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欠发达地区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探究

2014-08-08 22:35高妍
经济研究导刊 2014年18期
关键词:欠发达地区可持续发展经济

摘要:截至2013年,中国的人均GDP达到了6 767美元,但面临的人口、资源、环境等方面的压力也越来越大,成为制约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在欠发达地区,这种人口、资源、环境、和社会的制约作用更加突出,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是立足现实着眼长远的战略选择,也是欠发达地区的必由之路。要缩小与发达地区的差距,就要推动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即重视经济增长的数量,又重视经济发展的质量。

关键词:经济;可持续发展;欠发达地区

中图分类号:F1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4)18-0211-02

一、制约欠发达地区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因素分析

1.资源消耗型的投资增长模式,不符合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中国的投资率一直保持在40%左右,而世界平均水平是22%,投资形成规模需要大量的物资特别是原材料和能源的消耗为前提。生产与投资的最终目的是消费,消费对生产投资具有最终引导作用,保持适度的消费和持续稳定的消费增长速度,是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是拉动经济增长的根本动力。而与国外一些国家相比,中国居民的消费率偏低,属于典型的高储蓄、低消费的国家,投资率高、消费率偏低已成为经济增长的不利因素,容易使经济增长出现大起大落的局面,严重影响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2.城乡分割的二元经济结构影响了经济的发展

二元经济结构理论是阿瑟·刘易斯提出的,核心是利用农业隐形失业的劳动力转移,支持现代工业部门的资本积累。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本身具有较强的嵌入性,发展的工业主要是重工业,与当地的资源禀赋不完全相符,大企业和科研院所很多属于中央所属,与地方缺乏联系,经济发展结构的二元特征比较突出。所以,没有城乡的统筹协调发展,就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

3.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制约了西部欠发达地区的可持续发展

由于长期不合理的利用和多种自然灾害的影响,西部欠发达地区的自然生态环境很脆弱,而且恶化的趋势没有得到有效控制。主要表现为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草原退化等。这些日益恶化的生态环境以及其伴生的自然资源灾害,增加了农业生产的难度,制约了当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尽管西部地区矿产资源丰富,但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发展的优势,仍有一定的距离。

4.资本市场发展缓慢,融资渠道窄

目前西部地区资本市场较小,证券化融资渠道不畅,股票与债券的发行量较低、发行范围较小,这弱化了西部地区的融资能里,又加大了间接融资机构的融资压力和风险。且西部欠发达地区资金融通依赖银行间接融资,货币市场、债券市场规模较小,风险投资业务发展缓慢。由于融资渠道窄,一些企业的资本性资金需求也依靠银行贷款,企业保持较高的负债率,增加了筹资成本,银行也承受着较高的资产经营风险。

二、欠发达地区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

1.转变经济增长模式,追求可持续发展

针对西部欠发达地区的实际情况,用先进技术装备实现产业升级和产品结构调整,提高经济效益。把已有相当基础的产业做大、做强,提高市场竞争力和占有率,形成集团化、规模化的优势。树立新的可持续发展观,加快转变传统的投资方式和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加速经济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是经济增长速度与结构、质量、效益向统一,走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小的新型工业化道路。

2.加快投资结构调整,不断提高消费需求

对符合市场需求和产业发展导向的行业、产品和投资项目大力发展,限制向过热的产业行业投资,对低投入、低消耗、高产出、少排污、可循环的产业制定优惠政策,如减免税收、提供低息贷款,还可设立产业发展基金,拓宽融资渠道。同时以项目建设为载体,以各类特色优势产业和产品开发为目标,鼓励投资者建立资源、科技、旅游等各类地方性投资发展基金,促进和支持欠发达地区的经济建设。控制过热行业,消费问题就凸显了。扩大消费需求,以消费带动有效益的投资的增长。将消费作为经济增长的根本动力。

3.优化资源配置,确立环境战略

保护生态环境,维持自然资源的持续利用,促进可持续发展生态经济系统的良性循环,必须确立正确的环境战略。首先,政府部门应该应用经济、行政、法律和科技等手段对环境进行保护和治理,尤其加大对经济手段的运用,把环境保护与治理污染与经济主体自身利益相结合,发挥经济手段对经济主体的激励作用。在不突破自然环境承载力的前提下,实现环境资源的最优化配置。同时,全方位综合整治环境污染,积极推动体制创新和技术创革新。其次,改变经济主体的环保意识,引导生产与消费行为,切实将环境保护、生态资源利用与经济增长放在同等重要的地位上,将其内化到经济主体自觉的行动中。

4.树立“绿色金融”的发展观,确保金融业持续、协调、稳健运行

“绿色金融”的发展观主要表现为金融资源的不滥用、金融结构上的合理化和数量上适宜的最优配置状态。体现和落实这一发展观,就是妥善处理好经济与金融的关系,以更加宏观、前瞻、开放的视野把握金融政策、金融改革和金融发展趋势,促进经济结构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促进经济的稳健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

5.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首先,进一步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步伐,确定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欠发达地区资源特色并具有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项目,加强对重点行业、企业和产品的技术改造,以先进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其次,加强三种产业的相互渗透和相互融合,提升加工层次和产品附加值,发挥服务业对第一、第二产业的提升带动作用,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以新的经济增长点带动信贷结构的调整和信贷投入的扩大,在欠发达地区实现产业结构调整,实现经济结构和信贷结构有效调整的良性循环局面。

参考文献:

[1]陈文俊,牛永涛.西部大开发的金融支持[Z].2010.

[2]王磊.欠发达地区改善金融生态环境的策略选择[J].前言,2006,(9).

[3]洪银兴.可持续发展经济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

[4]甘肃统计年鉴[K].2013.

[5]中国统计年鉴[K].2013.

[责任编辑 王玉妹]

收稿日期:2014-04-18

作者简介:高妍(1990-),女,甘肃白银人,本科,从事金融学研究。

endprint

猜你喜欢
欠发达地区可持续发展经济
“林下经济”助农增收
增加就业, 这些“经济”要关注
民营经济大有可为
“营改增”试点对欠发达地区经济的影响分析
中小家族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研究
全球资源治理中的中国角色与愿景
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可持续发展
欠发达地区金融支持城镇化建设的研究
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