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共词分析的协同创新研究态势探析

2014-08-08 03:34武建鑫
现代情报 2014年5期
关键词:共词分析知识图谱协同创新

作者简介:武建鑫(1985-),男,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高等教育管理。•信息计量学研究与应用•

〔摘要〕协同创新是近年来学者们研究的热点所在,本文选取CNKI收录的941篇核心期刊论文为样本,基于共词分析视角构建协同创新关键词的共词矩阵,运用社会网络分析、聚类分析、战略坐标等方法构建协同创新研究的可视化知识图谱。研究表明,协同创新是一个较为活跃的研究领域,高等学校、创新能力、人才培养等关键词在网络中处于核心位置,同时成为协同创新近期研究的热点;协同创新的研究主要分为5个主题:高校协同创新、产学研一体化、科技体制改革、企业创新模式、产业协同制造,并且各主题在协同创新研究领域具有不同的重要性和位置。

〔关键词〕共词分析;协同创新;研究态势;知识图谱

DOI:10.3969/j.issn.1008-0821.2014.05.026

〔中图分类号〕G25025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0821(2014)05-0124-07

Analysis of the Situation of Collaborative Innovation

Research Based on Co-word Analysis MethodWu Jianxin

(Educational Institute,Lanzhou University,Lanzhou 730000,China)

〔Abstract〕Collaborative innovation is a hot research where scholars in recent years,the paper selected CNKI included 941 core journals as samples to build collaborative innovation based on the keywords of the word matrix of word analysis perspective,the use of social network analysis,cluster analysis strategic coordinates innovative research methods to build collaborative knowledge mapping visualization.Research showed that collaborative innovation is a more active area of research,universities,innovation,personnel training and other key words at the core of the network,while collaborative innovation recently become a hot research;research collaborative innovation is divided into five themes:university collaborative innovation,research integration,science and technology system,business model innovation,collaborative manufacturing industry,and research topics in the field of collaborative innovation with different importance and location.

〔Keywords〕co-word analysis;collaborative innovation;research situation;knowledge mapping

协同创新行为早已有之,但对协同创新研究的集中关注是在2011年之后,目前,关于协同创新的研究已有大量的研究成果,然而,关于协同创新的研究究竟呈现一个怎样的态势,现有的研究并不能给出一个满意的答案。随着文献计量学的发展,共词分析法为学科、领域的研究态势分析提供了一种量化的视角,其运用在科学学、情报学、管理学等领域比较成熟。共词分析法是内容分析方法的一种,其原理是利用文献中词汇对共同出现的情况,来确定文献所代表学科或领域中各研究主题之间的关系,并认为词汇对在同一篇文献中出现的次数越多,则表示该词对关系越紧密[1]。本文通过提取协同创新文献的关键词,运用社会网络分析、聚类分析、战略坐标方法构建协同创新研究的可视化知识图谱,旨在揭示协同创新理论的研究现状、热点领域、发展趋势。

1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11数据来源

本文依据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CNKI)获得文献样本,检索关键词或主题词:协同创新,检索时间不限;检索条件:精确;来源类别:核心期刊,共检索得到1 044篇文献,检索时间是2013年11月2日。剔除会议综述、会议公告、人物访谈、刊物征稿等非学术性文献后,获得941篇文献,将文献题名、作者、关键词、摘要、期刊名、年份等题录信息导出并保存为endnote格式的文本文件。

在选取高频关键词之前,要对文本文件的关键词进行预处理:(1)合并同义词。将高校、高等院校、高水平大学、地方高校统一合并为高等学校;产学研结合、产学研合作、产学研协同合并为产学研;人才培养质量、创新人才培养、人才培养机制合并为人才培养。(2)删除无意义的词。将教育部、贯彻实施、实施、对策、路径、方法等词删除。然后,选择文献题录信息统计分析工具SATI软件提取高频关键词和构建关键词矩阵,导入endnote格式文本文件,并将其转化为XML格式,获得关键词频次数据。

根据齐普夫第二定律划分高频低频词分界公式[2]:T=-1+1+BI12(T表示高频低频词的分界频次,I1表示频次为一次的关键词的数量。例如T为80,表示频次大于80的为高频词,其余的为低频词),统计可知,关键词词频为1的关键词共21个,代入公式可得T为6,即频次大于6的关键词为高频词。频次大于6的关键词共有51个,如表1所示。在此基础上,利用软件自动生成频次矩阵、相关矩阵,由于篇幅原因,只列出频次矩阵的部分数据,如表2所示。

表1高频关键词

关键词频次关键词频次关键词频次关键词频次高等学校107科学研究23技术转移13影响因素8产学研75科研机构23管理创新12地方政府7创新能力57高等教育22战略联盟12新型国家7体制机制54创新驱动21知识创新12供应链7人才培养45自主创新19校企合作12创新联盟7技术创新39创新人才17产品创新11改革创新6产业集群33战略性新兴产业16创新平台10创新发展6模式33创新主体16协同发展9培养目标6企业32创新绩效15知识产权9提高质量6创新体系24经济社会发展15科技体制改革9客户协同创新6创新23战略14区域协同创新8行业特色6协同23创新网络14创新要素8信息服务6科技创新23高等教育质量13企业集群8

