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剧《维特》中夏洛特人物形象分析

2014-08-08 20:46路颖
艺术科技 2014年5期
关键词:音乐形象维特夏洛特

摘 要:“马斯内根据歌德的同名小说谱写成的歌剧《维特》广受欢迎,歌剧主要描写了男女主人公之间纠结痛苦的爱情矛盾。本论文以马斯内歌剧《维特》中的女主人公——夏洛特作为研究目标,从音乐视角出发,以夏洛特矛盾纠结的心理状态为切入点,对其情感状态进行古今对比审视这部作品中的女主人公的心路历程。

关键词:“夏洛特;音乐形象;情感纠葛

19世纪的法国群星璀璨,众多杰出的文学和艺术大师聚集在这里,各种思想流派、艺术流派相互交融与碰撞。著名的法国作曲家马斯内就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中,他的创作具有承上启下的时代意义,是法国浪漫主义初期杰出的歌剧作曲家之一。马斯内根据歌德的同名小说谱写成的歌剧《维特》广受欢迎,歌剧主要描写了男女主人公之间纠结痛苦的爱情矛盾。《维特》中有一个令人难以忘怀,甚至不自觉的产生爱怜的姑娘——夏洛特,整部作品的女主人公。歌剧中夏洛特(Charlotte)仍然年轻美丽、温柔善良、有着高尚的道德情操,更具有伟大的母爱精神,坚守爱情的忠贞。她善于操持家务,贤良淑德,在母亲去世后不仅独自照顾弟弟妹妹,和年迈的父亲,家里上上下下烦琐的家务也独自承担下来,夏洛特绝对是一个人见人爱贤妻良母的人物。

1 夏洛特形象的音乐定位

文学用语言文字表现人物的形象、情感,而歌剧则通过音乐的手段,将故事情节、人物形象呈现在我们面前。马斯内是法国浪漫主义时期的音乐家,资产阶级社会中形形色色的女性形象是他歌剧创作中永恒不变的主题,他创作的女性形象有生活在上流社会的交际花、有渴望过上安逸生活的女人、也有忏悔的沉沦,她们脆弱、娇媚,故事通常是悲剧,主人公被迫放弃自己的爱人、理想甚至生命。马斯内擅长将女主角丰富的内心世界用美妙的音符描绘出来,并且手法细腻,有着“妇女心灵诗人”的美称。歌剧《维特》截取了文学剧本中几个极具戏剧冲突的场景,配乐以及角色声音的定位都十分考究。维特向往自由却又多愁善感,对于他的定位马斯内选用了抒情男高音略带忧郁,清透的声音。夏洛特贤良淑德隐忍爱情,对于这样一个有复杂内心情感的女性形象,马斯内敏锐的选用了具有戏剧色彩并略显沧桑的女中音来饰演,在音乐创作中马斯内还运用了宣咏结合的创作手法,并在音乐中加入大量极富性格色彩的音乐动机,大线条的音乐和对比鲜明的力度变换。将夏洛特的人物形象通过这种既具有戏剧张力和爆发力,又略带沧桑、忧郁感的音色展现在观众面前。

2 夏洛特的内心分析

如果说故事中维特的情感变化是整个故事的主要线索,那么夏洛特绝对就是维特这一系列疯狂举动的导火索。夏洛特虽然不像维特把什么都表现出来,但是她的内心深处其实一直是十分纠结和痛苦的。夏洛特心里爱着维特,但是她受过良好的教育,明白自己的责任和社会道德的约束,她没有决心和勇气牺牲自己的婚姻而投进维特的怀抱。维特年轻气盛有着自己的理想,他深爱着夏洛特却得不到她的爱,他无法摆脱内心的矛盾终将死亡作为自己“最后的出路和希望”。维特同夏洛特两人在精神和感情上有许多东西都是相同的,他们对当时一些文学作品的看法和喜好都完全一致。夏洛特也时常主动的表露自己的爱意:她允许维特伏在她的手上痛哭①;她用嘴给金丝雀喂食,然后把鸟儿递给维特,让小鸟亲吻维特②;她说话时拉着维特的手③;直到后来夏洛特决定疏远维特,也是迫于责任和道德④……可见,夏洛特对维特的爱是浓烈的。

