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生阅读兴趣培养之我见

2014-08-07 14:50卢燕玲
广东教育·职教版 2014年6期
关键词:快乐阅读中职生

作者简介:卢燕玲(1976-),女,潮州市湘桥区虹桥职业技术学校中学语文一级教师。研究方向:秘书学科。

摘要:阅读对于提高学生各方面的素质意义重大,然而,中职学生的课外阅读现状,令人担忧。本文探讨了引导学生快乐阅读的的三个实施途径。

关键词:中职生;快乐阅读;引导培养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1422(2014)06-0072-02课外阅读对于开阔学生视野,发展学生智力,提高学生素质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然而,学生的阅读现状,却令人担忧。一方面是课外阅读量少,另一方面是学生对现如今良莠不齐的课外读物市场无所适从。学生普遍喜欢的是一些消遣性的报刊杂志,看到眼里的是奇闻趣事、明星生活、影视动态,还有一些女性化的小散文,不然就是恐怖小说、言情小说、漫画,看完之后收获甚微。如何引导学生进行有益有效的课外阅读?笔者认为,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1.发挥榜样的作用

要让学生对阅读感兴趣,教师自己先要有兴趣。当学生发现老师喜欢阅读时,往往会对老师所读的书产生好奇心理。作为教师,要充分利用自己的优势,及时推荐文章、书籍给学生,使学生对它们产生兴趣。另外,教师还可通过评述各类读物的好坏从而达到引导学生学会选择阅读对象的目的。在此过程中,教师除了向学生推荐自己欣赏的作品,还可与学生们一起评论他们所喜欢的恐怖小说、言情小说、漫画等等作品的优劣,进而拉近师生间的距离,这时教师的喜恶也就更容易影响到学生了。再次,学生间的榜样作用也不容忽视。因此,笔者有时会安排阅读面较广的学生向其他人介绍他们的阅读心得,激发其他人的阅读兴趣。

2.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想要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除了以上所述,注意发挥榜样的作用,在日常教学过程中,还可有意识地结合课内知识,向学生讲述某一名人逸闻,某一习俗、节日的由来,引发他们的好奇心。比方,有一次上课时笔者提到首饰当中的项链,当初人们并不是用它来装饰自身形象的,而是来源于部落间的“抢窃婚”。学生当时的学习兴趣一下子被调动了起来,大家七嘴八舌议论开来。借此机会,笔者又向学生介绍相关书籍,布置阅读任务。就这样,指导学生进行有益有效的课外阅读的目的便达到了。阅读有时还可以借助影视作品的力量,如要引导学生阅读精彩纷呈的《三国演义》,可以事先给他们播放《三国演义》的影视片段,分析人物的内心世界,理顺人物关系,激发他们的阅读欲望。

二、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1.让学生学会为自己列举必读书目

在教授岭南版《语文》教材第三册时,里面有篇《打开知识宝库的钥匙——书目》的说明文,文章是向大家介绍有关书目的知识的。古今中外,许多大学问家都很重视书目的应用,盛赞它是“引出知识迷宫的线索”、“打开一切知识宝库的钥匙”。 如果能够结合课文知识,指导学生制定一个符合自己实际情况的、短时间内可完成的必读书目,相信对调整学生课外阅读方向会起到相当重要的作用。

2.规定阅读时间

仅制定了书目还不够,还需要落实阅读任务,教师指导学生进行有益有效的课外阅读的目的才能真正达到。中职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毕竟有限,他们还需要老师采取一些措施,不断地督促鞭策他们。如果能给他们规定一个完成阅读的时间并且提醒监督,久而久之,学生的阅读习惯便会被建立起来。

3.指导学生养成利用零碎时间阅读的习惯

喜欢阅读的人,都会有随时翻阅书籍的习惯。因此有必要引导学生,坚持每天挤一点时间,读一篇半篇文章,这样的目的重要的是让学生感受阅读的氛围,促进自觉阅读习惯的形成。

4.创设阅读环境

在班里,布置一个“好书交流书柜”,或是通过网络建立“悦读博客”,老师、学生将自己欣赏的文章书籍书目放置于此,大家互相传递阅读信息,达到美文共赏。自然而然,学生会由被动阅读转为主动阅读。

5.拓展阅读范围

假如学生课内学了朱自清的《匆匆》,便可向他们推荐朱自清的其它作品,或是同时代的其他文人作品,也可以是当代文人有关时光描述的作品,使他们的阅读面得以拓展,联想和比较能力得以提高。三、检查阅读结果

正如前面所提到的,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在不足的情况下,还需要老师的督促、帮助,因此,采取相应的措施来落实阅读效果是有必要的。

1.每天从读新闻开始

坚持每天看报纸、听新闻,也是促进学生逐步养成阅读习惯的方法之一。如何检验学生是否按教师所教的方法去改造自己的学习习惯呢?不妨每天从读新闻开始。每天利用课前五分钟时间,安排学生轮流给大家读读新闻,既检查了学生的阅读情况,又提高了他们的朗读能力与胆量。

2.交流心得,推荐好作品

当学生开始喜欢他们的课外读物时,他们自然会与同学在闲聊中提及。此时,不妨将这些闲聊引入到课堂中,让学生们自由地倾谈他们最近读过的好作品,他们读后的感受。当然,此时可结合课内教学内容来进行,比方岭南版《语文》教材第一册中的听说训练“复述”便可与此“闲聊”结合起来,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锻炼了学生们的口头表达能力,同时也检查了学生的阅读效果。

3.写写读后感

中学阶段的学生,在进行课外阅读时,很容易由作品中人物的遭遇联想到自己生活中的人和事,从而感触良多。如果能够引导学生把这些体会或感想写下来,那么“读后感”在学生的心中将不再可怕。当然还可让学生将阅读感受整理发布到博客上,增强他们的“阅读自豪感”,引发他们的表现欲。在轻松完成对学生阅读效果检验的同时,又完成了对他们的作文训练。

别林斯基说:“阅读一本不适合自己阅读的书,比不阅读还要坏。我们必须学会一种本领,选择最有价值,最适合自己需要的读物。”让学生们学会选择适合自己需要的课外读物,让学生们喜欢上阅读,相信每位教师都喜而乐见!

责任编辑何丽华

猜你喜欢
快乐阅读中职生
小学低年级快乐阅读教学策略
太极拳文化
中职生逆反心理的成因与对策
中职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学中团体辅导的运用
快乐阅读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
基于人才培养的中职生日常管理研究
小学语文低年级“快乐阅读,随文识字”教学模式在教学实践中的运用
如何提高小学生语文阅读能力
快乐阅读能够成就人的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