欠发达地区农村青年突破知识分工“低端锁定”的路径选择

2014-08-08 10:27全丽萍李飞星
经济研究导刊 2014年18期
关键词:继续教育新农村建设

全丽萍+李飞星

摘要:新农村青年是未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力军,其学习需求是新农村建设的知识动力。针对经济欠发达的湛江市农村青年学习需求心理状况进行专题调查,通过对问卷的整理和分析,掌握了湛江农村青年的生存现状,在深入分析湛江农村青年学习、就业现状与心理需求情况下,由点及面地推导当前农村青年对学习、就业的需求,对教育的渴求趋势,提出“依托成人职业教育培训机构发展农村教育、建立健全就业信息服务网络、构建学习型新农村”的发展路径,以推动新农村建设,同时助力农村青年继续教育事业的发展。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知识型农村青年;继续教育;职业教育培训机构

中图分类号:F32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4)18-0018-06

一、欠发达地区农村青年学习心理需求现状

为了了解欠发达地区农村青年的就业、受教育情况,掌握欠发达地区新农村青年学习心理需求的特点以及影响新农村青年继续学习的因素,有针对性地提出一些建议推进新农村青年继续教育促进新农村建设发展,笔者于2013年7月15日至12月10日以湛江市为调查范围,以十六周岁以上在湛江工作的农村青年为调查对象进行了调查。

(一)样本情况

本次调查共发放调查问卷302份,其中277份随机问卷调查在湛江市区进行,深度访谈调查问卷40份。被调查人数302人,其中男性 100人,女性 194人,未填写信息8人。年龄情况是16~20岁之间有38人,21~25岁有134人,26~30岁有71人,31~35岁有37人,35岁以上有21人;学历情况是初中以下文化程度有39人,初中程度有75人,高中或中专程度有148人,大专或以上程度有39人。工种情况是务农的有25人,打工的有213人,企业老板或种植养殖专业户有32人,经商的有30人,未填写的有两人。很想继续学习的有114人,想学习但没有时间的有94人,想学习但交不起学费的有52人,不想学习的有40人。调查结果显示,被调查人员中占86.75%的农村青年,其文化程度较低,70.52%的被调查者在城市打工,最为重要的是,86%的被调查者有想学习的想法,14%的不想再学习。具有代表性的问卷情况(如表1所示)。

(二)调查对象生存现状与学习心理

从调查对象情况看,每个人的成长轨迹,家庭背景以及个性天赋的不同,其经历亦不相同:有的虽然没有高学历,仅在家乡的中专或大专学校学习过,基本掌握某种专业技能,如护士、幼师、水电工、会计等专业,有着较为稳定的工作和较完善的福利保障,但在企业内部亦难有晋升机会,没有明确的职业目标和规划,多有 “见一步走一步”的思想。有的则成为了美发店、餐饮店的老板,有的做起家禽或是服装的买卖,虽然通过自己的努力打拼赚了些钱改善了生活,但由于自身文化素质不高,在经验管理、扩大生产规模等问题难以靠自身解决。还有的因为自身原因和家庭原因,年纪尚小时就辍学,跟着相识的人进城做一些零散的活,如工厂做普工,去酒店、零售店、美发店做杂活,工作环境和工资待遇较差,对生活、工作感到不满意。

以上几种情况都具有典型性,这使得其愿意继续学习的想法有着很大的差异,可见,农村青年在决策是否继续学习、选择何种学习形式和科目的时候,会受到他们的文化程度以及当前从事的职业特点影响。问卷中,在回答“外出务工,最困扰的问题”时,被调查者中较多人认为“最困扰”的是“工资待遇低”、“自身技能、知识层次低”以及“用人单位不公平待遇”,从侧面反映出职业竞争能力低、受到不公对待感到无奈的心理。在回答“外出务工,个人适应方面的障碍”时,被调查者中更多人是感觉到“生活习惯不适应”、“无法适应工作压力”,甚至有少部分人感觉到“受歧视,无法融入城市生活”,反映出农村青年在城市打工难以拥有归属感。在回答“想继续学习的目的”时,被调查者中大部分人希望能通过继续学习来“找份好工作”。在城市务工的农村青年,其生活上、工作上一些不愉快、不公平的遭遇使其在心理上产生了消极情绪,渴望通过继续学习来改变职业、改变现状。农村青年在生活上、工作上的心理特点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其继续学习的想法。

