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妍+李耘涛+周晓敏
摘要:本文探究原始创新路径下企业向创新型方向进行战略变革的内在机理。在分析向创新企业进行战略变革及知识成长相关国内外研究理论成果基础上,阐释了作为各种创新方式本质的知识创造的泛生态过程,分析了原始创新路径下知识创造的泛生态过程在三个环节上的系统整合过程,提出了此路径下传统企业向创新企业战略变革的知识生态模型,并以天士力集团为例对该模型在企业实践中的体现进行了实证分析。
关键词:原始创新;传统企业;创新企业;战略变革;知识生态
中图分类号:F2721;C939文献标识码:A
收稿日期:2014-03-10
作者简介:刘妍(1979-),女,河北秦皇岛人,天津外国语大学国际商学院副教授,研究生导师,管理学博士,研究方向:战略管理、知识管理;李耘涛(1977-),男,福建龙岩人,天津商业大学商学院副教授,管理学博士,研究方向:人力资源管理、战略管理、知识管理;周晓敏(1976-),女,天津人,天津天士力医药营销集团公司,管理学硕士,研究方向:战略管理。
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项目编号:11YJC630143。一、引言
伴随我国信息化、工业化、国际化程度的迅速提高,传统依靠资源堆砌和规模简单递增推动的经济发展模式已越来越不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必须转向依靠主动创新来推动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为此,《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明确提出到2020年要把我国建设成为创新型国家。由于创新型企业是创新型国家赖以形成的微观经济单位,因而建设创新型国家战略目标的最终实现取决于企业创新能力的高低。在企业由传统型向创新型变革的战略过程中,虽然可以采取诸如原始创新、融合创新等不同路径,但相对其他路径而言,原始创新作为创新程度最高的路径无疑在提升企业创新能力方面发挥着最重要的作用。
企业进行有效的战略变革必须围绕两个方面展开,首先是进行战略变革的理由,其次是进行战略变革的方式。前一个问题主要取决于企业的战略认知能力和战略意图,而这些和企业的知识容量、知识结构和心智模式等知识性要素密切相关;对于后一个问题,企业只有把获取或产生的新知识与企业战略管理机制互相结合,才能形成新的战略。进行一次成功的企业战略变革不但需要企业对原有知识的吸收利用,还需要新知识的基础性支撑。
原始创新与其他形式的创新虽然具体过程有所差异,但究其本质,原始创新也是一种知识创造过程,而且这种知识创造过程体现出一定的类生物属性。因此,基于原始创新视角下的企业战略变革的知识生态模型构建研究,能通过探究原始创新路径下企业向创新型方向进行战略变革的内在机理,从而找到成功实施战略变革的有效对策,推动企业持续发展。
二、 国内外研究现状
目前,理论界尚缺乏直接针对知识生态视角的传统企业向创新型企业演进的战略变革的系统研究,至于更细化的原始创新路径下这种战略变革的知识生态模型则更为缺乏。与本文相关的研究主要体现在三方面:一是侧重于向创新型企业的战略变革的研究,二是侧重于知识成长的研究,三是侧重于原始创新过程机理的研究。其中,关于第三方面的研究文献较少,主要集中于陈雅兰等(2003)提出的原始创新的演化机理[1]和汪寅等(2007)提出的基于知识螺旋的原始创新过程机制研究[2],故在阐释国内外研究现状时,我们主要从前两方面入手展开。
1.与向创新型企业进行战略变革有关的研究
该领域的研究国外主要以卡曼和施瓦茨、戴维斯和诺斯、伯格曼和巴顿为代表,国内主要以许庆瑞和傅家骥为代表。
傅家骥(1998)指出“技术创新是企业家抓住市场的潜在盈利机会,以获取商业利益为目标,重新组织生产条件和要素,建立起效能更强、效率更高和费用更低的生产经营系统,从而推出新的产品、新的生产方法、开辟新的市场、获取新的原材料或半成品供给来源或建立企业的新组织,它是包括科技、组织、商业和金融等一系列活动的综合过程”[3]。卡曼和施瓦茨将技术创新归结为受企业规模、竞争程度、垄断力量共同影响[4]。戴维斯和诺斯(1971)则将市场规模、生产技术及由它们导致的特定社会组织或个体对收入预期的调整归结为制度创新的要素[5]。伯格曼(1996)认为可利用资源、对竞争对手和环境的把握、企业组织结构变化、开拓战略等共同构成了创新能力[6]。巴顿(1992)则提出技术人员及高级技工的技能、技术系统能力、管理能力、价值观等方面形成了创新能力[7]。
总第446期刘妍:原始创新视角下传统企业向创新企业战略变革的知识生态模型研究····商 业 研 究2014/06许庆瑞(1986)在吸收国际创新理论的基础上率先在我国开辟了技术创新研究领域,并随着我国技术创新实践数十年来的不断发展,提出了一系列互有关联又不断发展的创新理论,包括二次创新理论、组合创新理论和全面创新管理理论[8]。