表2关键词矩阵(部分)

高频关键词高等

学校产学研创新

endprint

能力体制

机制人才

培养技术

创新产业

集群模式企业创新

体系创新高等学校10811201318204〖〗950产学研11767912153〖〗44创新能力2075877222260体制机制1397555133412人才培养1817552002130技术创新2221046348〖〗30产业集群0123034000〖〗10模式4523240344〖〗03企业9324180433〖〗10创新体系546133101251创新040200030124(备注:作者共被引矩阵中对角线采取作者最大值加1的方法,以显示作者自己与自己的亲密关系[3]。)12研究方法

本文基于共词分析视角来探究协同创新理论的研究态势,具体运用了社会网络分析、聚类分析、战略坐标方法。社会网络分析(Social Network Analysis,SNA)的核心是反映结点之间的关系,以及节点所在网络中的核心地位,本文借助Ucinet软件构建共词网络,可视化地反映协同创新共词网络的内部结构以及研究热点。聚类分析(Cluster Analysis)的基本思想是认为研究的变量之间存在着不同程度的亲疏关系,分类的个体之间相似性大,类别之间差异性大,本文选择系统聚类将关键词相关矩阵导入SPSS软件,将协同创新理论进行主题划分。战略坐标的基本原理是在共现矩阵和聚类的基础上,来描述某一研究领域内部联系情况和领域间相互影响情况[4],战略坐标是以中心度为横轴、密度为纵轴构建的二维坐标系,旨在反映分类后各主题之间的影响程度以及主题的内部强度。2分析过程

21高频词共词网络分析

社会网络分析是对社会关系结构及其属性加以分析的一套规范和方法,主要分析的是不同个体、群体所构成的关系的结构及其属性[5]。本文将频次矩阵导入Ucinet软件,转化为net格式,运用pajek软件绘制出关键词网络,并进行K-core分析,如图1所示。关键词网中的节点表示关键词,连线表示关键词之间的共现关系,其中,线条的粗细代表关系强弱,节点之间较粗的线条表示关系更为紧密,反之,关系较弱;结点的大小表示在网络中的重要性程度,颜色根据K-core属性调整,其中红色节点表示位于整个网络的核心位置。在获得协同创新高频词共词网络图后,我们就可以通过社会网络分析工具进行网络密度、平均最短路径、聚集度、中心性等指标进行分析,以此来发现协同创新的研究热点,为进一步分析该领域主题结构做好基础。图1共词网络图

211共词网络整体分析

(1)网络密度

网络密度反映了网络中各个点之间联络的紧密程度,联络密切的网络会促进信息的交流和科研的合作,反之,过于稀疏的网络则会阻碍科学研究的发展[6]。密度是网络中现实存在的连线与可能存在的最多连线之间的比值,位于0~1之间,一般而言,网络密度太低不利于信息的传播,信息交流不太活跃;密度太高导致信息交流成本增加,信息交流不具有针对性,容易引起信息泛化[7]。通过Ucinet软件的操作步骤:Network>Cohesion>Density,可知共词网络的密度为0629,约为2/3,可见,51个高频词的共词网络密度较为适中,关键词之间共现频次较高,不同研究主题之间有交叉与合作,说明协同创新理论的研究呈现多元化方向发展。

(2)小世界效应

小世界网络属于复杂网络理论中的网络拓扑结构,其特征值为平均路径长度与聚集度,平均路径长度反映的是网络中任意两点之间的平均距离,以此来表示网络的整体特征;聚集度衡量网络中是否存在相对稳定的子系统,以此来描述网络的局部特征[8]。通过Ucinet软件的操作步骤:Network>Cohesion>Distance,可知网络平均路径长度为1802,网络聚集度为0612。根据Watss提出的“小世界效应”现象可知,平均路径长度不超过6的网络就存在小世界效应,说明共词网络存在小世界效应现象,协同创新是一个较为活跃研究领域。网络聚集度的值位于0和1之间,值越大说明整个网络越紧密,否则越疏松[9],可见共词网络聚集度适中,该领域研究主题较为分散,各主题之间的差异性较大,有必要对协同创新领域进行主题划分。

212共词网络中心度分析

中心度是分析社会网络的一个最重要的和常用的概念工具之一,它是关于行动者在社会网络中的中心性位置的测量概念,反映的是行动者在社会网络机构中的位置或优势的差异。具体看来,主要分为:度数中心性、亲近中心性、中介中心性。限于篇幅,仅选择各指标前十位的数据,如表3所示。