从其生存状况看看,总体上形成劳动力市场低端锁定的趋势,而学习需求也锁定在解决具体生存问题上。

(三)欠发达地区农村青年学习心理需求特点

1.不同年龄层次的农村青年学习心理需求特点。调查中有一显著特点,在问卷调查中关于“你想学习的内容”的答题中,年龄较轻的农村青年所选择的选项会更多,多是选择自己喜欢感兴趣的,但是在“愿意用作学习的时间”以及“能接受的学习费用”的答题中又显示出他们并不愿意花费更多的时间和金钱继续学习,前后的混乱,显示出这个年龄段的农村青年在考虑自己的受教育方面的不成熟。离开校园不久,对许多事物、行业抱有浓厚兴趣,但已经走上工作岗位却没有清晰地认识自己在职业上的优缺点,也不了解如今工作的行业发展情况,因此出现了“感兴趣的东西很多,却又觉得不想学和不必学”的混乱。

与此相反的是,年龄较大的农村务工青年在作答“你想学习的内容”时,选择的选项较少,在“愿意参加哪种形式的学习”的答题时,多是选择通过技能培训机构,显示出这个年龄段的农村青年在面对继续接受教育问题上思想较为务实,多是选择有助于目前所从事的工作或是有助于回农村创业的学科,有着较为明确实际的想法而不是“光凭感觉”。

2.不同学历程度的农村青年学习心理需求特点。调查显示,学历程度较低的农村青年在回答“你想学习的内容”时,出现两种不一样的情况,一种是选择多个选项,另一种则是选择的极少,但都在“愿意用作学习的时间”以及“愿意参加哪种形式的学习”的答题中显示出他们并不愿意花费更多的时间和金钱继续学习,显示出这部分农村青年由于受教育程度不高,不了解各个学科、行业的具体情况,便出现了“觉得什么都可以学”和“觉得都不必学”两种相反想法,不能真正认识到教育对于提高劳动者素质和增强竞争力的重要性,光凭“感觉”和兴趣,这难以形成帮助他们继续学习的动力,“美好的幻想”只能成为仅供摆设的花瓶。

相比较的是学历程度相对高一些的农村青年,他们多是大专或以上学历,在回答“你想学习的内容”时,选择的选项较少,其继续学习的目的多是希望提高学历来增强竞争力,有利于目前工作。

通过调查初步了解湛江新农村青年的生存现状,他们多是文化程度较低,在城市里从事的工作多是工作待遇较低、没有太多的职业发展空间,在学习上,他们大部分人有继续学习的想法。由于各种制度、经济、个人心理等方面的因素,影响了这个特殊群体对于继续学习的想法和态度,因此,无论是政府、企业还是这个群体本身采取各种积极鼓励的措施和办法,对新农村青年继续学习都具有极大的激励作用,同时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提高全民族素质有着重大意义。

二、农村青年“无意学习”并“低端锁定”的原因分析

(一)工业化、城镇化对农村青年学习需求的影响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蓬勃发展,2012年城镇化水平提高达52.6%,第二、第三产业比重稳步提高,而第一产业比重逐年下滑(见下页图1),城市外来务工青年在这奔腾的经济浪潮中,付出辛勤的劳动和汗水,同样受益于中国经济发展的成果。

从全国看,东部沿海地区最先发展起来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多是技术含量低、采用流水线生产的企业,不需要高学历高技能,这正适合农村青年的自身的素质条件,因此也影响了农村青年的学习态度,让更多的农村青年放弃继续学习,而选择离开农村到城市打工,可见,产业结构的对新农村青年求学的影响是关键性的。

