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 琴
萎缩性胆囊炎病理改变及其与胆囊癌的关系探讨
崔 琴
目的 对萎缩性胆囊炎病变与胆囊癌的关系进行研究。方法 对330例萎缩性胆囊炎患者根据入院检查结果,按照患者病情,将患者轻度、中度与重度3组,分别184、83、63例,随后对3组患者分别进行组织学观察。应用免疫组织化(SP法)技术观察患者细胞增殖情况。结果 轻度组癌变率为0.00%,中度组为3.61%,重度组为22.22%,故重度萎缩性胆囊炎合并腺瘤发生癌变概率明显高于轻度与中度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CNA阳性细胞在轻、中、重度萎缩性胆囊炎中比率关系分别为12.6%、18.5%以及39.6%。结论 重度萎缩性胆囊炎容易病变呈胆囊癌,因此在治疗过程中务必进行手术切除控制病情。
萎缩;胆囊炎;胆囊癌;关系
研究表明,胆囊癌的发病率和患病病史、多发性胆结石等病状有关[1]。其中,长期患有萎缩性胆囊炎的患者,胆囊黏膜会出现病变,出现上皮增生以及多类基因蛋白表达异常等症状[2]。目前,大多数学者均表示,胆囊癌或许是由萎缩性胆囊炎引发的[3]。本研究对萎缩性胆囊炎病变和胆囊癌的关系进行探讨。对接诊的330例萎缩性胆囊炎患者,利用免疫组织化(SP法)技术,观察患者细胞增殖情况。为二者关系提供可靠依据,现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择陕西省子长县人民医院2012年1月~2014年6月的330例萎缩性胆囊炎患者,其中男112例,女218例。25~30岁者26例,31~40岁者78例,41~50岁者119例,51~60岁者88例,61~75岁者19例。患者均出现不同程度的右上腹疼痛情况。94例患者有阵发性绞痛,113例患者恶心、呕吐、食欲不佳。病史2.3~32.8年。入院后,全体患者均接受常规B超检查。B超检查结果显示,胆囊内占位性病变、息肉样病变的患者共有163例,胆结石患者132例,胆囊壁局限性、弥散性增厚的患者有42例。
1.2 病理学观察 根据入院检查结果,按照患者病情,将患者轻度、中度与重度3组,随后对3组患者分别进行组织学观察。应用免疫组织化(SP法)技术观察患者细胞增殖情况。
1.3 萎缩性胆囊炎的分级标准[4] 轻度:病史1年以内,胆囊无异常情况,囊壁无明显增厚情况。结石无或少量,黏膜上皮无缺失,腺上皮细胞无异型性,有轻微的腺体增生,黏液腺分泌旺盛。中度:病情为上述轻度与下述重度之间。重度:病史超过5年,B超结果显示胆囊出现异常,囊壁弥漫性或局限性增厚。严重结石且伴有息肉样病变。黏膜缺损严重,残留腺上皮细胞形成代偿性区域性增生集中,黏液腺分泌增强。
1.4 免疫组化染色检测增殖细胞核抗原(Proliferating Cell Nuclear Antigen,PCNA) 使用癌胚抗原(Carcinoem bryonic antigen,CEA)浆型液替代第一抗体为阴性参照。使用现有的阳性标准切片作为阳性参照[5]。计算平均每100个细胞中PCNA所占的阳性细胞数。
1.5 统计学方法 使用V 2检验进行率的显著性比较,计数资料以率(%)表示,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萎缩性胆囊炎标本及B超检测一般资料 实验结果显示,在330例萎缩性胆囊炎标本中,有结石者188例(B超提示有结石132例),占56.97%;病理检查证实为胆固醇结石54例(16.36%),色素性结石56例(16.97%)和混合性结石78例(23.64%)。其中,结石最大直经达到5 cm。合并息肉者97例(29.40%),其中胆固醇息肉57例(17.27%),炎性息肉30例(9.09%);合并腺瘤者28例(8.48%)。本组息肉、腺瘤和恶性肿瘤共计142例(43.03%)。B超检测结果显示,最终占位性病变、息肉样病变的患者里,有26例乳头状腺瘤,管状腺瘤37例,混合性腺瘤14例。萎缩性胆囊炎合并存在恶性肿瘤88例,其中为腺癌14例。另外,黄色肉芽肿性胆囊炎未列入本组检测范围。