表3中心度数据

关键词度数中心性

(NrmDegree)关键词亲近中心性

(nCloseness)关键词中介中心性

(nBetweeness)高等学校171创新能力44167创新能力5724创新能力125高等学校43089供应链3701人才培养98产学研41406产学研3249体制机制81体制机制41406高等学校3188产学研80人才培养41406企业2811科研机构60科研机构41406创新主体2172企业57创新主体40769科研机构2158创新主体56企业40152体制机制2082科学研究55科学研究40152模式2065技术创新52科技创新39259自主创新1994

(1)度数中心性

度数中心性又叫点度中心性,是指网络中与该节点直接相连的节点个数。显然,度数中心性的值越大,表明该节点在网络中越处于核心地位。从表中数据可知,关键词的度数中心性排名与关键词频次排名基本一致,同时,高等学校的度数中心性最高,相对中心度达到了171,表示高等学校与其他17个关键词同时出现在同一篇文献中,可见,高等学校位于协同创新理论研究的核心位置。度数中心性越高,越能反映在网络中的核心地位,越有可能成为该领域的研究热点。因此,从度数中心性数据来看,创新能力、人才培养、体制机制、产学研等前十个关键词是协同创新理论研究的热点所在。

(2)亲近中心性

亲近中心性又叫接近中心性,是以距离为概念来计算一个节点的中心程度,与其他节点越近则中心性越高,反之,则中心性越低[10]。从表4数据可知,创新能力、高等学校等前十个关键词的亲近中心性数值基本接近,在网络中到其他节点的距离总和最短,即这些关键词与其他关键词的关系更加紧密,可见,创新能力、高等学校、产学研、体制机制、人才培养等关键词是协同创新研究的落脚点。

(3)中介中心性

中介中心性又叫间距中心性,在本文中是测量网络中某个关键词影响其他关键词共同出现在一篇文献中的能力大小的指标[11]。在共词网络中,中介中心性数值越高,越表明有更多的关键词通过它才能发生联系。从表3中介中心性数据来看,创新能力的中介中心性最高,是协同创新研究的灵魂;高等学校、企业、创新主体、科研机构是协同创新的行动主体。可见,协同创新理论研究的落脚点是提高主体的创新能力,而体制机制、模式、自主创新充当了共词网络中的中间媒介。因此,前十个关键词在协同创新共词网络中具有绝对影响力,对协同创新理论的研究起着中介和桥梁作用。

22高频词聚类分析

将相关矩阵导入SPSS软件,运用系统聚类方法,选择离差平方和法(ward法),度量标准选择平方Euclidean,平方Euclidean对于0模块的存在有较好的稳定性,不受0模块的影响[12]。输出结果如图1所示,横轴表示关键词作为聚类的对象,纵轴表示聚类个数,结合因子分析结果,将聚类个数确定为5类。另外,查阅关键词与对应文献内容,结合专家建议对协同创新5个主题进行归纳命名,分别是:高校协同创新、产学研一体化、科技体制改革、企业创新模式、产业协同制造。图2聚类冰柱图

endprint

221高校协同创新

由高等学校、体制机制、创新能力、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创新平台等20个关键词组成。“2011计划”实施的载体就是建立协同创新中心,核心任务是提升人才、学科、科研三位一体的创新能力,突破口是改革协同创新体制机制。因此,高校协同创新是全方位的创新,是基于战略协同、知识协同、组织协同的改革运动,目的在于培养一流的科技人才,实现人才强国战略。

222产学研一体化

由产学研、创新、知识产权、战略联盟、创新联盟5个关键词组成。产学研一体化是企业、高校、政府结合达到共赢的一种组织方式,各创新主体通过建立战略联盟、创新联盟来加快产学研的进程,是协同创新的低级形式。由于企业自身对创新体系的主体地位认识不足,对产学研持以消极对待态度;高校科研选题脱离市场需求,导致科研成果积压而得不到相应的回报;政府在立项机制与评审机制方面的不合理,阻碍产学研发挥真正的效用。

223科技体制改革

由科技创新、科技体制改革、创新驱动、自主创新、战略等5个关键词组成。协同创新的突破口就是体制机制的改革,而科技体制改革不仅与科研机构和科研人员有关,从本质上讲,科技体制改革关系到政治、经济、教育各方面的国家工程[13]。在协同创新视域下,科技体制改革不再仅限于科技领域,而应该把大学、企业、政府、科研机构等创新主体都囊括进去,实现各主体的自主创新和科研战略。

224企业创新模式

由产业集群、创新绩效、创新网络、技术转移、产品创新、协同发展、创新体系等11个关键词组成。在协同创新视角下,企业的创新不仅限于产品和工艺的创新,而需要在技术、组织、管理、制度上全方位的创新。企业创新模式不再是单一形式的产业集群、校企合作,而是企业积极参与、高校开阔视野、政府做好保障,在更高的平台上实现资源、信息的共享,构建合理、科学、可行的创新模式,促进产品创新和技术转移。