2.与知识成长有关的研究
与知识成长有关的研究文献主要以野中郁次郎的知识螺旋理论、和金生的“融知-发酵”模型、芮明杰的高技术企业知识创新模型、刘冀生的知识链模型和刘希宋的企业知识创新一般模型为主。
知识螺旋理论指出显性知识到隐性知识的转换要经历社会化、外化、结合、内化四阶段,同时认为组织知识的生成离不开组织内部个体知识的转换,尤其需要在组织内部创造适于个体间进行观察、交流、模仿、共享的学习环境,即知识场,使不同个体在此环境中将各自所拥有的隐性知识进行融合,进而使个体知识升华为组织知识[9]。“融知-发酵”模型提出了知识创新中知识的生息特征,并提出了知识创新的知识发酵理论[10]。高技术企业知识创新模型认为高技术企业知识创新可以简化为三个组成部分,即知识创新过程、知识场和知识库,其中知识场是知识创新的场所,知识库则在支撑知识运行的同时体现为知识运行的成果[11]。知识链模型认为企业选择、吸收、整理、转化和创新内外部知识的过程是一个无限循环的链条,反映了企业与外部环境、企业内各组织、人与人、人与组织之间的无形联系,企业管理该知识链的效果最终决定企业的核心能力[12]。企业知识创新一般模型则综合考虑了企业知识创新过程、知识创新模式、知识创新环境,将企业知识创新活动理解为非线性的螺旋上升过程,具有自组织行为的特性,所以能通过创造条件实现企业知识创新系统的自组织有序化运行[13]。
总的看来,目前研究为本文的研究提供了有益的思路,但存在以下可深入探讨之处:与向创新型企业进行战略变革有关的研究虽然与企业创新情境密切相关,但却对支撑向创新型企业进行战略变革的知识成长过程鲜有涉及,而与知识成长有关的研究虽然对知识成长的过程进行了角度不同的论述,但往往局限于抽象的知识管理领域,缺乏在企业运作情境下的分析。本研究希望能将上述研究有机结合起来,反映从传统企业向创新型企业演进的战略变革过程中所体现的知识成长的泛生态过程,以此构建不同的知识生态模型,在全新的视角下为传统企业向创新型企业的战略变革过程提供有益参考。
三、原始创新路径下的传统企业向创新型企业战略变革的知识生态模型作为各种创新方式本质的知识创造过程包括知识准备、知识生发、知识扩散等循序渐进的环节,这些环节反映了知识从个体知识向组织群体知识演变的生物成长过程。在知识准备阶段,主要反映知识载体即企业员工从组织内外部环境获取知识资源,为知识创造活动进行知识储备,形成知识创造基本灵感的过程,体现了知识载体与知识环境之间的联系。在知识生发阶段,主要反映知识载体对知识创造基本灵感进行加工,为知识创造活动进行知识处理,形成个体知识的过程,体现了知识载体对知识创造基本灵感的内在加工特性。在知识扩散阶段,主要反映知识载体在知识交流场所中沟通各自的个体知识,为知识创造活动进行知识传递,形成组织群体知识的过程,体现了知识载体在知识共享乃至升华中的联系。由于原始创新与其他创新方式不同,因此原始创新路径下由知识准备、知识生发、知识扩散三个环节系统整合的知识创造泛生态过程的具体表现也有所差异,这个过程可归结为图1,下面进行具体阐释。图1原始创新路径下的传统企业向创新型企业战略变革的知识生态模型
endprint
1.原始创新路径下知识生态模型中的知识准备过程
由于知识的原始创新结果带有先导性、超前性和稀缺性的特征,在知识创造过程中,知识载体产生创造的灵感往往无先例可循,因此这种灵感只能来源于知识载体长期知识的积累。这种来源可分为来自组织外部的知识源和来自组织内部的知识源。前者如知识载体长期以来接受本企业以外提供的教育培训、搜集的行业发展动向、竞争对手情报、顾客需求情报等,构成知识载体形成创造灵感的外部信息环境,也可称为外部知识场;后者如知识载体长期以来接受的本企业提供的教育培训、知识载体之间的学习交流等,构成知识载体形成创造灵感的内部信息环境,也可称为内部知识场。
内外部知识场提供的信息经过较长时期的沉淀,形成知识载体进行知识创造的基本灵感,这种基本灵感虽然并未表现为系统成形的个体知识形态,但可能以知识片段的形式成为个体进行知识生发过程的起始点,我们也形象地将这种基本灵感称为知识孢子。
2.原始创新路径下知识生态模型中的知识生发过程
知识载体在产生知识创造的基本灵感后,为提出带有明显原创性特征的知识成果,需要利用自身目前已掌握的知识,对这些分散的知识片段进行加工整理,而整理的过程则表现为对目前的灵感进行系统和彻底的思考,使之升华为综合而有形、同时又与目前所掌握的知识带有本质区别的新知识,这一加工整理过程可称之为突变,反映了人脑对全新知识的创生。经过突变过程,知识载体初步提出带有明显个体特征的原创性知识体系,我们也把这一知识体系称作个体原生知识菌株。
3.原始创新路径下知识生态模型中的知识扩散过程
