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莉
[摘 要]学校是实施艺术教育的重要场所,培智学校艺术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补偿缺陷、挖掘潜能,可从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等不同层面、角度对学生进行艺术教育和熏陶。智障生徜徉在艺术世界里,可感受到美,体验到成功,收获自信。
[关键词]培智学校;艺术课程;实践
学校是实施艺术教育的重要场所,通过实施艺术课程把学生导向求真、求善、尚美的境界。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行,作为基础教育之一的特殊教育也进行着课程改革,以适应时代的发展变化及学生未来生活需要。
智障生智力受损,接受新知缓慢,对他们进行艺术教育,或许有人认为是“对牛弹琴”。其实不然,智障生虽然智力存在缺陷,但对音乐、美术的喜爱或多或少都会存在。培智学校开设艺术课程,并不是培养智障生成为艺术家,或为艺术院校输送人才,而是通过艺术课程的实施,让学生们受到真善美的熏陶和感染,补偿他们的缺陷,挖掘其潜能,使之自信自强,热爱生活。
传统的艺术课程包括美术、舞蹈、音乐、语言、表演等,2007年前我国的培智学校,与艺术课程相关的科目仅有音乐和美工两科。2007年教育部颁布的《培智学校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以下简称《方案》)中,将原先的音乐、美工更名为唱游与律动、绘画与手工,并列入一般性课程(必修课)中,所占课时比例为10%,同时增加了艺术休闲选择性课程(选修课),足以看出培智学校艺术课程的重要性,不仅突出课程的综合性,而且内涵进一步扩大。
一、发挥显性课程的作用
显性课程是学校教育中有计划、有组织实施的正式课程,它是学校艺术教育中的主要课程,可以让学生获得基本的艺术基础知识和技能,发展学生的艺术能力。根据《方案》,培智学校艺术显性课程主要由唱游与律动、绘画与手工、艺术休闲构成。
1.合理安排课时
多年来,我校一直重视艺术课程的实施,《方案》出台后,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调整了艺术课程课时,唱游与律动、绘画与手工课时数分占总课时的10%,而“艺术休闲”占5%,保证了艺术课程有效实施。
2.确定学习目标
艺术课程学习目标要体现课程的整体性和阶段性,可分低、中、高年级提出阶段性目标,各个学段相互联系,循序渐进。以“绘画与美工”科目为例(见表1)。每个学期各个年级,依据课程目标,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制定艺术课程的学期计划。
3.编排教学内容
尽管教育部颁布了《方案》,但至今有纲无本,目前大部分培智学校依旧使用的是上世纪九十年代人教社编写的教材,这套针对轻度智障生编写的教材严重滞后,已不能适应学生、时代发展的需求。在“千呼万呼仍不来”的情况下,各地培智学校相继开发了校本教材。我校现在虽然仍使用人教版音乐、美工教材,但我们结合生活实际和学生的能力,适时对教材了进行增、删、改。增,即增加一些学生感兴趣的题材;删,即删除一些远离学生生活或滞后于学生发展的内容;改,即对原有的一些教学内容作适当改动。特别指出的是,我校艺术课程教学内容在实践过程中借鉴了幼儿音乐、美工教材、网络资源等,编写了艺术课程课页,以此丰富艺术课程的教学资源。
4.优化教学方法
课堂是实施艺术课程的主阵地,执教唱游与律动、绘画与手工、艺术休闲课的教师要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教会学生基本艺术知识和技能。
(1)创设情境,生趣激情
俗话说,有兴趣才有动力,有动力才有能力。兴趣是推动学生学习的内动力。教学中教师要通过讲故事、诵读、音乐烘托等方式使学生走入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如绘画与美工课中学习纸蝴蝶的折叠方法,可先讲《三只蝴蝶》的故事,接着进行问题讨论:你们喜欢这三只蝴蝶吗?为什么?最后引导学生和教师一起手工制作美丽的纸蝴蝶。
(2)重视差异,分层要求