225产业协同制造

由技术创新、企业集群、管理创新、知识创新、模式、供应链、客户协同创新等10个关键词组成。协同创新的先期基础是协同制造,协同制造是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实现供应链内部以及供应链之间在产业主体及产品设计、制造、管理、销售等全方位合作,最终达到人、财、物等资源有效利用的目的[14]。产业协同制造不仅包括供应链上的精细合作,而且还包括产业的前向一体化、后向一体化,也就是说,企业通过管理创新、知识创新来打通供应商、生产者、客户之间的壁垒,真正发挥“1+1>2”的协同效应。

23高频词战略坐标分析

战略坐标是1988年Law等人最先提出的,其原理是在共现矩阵和聚类的基础上,来描述某一研究领域内部联系情况和领域间相互影响情况[4],旨在揭示主题聚类的内部强度和类间关系。战略坐标是由中心度(Centrality)和密度(Density)构成的二维坐标系,其中,中心度描述的是某一主题在该领域的核心程度,揭示某一主题对其他主题的关联程度,密度描述的是某一主题内部的聚合强度,揭示某研究领域发展自身的能力[15]。运用共词矩阵进行中心度和密度的计算,可得协同创新各研究主题的中心度和密度,如表4所示。

根据表4的数据,原点坐标(639,212)分别为中心度和密度的平均值,协同创新理论的战略坐标图如图3所示,落入各象限的主题有着不同的含义[16]:第一象限表示该主题为研究的核心位置,且自身研究趋于成熟;第二象限表示该主题曾经已经被较好地研究过,自身理论程度发育较为完善;第三象限表示该主题位于研究边缘位置,自身聚合度较差;第四象限表示该主题已处于核心位置,但自身研究还未成熟。表4研究主题的中心度和密度

主题类别外部连接

平均数中心度内部连接

平均数密度高校协同创新459203619614253931746-168087科技体制改革2513953-31665842139531141198产学研一体化3667391836785757611657777企业创新模式1232484-1598132436306-166353产业协同制造2147191-683424159551-0597178图3战略坐标图

基于中心度与研究领域核心程度一致,密度与研究领域成熟度一致的思想,从战略坐标图可知,第一象限的高校协同创新、产学研一体化两大主题正处在协同创新研究领域的核心位置,但还未成熟,其中,产学研一体化与其他各主题的联系紧密,但研究成熟度还不够,相比较而言,高校协同创新主题的成熟度较高,但与其他主题的联系不够紧密,说明高校协同创新与产学研已成为当下协同创新领域的研究主体,处在研究热潮当中且有很大进步空间。在第三象限中,科技体制改革、产学研协同制造的研究处于被边缘化的位置,其中,科技体制改革一直以来是学者们较为关注的研究课题,但如今随着“2011计划”的实施,协同创新的研究更加关注高校协同创新体制机制的研究,因此,科技体制改革逐渐退出核心位置。在第四象限中,企业创新模式处于核心位置,但研究程度还不成熟,有待进一步探索。

3小结

本文基于共词分析视角,运用社会网络分析、聚类分析、战略坐标方法构建了协同创新的可视化知识图谱,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1)由51个关键词构成的共词网络,密度适中,网络聚集度高,具有小世界效应特征,共词网络连通性较好,可知协同创新是一个较为活跃的研究领域,不同研究主题之间有交叉与合作,说明协同创新理论的研究呈现多元化方向发展。高校协同创新在共词网络中占有中心位置,高等学校、创新能力、人才培养、体制机制是共词网络的核心节点,成为近年来协同创新的研究热点。

(2)协同创新领域可以划分为5个研究主题:高校协同创新、产学研一体化、科技体制创新、企业创新模式、产业协同制造。其中,高校协同创新、产学研一体化处于核心位置,但高校协同创新主题维持和发展自身的能力较强,有很大的发展空间;科技体制创新、产业协同制造处于边缘化位置,可以说是协同创新的早期范式;企业创新模式在协同创新领域占有核心位置,已被学者们关注。

总的来讲,本文运用文献计量法,以量化的方法对协同创新的期刊论文进行分析,通过高频词共词网络确定了协同创新的研究热点,聚类分析划分了协同创新的主题结构,战略坐标分析勾勒了各研究主题在协同创新领域的重要性以及位置。不仅从新的角度分析了协同创新的研究态势,而且为知识图谱的研究提供了实证研究,因此,对于协同创新、高等教育、文献计量的研究是一次有益的尝试。

参考文献

[1]钟伟金,李佳.共词分析法研究(一)——共词分析的过程与方式[J].情报杂志,2008,(5):70-72.

[2]张松,刘成新,苌雨.基于词频g指数的共词聚类关键词选取研究[J].现代教育技术,2013,23(10):53-54.