endprint

从区域看,自改革开放以来,广东以毗邻港澳的优势成为了中国经济改革的前沿阵地,以优惠的政策和较高的工资水平吸引了全国丰厚的自然资源要素和劳动力要素,承担了劳动力密集型产业的国际分工,珠三角一带崛起了大量加工企业,也培养了大批产业工人,市场和原料“两头在外”的加工产业对劳动力素质并不高,从而吸引了大量农村青年奔向珠三角,湛江作为省内较为偏远的地区,经济欠发达,珠三角的工资象巨大的吸引力吸引并吸纳了大量农村青年。由于珠三角等区域的产业工人知识分工层次较低,不需要很高的知识水平,使农村青年锁定在低端劳动力层次,但又高于欠发达地区的工资水平,形成一个负向的示范效应,即低素质劳动力+较高的(与原有区域相比的)工资,使更多的农村青年没有完成较高的知识积累即走进了城市,承担产业分工,这种城市产业工人的吸引力一方面使农村青年大量流向城市,并为珠三角等地的制造企业作出了贡献,但也使农村青年锁定在较低层次的知识分工,长期却锁定在低端分工环节和简单劳动力行业,同时对农村劳动力素质和知识积累造成了破坏。长期以来,中国农村不缺乏劳动要素,但是农业生产多年来一直沿着“畜力+简单的生产工具+劳动力+少量的土地”的生产模式进行生产,缺少农业生产技术、技能的改进和提高,更缺乏改造传统农业生产的劳动手段,近年工业的进步对农村的负面影响更是增大。

另一方面,大学生就业难现象让社会上普遍流行着“读书无用论”的说法,中国的产业结构一直是以劳动力密集型的产业为主的,产业结构并没有随着劳动力结构的变化而调整,大学生就业难的现象让更多的农村贫寒学子及其父母产生“读书无用”的想法。

(二)劳动力可自由流动对农村青年学习需求的影响

2013年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2012年全国农民工总量为2.6261亿人,比上年增长3.9%。其中,外出农民工1.6336亿人,增长3.0%;本地农民工9 925万人,增长5.4%。统计结果显示,东部地区农民工以就地就近转移为主,中、西部地区以外出为主,农民工就业地区主要分布在广东、浙江、江苏等省。

改革开放以来,一方面,城市经济的快速发展给劳动者提供了更多的就业、创业的机会,另一方面,1984年国务院发文允许农民自理口粮进城镇落户,逐步放松小城市和城镇的户籍管理,这成为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流动的加速器,城市发展与户籍放松两者彼此强化,让城市形成强大的吸引力,让更多的农村青年愿意离开家乡而到陌生的城市来“寻梦”。流入城市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很大一部分从事的是对文化程度要求低的劳动,尽管在城市打工的收入水平较低,但与在家乡务农的收入相比已有较大的提高,并且对于广泛接触互联网的“80后”、“90后”农村青年来说,城市的吸引力远不止收入效应,更多的还有城市生活方式、文化娱乐的“软实力”,综合起来,城市的吸引力远比家乡的更加大。2010—2012年中国流动人口与人户分离人口逐年上升(见下页图2),其中来自农村的青年正是重要的主力军。这些由于户籍制度等因素形成的“候鸟”型的农民工,他们的家庭在农村本人却长期在城市打工,多是年龄尚小就放弃学业离开校园进城务工。可见,劳动力的自由流动对农村青年学习需求也有着较大影响。

(三)农村公共教育资源的缺乏

当前,政府缺少对农村青年职业培训教育的资源倾斜。从全国情况来看,中等职业学校仅占15%,职业中学仅占1%(见下页图3);从湛江本地来看,亦仅有60所中等职业学校不均匀分布在全市,其中超过一半的学校是集中在市内,五县四区的分布少且零散。

另外,能够惠及数量庞大的农村青年有关教育、就业的优惠政策是有限的,且多数人并不了解有哪些优惠政策适用于自己。

另一方面,企业亦不愿意放弃既得利益来提供相关的帮助,整个社会大环境缺少鼓励农村青年继续学习、继续深造的风气,这让本身就处于底层的农村青年对职业前途更加迷惘无助;有的企业过度延长农民工劳动时间,更不可能使农民工有其他再学习的机会。农村青年因本身经济基础较差,往往难以支付市场机制下的教育费用,城市的继续教育体系对他们来说是难以起作用,而政府和企业又因缺乏经费投入且无明确的政策保障,不可能有对农民工进行培训等再教育的积极性。

(四)家庭情况的限制

被调查的农村青年多是受教育程度较低,由于各种原因未能继续接受更高层次的教育,其中,家庭经济问题是影响农村青年求学重要因素。一方面由于家庭经济难以支撑其完成学业,另一方面由于家中兄弟姐妹多,求学机会相对较少,更多是需要其早早地承担家庭责任。

