够实现“技术突破”是个未知数。二是地方政府给予适当的政策扶持,如给予养殖户以土地或资金方面的政策倾斜,减少初始启动资金方面的压力。三则是从政策的顶层设计方面,可考虑由国家财政抽出专项资金,设立“环保扶贫”基金或“生态养殖”基金等,既可对农村养殖户的环保设施建设予以补贴、贴息贷款等扶持,也可对龙头公司进行的环保技术升级予以奖励。
不能不说,一谈起环境污染,人们总是关注到城市、工厂、矿山等,很少想到农村;治理环境污染的公共财政资金也大多投向了城市。事实上,随着城镇化水平的提高,以及农业现代化的发展,遏制农村的环境污染问题已愈来愈迫切,必须纳入到政府的环境治理决策中来。而且,农村由于基础设施薄弱,集约化水平低,一旦污染,治理起来成本或会更高。因此,及早动手,防微杜渐,将农村环境污染治理和预防提到议事日程,并作为政府财政投入的必备选项,这是当下公共政策必须考虑的问题。(作者系《羊城晚报》首席评论员)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