[3]邱均平,马瑞敏,李晔君.关于共被引分析方法的再认识和再思考[J].情报学报,2008,27(1):70-74.

[4]Law J,Bauin S,Courtial J-P,Whittaker J.Policy and the Mapping of Scientific Changer:A co-word analysis of Research into Environmental Acidification[J].Scientometrics,1988,1(43-4):251-264.

[5]林聚任.社会网络分析:理论、方法与应用[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41.

[6]邱均平,张晓培.基于CSSCI的国内知识管理领域作者共被引分析[J].情报科学,2011,(10):1441-1445.

[7]杨爱青.我国图书情报学科研究态势的可视化研究[D].济宁:曲阜师范大学,2012:36-37.

[8]冯锋,王亮.产学研合作创新网络培育机制分析——基于小世界网络模型[J].中国软科学,2008,(11):83-84.

[9]袁润,王慧.基于社会网络分析的图书馆学论文合著现象研究[J].图书馆情报研究,2010,(3):37-40.

[10]邱均平,吴慧.基于SNA的国际科学计量学作者共被引关系研究[J].情报科学,2012,(2):166-172.

[11]魏瑞斌.社会网络分析在关键词网络分析中的实证研究[J].情报杂志,2009,28(9):47-48.

[12]邱均平,马瑞敏.网络环境下ACA方法的应用研究[J].图书情报工作,2008,(2):85-87.

[13]李正风.关于深化我国科技体制改革的若干思考[J].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15(6):39-40.

[14]陈劲,阳银娟.协同创新的理论基础与内涵[J].科学学研究,2012,30(2):161-162.

[15]刘启元,叶鹰.文献题录信息挖掘技术方法及其软件SATI的实现[J].信息资源管理学报,2011,(1):55-57.

[16]Callon M,Courfial J P,Laville F.Co-word analysis as a tool for describing the network of interactions between basic and technological research:the case of polymer chemistry[J].Scientometrics,1991,22(1):155-205.

(本文责任编辑:孙国雷)

endprint

221高校协同创新

由高等学校、体制机制、创新能力、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创新平台等20个关键词组成。“2011计划”实施的载体就是建立协同创新中心,核心任务是提升人才、学科、科研三位一体的创新能力,突破口是改革协同创新体制机制。因此,高校协同创新是全方位的创新,是基于战略协同、知识协同、组织协同的改革运动,目的在于培养一流的科技人才,实现人才强国战略。

222产学研一体化

由产学研、创新、知识产权、战略联盟、创新联盟5个关键词组成。产学研一体化是企业、高校、政府结合达到共赢的一种组织方式,各创新主体通过建立战略联盟、创新联盟来加快产学研的进程,是协同创新的低级形式。由于企业自身对创新体系的主体地位认识不足,对产学研持以消极对待态度;高校科研选题脱离市场需求,导致科研成果积压而得不到相应的回报;政府在立项机制与评审机制方面的不合理,阻碍产学研发挥真正的效用。

223科技体制改革

由科技创新、科技体制改革、创新驱动、自主创新、战略等5个关键词组成。协同创新的突破口就是体制机制的改革,而科技体制改革不仅与科研机构和科研人员有关,从本质上讲,科技体制改革关系到政治、经济、教育各方面的国家工程[13]。在协同创新视域下,科技体制改革不再仅限于科技领域,而应该把大学、企业、政府、科研机构等创新主体都囊括进去,实现各主体的自主创新和科研战略。

224企业创新模式

由产业集群、创新绩效、创新网络、技术转移、产品创新、协同发展、创新体系等11个关键词组成。在协同创新视角下,企业的创新不仅限于产品和工艺的创新,而需要在技术、组织、管理、制度上全方位的创新。企业创新模式不再是单一形式的产业集群、校企合作,而是企业积极参与、高校开阔视野、政府做好保障,在更高的平台上实现资源、信息的共享,构建合理、科学、可行的创新模式,促进产品创新和技术转移。

225产业协同制造

由技术创新、企业集群、管理创新、知识创新、模式、供应链、客户协同创新等10个关键词组成。协同创新的先期基础是协同制造,协同制造是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实现供应链内部以及供应链之间在产业主体及产品设计、制造、管理、销售等全方位合作,最终达到人、财、物等资源有效利用的目的[14]。产业协同制造不仅包括供应链上的精细合作,而且还包括产业的前向一体化、后向一体化,也就是说,企业通过管理创新、知识创新来打通供应商、生产者、客户之间的壁垒,真正发挥“1+1>2”的协同效应。

23高频词战略坐标分析

战略坐标是1988年Law等人最先提出的,其原理是在共现矩阵和聚类的基础上,来描述某一研究领域内部联系情况和领域间相互影响情况[4],旨在揭示主题聚类的内部强度和类间关系。战略坐标是由中心度(Centrality)和密度(Density)构成的二维坐标系,其中,中心度描述的是某一主题在该领域的核心程度,揭示某一主题对其他主题的关联程度,密度描述的是某一主题内部的聚合强度,揭示某研究领域发展自身的能力[15]。运用共词矩阵进行中心度和密度的计算,可得协同创新各研究主题的中心度和密度,如表4所示。