父母的家庭教育亦会影响农村青年的求学态度,由于农村父母自身的文化程度不高,在子女教育方面不能有很好的帮助和指点,甚至是父母的一些不良的行为习惯(如赌博、吸毒)深深地影响到下一代的心理和教育;另外,重男轻女的想法在农村依然存在,男孩获得求学机会比女孩要多。

三、欠发达地区农村青年突破知识分工“低端锁定”的培养路径

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没有掌握知识的人员容易失去与生产资料相结合的机会,也容易被锁定在低端工作岗位。新农村建设更是需要知识型农村青年,“知识型农村青年”是指具有相关农业的科学文化知识、技术、技能的年青一代的综合性人才,是未来新农村建设的主体,知识型农村青年的培养主要通过教育体系设置使农村青年知识化、智能化、技能化(李飞星、李林等,2012)[1]。如何使欠发达地区农村青年突破“低端锁定”的分工层次,提高其自身素质和职业技能,培养更多的能够经营农业、农场的具有科学技术的农村青年是农村、农业成为经济引擎的知识源泉,以推动新农村建设更上一层楼,也对中国实现经济转型和社会转型有着重大意义。本文提出“依托成人职业教育培训机构发展农村教育、建立健全就业信息服务网络、构建学习型新农村”的发展路径,以推动新农村建设,同时助力农村青年继续教育事业的发展。

(一)政府介入

新农村青年继续教育事业的建设,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不仅需要政府的高度重视和有力的财政和政策的支持,更需要从整体角度进行科学规划。对农村青年进行继续教育培训分为两个方向,一是使其成为有技术、有技能的产业工人,二是使其成为现代农业工人或农场主。

1.建立健全成人职业教育培训机构是发展农村青年继续教育的基础,也是最重要的硬件建设,成人职业教育基础建设的发展和完善关系着农村青年继续教育的数量和质量。

仍以湛江为例,广东省在推动珠三角产业向粤西“双转移”的战略,对湛江来说是机遇也是挑战,接受产业转移除了需要有基础建设、国家政策等因素作为支撑,其中“人”的因素也是极其重要的,产业转移是需要有质量的人力资本作支撑。因此,鼓励农村青年接受继续教育,特别是推进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转移就业定点培训机构的建立,对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合理有序地转移和农民脱贫致富,提高农民工的职业能力有着积极的作用。在“双转移”战略中,产业转移园是最有力的承载基础,目前,宝钢集团公司、中石化集团公司、中海油集团公司等国内外大型企业已进驻广州(湛江)产业转移工业园,发展钢铁和石化兼容的循环产业,就必须坚持产业布局合理与人力资源配置优化相结合,建议政府依托工业园区来加大建设成人职业教育培训机构,园区紧邻职业培训机构,教育和产业相结合,可采用职业教育这种办学组织形式,校企开展深度合作,采用职业教育定向培养专业人才的培训路径,这就要求成人职业教育培训中提高相关行业的专业开设比重,提高其教学水平和质量,建立行业、企业、职业学校共同参与,采用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办学模式,做到专业设置紧紧围绕服务工业园区经济发展的需要,最为重要的是做到教学、职业与技能紧密结合在一起,为园区企业培养一大批实用型、技术型人才。根据当前湛江产业集群的分散分布态势,要求成人职业教育机构按需求分布,各县区应根据自身发展的现状和对经济、社会长远规划的要求,来开设适合当地经济需要的专业和工种培训,做到专业设置有重点,教学模式有特色,尽可能使得职业教育学校所培养的每一个人才都能在当地企业中找到合适的且能发挥所学的岗位,实现人力资本的优化配置,提高农村青年对继续教育的积极性。

