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璇 杨奕
摘 要 小学教材多元化是当前我国新时期基础教育改革的趋势,本文通过调研发现教材多元化使用过程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并提出建议,以期为我国的小学教材多元化改革提供借鉴。
关键词 小学 教材多元化 使用情况 建议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The Diverse Use of Primary Materials and Suggestions
in the City in Sichuan Province
HE Xuan[1], YANG Yi[2]
([1] Southwest University, Beibei, Chongqing 400715;
[2] Sichuan Zigong Huixing Primary School, Zigong, Sichuan 643000)
Abstract Primary teaching diversity is the current trend of the new era of reform of basic education, the paper research found that many problems exist in the process of using diverse materials, and to make recommendations in order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the reform of our country's diverse elementary school textbooks.
Key words primary; diverse materials; usage; suggestion
1 四川省某市小学教材多元化使用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教材内容难易程度与学生年龄特点有偏差,应试现象明显。据了解,四川省某市小学英语周课时量为两节课的学校的只占学校总数的60%,部分学校的部分年级每周仅开设一节英语课甚至不开设英语课。①访谈中有英语教师反应,当前的英语教材对学生要求太高,单元与单元之间的联系不大,无法做到内容上的衔接。有数学教师反应:现在使用的西师版教材内容较为简单,需要教师自身做许多拓展,有些内容并不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教师的教学束缚在教材之中,有明显的“为应试而教”的感觉。教参重点往往与考试重点不一致。
(2)教材运用过程缺乏可操作性。四川省某市小学的教学状况大部分是班额大、人数多,②例如:某学校小学部一个班有70多名学生,一节课的时间很难做到分组讨论,调查活动,师生互动,多元化至少在英语学科很难实现。在小学阶段,英语学科处于十分尴尬的境地,它需要考试,也是百分制,但是受重视程度却不高,英语教师做的最多的是首先把这门课上完,然后才是上好,所以根本就无法谈到多元化的问题。这一点在美术学科上表现得更为明显。虽然美术教材内容设计具有一定的多样性,但是在实际教学中辅助材料却无法满足,例如:扎染课、泥塑课等。
(3)教师接受教材培训的机会少,教材培训形式化。就访谈情况看来,四川省某市开展的关于教材的培训较少,某教师从2009年参加教学工作之后仅参加过一次教材培训,且较为形式化,没有起到真正教材培训的作用。由于培训机会较少,本校教师与其他学校和地区的教师之间的交流也较少,无法更多探讨有关教材多元化的问题。教材的使用一般听从上级指挥,有关教材的调查会或者培训会较少,有的培训会只有少数老师参加并且流于表面,“走过场”的现象明显。
(4)教材版本单一,一线教师在教材编选中处于被动地位。据了解,四川省某市的小学教材均采用统一版本。实际教学中,一线教师不会对教材挖得很深,相反,对教材有深刻了解的人,一般都脱离了一线。教材选用主要由教研部门和行政部门决定,一线教师在教材的选用中处于被动地位。目前四川省某市小学使用的教材主要由教育局订购,之后送到一线教师手中的教材只有一个版本,许多教师也未曾见过其他版本的教材,没有选择的余地。
(5)教材相关配套缺乏多元性。由于语文、数学是基础学科,辅助材料相较其他学科更多。四川省某市的小学英语教材没有相关的辅助教材,随教材配套的有挂图,卡片及练习册,其中练习册基本以听力题为主,但是没有配套的听力磁带。有教师反应,由于各教材标准不统一,相关练习资料不能贴近教材内容。教学材料方面,该市小学基本使用多媒体教学,英语教材配套的挂图、卡片等工具用途不大。学习材料方面,自从磁带划入了教辅之后,教材配套的影音磁带只分发给教师,学生很难买到,少部分学生会向教师要求拷贝磁带。
2 四川省某市小学教材多元化使用情况的建议
(1)合理把握教材难度,注重书本内容与现实的联系。教材的编写和选取应该尽量适合学生年龄特点,增加与生活实际相关的教材,培养学生动手能力,教材难度也应该适度,符合学生实际,联系生活,图文结合。根据英语教学的实际情况,有教师认为最好一册书有一个主题,每一课都围绕这个主题来开展内容,如此既能增强教材内容的连贯性,也能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对于教材难度的把握,学校或相关部门有必要定期做田野调查,听取一线教师和学生的意见,积极调整教材难度。
(2)教材内容的选择要充分考虑教师的可操作性。教材版本统一的情况下,可以将一门学科分为不同形式,有教师建议课堂应设置专门的文化课,活动课,讨论课,分别用不同的教材,但教材必须精简,教师可以以该教材为基础,结合教学中的实际情况,适当的增加或减少书中的内容。一方面,教材自身要多元化,另一方面,教师在实际操作中也要适当的改变,即教学操作随教学内容的改变而改变。就现状而言,后者比较容易实现,教师跟着教材改,改变成适合教师教和学生学的教材。
(3)增加教师交流,让每位教师都有机会定期参加教材培训。要实现教材多元化,首先就要“走出去”,然后才能“引进来”。对于教材的培训,不一定要举办专门的教材培训会,能给教师一些“走出去”的机会也是权宜之计,同样能够达到多元化的目的。教育主管部门应该充分意识到交流的重要性,只有先交流才能互通有无,共同发展。因此,在实现教材多元化的过程中,应该充分考虑一线教师的意见,把教材的使用选择权下放一部分到学校,让学校综合各方意见选择出一部分最适合本校学习的教材。
(4)尝试教材版本多元化,综合性的结合一线教师意见选择教材。访谈中,教师们谈论最多的就是教材选用的问题。而现阶段,最根本的问题就是,整个城市为统一考试采用统一版本的教材,换言之,如果各个学校教材版本不统一,考试就无法进行。教材的选编应该由一线教师,儿童心理学家和学科的专家共同支招,编好后最好再抽查一些家长意见,多开教材分析会,听取一线教师意见。除了正在使用的教材,被调查的大部分教师都参考了一种或两种同一学科的不同版本教材,但也有教师除了正在使用的教材以外,没有看见过其他版本的教材。因此,在选定教材之前,在一线教师中间进行适用调研很有必要,这样既能让教师多了解一些不同版本的教材,也能结合教师的意见合理选用教材。
(5)完善教材相关配套,建立教材评价体系。教材相关配套较少,无形中加重了教师的工作量。有教师建议围绕一本教材能够多一些辅助材料。此外,教学条件的参差不齐也会导致教学效果的差异。例如:小学英语教学有其独特的学科特点,相关部门和学校要为英语教学配备好辅助教具的相关设备。各校还可以采取多种形式,拓展学用渠道。如开办校园英语小广播、英语角,定期出英语墙报,进行英语文艺节目表演、演讲和口语竞赛等,努力为小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英语的环境,营造浓烈的英语学习氛围,从课内与课外两个方面增强学习效果。③教材评价体系的建立也有利于保持教材的多元化使用。首先,学生应根据自己的喜好程度和学习难度对教材给予评价;其次,教师应根据教学过程中的适应成都对教材给予评价;再次,学校应通过定期抽查学生和教师对教材的评价对教材给予检验;最后,相关行政部门也应定期对各学校的教材使用情况进行调研,必要时可以深入到一线,观察实实在在的教材使用情况。
注释
①②③四川省某市小学英语教学指导意见[EB/OL].http://www.doc88.com/p-178434991837.html,200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