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有效整合中职语文教学和职业核心能力

2014-08-07 20:35付学佳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2014年6期
关键词:职业核心能力中职语文教学有效整合

付学佳

摘 要:作为中职院校中一门重要的基础课程,中职语文所占的课程比例是非常重的,中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为培养复合型的应用性人才。因此,中职院校的很多学生都是十分看重专业课的,对于中职语文等基础课程就较为轻视,而中职语文课程在主观上也存在着教学内容职业性差以及实践性较弱等问题。因此,在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上,中职语文也没有发挥出它应有的作用。在我国相继提出职业核心能力培训方法和能力模块的大背景下,中职语文课程的培养目标也应是以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为中心的,在设置课程目标时应从培养学生职业核心能力的角度出发,将中职语文教学与职业核心能力有效地整合起来,找到一条适合其自身发展的中职语文教学的职业化模式。基于此,从职业核心能力的内涵、中职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以及中职语文教学和职业核心能力的整合策略三个方面,进行详细的分析和探讨,进而探索如何有效地整合中职语文教学和职业核心能力。

关键词:中职语文教学;职业核心能力;有效整合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1-7836(2014)06-0111-02

1 职业核心能力的内涵

1.1 人际交流的能力

作为现阶段我国各个行业的劳动者必须具备的重要能力,人际交流和沟通的能力能够充分地反映出其职业素养的高低,同样的中职院校的学生也应具备较好的利用信息技术以及现代语言进行沟通和交流的能力,通常情况下,交流的能力又包括口头表达的能力、提供书面陈述的能力、谈判的能力、建立公共关系的能力、收集信息的能力、提供信息的能力、提供建议的能力以及与不同层次的人建立联系并保持联系的能力,其中,口头陈述的能力又包括了接听电话、演讲以及交谈等内容,而提供书面陈述的能力则包括了起草文件以及提交报告等内容。

1.2 自我学习的能力

作为最主要的职业核心能力,自我学习的能力也是我国职业技术院校的基本培养目标,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的进程中,在此过程中劳动者要想真正地适应技术创新的不断进步、组织结构的不断变化以及工作过程的持续变化,那么其就必须具备较强的自我学习的能力。传统的中职院校的教学模式基本都是在向学生灌输书本上的知识,对提高学生自我学习的能力是不够重视的。因此,我们必须对其进行适当的改善。

1.3 解决问题的能力

所谓的解决问题的能力指的就是劳动者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制定解决问题的策略以及最后检查策略实施效果的能力,在学生们今后走上工作岗位后,势必会面对很多问题并遇到一些困难,这就要求学生们应能够冷静地面对问题,对其进行深入的分析和探索,从而制定出能够有效解决问题的方法,并且方案付诸于行动,最终妥善的解决所遇到的问题和困难。

1.4 团队合作的能力

所谓的团队合作的能力指的就是在满足工作实际需要的大前提下,协同合作目标并与其相互配合,从而共同完成任务或目标的能力,其是在所有职业活动的工作能力中抽象出来的,作为一种核心技能,团队合作能力具有普遍的迁移性和适应性,同时团队合作能力也是一种与劳动者的领导、同事以及下级进行人际交往、共事以及显示团体取向的行为能力。

1.5 信息处理的能力

信息处理的能力就是指在劳动者日常工作的过程中,其应在满足自身工作需求的大前提下,借助于各类信息处理技术和软件对我们所掌握的信息资源进行收集、开发、筛选、处理以及展示的能力,无论是在何种职业中,甚至是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都必须具备较强的信息处理的能力。

2 中职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2.1 教学目标不够明确

现阶段,在我国中职院校语文学科的教学体系中,相应的课程标准是不够统一的。因此,中职语文的教学目标就也是十分模糊的,在教学的过程中,中职语文教师基本都是遵照普通高中的语文学科的课程标准来展开一系列的教学活动,还有一部分中职语文教师只凭个人的喜好来开展教学活动,正是由于中职语文课程的教学目标不够明确,导致中职语文的发展也是十分缓慢的。

2.2 教学理论较为落后

在我国各类院校的教学工作都是深化改革的大背景下,我国的普通高等院校基本上已经开始全面地实行新的教材体系和课程标准,这种全新的教学理论提倡学生们进行个性化的阅读,同时也鼓励学生采用自主学习或是与同学相互协作而完成学习任务,这对于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是非常有帮助的。然而,中职院校语文学科的教学工作却仍然沿用传统的教学理论,对于教材体系和课程标准也没有进一步地开发,从而限制了中职语文的发展。