endprint

再是在农村区域建立相应培训机构,主要培训愿意在农村工作的青年,培养新农村建设中所需要的农业技术人员、农业企业经营人员,绿色农场旅游经营服务人员等代表未来农村、农业发展趋势的农村工作人员。培养方向是掌握使用现代农业机械的农业技术工人,湛江区域土地平整,适合使用机械,机器代替畜力是农村经济高速发展的必然条件,而掌握现代机械的农业技术工人则是农村经济发展最大的资源。在土地逐步集中的趋势下,经营大型农场是一种新型职业,农场经营成为农村青年的赚钱职业。在食品不安全背景下,到农村购买绿色食品并进行农业观光旅游是城市人们的新型度假方式,如何将农业和旅游结合是新农村建设中要重点考虑的问题,所能够容纳的就业人员也相当多,需要结合现代需要进行有的放矢的培训。通过引导农村青年的教育、培训,指导农村青年进行农业经营,拓宽农村就业途径,使农业成为赚钱的行业,留住农村青年,同时进行农村知识积累,推动农村发展。由于农村工作相对单调,因此,在建立培训机构的基础上,增加更多的娱乐设施,吸引农村青年为农村作出贡献。

2.建立健全就业信息服务网络,加强公共就业服务的统筹管理,实施公共职业介绍信息联网,实现信息互通、资源共享,这是让处于信息劣势的农村青年拥有了解当前的劳动力市场的需求的信息来源渠道,也是提供有效率、有保障的求职信息发布的双向沟通渠道,让就业服务信息及时传播,形成有效率、有信用保障的公共就业信息服务网络体系。

此外,政府应加快对产业结构升级调整,大力发展第三产业,从而推动劳动力结构的优化。加大新农村的基层文化设施建设的支持力度,建设文化活动室和图书阅览室等公共设施,构建学习型新农村,完善农村教育和培训体系,整合各方资源,积极开展多形式、多层次的教育培训,推动城乡公共教育资源的公平配置。

(二)转变农村青年学习观念

推动新农村青年继续教育事业的发展,不仅仅需要政府、社会的支持,但更需要农村青年作为参与者的积极投入和坚持学习。一是农村青年应摈弃“读书无用论”的错误想法,要认识到祖国的发展需要有知识、有技术的年轻一代投身社会主义建设,积极走入社会展现自身本领,通过学习技能改变人生、改变自己、改变家庭;二是结合自身的优势和兴趣,选择合适的继续学习的学科和学习形式,并且要端正学习态度,坚持学习的信念,切忌好高骛远;三是正确认识自身,要有明确的职业目标和清晰的职业规划,认识到自我增值对于职业的帮助,这让继续学习的想法更坚定。

(三)鼓励企业对农村青年的培训

新农村青年的继续教育不仅让农村青年受益,广大的用人单位同样从当中受益,企业的发展壮大需要有强大的人力资本作支撑,提高农民工的专业技能和职业素质,对于服务企业、为企业创造业绩是有极大的帮助。企业内部应提供更多的学习进修的机会,鼓励企业内部的农村职工参加职业技能培训;完善企业内部的晋升机制,建立起一套完善的人才激励机制,从而激励学历低的来自农村的员工去学习深造以求获得更大的晋升机会。

四、结语

新农村青年是充满朝气的群体,他们的成长成才是城市发展、农村建设的知识动力,他们的成长成材需要教育作为助推器。尽快完善各项制度措施、建立成人职业教育培训机构,完善企业人才激励机制,支持在职的农村青年继续学习是农村青年成长成材的方法和途径。相应地,农村青年及其家庭应转变观念,坚定继续学习的想法,通过不断积累知识,完善技能,成为社会进步的支撑力量。从社会来说,对拥有较高知识水平的农村青年给予较高回报和充分肯定有利于形成好学、尚学的新风气,利于农村青年整体素质的提高,利于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利于城乡统筹发展、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李飞星,李林,等.新农村建设中的知识型农村青年教育研究课题[R].2012.

[2]刘密.乡村治理中的农村青年消极社会情绪探析[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9.

[3]廖根深.从民工荒看务工青年群体的新变化[J].中国青年研究,2005,(3):38.

