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政治课教学中的德育创新研究

2014-08-08 17:25丰斯君
学理论·下 2014年6期
关键词:德育教师学生

丰斯君

摘 要:中学思想政治课是学校德育的主阵地、主渠道,但长期以来,由于教育理念的偏差,课程体系自身的缺陷,使思想政治课本该具有的德育功能陷入了困境。面对我国发展越来越复杂的国内外环境,应充分发挥中学思想政治课的德育功能,以促使国家未来的主人形成科学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

关键词:中学政治课;德育;教师;学生

中图分类号:G65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4)18-0231-02

一、当前高中政治课教学中德育教育的弱化

目前,由于市场经济、网络化的负面影响,应试教育的羁绊,以及中学思想政治课本身教育方式方法的陈旧,导致目前存在其德育功能不断削弱的趋势。具体表现在:

(一)德育对象主体地位的缺失

在传统的教育模式下,受师道尊严等思想的影响,教师习惯采取不对等的方式对学生进行严厉的说服教育,从而忽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在这种情况下,中学生往往并不能认同老师的教育,从而对教育的内容产生消极的抵触情绪;另一方面,面对升学压力,中学思想政治课更多地关注显性的教学效果,而放松甚至忽视了其德育的功能。这样,德育的效果就大打折扣了。

(二)德育目标缺乏针对性和实效性

长期以来的中学德育存在的最大问题就是德育目标过于抽象,仍然是采取简单的方式空谈一些和中学生的生活实际相距太远的德育内容,缺乏时代性和脱离学生的生活实际,忽视了学生个体的实际需要,从而使他们对被动接受的内容与社会现实之间的矛盾感到迷惑不解,进而导致学生道德价值观的混乱,在心理上对思想政治课的说教产生反感,削弱了学生对思想政治课的兴趣,致使德育工作很难落到实处。

(三)德育实践方式呆板,形式单一

长期以来,德育工作缺乏创造性,以应付表面的道德遵循为目的,以获得学生的表面服从为满足,而对品德形成和发展的效果关心不够;德育工作教条化,以说教、灌输和强迫执行为主要方式,缺乏灵活性,忽视学生的主体参与和情感态度的培养,不能很好地将知识传授与行为养成密切结合,使学生感到德育就是说教、讲大道理,甚至出现学生在言行举止上表面一套,背后一套。思想政治课的根本任务是教会学生做人,做一个社会人,中学政治课应是学生探视社会的窗口,应使他们能更清楚地认识社会,理解社会,为今后他们进入社会并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打下基础。

(四)德育评价方式滞后,缺乏激励性

在传统教育教学模式下,对学生的德育评价长期以“分数”为标准,以分数定成绩,以分数断品行,高考成为对学生评价的“终极”目标,而学生的道德素质和修养却显得无足轻重。于是出现了成绩好的学生总是得到表扬,而成绩差的学生即使有良好的表现,也很容易被一笔带过;同样的事情,成绩不同的学生所得到的“待遇”总是有些差别。这样的评价制度极大地降低了高中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甚至有些虽然成绩薄弱但思想品德良好的学生也自暴自弃,更有甚者走向另一个极端,削弱了德育的实效。

二、中学政治课教学中德育教育弱化的原因

(一)重视文化素养,忽视综合素养

系统、扎实的科学文化素养固然重要,但如忽视学生综合素养的形成,也不利于学生的科学发展、全面发展和综合发展,现行高考制度太偏重科学文化素养,而对学生的综合素养关注不够。其综合素养包括思想道德素养、人文素养、心理健康素养等,正确的人才观是需要全面发展的学生,“马加爵”、“药家鑫”事件让我们不得不反思我们德育教育和现行高考制度的缺陷。现行的考试制度让学校、家庭、社会更关注学习效果,而不是学习过程,学生在备考过程中,师生共同研究和探讨的都是如何提高自己的应试技巧,以求针对不同的题型来组织自己的答案,力图以贴近“标准”答案的形式来获得较高的分数,增加被录取的概率。而在这个过程中对学生的创造潜质又关注了多少呢,更不要奢望德育教育的最优化了。

(二)学校指导思想上弱化思想政治课的学科地位

中學思想政治课与时事政策教育相互补充,与人文、社会学习领域其他科目的教学相互支撑,与学校其他各项德育工作相互配合,以实现思想政治课的德育功能。但是,很多学校并不重视政治课,其突出表现是教学时数一挤再挤,思想政治课的学科地位事实上被削弱了,政治课的德育功能必然受到影响。

(三)政治课教学形式单一

就目前新课改背景下政治课教学形式而言,虽然有了一些改变,出现了一些好的做法,如,研究型课,自主导学课等,但总体上还是教师讲述式,即教师根据自己的备课和准备的资料,进行主讲,学生被动地听。教师在讲述的过程中,即使有德育的引导,那也不过是简单地说教罢了。

