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翼 周萌
【摘要】本研究采用倒返实验设计,通过计时隔离、正性强化与角色扮演游戏相结合的方法对一名幼儿的攻击性行为进行干预。结果表明,正性强化与角色扮演游戏均能够有效矫治幼儿的攻击性行为;计时隔离与正性强化相结合的干预效果优于单独使用计时隔离法的干预效果;计时隔离、正性强化与角色扮演游戏三者相结合的干预效果最为显著。
【关键词】幼儿;攻击性行为;干预;个案研究
【中图分类号】G6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604(2014)01/02-0001-04
学前期是塑造幼儿良好社会性行为的关键阶段。自婴儿后期开始,儿童会显现出最初的攻击性,在幼儿阶段,攻击性行为表现得更加明显。〔1〕有研究发现,幼儿时期的攻击性行为与成年后的犯罪行为有密切关系,幼儿期攻击性越强,成年后犯罪的可能性越大。〔2,3〕虽然攻击性行为受先天生物因素(遗传基因、激素水平、气质类型等)的影响,但主要还是在后天环境的作用下产生的,可以通过多种方法进行矫治。
在实践中,一些教师常常采用呵斥、惩罚等手段教育有攻击性行为的幼儿,这类方法往往只能在表面上压制幼儿的问题行为,而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也有教师运用行为矫正疗法矫治幼儿的攻击性行为,取得了一定的效果。行为矫正疗法是通过某些程序和方法矫治或消除幼儿不良行为,塑造或强化幼儿积极行为的方法。〔4〕但是行为矫正疗法是以外在的监督或奖惩为手段的,重在矫正外显的靶行为,难以改变幼儿深层的错误观念,无法为幼儿提供更多的积极行为策略,从而忽略了幼儿内在的主观能动性。与之相比,认知行为疗法更强调信念对行为的指导作用,重在通过认知重建纠正个体原有的错误观念,帮助个体建立合理的信念和思维方式,促进个体行为和情绪的健康发展。〔5〕已有研究也证实,认知是影响幼儿攻击性行为的重要因素。〔6〕因此,矫治幼儿的攻击性行为不仅要降低其不良行为出现的频率,更要帮助其改变原有的错误观念,将外在的标准内化为内在的要求。
对幼儿而言,游戏是最佳的教育载体,其中,角色扮演游戏则是幼儿最喜欢的游戏形式之一。在角色扮演游戏中融入移情训练和榜样示范,可帮助幼儿体验不同的情感,学习更多的积极行为策略,从而减少攻击性行为,形成亲社会行为。计时隔离和正性强化也是矫治幼儿攻击性行为的常用方法。计时隔离是指通过剥夺个体的权利、自由或参与活动的机会,使个体暂时离开自己喜欢的情景或活动,目的在于矫治个体不良的行为,是一种比较温和的惩罚方式。〔7〕正性强化也称为阳性强化,是指对幼儿的积极行为进行表扬、鼓励或奖赏,以提高其积极行为出现的频率。〔8〕
本研究综合采用计时隔离、正性强化和角色扮演游戏的方法对幼儿的攻击性行为进行干预。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小Y,5岁,男孩。其父亲经商,忙于工作,因此多数时间由其母亲及保姆陪伴。小Y身体健康、智力正常、动手能力强、体能较好。但是性格暴躁,行为霸道,经常欺负其他幼儿。如常常抢夺玩具,动手打人,不按规则轮流游戏,经常出现踢、打、咬、推、掐、抢、冲撞等形式的身体攻击和辱骂他人等形式的言语攻击行为。根据对小Y日常表现的观察,本研究采用经由忻仁娥等人中国常模标准化修订后的Achenbach儿童行为量表对其进行了测查。结果显示,小Y的总粗分为48分,攻击性因子得分为23,均达到问题行为的标准。经过与小Y父母沟通,并征得他们的同意,本研究确定以小Y为研究对象。
(二)研究设计
因为是个案研究,本研究采用倒返实验设计。倒返实验设计,也称为ABAB式设计,适合于对单一被试的研究,目的在于探索实验处理与行为变化之间的因果关系。首先,在施加实验处理前(A阶段)的一段时间内测量研究对象的某种行为表现,以此作为基线水平;然后,施加实验处理(B阶段),测量研究对象在经过实验处理后的行为表现;接着,撤销实验处理,返回实验处理之前的状态(A阶段),记录研究对象此后的行为表现;最后,再次施加实验处理(B阶段),测量研究对象的行为表现。如果研究对象在施加实验处理之后行为表现不同于基线阶段,撤销实验处理后,行为表现又重返基线阶段水平,再次施加实验处理后,行为又发生了类似的变化,则可以推测,自变量(实验处理)引起了因变量(行为表现)的变化。