2.3 教学内容过于随意

在中职语文的教学过程中,由于没有明确的教学目标和统一的课程标准,那么也就无法有效地确定相应的教学内容,在开展各项教学活动时,很多教师都会感觉到无从下手,学校选择的语文教材针对性较差,对于教师的教学方式以及教学内容都没有明确的规定,教学内容过于随意,这就大大降低了中职语文教学的有效性。

2.4 评价方式也较为落后

在中职院校就读的学生,由于他们不会受到高考因素的干扰,所以在中职语文的教学过程中,应充分地提升教学评价的形成性。然而,实际的情况却是我国中职院校的教学评价工作仍采用传统的终结性评价的方式,在考核学生对语文学科的学习效果时,都是以试卷的分数来评价的,根本没有考虑到学生们的学习过程和个体差异,大大地降低了语文教学的效果。

3 中职语文教学和职业核心能力的整合策略

3.1 逐步转变师资团队的教学观念

在中职院校的教学工作中,教师是核心的组成部分,在培养具备较强职业核心能力的技能应用型人才上,教师也发挥着非常关键的作用。只有教师具备非常高的执教理念和专业素质,那么才能培养出具备较强职业核心能力的学生。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的形势下,市场的需求对职业教育人才的培养也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因此,教师应及时更新教学理念和理论,创新教学模式,不断完善自身的知识结构,从而充分地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和职业核心能力。

3.2 创新教学模式,完善语文课程的教学体系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中职语文课程的教学体系实际上就是普通高校语文课程教学体系的缩影,而这与“能力本位”的中职院校的教学理念并不适应。在中职院校语文学科的教学过程中,应充分地考虑到学生的实际工作过程这一因素,重点培养学生的职业核心能力,不断地完善语文学科的教学体系,根据学生们将来可能所从事职业的实际需求来安排教学内容,重点培养学生们的专业素质和职业核心能力。

3.3 强化应用写作,培养从业技能

作为中职语文课程的主要教学目标,培养学生的应用写作能力对于学生将来走上工作岗位也是十分重要的。在我国的中职院校中,还是以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为主,而语文学科作为一项基础课程,其也应是为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而服务的。因此,中职语文教师应强化提升学生的应用写作能力,不应照搬普通高等院校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方式,应先明确语文学科和学生专业学科的关系,从而对自身进行准确的定位,这样才能确立最为合适的写作能力的提升方法。另外,还应开设与学生专业课相关的写作课程。比如,电子商务专业就可以开设商务文书的写作课程,而文秘专业则可以开设公文写作课程,切实地提高学生们的从业技能。

3.4 突出专业知识,重点提升学生的听说能力

由于学生生源的问题,进入到中职院校的学生的语文等学科的基础素质本身就是较差的,他们对语文学科的学习兴趣并不高,导致了他们的听说能力无法提高。而要想解决这一问题,就应以学生所在专业的知识为基础,有针对性地提升学生的听说能力。首先,应全面推广普通话,在平时的工作和学习过程中,应要求学生们用普通进行交流;其次,在别人讲话的过程中,教师应要求学生专注并且认真地倾听别人的讲话内容和讲话习惯,聆听自古就是我们的传统美德,学生在课堂上应认真听讲,这样才能提高语文的学习成绩;最后,在组织听说训练时也应以学生的专业知识为基础,用学生熟悉的教材对他们进行听说训练,使他们敢于说话,提高语言能力,从而提升其心理素质和听说能力。

3.5 为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应进一步完善教学评价的方式

在中职语文学科的教学过程中,教学评价所起到的最主要作用就是对教学质量的监测作用,对教学进行评价的根本目的就是要促进学生、教师、学校以及本学科的共同发展,因此,中职语文的教学工作应改变传统的终结性的教学评价的方式,试卷以及相应的分数并不能够完全反映出课堂上的教学效果,应以关注学生们的学习过程以及尊重学生们的个体差异为基础,大力的推行发展性的教学评价的方式,教师应肯定学生们在学习过程中所作的努力,从而激发学生们在语文这门学科中的学习热情,充分地提高他们学习这门课程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全面地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赵丽萍.浅谈职业学校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J].语文天地:高教版,2012,(3).

[2]贺亚娟.试论在中职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D].呼和浩特:内蒙古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3.

[3]田静.如何在语文教学中渗透职业核心能力[J].赤子,2013,(7). 2014年6月第33卷第6期

endprint

猜你喜欢
职业核心能力中职语文教学有效整合
信息技术与初中物理教学有效整合初探
基于高职学生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的校企合作社团活动的设计与实施
浅议中职思想政治教育与职业核心能力培养
新生代农民工职业核心能力发展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