根据表4的数据,原点坐标(639,212)分别为中心度和密度的平均值,协同创新理论的战略坐标图如图3所示,落入各象限的主题有着不同的含义[16]:第一象限表示该主题为研究的核心位置,且自身研究趋于成熟;第二象限表示该主题曾经已经被较好地研究过,自身理论程度发育较为完善;第三象限表示该主题位于研究边缘位置,自身聚合度较差;第四象限表示该主题已处于核心位置,但自身研究还未成熟。表4研究主题的中心度和密度

主题类别外部连接

平均数中心度内部连接

平均数密度高校协同创新459203619614253931746-168087科技体制改革2513953-31665842139531141198产学研一体化3667391836785757611657777企业创新模式1232484-1598132436306-166353产业协同制造2147191-683424159551-0597178图3战略坐标图

基于中心度与研究领域核心程度一致,密度与研究领域成熟度一致的思想,从战略坐标图可知,第一象限的高校协同创新、产学研一体化两大主题正处在协同创新研究领域的核心位置,但还未成熟,其中,产学研一体化与其他各主题的联系紧密,但研究成熟度还不够,相比较而言,高校协同创新主题的成熟度较高,但与其他主题的联系不够紧密,说明高校协同创新与产学研已成为当下协同创新领域的研究主体,处在研究热潮当中且有很大进步空间。在第三象限中,科技体制改革、产学研协同制造的研究处于被边缘化的位置,其中,科技体制改革一直以来是学者们较为关注的研究课题,但如今随着“2011计划”的实施,协同创新的研究更加关注高校协同创新体制机制的研究,因此,科技体制改革逐渐退出核心位置。在第四象限中,企业创新模式处于核心位置,但研究程度还不成熟,有待进一步探索。

3小结

本文基于共词分析视角,运用社会网络分析、聚类分析、战略坐标方法构建了协同创新的可视化知识图谱,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1)由51个关键词构成的共词网络,密度适中,网络聚集度高,具有小世界效应特征,共词网络连通性较好,可知协同创新是一个较为活跃的研究领域,不同研究主题之间有交叉与合作,说明协同创新理论的研究呈现多元化方向发展。高校协同创新在共词网络中占有中心位置,高等学校、创新能力、人才培养、体制机制是共词网络的核心节点,成为近年来协同创新的研究热点。

(2)协同创新领域可以划分为5个研究主题:高校协同创新、产学研一体化、科技体制创新、企业创新模式、产业协同制造。其中,高校协同创新、产学研一体化处于核心位置,但高校协同创新主题维持和发展自身的能力较强,有很大的发展空间;科技体制创新、产业协同制造处于边缘化位置,可以说是协同创新的早期范式;企业创新模式在协同创新领域占有核心位置,已被学者们关注。

总的来讲,本文运用文献计量法,以量化的方法对协同创新的期刊论文进行分析,通过高频词共词网络确定了协同创新的研究热点,聚类分析划分了协同创新的主题结构,战略坐标分析勾勒了各研究主题在协同创新领域的重要性以及位置。不仅从新的角度分析了协同创新的研究态势,而且为知识图谱的研究提供了实证研究,因此,对于协同创新、高等教育、文献计量的研究是一次有益的尝试。

参考文献

[1]钟伟金,李佳.共词分析法研究(一)——共词分析的过程与方式[J].情报杂志,2008,(5):70-72.

[2]张松,刘成新,苌雨.基于词频g指数的共词聚类关键词选取研究[J].现代教育技术,2013,23(10):53-54.

[3]邱均平,马瑞敏,李晔君.关于共被引分析方法的再认识和再思考[J].情报学报,2008,27(1):70-74.

[4]Law J,Bauin S,Courtial J-P,Whittaker J.Policy and the Mapping of Scientific Changer:A co-word analysis of Research into Environmental Acidification[J].Scientometrics,1988,1(43-4):251-264.

[5]林聚任.社会网络分析:理论、方法与应用[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41.

[6]邱均平,张晓培.基于CSSCI的国内知识管理领域作者共被引分析[J].情报科学,2011,(10):1441-1445.

[7]杨爱青.我国图书情报学科研究态势的可视化研究[D].济宁:曲阜师范大学,2012:36-37.

[8]冯锋,王亮.产学研合作创新网络培育机制分析——基于小世界网络模型[J].中国软科学,2008,(11):83-84.

[9]袁润,王慧.基于社会网络分析的图书馆学论文合著现象研究[J].图书馆情报研究,2010,(3):37-40.

[10]邱均平,吴慧.基于SNA的国际科学计量学作者共被引关系研究[J].情报科学,2012,(2):166-172.