二、研究目标与过程
(一)研究目标
本研究的目标在于减少研究对象踢、打、咬、推、掐、抢、冲撞等形式的身体攻击和辱骂他人等形式的言语攻击行为。
(二)变量控制
1.自变量控制
本研究采用计时隔离、正性强化与角色扮演游戏相结合的方法对小Y的攻击性行为进行干预。
计时隔离:当小Y出现攻击性行为时,要求他立即停止当前正在进行的活动,到休息室站着。计时隔离的方法在隔离时间的设计上需视幼儿的年龄和其攻击性行为情节的轻重而定,一般来说,3岁幼儿隔离的时间以3分钟为宜,幼儿每增长1岁,隔离时间可以延长1分钟,如果攻击性行为情节特别严重则可以适当延长隔离时间。〔9〕本研究的计时隔离时间控制在5~10分钟之内。
正性强化:当小Y没有发生攻击性行为或出现亲社会行为(如出现分享、合作、助人等行为)时,教师及时给予表扬和鼓励。
角色扮演游戏:根据小Y攻击性行为的具体表现,研究者和教师共同设计了融入移情训练和榜样示范的角色扮演游戏,其中有受伤的小松鼠、受惩罚的霸王龙、勇于认错的小狗熊、变身为礼貌兔的流氓兔、铁面无私的猫头鹰等角色,游戏由该班全体幼儿共同参与。游戏中,教师向所有幼儿讲述整个故事情节,然后有意安排小Y扮演弱小、受欺负的角色,让他亲身体验难过、委屈的感觉。同时,也安排其他幼儿扮演公平、公正、宽容、友爱等正面角色,为孩子树立学习的榜样。游戏结束后,教师会带领全体幼儿进行讨论:最喜欢游戏中的哪个角色,为什么?不喜欢哪个角色,为什么?同时,引导小Y表达受欺负时的感受。当小Y有正确的认识后即“委以重任”,安排他扮演正面角色,让他在游戏中学习如何遵守社会规则、约束自己的行为、正确处理人际关系、解决冲突等。以“受伤的小松鼠”为例,小Y扮演受欺负的小松鼠,三名幼儿分别扮演欺负小松鼠的金钱豹、花狐狸和大狮子,其他幼儿分别扮演其余角色,有乐于助人的长颈鹿、心地善良的小白兔、冷嘲热讽的大河马等。角色扮演游戏一般安排在下午3点至4点,每天一次,每次游戏大约30分钟左右。
2.因变量控制
因变量为小Y在单位时间内主动攻击他人的次数,由两名教师在规定的时间段内进行观察和记录。观察时间分别为上午10:00~11:00,下午3:00~4:00,教师的观察者信度为0.96,小Y在单位时间内出现攻击性行为的次数取两名教师记录次数的平均值。
3.无关变量控制
研究者对参与实验的教师进行了实验程序标准化培训,实验对全体幼儿包括研究对象小Y保密,以防止研究对象由于觉察教师意图而产生行为变化。
(三)研究过程
研究按照A1-B1-A2-B2的步骤展开,分为4个阶段,历时8周。
基线期(A1):第一周,教师观察并记录小Y的攻击性行为,收集5次数据。
干预期(B1):第二周,采用计时隔离法进行干预;第三周采用正性强化法进行干预;第四周采用计时隔离与正性强化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干预;第五周采用角色扮演游戏的方法进行干预;第六周采用计时隔离、正性强化与角色扮演游戏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干预。在采用不同方法进行干预的同时,教师观察并记录小Y的攻击性行为。
撤销干预期(A2):第七周,撤销所有的实验干预,观察和记录小Y的行为变化。
再次干预期(B2):第八周,再次采用计时隔离、正性强化与角色扮演游戏相结合的方法对小Y进行干预,观察并记录小Y的攻击性行为。
三、研究结果
结果显示,与基线期(A1)相比,小Y在干预期(B1)和再次干预期(B2)的攻击性行为显著减少(F=22.855,p<0.01);撤销干预期(A2)的攻击性行为虽然比基线期(A1)少,但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