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更何况人。人的智能是多种多样的,教师必须重视学生之间的差异,分层对待学生,使每个学生的优势得到发挥。
(3)动静交替,活动丰富
上课时智障生注意力易分散,大脑容易疲劳,采用动静交替和活动多样化的原则,能确保学生在有效的时间内有较丰厚的学习收获。如在唱游与律动课学习歌曲时,或配上各种打击乐器,如串铃、三角铁、碰钟等乐器,让学生给歌曲伴奏,或跟着学习小律动。艺术课程教学中,多样化的教学活动,会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获得艺术知识,享受艺术的乐趣。
5.注重多元评价
多层次、多角度、多主体的过程性评价方式,可以激励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自信心,让学生始终保持新鲜感,使他们学习艺术的兴趣始终处于高涨状态。如当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完成了绘画作品时,教师可采用物质性奖励,如奖给食品、小礼物等,或象征性奖励,在作品上画个笑脸、星星,记个分数等。教学结束,还要对学生艺术成果进行展评,自评、互评、教师讲评等方式有机结合。
二、加强隐性课程的开发
隐性艺术课程无处、无时不在,主要指教师、学生、学校文化、设施设备等各种软硬件环境等。学校倡导处处是课堂,人人是教师,努力做到“全员育人、全景育人”。
1.教师是重要的资源
教师是学生的榜样,一言一行均影响着他们。由此,教师在日常工作中要注意自己的行为、语言、形象等,做到知情意合一,并以自己的兴趣、特长去感染学生。如课堂上,当教师画出一幅幅美丽的画、唱出一首首动听的歌曲时,学生们表现出兴奋与赞叹之情,更多的是对教师的佩服。
2.学生是宝贵的资源
“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学生知道的东西有时会超过我们的想象,智障学生虽然智力有障碍,但有的学生也会眼观六路、耳听八方,教师有时需要好好向他们学习,及时了解学生的艺术喜好。学生之间的影响有时会大于教师的说教,因此教师要引导他们互相学习。
3.环境是丰厚的资源
环境对人的影响是润物细无声的,良好的艺术环境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审美观。如在美工教室的墙壁上张贴各种情感色彩丰富的儿童绘画作品和名家作品,在教室的窗台上展示造型美观的工艺品等,艺术角摆放学生的艺术作品,让学生置身于浓郁的艺术氛围之中,感受到欣赏美带来的愉悦体验。再如利用音乐调节学生的情绪,变课间休息铃声为美妙的音乐声;午餐后校园广播中播放舒缓的中外名曲《高山流水》、《渔舟唱晚》、《童年》……使学生在耳濡目染中,受到艺术的熏陶。
三、注重学科课程的渗透
培智学校实施美育的途径并不局限于唱游与律动、绘画与手工等艺术显性课程,还需渗透于学科课程之中。在培智学校学科课程指的是生活语文、生活数学”等学科。
1.挖掘审美素材
艺术课程承担着审美的重要功能,其它学科课程也肩负着美育的任务。三维教学目标之一的情感、态度与价值就是审美教育的体现,教师在学科教学中不要刻意为之,要有审美教育意识。
2.整合艺术元素
艺术课程之外的其它课程都蕴含着丰富的艺术元素,如肢体动作、色彩、图片、音乐等,这些都为教学增添了艺术气息的元素。如笔者在语文课教授古诗《鹅》时,不是单一的让学生学习字词,诵读古诗等,而是融入了音乐与绘画于教学中。学生给白鹅的嘴、掌涂上颜色,一起跟着音乐唱《鹅》歌,还做出鹅的动作,模仿在河里游……
四、重视活动课程的开展
1.开设兴趣小组
“每个孩子都是一个潜在的天才儿童,只是经常表现为不同的方式。”为了满足学生的特殊爱好、兴趣,我校开设了多个艺术兴趣小组,涉及编织、手工、绘画、舞蹈、器乐、课本剧、泥塑等,兴趣小组每学期开展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活动,不断丰富学生的课外生活,培养他们感受美、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活动中我们慧眼识“才”,从现有的师资条件出发,请有特长的教师任教兴趣小组,这样教师进行课外艺术指导就能游刃有余了。
