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时期南开大学经济研究所研究生教育特征及其成因

2014-08-06 11:47
重庆高教研究 2014年6期
关键词:经济史南开大学研究所

陈 元

(凯里学院 教育科学学院, 贵州 凯里 556011)

南开大学经济研究所的前身是1927年秋成立的社会经济研究委员会,是直属于学校的独立研究机构。1931年,社会经济研究委员会与文学院经济系合并为经济学院,成为一种半教学、半研究的机构。1934年秋,经济学院改组为商科研究所经济学部,惯称经济研究所,既是科学研究机构,也是研究生教育机构。1935年,南开大学经济研究所(以下简称经济研究所)与北京协和医学院、燕京大学、清华大学和金陵大学联合组织了“华北农村建设协进会”,商定每校负责培养不同方向的研究生。根据约定,经济研究所负责培养地方政府和财政、合作组织以及土地管理方面的人才。是年秋,经济研究所开始招收研究生。除1937和1938年因抗战爆发、学校迁移以及1946年因抗战胜利、复员北返而两度暂停招生外,至1948年,经济研究所先后招收了11届共60名研究生[1]16-20,培养了藤维藻、杨敬年、黄肇兴、李建昌等一大批著名的经济学家。经济研究所之所以能在战乱以及经费严重匮乏的条件下培养出如此多优秀的人才,这与经济研究所独特的研究生教育模式密切相关。本文拟从研究生的招生、课程、教学及学位论文等方面来揭示其人才培养特色及其成因,为当前的研究生教育带来一些启示。

一、经济研究所研究生的招考注重考查专业基础知识

战前,经济研究所的研究生培养主要分成土地问题、乡村合作和地方政府与财政三个方面。经济研究所的入所资格不仅要求是国内外大学相关学系的本科毕业生,而且还要求其具有明确畅达的中文表达能力和外文阅读能力,并且考生要通过国文、英文和至少3门专业科目的考试。据1936级地方行政专业研究生杨敬年回忆:“入学考试有英文、经济学、财政学、会计学、统计学五门。”[2]21或许是杨敬年记忆之误,也或是次年考试科目有所变更,1937年经济研究所计划招生的考试科目有3门普通科目和5门专门科目(见表1)。

表1 1937年南开大学经济研究所各专业研究生入学考试科目[3]50-52

抗战爆发后,南开大学与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在昆明临时成立西南联合大学,但三校的研究生教育并未联合。南开大学经济研究所于1939年在重庆恢复。由于此时处于抗战时期,经济研究所各组招生的考试科目较之战前也有一些变化。如1941年,经济研究所的考试科目如表2所示。

表2 1941年南开大学经济研究所各专业研究生入学考试科目[4]

或许是为了招考的便利,当时经济理论组的考试科目与清华大学法科研究所经济理论组和北京大学法科研究所经济理论研究组的考试科目大体上是一样的。不过,南开大学经济研究所在它们的基础上多考一门经济史科目。或许那时“限于时间及人力,于中国经济史,未遑顾及”[3]13的原因,战前只有经济史专业须考经济史科目,其他合作专业则不需要。而到战时,经济研究所各组招生均须考经济史一门,可见其对经济基础理论的重视。

1946年,南开大学复校天津。同年12月,教育部颁布了《大学研究所暂行组织规程》,取消了以前的研究院和学部设置,将原先的学部改称研究所,所以此后经济研究所并未分组招生。从1948年南开大学的研究生招考简章可知,经济研究所的考试科目有国文、英文、经济学(包括经济思想史)、货币银行学(包括国际汇兑与金融)、统计学等五门科目[5]331,与战时的考试科目相仿。

可见,十余年来,虽然经济研究所研究生入学考试的考试科目每届并不完全相同,但国文与英文一直是公共必考科目;虽然招考专业的变化也导致考试科目的门类和数量时有变化,但经济学、统计学等几门经济类主干科目一直是必考科目。可见经济研究所一直非常注重考查考生的专业基础知识。尽管民国时期各校的研究生招考是自主进行的,即无全国统一的考试时间和考试科目等,加之学校又曾几度搬迁,但经济研究所的入学考试科目总具稳定性和持续性,这确实是难能可贵的。