[11]魏瑞斌.社会网络分析在关键词网络分析中的实证研究[J].情报杂志,2009,28(9):47-48.

[12]邱均平,马瑞敏.网络环境下ACA方法的应用研究[J].图书情报工作,2008,(2):85-87.

[13]李正风.关于深化我国科技体制改革的若干思考[J].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15(6):39-40.

[14]陈劲,阳银娟.协同创新的理论基础与内涵[J].科学学研究,2012,30(2):161-162.

[15]刘启元,叶鹰.文献题录信息挖掘技术方法及其软件SATI的实现[J].信息资源管理学报,2011,(1):55-57.

[16]Callon M,Courfial J P,Laville F.Co-word analysis as a tool for describing the network of interactions between basic and technological research:the case of polymer chemistry[J].Scientometrics,1991,22(1):155-205.

(本文责任编辑:孙国雷)

endprint

221高校协同创新

由高等学校、体制机制、创新能力、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创新平台等20个关键词组成。“2011计划”实施的载体就是建立协同创新中心,核心任务是提升人才、学科、科研三位一体的创新能力,突破口是改革协同创新体制机制。因此,高校协同创新是全方位的创新,是基于战略协同、知识协同、组织协同的改革运动,目的在于培养一流的科技人才,实现人才强国战略。

222产学研一体化

由产学研、创新、知识产权、战略联盟、创新联盟5个关键词组成。产学研一体化是企业、高校、政府结合达到共赢的一种组织方式,各创新主体通过建立战略联盟、创新联盟来加快产学研的进程,是协同创新的低级形式。由于企业自身对创新体系的主体地位认识不足,对产学研持以消极对待态度;高校科研选题脱离市场需求,导致科研成果积压而得不到相应的回报;政府在立项机制与评审机制方面的不合理,阻碍产学研发挥真正的效用。

223科技体制改革

由科技创新、科技体制改革、创新驱动、自主创新、战略等5个关键词组成。协同创新的突破口就是体制机制的改革,而科技体制改革不仅与科研机构和科研人员有关,从本质上讲,科技体制改革关系到政治、经济、教育各方面的国家工程[13]。在协同创新视域下,科技体制改革不再仅限于科技领域,而应该把大学、企业、政府、科研机构等创新主体都囊括进去,实现各主体的自主创新和科研战略。

224企业创新模式

由产业集群、创新绩效、创新网络、技术转移、产品创新、协同发展、创新体系等11个关键词组成。在协同创新视角下,企业的创新不仅限于产品和工艺的创新,而需要在技术、组织、管理、制度上全方位的创新。企业创新模式不再是单一形式的产业集群、校企合作,而是企业积极参与、高校开阔视野、政府做好保障,在更高的平台上实现资源、信息的共享,构建合理、科学、可行的创新模式,促进产品创新和技术转移。

225产业协同制造

由技术创新、企业集群、管理创新、知识创新、模式、供应链、客户协同创新等10个关键词组成。协同创新的先期基础是协同制造,协同制造是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实现供应链内部以及供应链之间在产业主体及产品设计、制造、管理、销售等全方位合作,最终达到人、财、物等资源有效利用的目的[14]。产业协同制造不仅包括供应链上的精细合作,而且还包括产业的前向一体化、后向一体化,也就是说,企业通过管理创新、知识创新来打通供应商、生产者、客户之间的壁垒,真正发挥“1+1>2”的协同效应。

23高频词战略坐标分析

战略坐标是1988年Law等人最先提出的,其原理是在共现矩阵和聚类的基础上,来描述某一研究领域内部联系情况和领域间相互影响情况[4],旨在揭示主题聚类的内部强度和类间关系。战略坐标是由中心度(Centrality)和密度(Density)构成的二维坐标系,其中,中心度描述的是某一主题在该领域的核心程度,揭示某一主题对其他主题的关联程度,密度描述的是某一主题内部的聚合强度,揭示某研究领域发展自身的能力[15]。运用共词矩阵进行中心度和密度的计算,可得协同创新各研究主题的中心度和密度,如表4所示。

根据表4的数据,原点坐标(639,212)分别为中心度和密度的平均值,协同创新理论的战略坐标图如图3所示,落入各象限的主题有着不同的含义[16]:第一象限表示该主题为研究的核心位置,且自身研究趋于成熟;第二象限表示该主题曾经已经被较好地研究过,自身理论程度发育较为完善;第三象限表示该主题位于研究边缘位置,自身聚合度较差;第四象限表示该主题已处于核心位置,但自身研究还未成熟。表4研究主题的中心度和密度

主题类别外部连接

平均数中心度内部连接

平均数密度高校协同创新459203619614253931746-168087科技体制改革2513953-31665842139531141198产学研一体化3667391836785757611657777企业创新模式1232484-1598132436306-166353产业协同制造2147191-683424159551-0597178图3战略坐标图