The Path Selection for Rural Youth ofLess Developed Areas to

Breakthrough“Low-Lock”in Division of Knowledge

——Based on the Investigation and Analysis of Rural Youth Learning Psychology DemandIn Zhanjiang

QUANLi-Ping,LI Fei-xing

(The Economic Management College of Ocean University in Guangdong,Zhanjiang 524088,China)

Abstract:New rural youth is the main force and knowledge dynamic of new socialist countryside construction in future.A thematic survey of underdeveloped rural youth learning and mental needs state in Zhanjiang,through the collation and analysis of questionnaires,mastered the survival status of rural youth in Zhanjiang.And then,in-depth analysis of rural youth to learn,employment situation and psychological needs of the situation,deduced from the point and the surface of the current learning needs of rural youth,employment,education craving trend,put forward a developmentpath that“relying on adult vocational education and training institutions to develop rural education,establish and improve the employment information service network,build learning new rural”to promote new rural construction,and help rural youth to continue the development of education.

Key words:new rural construction;knowledge rural youth;continuing education;vocational education and training institutions

[责任编辑 刘娇娇]

收稿日期:2014-04-18

基金项目:李飞星主持的2012年度广东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新农村建设中的知识型农村青年教育研究”(2012JK038)

作者简介:全丽萍(1991-),女,广东湛江人,本科生,从事产业经济学研究;通讯作者:李飞星(1970-),女,湖南娄底人,副教授,博士,从事农业经济管理研究。

endprint

再是在农村区域建立相应培训机构,主要培训愿意在农村工作的青年,培养新农村建设中所需要的农业技术人员、农业企业经营人员,绿色农场旅游经营服务人员等代表未来农村、农业发展趋势的农村工作人员。培养方向是掌握使用现代农业机械的农业技术工人,湛江区域土地平整,适合使用机械,机器代替畜力是农村经济高速发展的必然条件,而掌握现代机械的农业技术工人则是农村经济发展最大的资源。在土地逐步集中的趋势下,经营大型农场是一种新型职业,农场经营成为农村青年的赚钱职业。在食品不安全背景下,到农村购买绿色食品并进行农业观光旅游是城市人们的新型度假方式,如何将农业和旅游结合是新农村建设中要重点考虑的问题,所能够容纳的就业人员也相当多,需要结合现代需要进行有的放矢的培训。通过引导农村青年的教育、培训,指导农村青年进行农业经营,拓宽农村就业途径,使农业成为赚钱的行业,留住农村青年,同时进行农村知识积累,推动农村发展。由于农村工作相对单调,因此,在建立培训机构的基础上,增加更多的娱乐设施,吸引农村青年为农村作出贡献。

2.建立健全就业信息服务网络,加强公共就业服务的统筹管理,实施公共职业介绍信息联网,实现信息互通、资源共享,这是让处于信息劣势的农村青年拥有了解当前的劳动力市场的需求的信息来源渠道,也是提供有效率、有保障的求职信息发布的双向沟通渠道,让就业服务信息及时传播,形成有效率、有信用保障的公共就业信息服务网络体系。

此外,政府应加快对产业结构升级调整,大力发展第三产业,从而推动劳动力结构的优化。加大新农村的基层文化设施建设的支持力度,建设文化活动室和图书阅览室等公共设施,构建学习型新农村,完善农村教育和培训体系,整合各方资源,积极开展多形式、多层次的教育培训,推动城乡公共教育资源的公平配置。

(二)转变农村青年学习观念

推动新农村青年继续教育事业的发展,不仅仅需要政府、社会的支持,但更需要农村青年作为参与者的积极投入和坚持学习。一是农村青年应摈弃“读书无用论”的错误想法,要认识到祖国的发展需要有知识、有技术的年轻一代投身社会主义建设,积极走入社会展现自身本领,通过学习技能改变人生、改变自己、改变家庭;二是结合自身的优势和兴趣,选择合适的继续学习的学科和学习形式,并且要端正学习态度,坚持学习的信念,切忌好高骛远;三是正确认识自身,要有明确的职业目标和清晰的职业规划,认识到自我增值对于职业的帮助,这让继续学习的想法更坚定。

(三)鼓励企业对农村青年的培训

新农村青年的继续教育不仅让农村青年受益,广大的用人单位同样从当中受益,企业的发展壮大需要有强大的人力资本作支撑,提高农民工的专业技能和职业素质,对于服务企业、为企业创造业绩是有极大的帮助。企业内部应提供更多的学习进修的机会,鼓励企业内部的农村职工参加职业技能培训;完善企业内部的晋升机制,建立起一套完善的人才激励机制,从而激励学历低的来自农村的员工去学习深造以求获得更大的晋升机会。