二、经济研究所研究生的课程安排紧密结合专业方向

战前,经济研究所的课程内容分为三种:其一是研究工具之学,包括社会科学研究方法及文献等,除指定阅读此类书籍外,并由各导师分担讲课;其二是研究背景的科学,包括农业经济、乡村社会等科目;其三是合作本门范围,包括合作理论、合作实施与管理和各国合作运动发展史等。战前经济研究所各组的课程安排见表3。

表3的这种课程设置也可从当年的研究生记述中得到印证。据杨敬年回忆,第一年学习五门课程,专业课程有科学方法论、地方政府、行政学、财政学、地方财政。而且除科学方法论是集体上课之外,其余的课程均采取导师制,个别指导[2]21。可见,这种课程安排与专业的结合非常紧密,所以研究所负责人何廉说:“规定的课堂功课只有那些与我们确实有关系的科目……把这些课堂功课布置给学生,是使他们从理论上和技术上对他们所选择专业的某些方面受到必要的书面训练。”[6]64

因为战前经济研究所的专业安排是按照“华北农村建设协进会”分配的任务分组的,所以为研究生开设的课程与专业直接相关,除社会科学研究方法及文献为方法课之外,既有经济方面的课程,又有合作方面的课程。研究生的课程总学分为24分,其中专业课程为21分,课程设计上体现了其专业性特征。至于1936年招生的经济史专业,则不是合作的范畴,而是何廉等人根据人员实际情况开设的,因为何廉等人认识到:“欲彻底了解中国目前之经济,非于其初期及发展过程中,有全盘之明晰检讨不可……列中国经济史于研究范围之内,冀于研究目前各种经济问题之时,得溯其源而有一可靠之证验与解释。”[3]5可见,设立经济史专业的目的也是为解决实际经济问题而提供理论基础。正因为经济史专业的特殊性,所以其开设的课程有欧洲中古经济史、欧美近代经济史和中国经济史研究等与经济史专业密切相关的课程。

表3 战前南开大学经济研究所研究生分专业的课程设置情况表[3]14-16

经济研究所在重庆恢复时,何廉等人逐步认识到研究生理论学习的不足,从而进一步调整了研究生培养方案和课程内容。在课程设计上,开始向重视经济理论素养的方向转变,要求学生第一年内打好良好的经济学基础,广泛阅读学习中外经济学著作。根据当时需要,研究生教育的专业分组决定更改为经济理论、经济史、统计学、国际经济、货币银行、农业经济和工业经济等7组。第一学年专注于基本学科的充实,主要课程有:近代经济理论、经济思想史、经济史、高级统计学、社会科学方法及文献等[5]377。这样一种专业分类和学程的调整,表明了其学科化和专业化意识有所增强,其专业分组与世界经济学科的划分逐渐接轨。单从专业分组和课程的名称看,就都明显地规范在经济学的范围之内。因此战前的专业分类不再适合战时条件。另一方面就是经济学科内部不断发展的结果,既然战前的专业分类不适应社会的发展,经济研究所的人员在改变专业设置时自然会依据国际分类标准并参照本国情况。当时国内经济学科已经有一定规模,高深学术研究也初步发展,因此研究所综合各校情况设置了学术专业性强的专业[7]204。

三、经济研究所研究生的教学注重理论与实际相结合

因为经济研究所教员是以欧美留学生为主体的,他们深受杜威实用主义教育思想的影响,强调培养学生务实精神和创新精神,反对学校向学生灌输知识,主张“课堂教学与实地调查研究相结合,使学生能将所学理论应用于专业实践,达到学以致用的要求”[6]52。

战前,经济研究所研究生在2年的修学期限内,分三期训练:第一期为基本理论的训练,在研究所内工作时间约1年;第二期派赴国内各地实地考察,时间约半年;第三期为专题研究,并拟具方案,赴指定区域实习[3]13。这样的安排就是为使理论与我国实际相结合,以便将来更好地为社会服务。在第一学年学程完成后,研究生经过考核合格,在导师指导下选定题目,拟定提纲,经论文审查委员会审查承认后派往指定区域考察3个月,从事论文资料搜集工作。