由上图可以看出,在基线期(A1),小Y单位时间内的攻击性行为为7~11次;初次实施干预后(B1),小Y单位时间内的攻击性行为次数明显下降;撤销干预后(A2),小Y单位时间内的攻击性行为次数有所回升;再次施加干预后(B2),小Y单位时间内的攻击性行为次数再次减少,在再次干预阶段后期,小Y单位时间内的攻击性行为次数稳定于0~1次。
单独对干预期(B1)的数据进行分析后发现,不同方法的干预效果存在差异。计时隔离的干预效果不显著(p>0.05);正性强化、角色扮演游戏、计时隔离与正性强化两者相结合的方法以及计时隔离、正性强化与角色扮演游戏三者相结合的方法均能够有效减少小Y的攻击性行为(ps<0.05);其中,角色扮演游戏的干预效果显著优于计时隔离、正性强化的单独干预效果以及计时隔离与正性强化两者相结合的干预效果(ps<0.01);计时隔离与正性强化相结合的干预效果优于单独使用计时隔离的干预效果(p<0.05);而计时隔离、正性强化与角色扮演游戏三者相结合的干预效果最佳(ps<0.01)。
随着干预的持续进行,小Y的攻击性行为明显减少,并出现了一些亲社会行为。一次活动中,小Y由于鲁莽将另一名幼儿撞在门上,在没有教师提醒的情况下,小Y主动向该幼儿道歉,并且询问:“你疼吗?我给你揉揉吧。”事后还帮助该幼儿搬椅子,做出一些补偿性行为。还有一次,两名幼儿发生争执,小Y拉住一人说:“别打架,别打架,好朋友不打架。”此外,小Y有时还能主动要求帮教师拿道具、分发和回收铅笔等小物品。由于小Y的攻击性行为减少了,同伴冲突也明显减少,原本不愿和小Y一起玩的幼儿态度也发生了转变。当询问个别幼儿为什么愿意和小Y交朋友了,有的回答是“他不打人了”。
四、讨论和建议
无论是量化的数据结果还是质性的行为表现分析,均表明本研究的干预方案能够有效减少幼儿的攻击性行为。就总体的干预效果而言,正性强化、角色扮演游戏,计时隔离与正性强化相结合的方法对于矫治幼儿的攻击性行为都有显著作用,计时隔离、正性强化与角色扮演游戏三者相结合的方法干预效果最好。这其实是行为疗法与认知疗法相结合的干预方法,不仅有助于改变幼儿原有的错误观念,重建合理的认知,让幼儿习得更多的积极行为策略,又能从外在行为表现上减少攻击性行为的出现频率,增加亲社会行为的出现频率。这一干预方案能充分发挥幼儿的积极主动性,有助于幼儿将外在的规则内化为自身的要求,教师只需在必要时给予适当的提醒和监督。基于此,本研究提出以下几条建议,以期为幼儿攻击性行为的矫治提供参考。
(一)合理使用计时隔离
单独使用计时隔离的方法对于矫治幼儿的攻击性行为虽有一定的效果,但并不明显,总体效果也不理想。最初,当小Y出现攻击性行为被教师要求到休息室站着时,表现得十分不情愿。当隔离结束后,因迫不及待地想要重新加入正在进行的活动,小Y也能对自己稍加约束。但随着这种方法的持续使用,效果逐渐弱化。当小Y频繁出现攻击性行为被隔离时,他虽然没有表现出明显的反抗,但和教师暗暗较劲,叫他名字时故意装作没听见,搬椅子时故意发出噪音,在休息室被隔离时自娱自乐。由此可见,随着计时隔离的频繁使用,干预效果逐渐弱化,甚至有破坏师幼关系的可能。尽管计时隔离是一种比较温和的惩罚方法,但是对于幼儿来说,这种方法很可能会伤害他们的自尊心。因此,在教学实践中,教师需要适度、适当地运用计时隔离方法,防止产生负面效果。
(二)计时隔离与正性强化相结合
计时隔离与正性强化相结合的干预效果优于单独使用计时隔离的干预效果。与呵斥、惩罚不同,表扬、鼓励等正性强化能够增强幼儿的自信心,使幼儿感受到老师是喜欢自己的。对于幼儿来说,教师的评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适当的表扬和鼓励能帮助幼儿在同伴面前树立良好形象。采用计时隔离与正性强化相结合的干预方法,幼儿能清晰地感受到哪些行为是值得肯定的,哪些行为是不被许可的。因此,建议教师在矫治幼儿攻击性行为时以正性强化为主,惩罚为辅,且正性强化应该及时、具体。
(三)科学融入角色扮演游戏