2.2 萎缩性胆囊炎的分级与并存病的关系 轻度组癌变率为0.00%,中度组为3.61%,重度组为22.22%,故重度萎缩性胆囊炎合并腺瘤发生癌变概率明显高于轻度与中度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重度萎缩性胆囊炎容易病变呈胆囊癌。
组别(分级) 例数 结石 息肉 腺瘤 胆囊癌轻度 184 102(55.43) 67(36.41) 15(8.15) 0(0.00)中度 83 56(67.50) 18(21.69) 6(7.22) 3(3.61)重度 63 32(50.80) 12(19.05) 7(11.11) 14(22.22)合计 330 188(56.97) 97(29.40) 28(8.48) 17(5.15)
2.3 PCNA表达及其与萎缩性胆囊炎分级的关系 PCNA阳性物质位于细胞核内。轻度萎缩性胆囊炎中,PCNA阳性细胞数少。当腺上皮增生加剧时,阳性细胞数量上涨,中度萎缩性胆囊炎中存在PCNA表达的占总数的18.5%,而重度萎缩性胆囊炎中PCNA阳性细胞数更是大大增加,PCNA阳性细胞在轻、中、重度萎缩性胆囊炎中比率关系分别为12.6%、18.5%以及39.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胆囊炎癌变的诱因尚未完全肯定。有研究结果显示,重度萎缩性胆囊炎合并腺瘤发生癌变的概率较轻度与中度患者更高[6]。本次实验结果显示,萎缩性胆囊炎的病变程度越高,癌变几率越大,且PCNA表达在轻、中、重度萎缩性胆囊炎中分别为12.6%、18.5%以及39.6%,实验结果与前人研究结果大致相符。笔者认为,胆囊癌的发病率与长期胆囊炎病史、伴有多发性胆囊结石、胆囊腺肌增生等情况息息相关。其中,长期患有萎缩性胆囊炎的患者,胆囊黏膜会出现病变,出现上皮增生以及多类基因蛋白表达异常等症状[7]。后期将进一步恶化病变成胆囊癌。
综上所述,病史越长,重度萎缩性胆囊炎容易病变呈胆囊癌,因此在治疗过程中务必进行手术切除控制病情,患者也应均应积极接受治疗,有效防范胆囊癌的发生。
[3] Yamagiwa H,Tomiyama H.Intsetinal metaplaasia-dysplasia-carcinorna sequence of the gallbladder[J].Acta pathol JPN,1986,36(7):989.
[4] 王仰坤,蔡丰波,吴英超,等.慢性胆囊炎的病理改变程度与并存病关系的研究[J].中国普通外科杂志,2004,13(2):117-120.
[5] 赵翠英.胆囊炎、胆结石合并胆囊癌1例误诊分析[J].内蒙古中医药,2013,32(21):2.
[6] 单征珊,化绿化.原发性胆囊癌16例影像诊断分析[J].交通医学,2012,26(3):285-287.
[7] 艾旭,李昀,邓冲,等.胆囊癌及胆囊炎性组织细胞膜的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技术研究[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1,20(30):3785-3786.
[1] 刘海舟,张卫峰.腹腔镜顺逆结合胆囊切除术治疗急性胆囊炎66例[J].中国乡村医药,2010,17(9):20-21.
[2] 罗伦,申旭英.“利胆柴胡汤”治疗胆囊炎[J].遵义科技,2011,39(2):36-37.
10.3969/j.issn.1009-4393.2014.35.053
陕西 717300 陕西省子长县人民医院病理科(崔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