2.开展艺术活动
培智学校的课外活动以少先队活动为主,一般是在大队辅导员组织下的全校性大型活动。以重大节日为契机,开展丰富多彩的艺术活动,通过活动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艺术欣赏能力和创造力。如国庆节到来之际,大队部开展了“我爱祖国”主题大队会,学生们纷纷唱歌、跳舞,表达了对祖国无比热爱的思想感情。主题艺术活动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审美情趣,又让学生潜移默化地接受了思想教育。
3.利用社区资源
艺术课程的出发点不是分别掌握音乐和美术两个学科的知识和技能体系,而是要使中小学的课程返回到生活当中,让教师带着学生一起,寻找生活当中艺术的材料,观察生活,体味生活,欣赏生活,创造生活。因此我们利用社区资源,感受生活中的美。定期组织学生参观美术馆、博物馆、游览公园等,享受人文美、自然美。
艺术课程是艺术教育的载体,学校从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不同层面、角度开展艺术教育,学生们由内而外流露的是语言美、行为美,身心缺陷也得到了补偿,手指变得灵活、肢体越来越协调……学生的艺术作品也多次在市、区获奖。学生们充分体验到了艺术课程所带来的成功和喜悦。徜徉在艺术世界里,智障生感受到了美,体验到了成功,收获了自信。
(责任编辑尹杰)
[摘 要]学校是实施艺术教育的重要场所,培智学校艺术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补偿缺陷、挖掘潜能,可从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等不同层面、角度对学生进行艺术教育和熏陶。智障生徜徉在艺术世界里,可感受到美,体验到成功,收获自信。
[关键词]培智学校;艺术课程;实践
学校是实施艺术教育的重要场所,通过实施艺术课程把学生导向求真、求善、尚美的境界。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行,作为基础教育之一的特殊教育也进行着课程改革,以适应时代的发展变化及学生未来生活需要。
智障生智力受损,接受新知缓慢,对他们进行艺术教育,或许有人认为是“对牛弹琴”。其实不然,智障生虽然智力存在缺陷,但对音乐、美术的喜爱或多或少都会存在。培智学校开设艺术课程,并不是培养智障生成为艺术家,或为艺术院校输送人才,而是通过艺术课程的实施,让学生们受到真善美的熏陶和感染,补偿他们的缺陷,挖掘其潜能,使之自信自强,热爱生活。
传统的艺术课程包括美术、舞蹈、音乐、语言、表演等,2007年前我国的培智学校,与艺术课程相关的科目仅有音乐和美工两科。2007年教育部颁布的《培智学校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以下简称《方案》)中,将原先的音乐、美工更名为唱游与律动、绘画与手工,并列入一般性课程(必修课)中,所占课时比例为10%,同时增加了艺术休闲选择性课程(选修课),足以看出培智学校艺术课程的重要性,不仅突出课程的综合性,而且内涵进一步扩大。
一、发挥显性课程的作用
显性课程是学校教育中有计划、有组织实施的正式课程,它是学校艺术教育中的主要课程,可以让学生获得基本的艺术基础知识和技能,发展学生的艺术能力。根据《方案》,培智学校艺术显性课程主要由唱游与律动、绘画与手工、艺术休闲构成。
1.合理安排课时
多年来,我校一直重视艺术课程的实施,《方案》出台后,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调整了艺术课程课时,唱游与律动、绘画与手工课时数分占总课时的10%,而“艺术休闲”占5%,保证了艺术课程有效实施。
2.确定学习目标
艺术课程学习目标要体现课程的整体性和阶段性,可分低、中、高年级提出阶段性目标,各个学段相互联系,循序渐进。以“绘画与美工”科目为例(见表1)。每个学期各个年级,依据课程目标,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制定艺术课程的学期计划。
3.编排教学内容