在知识载体提出各自的个体原生知识菌株后,它们需要借助企业内部的知识交流吧,即知识交流的某种媒介,如小组会议、演示讨论、内部手册等,进行个体知识的共享。为在知识交流吧共享个体知识,知识载体需要将个体原生知识菌株以某种方式进行外化,即通过语言、文字、行为等方式让其他参与知识交流吧活动的知识载体理解自己的知识体系。在各个知识载体通过知识交流吧将自己的知识体系外化并互动交流后,知识交流吧会将交流中形成的重构信息反向传递给各参与活动的知识载体,以便他们据此重构其最初提出的个体原生知识菌株,该过程叫做反馈。而后,知识载体再次进行知识生发过程,产生新的个体原生知识菌株,并继续借助知识交流吧进行互动重构。每次发生于知识交流吧的互动重构过程实际是知识载体间原创思想的激烈碰撞过程,体现了对每个载体之前知识体系既坚持又否定的辩证过程,即坚持之前思想能够体现逻辑合理性的方面,否定之前思想则不能体现逻辑合理性的方面。可以将每次碰撞过程称作一次扬弃。经过多次扬弃过程后,最终各知识载体将在充分理解他人知识体系的基础上形成趋于一致的共识。此时,知识载体的个体原创性知识体系升华为组织的群体原创性知识体系,也叫做组织原生知识菌群,并通过原始理论、技术等形式表现出来,从而产生形成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组织原生知识,完成原始创新路径下的知识创造过程。
四、案例分析
天士力制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是天士力集团的核心企业,是我国中药现代化的标志性企业,其前身是由天士力集团有限公司总裁、天士力制药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闫希军先生带领四十七名军人在当时军企分离的大背景下集体脱下军装而投身创立的。从成立之初资金不足千万,资产仅有1亿规模的企业发展到今天销售额超过100亿元,进入中国最具竞争力医药上市公司前20强的企业,并获得“IPMA国际项目管理年度大奖银奖”、“中国十佳最重分红回报上市公司”等诸多荣誉,拥有通过国家GMP、ISO9001、ISO14001、OHSAS18000、ISO10012和澳大利亚TGA标准认证的生产车间和达到ISO17025:2005国家标准实验室,成为我国最大的滴丸剂生产企业,其飞速发展离不开企业自始至终进行的原始创新。在发展该公司核心业务即现代中药的过程中,充分体现了企业在原始路径创新下进行知识创造的泛生态过程。
公司最主要的业务围绕其拳头产品复方丹参滴丸展开。在开发该产品的初级阶段,公司希望研究出一种治疗心脑血管病这一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疾病的现代中药。当时,在中药领域治疗这一疾病的常用中药为复方丹参片,虽然有多家制药企业生产,但由于技术落后,存在用药剂量大、起效时间长、质量不稳定等一系列问题,无法成为治疗心脑血管病的一线用药,只能作为辅助用药使用。另外,由于传统中药成分复杂、机理不明、治疗原理只能“意会”却不可“明说”,缺乏严格的标准化体系,导致当时我国中药产品在欧美主流医药市场根本无人问津,只能作为保健品进行销售,而无法进入药店和医院销售。有感于此,公司创始人闫希军带领研发团队决定从中医治疗心血管病的传统方剂复方丹参方剂入手,致力于打造一种用药少、起效快、质量稳定,而又能够为欧美主流医药市场接受的治疗心血管病的现代特效中药,由此形成了开发这种新药的基本灵感,也即前文所提的知识孢子。从上述灵感形成的内外知识场来说,这种灵感的产生与以闫希军为首的天士力人长期以来致力于药剂学研究所形成的知识积淀是分不开的,而且也符合从20世纪70年代以来世界上产生的“回归天然、崇尚自然”的新潮流。国外发达国家在化学药这一传统优势领域之外越来越青睐研发天然植物药,生物医药发展迅速,而我国的中医药正取自天然生物,只是由于中药古朴深奥的理论表述、“水煮醇沉、明火直取”的加工方式以及不稳定的质量控制等等缺陷,使传统中医药长期无法被西方主流市场接受。这一灵感的产生既吸纳了传统中医药理念的精髓,又包容了现代西方医药发展的方向,为公司研发复方丹参滴丸这种带有突破性的新药奠定了思想基础。
在形成基本灵感之后,研发团队经过反复测试湿度、温度、黏度、含量、稳定性、有效性、安全性等一系列技术标准,发现了传统复方丹参药物除脂溶性成分外的水溶性成分,再利用先进的萃取、浓缩、干燥技术使活性成分发生改变,产生了用于急救的复方丹参滴丸。这一过程即前文所提知识生发过程中的知识突变。复方丹参滴丸在克服传统复方丹参片弊端的基础上,实现了有效成分定量可控,达到了“体积小、剂量小、毒副作用小”和“高效、速效、长效”的现代制剂要求,上市之后迅速成为治疗心脑血管病的一线用药。