如第一届研究生10人分成合作组3人、土地组3人、地方行政与财政组4人共三组派往安徽、浙江、河南、湖南、湖北、江西、江苏、广西、广东、山西、山东及陕西等12省、26个城市进行考察,历时三个月有余[3]5。当时地方财政和行政研究生李建昌、吕学海、冯步洲、赵纯孝等人曾到8个省市10多个地点进行调查;合作经济研究生梁思达、李文伯、黄肇兴等人曾在9个省市20多个地点访问学习,回校后写成《中国合作事业考察报告》一书;土地问题研究生刘君煌、陶继侃、董浩等人同样也到各省市调查,其中刘君煌还深入到红军长征北上后的赣南革命根据地了解学习土地改革情况;李建昌则奔赴10余省做国家与地方财政划分问题的调查[8]101。这种深入的调查方式不仅提高了他们的专业能力,而且为学位论文积累了丰富的第一手资料。考察结束后,研究生要在指定的3个月内完成论文初稿。论文初稿写作完毕后,由研究所按照学生专门研究的范围派往指定的实际工作机关进行为期6个月的实习。

可见,经济研究所非常有意识地锻炼研究生在学习期内养成理论联系实际的思想和能力,让学生在校期间广泛接触社会经济的实际情况,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便将来能够解决实际问题。所以当时的研究生黄肇兴和王文钧感慨说:“这种培养过程,强调理论联系实际,在三十年代抗战前的旧大学,甚为少见。”[8]101杨敬年也认为“南开经济研究所的首要特色即理论联系实际,不但体现在教材内容方面和科研课题方面,而且也体现在人才培养方面”[2]21。

抗战爆发后,经济研究所继续培养研究生,但与抗战前在训练方针和特色方面有明显不同。在训练方针上,“学理与实用两项兼重,务期学生于毕业后对于经济学之基本与专科,皆有相当造诣,而能作独立之研究工作”[9]。也就是说,此期的研究生培养既注重理论,又注重实际。因为在抗战前,经济研究所要求研究生第二年奔赴各地从事社会调研并完成论文,从而导致学生花费大量时间忙于社会实践,忽视理论功底的提高。抗战后,根据环境和形势的发展变化,经济研究所及时总结前期人才培养中的“轻理论重实践”的不足,开始增强研究生经济理论基础课程,增设“高级统计学原理”“近代经济理论”等理论课程;第二年上学期则进行专门学科的研究,下学期开始从事社会实践并撰写论文,注重学生经济学理论和基本技能的综合训练。另外,抗战后,受战争环境及资金困窘的影响,招收的研究生不可能再针对农村建设方向,也无力再去实地调查和分配到实际岗位实习,战前的那种只重调查的研究生培养方式已受到了诸多限制[7]204。因此,经济研究所由过去强调实践、重视应用,逐步发展为将理论与实际相互结合、共同促进。如在1939年入所的第三届研究生至第十届研究生的34篇学位论文选题中(注:本有研究生41名,因为有些研究生并未完成毕业论文,所以能见到的只有34篇),仅题名明确含有“理论”两字的硕士论文就有14篇[5]383-386,约占41%,这是战前远不及的。但研究所重视调查的传统也未完全丧失,如34篇学位论文中,仍有数篇是通过调查研究完成的;又如1942年入所的研究生周林,暑假期间回到四川泸县老家,对当地的钱庄和银行做了一番调查,写出了一篇关于泸县金融市场的文章刊在《金融季刊》上[10]。可见,在研究生的培养问题上,经济研究所始终坚持注重理论联系实际,使教师教学、研究与学生理论学习、社会实践互相促进,相得益彰,成效显著[6]84。