尽管教育部颁布了《方案》,但至今有纲无本,目前大部分培智学校依旧使用的是上世纪九十年代人教社编写的教材,这套针对轻度智障生编写的教材严重滞后,已不能适应学生、时代发展的需求。在“千呼万呼仍不来”的情况下,各地培智学校相继开发了校本教材。我校现在虽然仍使用人教版音乐、美工教材,但我们结合生活实际和学生的能力,适时对教材了进行增、删、改。增,即增加一些学生感兴趣的题材;删,即删除一些远离学生生活或滞后于学生发展的内容;改,即对原有的一些教学内容作适当改动。特别指出的是,我校艺术课程教学内容在实践过程中借鉴了幼儿音乐、美工教材、网络资源等,编写了艺术课程课页,以此丰富艺术课程的教学资源。
4.优化教学方法
课堂是实施艺术课程的主阵地,执教唱游与律动、绘画与手工、艺术休闲课的教师要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教会学生基本艺术知识和技能。
(1)创设情境,生趣激情
俗话说,有兴趣才有动力,有动力才有能力。兴趣是推动学生学习的内动力。教学中教师要通过讲故事、诵读、音乐烘托等方式使学生走入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如绘画与美工课中学习纸蝴蝶的折叠方法,可先讲《三只蝴蝶》的故事,接着进行问题讨论:你们喜欢这三只蝴蝶吗?为什么?最后引导学生和教师一起手工制作美丽的纸蝴蝶。
(2)重视差异,分层要求
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更何况人。人的智能是多种多样的,教师必须重视学生之间的差异,分层对待学生,使每个学生的优势得到发挥。
(3)动静交替,活动丰富
上课时智障生注意力易分散,大脑容易疲劳,采用动静交替和活动多样化的原则,能确保学生在有效的时间内有较丰厚的学习收获。如在唱游与律动课学习歌曲时,或配上各种打击乐器,如串铃、三角铁、碰钟等乐器,让学生给歌曲伴奏,或跟着学习小律动。艺术课程教学中,多样化的教学活动,会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获得艺术知识,享受艺术的乐趣。
5.注重多元评价
多层次、多角度、多主体的过程性评价方式,可以激励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自信心,让学生始终保持新鲜感,使他们学习艺术的兴趣始终处于高涨状态。如当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完成了绘画作品时,教师可采用物质性奖励,如奖给食品、小礼物等,或象征性奖励,在作品上画个笑脸、星星,记个分数等。教学结束,还要对学生艺术成果进行展评,自评、互评、教师讲评等方式有机结合。
二、加强隐性课程的开发
隐性艺术课程无处、无时不在,主要指教师、学生、学校文化、设施设备等各种软硬件环境等。学校倡导处处是课堂,人人是教师,努力做到“全员育人、全景育人”。
1.教师是重要的资源
教师是学生的榜样,一言一行均影响着他们。由此,教师在日常工作中要注意自己的行为、语言、形象等,做到知情意合一,并以自己的兴趣、特长去感染学生。如课堂上,当教师画出一幅幅美丽的画、唱出一首首动听的歌曲时,学生们表现出兴奋与赞叹之情,更多的是对教师的佩服。
2.学生是宝贵的资源
“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学生知道的东西有时会超过我们的想象,智障学生虽然智力有障碍,但有的学生也会眼观六路、耳听八方,教师有时需要好好向他们学习,及时了解学生的艺术喜好。学生之间的影响有时会大于教师的说教,因此教师要引导他们互相学习。
3.环境是丰厚的资源
环境对人的影响是润物细无声的,良好的艺术环境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审美观。如在美工教室的墙壁上张贴各种情感色彩丰富的儿童绘画作品和名家作品,在教室的窗台上展示造型美观的工艺品等,艺术角摆放学生的艺术作品,让学生置身于浓郁的艺术氛围之中,感受到欣赏美带来的愉悦体验。再如利用音乐调节学生的情绪,变课间休息铃声为美妙的音乐声;午餐后校园广播中播放舒缓的中外名曲《高山流水》、《渔舟唱晚》、《童年》……使学生在耳濡目染中,受到艺术的熏陶。
三、注重学科课程的渗透