(四)教师教学中的偏差

现行的考试制度使得广大的中学教师只是单纯地传授知识,而忽视了德育教育的功能和它的隐性作用。部分教师对思想政治课的德育功能认识严重不够,教师正是在不正确的理念指导下,盲目追求学生的分数高低,而忽视了能力和道德品质的培养问题。这些“名师”们更多地钻研的是:怎样更有效地传授知识,怎样更有技巧地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等问题。

三、拓展高中政治课教学中的德育教育的思考

(一)学校树立正确的办学思想

第一,学校应该以正确的思想为指导,遵循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在办学过程中努力打造一支能适应教育教学改革和发展需要、结构合理、师德高尚、学养深厚、相对稳定的专业型、学习型、创新型师资队伍,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提供有力的智力支持和师资保障。

第二,树立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教育观。传统的教育观偏重智育,而忽视了全面发展。学校必须树立全面发展观,改变传统重智育的观念,坚持“德育为优、以德促智”、理论学习和社会实践的统一,着力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实现其全面发展。

第三,树立人人都是人才,都能成才的观念。“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学校应为人人都是人才,人人都能成才的观念提供平台和良好的外部氛围,应面向全体学生,无论成绩高低,关爱每个学生,发现他们的潜质,让每一个人都能健康成长。

(二)拓展政治课教学形式

1.案例式教学。既可以丰富教学内容,使理论深入浅出,又可以使学生牢牢掌握所学知识。在案例中掌握知识,明晓事理。教师要注重积累素材,以案例来说明政治课的相关理论和知识,也可以起到德育教育的作用。

2.讨论、辩论式教学。既可以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也可以使学生对某一问题有更深刻的理解,收到理论教学的良好效果。知识与德育并举。

3.自我教育式教学。既可以培养学生自学的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又可能使学生了解教师备课、讲课的辛苦,尊重教师的劳动,有利于加深学生与教师之间的沟通和了解,增进师生之间的感情。加强德育的隐性效果。

4.社会实践式教学。思想政治课教学要广泛开辟第二课堂,搞一些社会实践活动,一方面可以巩固知识,另一方面开拓了学生的社会视野,丰富了社会阅历。我在讲授消费的知识时,就让学生在中学生中做了广泛调查,并分析了原因之后才学习,效果好多了。我在讲授企业的经营策略时,就利用一节课的时间把学生带到附近的企业调研,让他们感受企业的经营之策。我在讲授村民自治的知识前,就把学生带到附近的村委会选举现场观摩。走出课堂,走进社会,学习知识与德育二者兼得。

(三)充分发挥教师的作用

高中政治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素质,转变观念,调整思想政治课的德育思路。教师的工作是育人为本,而作为德育的主体之一,德育工作的成效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自身。

1.素质教育理念。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之需,是提高整个国民素质的迫切要求,它依据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以尊重学生主体性和主动精神,注重开发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关注健全的人格发展为根本特征的教育。

当前广大中学高中教学面临升学压力,偏重应试教育,对素质教育贯彻不落实,不彻底,或者说有些中学的素质教育仅仅是一种“花架子”,我通过对巴中中学高中部5 500多名学生和280名教师的调查情况反思,要促进素质教育发展,需做到以下几点:第一,面向全体学生,关注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第二,研究学生个性发展,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因材施教;第三,重点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思想品质与能力;第四,让课堂回归生活,让学生在生活中感悟知识,获取知识;第五,注重学生的学习过程,关注学生发展过程。

2.创新教育理念。创新教育是以培养人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教育,为迎接知识经济的挑战,必须着重研究和解决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问题。其具体做法是:

第一,改变师生关系,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的创新热情。教师应本着以“学生发展为本”的原则,树立师生平等观念,注意与学生进行情感交融,创造一种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营造一个民主、活泼的课堂氛围。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创新热情、开拓学生思维,把课堂变成实现以创新精神和实踐能力为重心的素质教育的主阵地。

第二,巧设疑问,鼓励参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教学过程是一个设疑、质疑、解疑的过程。爱因斯坦说:“被放在首要位置的永远是独立思考和判断的总体能力的培养,而不是获取特定的知识。”伽利略的重力加速度理论的产生、超导体的发现、杂交水稻的培育成功、相对论的提出等等,无不是对既有观念的质疑而获得成功的。因而,教师在教学中要巧妙设计疑问,让学生讨论,激励学生质疑,积极引导学生去探索学习。

第三,改变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在政治课的教学中,一方面要引导学生由传统的老师讲我听和练习的学习方式,转变为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另一方面,要引导学生去探索、去质疑,在发现问题中提升思维能力。

参考文献:

[1]缪礼端.创新教学理念提高教学质量[J].思想政治课教学,2007(2).

[2]史维东.高中思想政治新课程教学的几点反思[J].思想政治课教学,2007(4).

[3]曹美霞.新课标下评课方式的多元化[J].思想政治课教学,2007(6).

[4]王挨文.如何扭转高中理科班政治课日益边缘化的现实[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08(1).

猜你喜欢
德育教师学生
德育要在“善”处留白
《中国德育》
最美教师
德育提效:必要的叙事转向
教师如何说课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赶不走的学生
学生写话
学生写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