四、经济研究所研究生学位论文的国际化倾向日趋明显

战前,根据“华北农村建设协进会”的约定,经济研究所始终以培养地方政府和财政、合作组织以及土地管理方面的人才为首务,故而对研究生的培养很注重为社会现实服务。除从招生专业和课程安排可见此特征之外,从第一届10名研究生的毕业论文也可看出这种特点(见表4)。

表4 南开大学经济研究所第一届研究生毕业论文题目[1]16-20

由表4可见,第一届毕业生选择的论文题目全是关于我国农村、农业和地方政府等方面的内容,为毕业后能够直接进入地方政府工作奠定了基础。当然,这也是合作教育的约定内容。

可是抗战爆发后,研究生教育的国际化趋势明显。与战前显著不同的是,研究生培养开始注意与国际经济学接轨。这可以从研究生的专业设置和毕业论文情况分析出来。如从1939年秋入所的第三届研究生开始,研究所开始设置国际经济专业。据统计,在第三至第十届的41名研究生中,选择国际经济专业的共有5人[5]383-386,约占总数的12%。另外,从第三至第十届经济研究所研究生的34篇学位论文选题,更能看出这种倾向。

如研究生的34篇论文题目中,出现“中国”“我国”“吾国”一词的仅3篇,即勇龙桂的《吾国战时出口贸易统制之研究》、周林的《国际资本移动理论与中国战后利用外资问题》和聂宝璋的《胜利后我国国际汇兑与国际贸易统制之研究》,可是这些选题也还是涉及国际经济问题研究。 在34篇论文中,直接涉及国际经济方面的论题有10篇,约占29%,具体情况如表5所示。

表5 1939—1947年南开大学经济研究所研究生关于国际问题的学位论文选题[5]383-386

从表5可见,虽然与国际相关的论文选题不算很多,但较之战前将全部精力集中于国内的研究可是一个明显的变化。可见,经济研究所的国际意识得以进一步强化,师生的关注中心慢慢转到国际流行问题或国际经济理论方面。当然,出现这一情形是多种原因造成的。从学科化、专业化的道路上来说,有一定的进步,但又难免流于空泛、脱离实际,战前注重教学与研究的中国化色彩似乎被削弱了。但是,经济研究所并不是完全放弃对实用性的重视,这依然可以通过分析战后各届学生论文关注的主题得到印证。如前面提到的题目涉及“中国”“我国”“吾国”的3篇以及专门研究中国问题的,如王正宪的《重庆战时组别物价之研究》、文广益的《四川省农佃制度及其改革之途径》、屠修德的《沙坪坝学生生活费的研究》等3篇[5]383-386,都是与当时生活非常切近而又重要的问题。可见,其人才培养还是与当时环境紧密结合的。

参考文献:

[1] 南开大学.南开大学经济研究所一览[M].天津:国立南开大学印行,1949.

[2] 杨敬年.期颐述怀[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7.

[3] 南开大学.十年来之南开大学经济研究所[M]. 天津:私立南开大学印行,1937.

[4] 北京大学,等.国立西南联合大学史料3[M].昆明:云南教育出版社,1998:451.

[5] 王文俊,等.南开大学校史资料选(1919—1949)[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1989.

[6] 何廉.何廉回忆录[M].朱佑慈,等,译.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1988.

[7] 李翠莲.留美生与中国经济学[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9.

[8] 黄肇兴,王文钧.何廉与南开大学经济研究所[C]//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文史资料选辑·第102辑.北京:文史资料出版社,1986.

[9] 南开大学.南开经济研究所一览[M].天津:私立南开大学印行,1941:8.

[10] 梁伯枢,刘彪.中国金融博导[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 1998:75.

猜你喜欢
经济史南开大学研究所
睡眠研究所·Arch
浪漫的材料
睡眠研究所民宿
未来研究所
南开大学制备新型超强韧人造蜘蛛丝
经济史本科教学中的问题与改进方向
一道南开大学自主招生试题的推广
昆虫也会便便吗?
制造认知冲突,优化经济史教学——以《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一课为例
补足中国经济史教材短板,有效备考全国卷——以人民版必修Ⅱ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