培智学校实施美育的途径并不局限于唱游与律动、绘画与手工等艺术显性课程,还需渗透于学科课程之中。在培智学校学科课程指的是生活语文、生活数学”等学科。
1.挖掘审美素材
艺术课程承担着审美的重要功能,其它学科课程也肩负着美育的任务。三维教学目标之一的情感、态度与价值就是审美教育的体现,教师在学科教学中不要刻意为之,要有审美教育意识。
2.整合艺术元素
艺术课程之外的其它课程都蕴含着丰富的艺术元素,如肢体动作、色彩、图片、音乐等,这些都为教学增添了艺术气息的元素。如笔者在语文课教授古诗《鹅》时,不是单一的让学生学习字词,诵读古诗等,而是融入了音乐与绘画于教学中。学生给白鹅的嘴、掌涂上颜色,一起跟着音乐唱《鹅》歌,还做出鹅的动作,模仿在河里游……
四、重视活动课程的开展
1.开设兴趣小组
“每个孩子都是一个潜在的天才儿童,只是经常表现为不同的方式。”为了满足学生的特殊爱好、兴趣,我校开设了多个艺术兴趣小组,涉及编织、手工、绘画、舞蹈、器乐、课本剧、泥塑等,兴趣小组每学期开展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活动,不断丰富学生的课外生活,培养他们感受美、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活动中我们慧眼识“才”,从现有的师资条件出发,请有特长的教师任教兴趣小组,这样教师进行课外艺术指导就能游刃有余了。
2.开展艺术活动
培智学校的课外活动以少先队活动为主,一般是在大队辅导员组织下的全校性大型活动。以重大节日为契机,开展丰富多彩的艺术活动,通过活动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艺术欣赏能力和创造力。如国庆节到来之际,大队部开展了“我爱祖国”主题大队会,学生们纷纷唱歌、跳舞,表达了对祖国无比热爱的思想感情。主题艺术活动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审美情趣,又让学生潜移默化地接受了思想教育。
3.利用社区资源
艺术课程的出发点不是分别掌握音乐和美术两个学科的知识和技能体系,而是要使中小学的课程返回到生活当中,让教师带着学生一起,寻找生活当中艺术的材料,观察生活,体味生活,欣赏生活,创造生活。因此我们利用社区资源,感受生活中的美。定期组织学生参观美术馆、博物馆、游览公园等,享受人文美、自然美。
艺术课程是艺术教育的载体,学校从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不同层面、角度开展艺术教育,学生们由内而外流露的是语言美、行为美,身心缺陷也得到了补偿,手指变得灵活、肢体越来越协调……学生的艺术作品也多次在市、区获奖。学生们充分体验到了艺术课程所带来的成功和喜悦。徜徉在艺术世界里,智障生感受到了美,体验到了成功,收获了自信。
(责任编辑尹杰)
[摘 要]学校是实施艺术教育的重要场所,培智学校艺术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补偿缺陷、挖掘潜能,可从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等不同层面、角度对学生进行艺术教育和熏陶。智障生徜徉在艺术世界里,可感受到美,体验到成功,收获自信。
[关键词]培智学校;艺术课程;实践
学校是实施艺术教育的重要场所,通过实施艺术课程把学生导向求真、求善、尚美的境界。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行,作为基础教育之一的特殊教育也进行着课程改革,以适应时代的发展变化及学生未来生活需要。
智障生智力受损,接受新知缓慢,对他们进行艺术教育,或许有人认为是“对牛弹琴”。其实不然,智障生虽然智力存在缺陷,但对音乐、美术的喜爱或多或少都会存在。培智学校开设艺术课程,并不是培养智障生成为艺术家,或为艺术院校输送人才,而是通过艺术课程的实施,让学生们受到真善美的熏陶和感染,补偿他们的缺陷,挖掘其潜能,使之自信自强,热爱生活。
传统的艺术课程包括美术、舞蹈、音乐、语言、表演等,2007年前我国的培智学校,与艺术课程相关的科目仅有音乐和美工两科。2007年教育部颁布的《培智学校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以下简称《方案》)中,将原先的音乐、美工更名为唱游与律动、绘画与手工,并列入一般性课程(必修课)中,所占课时比例为10%,同时增加了艺术休闲选择性课程(选修课),足以看出培智学校艺术课程的重要性,不仅突出课程的综合性,而且内涵进一步扩大。