与此同时,天士力还与天津大学、浙江大学、天津中医药大学和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等掌握中医药研发关键技术知识的高校研究所建立了稳定的合作关系,采取召开技术研讨会、进行技术联合攻关等方式建立了技术知识共享平台,企业利用该平台完成了国家“十五”科技攻关重大项目“指纹图谱应用示范研究”,其关键性成果“复方丹参滴丸多元指纹图谱分析及质量控制技术”实现了由传统中药组分无法控制向现代中药组分可控的重大突破,体现了“组分中药”的新趋势。以此为契机,天士力建立了现代中药提取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EP),主要解决中药材有效成分萃取、浓缩、干燥及毒性成分、重金属、农药残留的纯化处理问题。目前,GEP向更加完善的、动态的、更具操作性的cGEP(current GEP)方向扩展,将成为国家行业标准乃至国际标准,而且按照这个标准建成了国内水平最高、规模最大的数字化中药提取基地。国际化标准体系的建立,使复方丹参滴丸成为首例通过美国FDA临床用药申请的中药,并且顺利通过二期临床试验,现已进入三期临床试验阶段。
由以上过程可以看出,与复方丹参滴丸有关的一系列研究成果构成了天士力核心竞争力的组织原生知识菌群。而从知识突变成果的体现——个体原生知识菌株的复方丹参滴丸产品的问世,到目前的组织原生知识菌群的演变,集中反映出原始创新路径下知识生态模型中的知识扩散过程,具体如图2所示。图2天士力原始创新路径下的知识生态模型——以复方丹参滴丸为例
endprint
值得指出的是,在天士力集团向创新型企业演变的战略变革过程中,很多业务也体现了原始创新路径下的知识创造过程。比如,在天士力集团“大健康产业”发展总体理念下,天士力集团向保健茶领域进军,在研究我国现有茶品质的基础上,选取最具健康功效的云南普洱茶作为突破口,经过种植、选茶、发酵、调配、萃取等环节,形成含有有益成分普洱因子,实现茶多酚、红、黄、褐茶色素、茶多糖以及咖啡碱等多种功效成分的科学配伍,可以有效调节人体因饮食引起的代谢异常问题的新一代茶饮品——帝泊洱即溶普洱茶珍,开创了一个新的茶品类。这个过程也反映了公司在原始创新的战略变革过程中知识生发、知识加工、知识扩散的系统过程。
经过十多年不懈地进行原始创新,天士力集团已硕果累累。2006年7月,天士力集团被科学技术部、国务院国资委、中华全国总工会三部委认定为首批103家创新型企业试点,2008年7月28日,被授予首批“创新型企业”。截止2013年7月,天士力集团已申请专利1388项,获授权758项,国际专利申请PCT(国际专利合作条约)46项,涉及80多个国家和地区。这些成果的取得与天士力向创新型企业战略变革中进行原始创新的知识创造过程密不可分,而此过程中知识生态模型里的各个因素如内外部知识场、知识加工方式、知识交流共享方式等对最后的成果发挥了综合作用,可以通过对这些因素的研究,找到天士力成功变革的内在机制。
五、结语
综上所述,成功地完成从传统企业向创新企业战略变革的过程,不仅需要对企业原有知识的吸收和利用,而且还亟需新知识对其进行基础性地支撑。本文选取创新程度最高的原始创新作为研究视角,阐释作为创新本质的知识创造的泛生态过程(包括知识准备、知识生发、知识扩散环节),探究原始创新路径下向创新型方向进行战略变革的内在机理,构建了传统企业向创新型企业进行战略变革的知识生态模型,以期为企业在原始创新路径下成功实施战略变革指出可探索的方向。
参考文献:
[1]陈雅兰,韩龙士,王金祥.原始性创新的影响因素及演化机理探究[J].科学学研究, 2003(4):433- 437.
[2]汪寅,王忠,刘仲林.基于知识螺旋的原始创新过程与机制研究[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7(8):42-47.
[3]傅家骥.技术创新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8.
[4]赵玉林.创新经济学[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6.
[5]Lance Edwin Davis, Douglass Cecil North. Institutional Change and American Economic Growth[M].London: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71.
[6]Burgelman R, Maidique M A, Whee1wright S C. Strategic Management of Technology and Innovation[M].New York: Mc Graw-Hill Inc, 1996.
[7]Dorothy Leonard Barton. Core Capabilities and Core Rigidities: A Paradox in Managing New Product Development[J].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1992,13(1):111-125.