四、结语

新农村青年是充满朝气的群体,他们的成长成才是城市发展、农村建设的知识动力,他们的成长成材需要教育作为助推器。尽快完善各项制度措施、建立成人职业教育培训机构,完善企业人才激励机制,支持在职的农村青年继续学习是农村青年成长成材的方法和途径。相应地,农村青年及其家庭应转变观念,坚定继续学习的想法,通过不断积累知识,完善技能,成为社会进步的支撑力量。从社会来说,对拥有较高知识水平的农村青年给予较高回报和充分肯定有利于形成好学、尚学的新风气,利于农村青年整体素质的提高,利于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利于城乡统筹发展、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李飞星,李林,等.新农村建设中的知识型农村青年教育研究课题[R].2012.

[2]刘密.乡村治理中的农村青年消极社会情绪探析[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9.

[3]廖根深.从民工荒看务工青年群体的新变化[J].中国青年研究,2005,(3):38.

The Path Selection for Rural Youth ofLess Developed Areas to

Breakthrough“Low-Lock”in Division of Knowledge

——Based on the Investigation and Analysis of Rural Youth Learning Psychology DemandIn Zhanjiang

QUANLi-Ping,LI Fei-xing

(The Economic Management College of Ocean University in Guangdong,Zhanjiang 524088,China)

Abstract:New rural youth is the main force and knowledge dynamic of new socialist countryside construction in future.A thematic survey of underdeveloped rural youth learning and mental needs state in Zhanjiang,through the collation and analysis of questionnaires,mastered the survival status of rural youth in Zhanjiang.And then,in-depth analysis of rural youth to learn,employment situation and psychological needs of the situation,deduced from the point and the surface of the current learning needs of rural youth,employment,education craving trend,put forward a developmentpath that“relying on adult vocational education and training institutions to develop rural education,establish and improve the employment information service network,build learning new rural”to promote new rural construction,and help rural youth to continue the development of education.

Key words:new rural construction;knowledge rural youth;continuing education;vocational education and training institutions

[责任编辑 刘娇娇]

收稿日期:2014-04-18

基金项目:李飞星主持的2012年度广东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新农村建设中的知识型农村青年教育研究”(2012JK038)

作者简介:全丽萍(1991-),女,广东湛江人,本科生,从事产业经济学研究;通讯作者:李飞星(1970-),女,湖南娄底人,副教授,博士,从事农业经济管理研究。

endprint

再是在农村区域建立相应培训机构,主要培训愿意在农村工作的青年,培养新农村建设中所需要的农业技术人员、农业企业经营人员,绿色农场旅游经营服务人员等代表未来农村、农业发展趋势的农村工作人员。培养方向是掌握使用现代农业机械的农业技术工人,湛江区域土地平整,适合使用机械,机器代替畜力是农村经济高速发展的必然条件,而掌握现代机械的农业技术工人则是农村经济发展最大的资源。在土地逐步集中的趋势下,经营大型农场是一种新型职业,农场经营成为农村青年的赚钱职业。在食品不安全背景下,到农村购买绿色食品并进行农业观光旅游是城市人们的新型度假方式,如何将农业和旅游结合是新农村建设中要重点考虑的问题,所能够容纳的就业人员也相当多,需要结合现代需要进行有的放矢的培训。通过引导农村青年的教育、培训,指导农村青年进行农业经营,拓宽农村就业途径,使农业成为赚钱的行业,留住农村青年,同时进行农村知识积累,推动农村发展。由于农村工作相对单调,因此,在建立培训机构的基础上,增加更多的娱乐设施,吸引农村青年为农村作出贡献。

2.建立健全就业信息服务网络,加强公共就业服务的统筹管理,实施公共职业介绍信息联网,实现信息互通、资源共享,这是让处于信息劣势的农村青年拥有了解当前的劳动力市场的需求的信息来源渠道,也是提供有效率、有保障的求职信息发布的双向沟通渠道,让就业服务信息及时传播,形成有效率、有信用保障的公共就业信息服务网络体系。

此外,政府应加快对产业结构升级调整,大力发展第三产业,从而推动劳动力结构的优化。加大新农村的基层文化设施建设的支持力度,建设文化活动室和图书阅览室等公共设施,构建学习型新农村,完善农村教育和培训体系,整合各方资源,积极开展多形式、多层次的教育培训,推动城乡公共教育资源的公平配置。

