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历史上 ,为了达到治国安邦巩固统治的目的,统治阶级无一例外需要通过各种手段向人们灌输其思想。在我国古代历史上,儒家是统治阶级利益的代表,其思想具有统治地位,所以其关于治国安邦举措的论述尤为明显。
关键词:古代思想政治教育;儒家思想中图分类号:G648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4)18-0021-01古代的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重大作用,儒家的仁政王道,道家的清静无为、以退为守,法家的循名责实、信赏必罚,这三者构成中国古代文化的基本要素,通过历代的"教化",浸透于民族的性格和心理中,"教化"的好坏影响着统治阶级的统治地位。我国古代关于思想政治教育在治国安邦上重大作用的论述,在儒家思想中表现得尤为明显,孔子作为儒家思想的创始人,其论述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
1."为政以德",以达到"众星共之"的目的
孔子在治国安邦问题上,提出了"为政以德"的著名主张。德治是孔子的政治主张,是指以礼乐教化来提高人民的道德素质,使遵守社会行为规范成为一种自觉,从而达到国泰民安的目的。德治的中心思想是对人民施行道德教化,令人心悦诚服,而不是单纯依靠严刑峻法来迫使人民畏服。孔子主张"以德为主, 以刑为辅"。孔子讲"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强调贤臣明君自身的道德垂范。实行德治最重要的是执政者必须"为政以德"。因为"政者,正也",执政者首先要从修炼自己的道德品质做起,带头端正自己的言行。"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论语•子路》)统治者的自身道德表率, 一方面有利于社会教化的推行,净化社会风气,孔子曾云:"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上行下效是道德教育中一个普遍的规律;另一方面也有利于国君自身威信的提高,获取民众的认同,两个方面都有助于王朝政权的巩固。 "众星共之",表面上看是获得一国之内民众的认同,其更重要的表达是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之后,对外部其他诸侯国的民众产生吸引力,从而提升自身实力,进而对其他诸侯国产生威慑力,达到"战胜于朝廷" 的目的。
2.举贤才,"则民服"
为政以德,能使民众顺服,天下太平。那么,怎样才能使老百姓心服口服呢?鲁国国君哀公问孔子:"何以则民服?"孔子回答:"举直错诸枉,则民服;举枉错诸直,则民不服。"人是良莠不齐的。如果把正直的人提拔出来,放在邪曲的人之上,百姓就服从了,反之,如果把邪曲的人提拔出来,放在正直的人之上,百姓就不服从。这也就是"举贤才"的具体措施。在政权内部,逐步加强贤才的力量,逐步削弱邪恶的影响,政治清明,百姓归心。
孔子认为:选拔贤才有五个方面的好处:一是贤才能治理好国家;二是避免坏人混进官员队伍;三是能使人民诚服拥戴;四是可以教化不正之人;五是民众能互相勉励而上进。孔子的理想政治是"安定"和"济众",只有任人唯贤才能实现这种理想。孔子的理想领袖是尧、舜、禹,他们是天下为公的思想,政权择贤而传,并不一定传位给自己的儿子。他们的用人路线正是任人唯贤的路线。孔子主张的"举贤才"的用人路线,目的是打破门第界限,实现"安定"和"济众"的社会理想,也同时是给士开辟从政的道路。
3.言而有信
孔子认为,为政的原则是言而有信。只有这样,才能带领民众前进,使国家得到发展。为此,孔子打了一个比喻。他在《为政篇》中讲:"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 阐明了人若无信用, 一如车无轴轮而不可运行。一方面,诚信作为个人立身处世以及道德修养的基本要素, 要求个体真实无妄、人己不欺和以义理为宗。《论语•卫灵公》中言:"君子义以为质, 礼以行之, 孙以出之,信以成之,君子哉。"强调了守信才能成就君子之所为, 而"言无常信,行无常贞,惟利所在,无所不倾,是则可谓小人矣"。另一方面,诚信是社会交往以及经商致富和治理国家所需要遵循的基本规范准则。如"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论语•学而》)。但由于中国文化强调自律而忽视他律, 重视个人修身养性而忽视法治建设, 因此在中国文化背景下诚信实践便主要体现为宣教,即通过模范人物的确立和义理的宣传来形成民众的道德观念。
4.君子不器
为政者应扮演什么角色,成为什么样素质的人呢?子曰:"君子不器。"器,即器具。君子不器:一种解释,不能像器具一样只有一种用途,应有多种用途。另一种解释:君子不能像器具一样,没有自己的独立思考和判断,只是听任别人的支配。"君子不器"实是孔子"礼--仁"关系论的又一体现,是孔子为儒家知识分子入仕规定的一个基本准则,如果只达致礼的外在形态--"礼制"的要求或是只达致礼的内在本质--"仁"的要求,都只能成为单一的、实用的"器",而只有既遵循"礼之仪",严格遵守礼所规定的秩序,同时又追求"礼之质",为外在的"礼"注入 "仁"的实质,才能"文质彬彬,然后君子也。"(《论语•雍也》) "君子不器"是孔子"士志于道"的具体解说,"士是道的承担者",由于"道"无具体表现,故"士"只能守住个人的修养尊严方可守住"道",而"不器"正是儒家知识分子应严格遵守的"弘道"之准则 。
综上所述,我国古代思想政治教育在治国安邦上重大作用的主要论述,体现在为政的"德"、"信",选拔人才任用人才以"贤"为标准,以及"不器"的个人修养准则。通过对个人与社会以"德"为核心的"仁义礼智信"要求,达到整个社会的和谐。从历史上说,德治是中国知识分子的一种理想的治国方略。中国古代的知识分子们从善良的愿望出发,设计了这样一种政治方略,并且找到了远古时代的尧、舜、禹作为范型,鼓励后来的统治者们以这种理想的政治方略来治理国家。
作者简介:
王超(1989-)四川广安人,西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2013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青年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参考文献:
[1]刘向著,《战国策•邹忌修八尺有余》,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8月第二版,第326页。
[2]赵昀晖:《从"君子不器"看孔子所论"仁"与"礼"的关系》,《学术探索》,2010年第3期。
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