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谈用波利亚“怎样解题”的提示语解高考题*
——以重庆市2013年理科第22题为例

2014-08-08 09:19杨孝斌罗永超
通化师范学院学报 2014年4期
关键词:波利亚整数题意

杨孝斌,罗永超

(凯里学院数学科学学院,贵州凯里556011)

美籍匈牙利数学家、数学教育家G·波利亚在他的《怎样解题》一书中,首先给出了著名的“怎样解题表”.在怎样解题表中,波利亚指出,首先“你必须理解题目”.并给出了帮助解题者理解题目的几个基本问题:未知量是什么?已知数据是什么?条件是什么?理解题意是解题的最重要的环节.波利亚曾多次指出“理解了题意,相当于解决了问题的一半”,“理解了题意,往往能直接找到问题的解法”.理解题意的提示语中最常用的也是最关键的提示语主要有“它是什么”、“它有什么性质”、“它能如何表示”.这里的它,涵盖了题目中的所有对象,包括每一个已知量,每一个未知量,每一个式子,式子中的每一个符号,每一个符号的上标、下标,每一个图形,图形中的每一个元素等等.理解了题目中的所有的“它”,弄清了每一个“它”的性质,并找出这些所有的“它”之间的相互关系,就理解了问题,走出成功解决问题的第一步.

除了理解题意的提示语之外,“盯住目标”、“回到定义去”、“你以前见过它吗”、“有什么方法可以利用”,等等诸如此类的,是解题常用的提示语,以下把这些提示语统称为“怎样解题”的提示语.下面我们尝试用“怎样解题”的提示语来解重庆市2013年高考数学的第22题,此题是试卷的最后一题,即所谓的“压轴题”.

真题回放(重庆市2013年理科第22题):对正整 数 n,记In= {1,2,…,n},Pn=.试求:(I)求集合P7中元素的个数;(Ⅱ)若Pn的子集A中任意两个元素之和不是整数的平方,则称A为“稀疏集”.求n的最大值,使Pn能分成两个不相交的稀疏集的并.

此题新颖有创意,与以往压轴题的命题风格完全不同,题目有较大的开放度和灵活性,重点考查学生灵活运用分类讨论、反证法、构造法等几种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进行探索、分析与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是一道以能力立意的好题目.该题虽有一定的难度,但所涉及的主要是一些基本概念、基本知识和常用的数学思想方法,同时考察学生对“新定义”的理解.下面我们尝试用“怎样解题”的提示语来分析并解决此题.

问题(I):盯住目标!求什么?集合P7中元素的个数.

如此看来,问题(I)关键在于对Pn的理解,如果读不懂题,看不懂这个集合中的元素构成,实在是难以入手.同时,运用观察法对特殊值的考察也是考点之一.此外,对Pn的理解也直接影响到问题(Ⅱ)的解决,这充分说明了理解题意的重要性.

问题(Ⅱ):盯住目标!求什么?求n的最大值.

n的最大值与谁有关?要满足什么条件?使Pn能分成两个不相交的稀疏集的并.分成两个不相交的集合的并,是什么意思?Pn=A∪B,且A∩B=φ.对A与B还有什么要求?A与B是稀疏集.稀疏集是什么?这个概念以前从未见过,题目里面是如何定义的?若Pn的子集A中任意两个元素之和不是整数的平方,则称A为稀疏集.也就是说,这里定义的稀疏集是Pn的子集,并且满足这个子集中的“任意两个元素之和不是整数的平方”.

接下来怎么办?考虑什么?根据问题(I)的解答,考虑Pn的元素构成.很容易看出In⊆Pn,而Pn=A∪B,且A∩B=φ,同时要求A与B是稀疏集,也就是集合A与B均要满足“其中任意两个元素之和不是整数的平方”.这里提到In,In是什么?In中的元素有什么特点?根据条件In={1,2,…,n},In中的元素就是前n个正整数.

现在怎么办?从哪里入手?从最简单的情形入手,由于In⊆Pn=A∪B,不妨试试从前n个正整数入手.不妨设1∈A,因为1+3=22,故3∉A,于是3∈B,同理6∈A,10∈B,于是有15∈A,但是1+15=42,这与A为稀疏集矛盾.

这个结论说明了什么?当n≥15时,由于{1,2,3,…,15}中的元素不能全部放在两个稀疏集中,故In中的元素不能全部放在两个稀疏集中,因而Pn不能分成两个不相交的稀疏集的并,因此n最大不超过14.

下面考虑n=14的情形.当n=14时,有.

这样就可以了吗?问题到这里,到底想干什么?目标是什么?现在要考虑的问题是P14能否分成两个不相交的稀疏集的并?也就是寻找稀疏集A与B,满足P14=A∪B,且A∩B=φ.现在我们该怎么办?从哪里入手?仍然从简单的情形入手,首先考虑P14中的整数,其次是P14中的两个数的和为整数的情形,我们已经将P14进行了上述分解.此时我们要重点关注那些使为整数或分数的k的值,也就是k=1,4,9的时候的情形.因为如果k≠1,4,9,且k∈{1,2,…,14},很显然有均为无理数,且这些元素与P14中的其它任何数之和都不是整数.

接下来我们该怎么办?分情况讨论.下面分四种情况讨论并最终解决问题.

即I14),剩下的元素组成的集合记为 S′4=,根据稀疏集的要求,可令,则A2,B2均为稀疏集,且A2∪B2=S′4.③同理,当k=9时,,去掉其中为整数的那些数(因为它们都属于S1即I14),剩下的元素组成的集合记为,根据稀疏集的要求,可令,则A3,B3均为稀疏集,且 A3∪B3=S′9.④当k≠1,4,9,且k∈{1,2,…,14} 时,令.因此,集合C中的元素均为无理数,且这些元素与P14中的其它任何数之和都不是整数.

综上所述,令A=A1∪A2∪A3∪C,B=B1∪B2∪B3,根据上面的构造过程知,A与B均为稀疏集,并且满足P14=A∪B,A∩B=φ.因此,当n=14时,有P14能分成两个不相交的稀疏集的并.所以,n的最大值为14.

以上是利用波利亚“怎样解题”的提示语解数学题的一个实例,从上述过程可以看出,利用“怎样解题”的提示语解数学题,可以帮助学生弄清问题中的各个元素,从目标入手,找到已知量、未知量之间的联系,逐步深入问题的核心,从而解决数学问题.这些提示语,看似平淡无奇,但由于它们均是从问题中基本元素的定义和性质出发,层层深入、步步逼近问题的核心.因此,这些提示语在解题中的成功运用,往往能帮助学生抓住问题的本质,在解题过程中化繁为简、化难为易.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尝试用“怎样解题”的提示语开展教学,利用这些提示语帮助学生理解题意、弄清问题、找到问题的解决办法.学生在教师的示范和引导之下,能够学会用“怎样解题”的提示语解数学题,并将其逐步内化,最终发展成为自己的解题提示语.

[1](美)G·波利亚.怎样解题[M].涂泓,等译.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11.

[2]杨孝斌.数学教学思维导向的研究[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10.

猜你喜欢
波利亚整数题意
明确题意 正确解答
ex≥x+1与lnx≤x-1的应用
波利亚——本老师不是变态
一类整数递推数列的周期性
一道课本习题的变式探究
关于四奇数平方和问题
答案
一道中考题的五种解法
波利亚的“怎样解题表”
求整数解的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