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引娣
摘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内容,语文素质的提高应在习惯养成上下功夫,只有在习惯养成中素质才能得以落实,成绩才能提高。
关键词:成绩;习惯;提高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4)12-0114-01在中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总会有一部分学生语文学习成绩很难提高,这是令许多中学语文教师都感到很无奈的事实。究其原因,除去智力因素外,根本原因在于这些学生由于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而制约了语文学习能力的发展,造成语文学习效果不佳,成绩停滞不前。数年的语文教学实践,我深深地体会到:在当前的高考、中考模式下,要想学生花很多时间去学习语文根本就是不可能的,而中考要的就是分数,语文这150分必不可少。如何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语文成绩,是我近年来思考最多的问题。三届学生的语文中考成绩就充分证明: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单位时间内的语文学习效率,是中考取得成功的法宝。
1.培养学生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
阅读是获取知识的最重要的手段,阅读能力的强弱是一个人语文水平最明显的表现,语文学习不可一日不读,良好的阅读习惯,如朗读、背诵、做笔记、摘录、批注等有助于培养语言感悟能力,提高阅读效率,进而提高语文综合能力。
"读"曾经是语文学习中最基本的能力之一,古语"读书百遍,其义自见"、"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就是强调"读"的重要性。而现在有很多学生不喜欢"读",不开口"读",或者不出声地"读",有的学生开口"读",但是只是有口无心地念经,一早上读下来,无任何收获。针对这种情况,我要求学生读书不但要开口,而且要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也就是在任何时候,只要是老师要求读书,任何学生必须手拿一支笔,边读书边做标记,将不理解的地方记下来,能够自己弄清楚的 ,自己动手查工具书弄清楚,这样就能做到读有所获。
2.培养学生勤于查工具书的习惯
是否善于使用工具书是一个人自学能力强弱的主要体现,在语文学习中这一习惯尤其重要。习惯于使用各类字典、词典,有助于学生形成主动求知、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相反没有养成这一良好习惯的学生大多缺少主动学习意识,而表现为被动接受甚至是被强迫接受知识,因而大大影响学习效果。《中学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借助工具书和有关资料,读懂不太艰深的古代诗文"。老师不可能将任何东西都教给学生,因此在平时教学中,老师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探究的能力,要让学生自己动手寻找到问题的答案,这一点在推行素质教育的今天尤为重要。
3.培养学生勤于思考、善于质疑的习惯
读了书后不思考就等于没读,看完一篇文章、一本书,最起码要知道它写了什么,怎么写的,有什么地方值得学习。对于生活中的很多事也应做一个有心人,多多思考,不要只在大脑中留下一个印象,更不能一晃而过。许多有意义、触动感情的事更值得深思,这样到了写作的时候也就不会无话可说,写出来的东西也不会那么肤浅,只停留在表面。读书贵有疑,其可贵之处在于能解放思想,独立思考,大胆探求。但是提倡读书有疑并非胡乱猜疑,而是应引导学生敢疑、善疑,从而刺激思维,激发学习兴趣,提高语文学习的素质。
美国教育家萨奇曼认为,人生来具有一种好奇的倾向,儿童具有自然而又旺盛的探索精神和强烈的求知欲,会本能地对一切新奇的事物感兴趣,他们会想方设法弄清这些新奇事物的背后究竟发生了什么,这是一种进行科学研究的可贵的动力和心理资源。我们教师就是要激发学生的这种求知欲。语文课是一门开放的学科,对于同一问题的不同看法只要是言之有理都应该承认。在平时的阅读教学中,特别是文学作品的教学,我总是尽可能地让学生尽情陈述自己的看法,有时是让学生展开唇枪舌剑的辩论,创新思维的火花不断被激发出来,有时同学们的观点让老师都敬佩三分。经过三年的锻炼,同学们都逐渐养成了善于质疑,自己提出问题,自己解决问题的习惯。
4.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习惯
现在国家提倡的研究性学习倾心于培养学生对未来和生活的冒险、探索、锲而不舍、无所畏惧的研究精神,把每一堂课都看成是一次精神探险,把每一个教学环节都看成是一个探索亮点。在平时的语文教学中,我经常将全班同学分成若干个小组,针对不同的问题展开讨论,然后大家互相交流。这样,在大家交流的过程中,这种合作探究的思想意识就充分渗透到同学们的心中,也在潜移默化中强化了学生的人际关系意识。
5.培养学生课前复习的习惯
至圣孔子就说过学生应当"温故而知新"。在当前语文学习氛围不足的情况下,我要求学生在每次语文课前二、三分钟复习上节课的内容,争取最大限度地落实学习任务。长时间的要求训练,学生逐渐能够做到每次语文课前读书巩固上次课的内容。这也是从另一个侧面强调学生对语文学科的重视。
6.培养学生积累归纳的习惯
语文学习不可以一蹴而就,也不可能立竿见影,非得靠长期积累不可,要想一锄头掘一口井的想法是不切实际的。每次讲完试卷或上完文言文,我都会留适当的时间给同学们做知识归纳,三年下来,许多同学都已经积累了厚厚的几大本笔记,考试前不需要翻其它复习资料,只需要看自己的笔记本就可以复习某一块知识点了。三年来,同学们在我的指导下逐步养成了良好的语文学习的习惯,语文素养不断提高,语文应试能力不断加强。三年的历次大型考试,我所代的两个班的语文成绩都稳居年级前茅。培养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目的在于培养积极的学习品质,主动参与语文课堂学习。积极参与语文学习如办手抄报,参加文学团体活动,参加演讲会,辩论会,编演课本剧等活动。我们要重视语文的学习,要坚信"语文来自于生活,生活就是语文"的理念。语文就在你的身边,只要你去寻找,就会找到语文。蓝天中飘着几朵白云,淡淡的,自由自在的,你觉得真好,把它写下来,这就是语文;亲手播下一粒种子,亲眼看到它发芽、开花、结果,用你的笔记下这份欣喜,这就是语文;你读了一篇感人至深的文章,用笔写下你的激动,这就是语文;你参加演讲比赛,进行调查访问……用笔写下来,别忘了,这还是语文。语文在李白"床前明月光"的思乡情中,语文在杜甫"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博大胸怀中,喜爱语文,你会感到其乐无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