基于中心度与研究领域核心程度一致,密度与研究领域成熟度一致的思想,从战略坐标图可知,第一象限的高校协同创新、产学研一体化两大主题正处在协同创新研究领域的核心位置,但还未成熟,其中,产学研一体化与其他各主题的联系紧密,但研究成熟度还不够,相比较而言,高校协同创新主题的成熟度较高,但与其他主题的联系不够紧密,说明高校协同创新与产学研已成为当下协同创新领域的研究主体,处在研究热潮当中且有很大进步空间。在第三象限中,科技体制改革、产学研协同制造的研究处于被边缘化的位置,其中,科技体制改革一直以来是学者们较为关注的研究课题,但如今随着“2011计划”的实施,协同创新的研究更加关注高校协同创新体制机制的研究,因此,科技体制改革逐渐退出核心位置。在第四象限中,企业创新模式处于核心位置,但研究程度还不成熟,有待进一步探索。

3小结

本文基于共词分析视角,运用社会网络分析、聚类分析、战略坐标方法构建了协同创新的可视化知识图谱,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1)由51个关键词构成的共词网络,密度适中,网络聚集度高,具有小世界效应特征,共词网络连通性较好,可知协同创新是一个较为活跃的研究领域,不同研究主题之间有交叉与合作,说明协同创新理论的研究呈现多元化方向发展。高校协同创新在共词网络中占有中心位置,高等学校、创新能力、人才培养、体制机制是共词网络的核心节点,成为近年来协同创新的研究热点。

(2)协同创新领域可以划分为5个研究主题:高校协同创新、产学研一体化、科技体制创新、企业创新模式、产业协同制造。其中,高校协同创新、产学研一体化处于核心位置,但高校协同创新主题维持和发展自身的能力较强,有很大的发展空间;科技体制创新、产业协同制造处于边缘化位置,可以说是协同创新的早期范式;企业创新模式在协同创新领域占有核心位置,已被学者们关注。

总的来讲,本文运用文献计量法,以量化的方法对协同创新的期刊论文进行分析,通过高频词共词网络确定了协同创新的研究热点,聚类分析划分了协同创新的主题结构,战略坐标分析勾勒了各研究主题在协同创新领域的重要性以及位置。不仅从新的角度分析了协同创新的研究态势,而且为知识图谱的研究提供了实证研究,因此,对于协同创新、高等教育、文献计量的研究是一次有益的尝试。

参考文献

[1]钟伟金,李佳.共词分析法研究(一)——共词分析的过程与方式[J].情报杂志,2008,(5):70-72.

[2]张松,刘成新,苌雨.基于词频g指数的共词聚类关键词选取研究[J].现代教育技术,2013,23(10):53-54.

[3]邱均平,马瑞敏,李晔君.关于共被引分析方法的再认识和再思考[J].情报学报,2008,27(1):70-74.

[4]Law J,Bauin S,Courtial J-P,Whittaker J.Policy and the Mapping of Scientific Changer:A co-word analysis of Research into Environmental Acidification[J].Scientometrics,1988,1(43-4):251-264.

[5]林聚任.社会网络分析:理论、方法与应用[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41.

[6]邱均平,张晓培.基于CSSCI的国内知识管理领域作者共被引分析[J].情报科学,2011,(10):1441-1445.

[7]杨爱青.我国图书情报学科研究态势的可视化研究[D].济宁:曲阜师范大学,2012:36-37.

[8]冯锋,王亮.产学研合作创新网络培育机制分析——基于小世界网络模型[J].中国软科学,2008,(11):83-84.

[9]袁润,王慧.基于社会网络分析的图书馆学论文合著现象研究[J].图书馆情报研究,2010,(3):37-40.

[10]邱均平,吴慧.基于SNA的国际科学计量学作者共被引关系研究[J].情报科学,2012,(2):166-172.

[11]魏瑞斌.社会网络分析在关键词网络分析中的实证研究[J].情报杂志,2009,28(9):47-48.

[12]邱均平,马瑞敏.网络环境下ACA方法的应用研究[J].图书情报工作,2008,(2):85-87.

[13]李正风.关于深化我国科技体制改革的若干思考[J].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15(6):39-40.

[14]陈劲,阳银娟.协同创新的理论基础与内涵[J].科学学研究,2012,30(2):161-162.

[15]刘启元,叶鹰.文献题录信息挖掘技术方法及其软件SATI的实现[J].信息资源管理学报,2011,(1):55-57.

[16]Callon M,Courfial J P,Laville F.Co-word analysis as a tool for describing the network of interactions between basic and technological research:the case of polymer chemistry[J].Scientometrics,1991,22(1):155-205.

(本文责任编辑:孙国雷)

endprint

猜你喜欢
共词分析知识图谱协同创新
从《ET&S》与《电化教育研究》对比分析中管窥教育技术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