一、发挥显性课程的作用
显性课程是学校教育中有计划、有组织实施的正式课程,它是学校艺术教育中的主要课程,可以让学生获得基本的艺术基础知识和技能,发展学生的艺术能力。根据《方案》,培智学校艺术显性课程主要由唱游与律动、绘画与手工、艺术休闲构成。
1.合理安排课时
多年来,我校一直重视艺术课程的实施,《方案》出台后,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调整了艺术课程课时,唱游与律动、绘画与手工课时数分占总课时的10%,而“艺术休闲”占5%,保证了艺术课程有效实施。
2.确定学习目标
艺术课程学习目标要体现课程的整体性和阶段性,可分低、中、高年级提出阶段性目标,各个学段相互联系,循序渐进。以“绘画与美工”科目为例(见表1)。每个学期各个年级,依据课程目标,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制定艺术课程的学期计划。
3.编排教学内容
尽管教育部颁布了《方案》,但至今有纲无本,目前大部分培智学校依旧使用的是上世纪九十年代人教社编写的教材,这套针对轻度智障生编写的教材严重滞后,已不能适应学生、时代发展的需求。在“千呼万呼仍不来”的情况下,各地培智学校相继开发了校本教材。我校现在虽然仍使用人教版音乐、美工教材,但我们结合生活实际和学生的能力,适时对教材了进行增、删、改。增,即增加一些学生感兴趣的题材;删,即删除一些远离学生生活或滞后于学生发展的内容;改,即对原有的一些教学内容作适当改动。特别指出的是,我校艺术课程教学内容在实践过程中借鉴了幼儿音乐、美工教材、网络资源等,编写了艺术课程课页,以此丰富艺术课程的教学资源。
4.优化教学方法
课堂是实施艺术课程的主阵地,执教唱游与律动、绘画与手工、艺术休闲课的教师要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教会学生基本艺术知识和技能。
(1)创设情境,生趣激情
俗话说,有兴趣才有动力,有动力才有能力。兴趣是推动学生学习的内动力。教学中教师要通过讲故事、诵读、音乐烘托等方式使学生走入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如绘画与美工课中学习纸蝴蝶的折叠方法,可先讲《三只蝴蝶》的故事,接着进行问题讨论:你们喜欢这三只蝴蝶吗?为什么?最后引导学生和教师一起手工制作美丽的纸蝴蝶。
(2)重视差异,分层要求
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更何况人。人的智能是多种多样的,教师必须重视学生之间的差异,分层对待学生,使每个学生的优势得到发挥。
(3)动静交替,活动丰富
上课时智障生注意力易分散,大脑容易疲劳,采用动静交替和活动多样化的原则,能确保学生在有效的时间内有较丰厚的学习收获。如在唱游与律动课学习歌曲时,或配上各种打击乐器,如串铃、三角铁、碰钟等乐器,让学生给歌曲伴奏,或跟着学习小律动。艺术课程教学中,多样化的教学活动,会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获得艺术知识,享受艺术的乐趣。
5.注重多元评价
多层次、多角度、多主体的过程性评价方式,可以激励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自信心,让学生始终保持新鲜感,使他们学习艺术的兴趣始终处于高涨状态。如当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完成了绘画作品时,教师可采用物质性奖励,如奖给食品、小礼物等,或象征性奖励,在作品上画个笑脸、星星,记个分数等。教学结束,还要对学生艺术成果进行展评,自评、互评、教师讲评等方式有机结合。
二、加强隐性课程的开发
隐性艺术课程无处、无时不在,主要指教师、学生、学校文化、设施设备等各种软硬件环境等。学校倡导处处是课堂,人人是教师,努力做到“全员育人、全景育人”。
1.教师是重要的资源