(二)转变农村青年学习观念

推动新农村青年继续教育事业的发展,不仅仅需要政府、社会的支持,但更需要农村青年作为参与者的积极投入和坚持学习。一是农村青年应摈弃“读书无用论”的错误想法,要认识到祖国的发展需要有知识、有技术的年轻一代投身社会主义建设,积极走入社会展现自身本领,通过学习技能改变人生、改变自己、改变家庭;二是结合自身的优势和兴趣,选择合适的继续学习的学科和学习形式,并且要端正学习态度,坚持学习的信念,切忌好高骛远;三是正确认识自身,要有明确的职业目标和清晰的职业规划,认识到自我增值对于职业的帮助,这让继续学习的想法更坚定。

(三)鼓励企业对农村青年的培训

新农村青年的继续教育不仅让农村青年受益,广大的用人单位同样从当中受益,企业的发展壮大需要有强大的人力资本作支撑,提高农民工的专业技能和职业素质,对于服务企业、为企业创造业绩是有极大的帮助。企业内部应提供更多的学习进修的机会,鼓励企业内部的农村职工参加职业技能培训;完善企业内部的晋升机制,建立起一套完善的人才激励机制,从而激励学历低的来自农村的员工去学习深造以求获得更大的晋升机会。

四、结语

新农村青年是充满朝气的群体,他们的成长成才是城市发展、农村建设的知识动力,他们的成长成材需要教育作为助推器。尽快完善各项制度措施、建立成人职业教育培训机构,完善企业人才激励机制,支持在职的农村青年继续学习是农村青年成长成材的方法和途径。相应地,农村青年及其家庭应转变观念,坚定继续学习的想法,通过不断积累知识,完善技能,成为社会进步的支撑力量。从社会来说,对拥有较高知识水平的农村青年给予较高回报和充分肯定有利于形成好学、尚学的新风气,利于农村青年整体素质的提高,利于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利于城乡统筹发展、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李飞星,李林,等.新农村建设中的知识型农村青年教育研究课题[R].2012.

[2]刘密.乡村治理中的农村青年消极社会情绪探析[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9.

[3]廖根深.从民工荒看务工青年群体的新变化[J].中国青年研究,2005,(3):38.

The Path Selection for Rural Youth ofLess Developed Areas to

Breakthrough“Low-Lock”in Division of Knowledge

——Based on the Investigation and Analysis of Rural Youth Learning Psychology DemandIn Zhanjiang

QUANLi-Ping,LI Fei-xing

(The Economic Management College of Ocean University in Guangdong,Zhanjiang 524088,China)

Abstract:New rural youth is the main force and knowledge dynamic of new socialist countryside construction in future.A thematic survey of underdeveloped rural youth learning and mental needs state in Zhanjiang,through the collation and analysis of questionnaires,mastered the survival status of rural youth in Zhanjiang.And then,in-depth analysis of rural youth to learn,employment situation and psychological needs of the situation,deduced from the point and the surface of the current learning needs of rural youth,employment,education craving trend,put forward a developmentpath that“relying on adult vocational education and training institutions to develop rural education,establish and improve the employment information service network,build learning new rural”to promote new rural construction,and help rural youth to continue the development of education.

Key words:new rural construction;knowledge rural youth;continuing education;vocational education and training institutions

[责任编辑 刘娇娇]

收稿日期:2014-04-18

基金项目:李飞星主持的2012年度广东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新农村建设中的知识型农村青年教育研究”(2012JK038)

作者简介:全丽萍(1991-),女,广东湛江人,本科生,从事产业经济学研究;通讯作者:李飞星(1970-),女,湖南娄底人,副教授,博士,从事农业经济管理研究。

endprint

猜你喜欢
继续教育新农村建设
中国在新农村建设中金融支持的实证研究
对继续教育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的相关探究
关于促进继续教育可持续发展的探索与实践
对会计人员继续教育问题的研究
新时代下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研究
关于对徐州市实施大学生村官制度的实践与思考
对初中英语教师继续教育模式的思考
新形势下提升农村经济管理工作水平的有效途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