角色扮演游戏的设计需要反复论证,且实施起来耗时较长,但干预效果比较显著。角色扮演游戏的实施,既应保证游戏内容的有效性,又应保证游戏干预不影响到正常的教学工作和常规工作。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够养成的,建议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可以利用角色扮演游戏帮助幼儿建立正确的观念,把重点落在问题行为出现之前的“防”,而不是问题行为出现之后的“治”。
(四)家园携手,营造良好氛围
在对小Y实施干预之前,教师、研究者与小Y的父母进行过深入的交流,从中了解到小Y之所以会有较多的攻击性行为,与其父母错误的教养方式有关。因此,研究者努力帮助家长充分认识到幼儿攻击性行为的危害,引导家长积极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例如,我们告诉家长不能对孩子采用暴力教育手段,因为暴力教育手段不仅会损害幼儿的身心发展,而且本身就是错误的示范行为,容易使孩子形成“拳头能解决一切问题”的错误观念。同时我们建议家长在幼儿产生不良情绪时能温和地加以疏导,倾听幼儿的内心世界,引导幼儿合理地宣泄自己的负性情绪。此外,家长尽可能让孩子少玩一些刀、枪、剑之类的玩具,尽可能不让孩子看有暴力画面的电视剧等。
当然,我们也发现,本研究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在未来研究中进一步加以探索:第一,在撤销干预后,小Y在A2阶段的攻击性行为次数虽然有所回升,但是并没有回到A1阶段的水平,这与研究预期并不相符。可能的原因是,经过B1阶段的干预之后,小Y原本的错误观念得到了一定的纠正,小Y也习得了一些积极的行为策略,其攻击性行为得到一定程度的矫治。未来的研究可以考虑通过多基线设计对此加以更好的控制。第二,幼儿的攻击性行为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彻底消除的,本研究的干预时间有不够充分之嫌,未来的研究可考虑再适当延长干预时间,并追踪干预效果,如何维持、巩固和泛化良好的干预效果也可作进一步探索。第三,本研究属于单一被试的个案研究,未来研究可以增加被试数量,以进一步验证本干预方案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TREMBLAYR E, NAGIN D, SEGUIN J R,et al.Physical aggression during early childhood:Trajectories and predictors 〔J〕.Pediatrics,2004,114(1):43-50.
〔2〕陈昌凯,徐琴美.3~6 岁幼儿对攻击性行为的认知评价分析〔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3,(1):5-8.
〔3〕HEILBRON N,PRINSTEIN M J.A review and reconceptualization of social aggression:Adaptive and maladaptive correlates〔J〕.Clinical Child and Family Psychology Review,2008,11(4):176-217.
〔4〕〔8〕刘明坤.行为矫正技术在学校教育中的运用〔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34(2):159-160.
〔5〕许若兰.论认知行为疗法的理论研究及应用〔J〕.成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14(4):63-66.
〔6〕李清,王晓辰,程利国,等.幼儿攻击性行为装扮游戏矫正的多基线实验研究〔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8,22(3):175-178.
〔7〕〔9〕任慧娟,王晓芬.温和的“惩罚”:Time-out〔J〕.教育导刊,2005,(11):4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