教师是学生的榜样,一言一行均影响着他们。由此,教师在日常工作中要注意自己的行为、语言、形象等,做到知情意合一,并以自己的兴趣、特长去感染学生。如课堂上,当教师画出一幅幅美丽的画、唱出一首首动听的歌曲时,学生们表现出兴奋与赞叹之情,更多的是对教师的佩服。
2.学生是宝贵的资源
“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学生知道的东西有时会超过我们的想象,智障学生虽然智力有障碍,但有的学生也会眼观六路、耳听八方,教师有时需要好好向他们学习,及时了解学生的艺术喜好。学生之间的影响有时会大于教师的说教,因此教师要引导他们互相学习。
3.环境是丰厚的资源
环境对人的影响是润物细无声的,良好的艺术环境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审美观。如在美工教室的墙壁上张贴各种情感色彩丰富的儿童绘画作品和名家作品,在教室的窗台上展示造型美观的工艺品等,艺术角摆放学生的艺术作品,让学生置身于浓郁的艺术氛围之中,感受到欣赏美带来的愉悦体验。再如利用音乐调节学生的情绪,变课间休息铃声为美妙的音乐声;午餐后校园广播中播放舒缓的中外名曲《高山流水》、《渔舟唱晚》、《童年》……使学生在耳濡目染中,受到艺术的熏陶。
三、注重学科课程的渗透
培智学校实施美育的途径并不局限于唱游与律动、绘画与手工等艺术显性课程,还需渗透于学科课程之中。在培智学校学科课程指的是生活语文、生活数学”等学科。
1.挖掘审美素材
艺术课程承担着审美的重要功能,其它学科课程也肩负着美育的任务。三维教学目标之一的情感、态度与价值就是审美教育的体现,教师在学科教学中不要刻意为之,要有审美教育意识。
2.整合艺术元素
艺术课程之外的其它课程都蕴含着丰富的艺术元素,如肢体动作、色彩、图片、音乐等,这些都为教学增添了艺术气息的元素。如笔者在语文课教授古诗《鹅》时,不是单一的让学生学习字词,诵读古诗等,而是融入了音乐与绘画于教学中。学生给白鹅的嘴、掌涂上颜色,一起跟着音乐唱《鹅》歌,还做出鹅的动作,模仿在河里游……
四、重视活动课程的开展
1.开设兴趣小组
“每个孩子都是一个潜在的天才儿童,只是经常表现为不同的方式。”为了满足学生的特殊爱好、兴趣,我校开设了多个艺术兴趣小组,涉及编织、手工、绘画、舞蹈、器乐、课本剧、泥塑等,兴趣小组每学期开展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活动,不断丰富学生的课外生活,培养他们感受美、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活动中我们慧眼识“才”,从现有的师资条件出发,请有特长的教师任教兴趣小组,这样教师进行课外艺术指导就能游刃有余了。
2.开展艺术活动
培智学校的课外活动以少先队活动为主,一般是在大队辅导员组织下的全校性大型活动。以重大节日为契机,开展丰富多彩的艺术活动,通过活动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艺术欣赏能力和创造力。如国庆节到来之际,大队部开展了“我爱祖国”主题大队会,学生们纷纷唱歌、跳舞,表达了对祖国无比热爱的思想感情。主题艺术活动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审美情趣,又让学生潜移默化地接受了思想教育。
3.利用社区资源
艺术课程的出发点不是分别掌握音乐和美术两个学科的知识和技能体系,而是要使中小学的课程返回到生活当中,让教师带着学生一起,寻找生活当中艺术的材料,观察生活,体味生活,欣赏生活,创造生活。因此我们利用社区资源,感受生活中的美。定期组织学生参观美术馆、博物馆、游览公园等,享受人文美、自然美。
艺术课程是艺术教育的载体,学校从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不同层面、角度开展艺术教育,学生们由内而外流露的是语言美、行为美,身心缺陷也得到了补偿,手指变得灵活、肢体越来越协调……学生的艺术作品也多次在市、区获奖。学生们充分体验到了艺术课程所带来的成功和喜悦。徜徉在艺术世界里,智障生感受到了美,体验到了成功,收获了自信。
(责任编辑尹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