3 对夏洛特情感的反思

如果歌德再写一部小说来吐露夏洛特的心声的话,那么她对维特的那份爱也一定无比炽热。夏洛特的内心充满了矛盾和痛苦,一次,夏洛特在家中默默思忖,将维特和阿尔伯特二人作了比较,可最终还是难以取舍:阿尔伯特稳重、可靠、深爱着她,深爱着这个家,和他在一起自己的生活会很幸福;维特与自己情投意合,有很多共同语言,并且狂热的爱着她,是她精神上和情感上的慰藉。人的感情很是微妙、复杂,夏洛特最后没有离开自己的丈夫,并不说明她不爱维特。夏洛特生活在那样思想束缚的年代,同时恪守身为人妻所要遵守的妇道,对维特的爱则是不能表露,隐忍在内心,痛苦悲楚。

我们再设想,如果夏洛特也生活在当今开放的年代,那么父母那一辈帮她定下的婚约对她还会造成影响么?她还会这样的恪守道德规范么?当今的社会人们的价值观、人生观不断变化。开放的社会环境和制度,不再将人们禁锢在狭小的空间里,“自由”“平等”也已不再只是可望而不可即的概念。父母们不再干涉儿女的婚姻,自由恋爱成为主流,如果维特和夏洛特能在这样自由的环境下相爱了,我想夏洛特和维特一定会幸福地走到一起的。

反观当今社会,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物质的需求逐渐提升,虽然思想是自由了,但人们对一些外在的东西看的更重了。就拿婚姻来说,中国的社会是以家庭为中心的,人们在选择配偶的时候,除了互相的好感,更多会考虑婚后的物质生活,如能够住上什么样的房子,买什么样的车等等。虽然不能肯等这样去选择伴侣,婚后是幸福还是不幸,但是能够肯定的是,选择伴侣时的动机已经不单纯了。设想两位主人公都生活在当今的社会中,维特依然对女主角充满无限的炽热的爱,他们有可能走到一起么?如果维特依然一穷二白,依然不能适应新的社会环境的规则,这样的话就算走到了一起他们会幸福么?

歌剧《维特》带给我们的是感叹的爱情、是对自由和平等的期望、还是对现实社会的反思,或者兼而有之?有一点可以肯定,剧中荡气回肠的故事和夏洛特这个人物的精彩演绎使得这部歌剧无愧于流传百年的艺术经典。文章提到的不过是笔者拙见,希望通过对歌剧中夏洛特人物的性格特点进行分析,从而获得对作品更加深刻的理解,大大提高了演出的水平和完美程度。

注释:①《小年维特的烦恼》上篇,九月十日:我喊了一声:“绿蒂!”便扑到在他面前,抓住她的手,成千上万的泪水把它润湿了。

②《小年维特的烦恼》下篇,九月十二日:“……小鸟的 儿建立起了一条从她的嘴唇通往我的嘴唇之桥……”

③《小年维特的烦恼》下篇,十一月二十一日:“她攒着我的手说:“再见,亲爱的维特!”

④《小年维特的烦恼》编者告读着书,第123页。

参考文献:

[1] 张志伟.西方哲学史[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2] 修海林,罗小平.音乐美学通论[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1991.

[3] 雷翁•吉沙尔(法).法国浪漫主义时期的音乐与文学[M].温永红,译.百花文艺出版社,2005.

[4] 歌德(德).少年维特的烦恼[M].韩耀成,译.译林出版社,2010.

作者简介:路颖(1986—),女,陕西西安人,硕士,助教,就职于宝鸡文理学院音乐系,研究方向:声乐艺术。endprint

猜你喜欢
音乐形象维特夏洛特
诗意街头
夏洛特烦恼
《傲慢与偏见》中的夏洛特·卢卡斯新解
简述施光南生平及歌剧《伤逝》
谈“理想声音的概念”在演唱中的应用
浅析夏之咏叹——《一抹夕阳》
简析歌剧《伤逝》秋之咏叹——《风萧瑟》
长安铃木维特拉
改变!拉力赛版维特拉
论夏洛特·伦诺克斯《女吉诃德》中的“逃离”意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