[8]许庆瑞.研究与发展管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86.
[9]野中郁次郎,竹内弘高.创造知识的企业:日美企业持续创新的动力[M].李萌,高飞,译.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06.
[10]和金生,熊德勇.基于知识发酵的知识创新[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5(2):54-58.
[11]芮明杰,李鑫,任红波.高技术企业知识创新模式研究——对野中郁次郎知识创造模型的修正与扩展[J].外国经济与管理,2004,26(5):8-12.
[12]刘冀生,吴金希.论基于知识的企业核心竞争力与企业知识链管理[J].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17(1):68-72.
[13]刘希宋,姜树凯,喻登科.企业知识创新系统自组织特性及演进机理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9,26(4):131-134.
Research on the Knowledge Ecology Model in the Strategic Change from Traditional
Enterprises to Innovative Enterprise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Original InnovationLIU Yan1, LI Yun-tao2,ZHOU Xiao-min3
(1. International School of Commerce, Tianjin Foreign Studies University, Tianjin 300204, China;
2. School of Commerce, Tianjin University of Commerce, Tianjin 300134,China;
3.Tianjin Tasly Medicine Distribution Group Co., Ltd, Tianjin 300402,China)
Abstract:The paper explores the internal mechanism on the strategic change for enterprises to become innovative ones under original innovation path.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relevant studies at home and abroad, the paper expounds the extensive ecological process of knowledge creation as the essence of all kinds of innovation paths, including the links of knowledge preparation, knowledge production and knowledge diffusion, analyzes the systematic integration process of the three links on the extensive ecological process of knowledge creation in original innovation path, raises the knowledge ecology model in the strategic change from traditional enterprises to innovative enterprises under this path, and makes an empirical analysis of the reflection on the model in enterprise practice by taking Tasly Group as an example.
Key words:original innovation; traditional enterprises; innovative enterprises; strategic change; knowledge ecology
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