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引半衰期和引用半衰期的研究进展及对期刊编辑策划的启示

2014-08-02 03:55周吉光计淑玲
河北地质大学学报 2014年4期
关键词:半衰期老化期刊

周吉光,计淑玲

(1.石家庄经济学院 学术传播中心,河北 石家庄 050031;2.石家庄经济学院 人事处,河北 石家庄 050031)

被引半衰期和引用半衰期的研究进展及对期刊编辑策划的启示

周吉光1,计淑玲2

(1.石家庄经济学院 学术传播中心,河北 石家庄 050031;2.石家庄经济学院 人事处,河北 石家庄 050031)

在引述前人研究的基础上,论文首先区分了期刊被引半衰期和引用半衰期的概念和意义。其后,分别就国外早期的发端研究、国内引入后的早期理论研究、近期的相关应用型研究成果三个方面介绍了期刊被引半衰期和引用半衰期在国内外的研究进展。最后,结合期刊的统计数据,解析了被引半衰期和引用半衰期指标对期刊的实际意义,并指出在期刊编辑策划的过程中,要关注那些引用了新近发表文献的论文,以提高期刊引用文献的新颖度,同时,要强化审稿环节对稿件创新性的要求,增强论文论述和结论的可靠性,提高论文被引用的可能性。

被引半衰期;引用半衰期;综述;编辑策划

在学术期刊评价中,为了科学地衡量期刊的综合价值,通常对如下指标进行考量:影响因子、他引率、扩散因子、学科扩散指标、学科影响指标、被引半衰期、来源文献量、文献选出率、参考文献量、平均引文数、基金论文比、引用半衰期等。而在美国科学情报研究所(ISI)自1976年发布的期刊引证报告(Journal Citation Report,JCR)中,提供了“期刊多久被引用”“发文的数量”及“每篇论文平均多久被引用”这三个方面的情况,主要涉及的相关期刊评价指标有:总被引次数、影响因子、即时指数、载文量、被引半衰期。

对于各类评价指标的具体操作方法和意义,国内外学者已经积累了相当数量的研究成果(庞景安、张玉华、马峥,2000;邱均平,2004;李爱群,2009;周冰清,2011),本文则主要立足前人的研究结论,回顾并分析期刊被引半衰期和引用半衰期这两个指标的研究进展,试图在现行的学术期刊评价体系下找寻对期刊有所裨益的发展路径。

一、被引半衰期与引用半衰期

1943年,C. R. Gonsnell率先提出了“文献老化”(Obsolescence)这一概念,论述了大学图书馆的文献老化问题[1]。其后,J.D.Bernal(1958)在其《科学信息的传递:使用者分析》论文中[2],借用“放射性元素的原子核有半数发生衰变时所需要的时间”即“半衰期”(half-life)以及“引文中值年龄”这两个概念来形象描述文献的老化过程和老化速度,从而将此名词引入科学文献领域。简而言之,文献老化是指文献随着“年龄”的增长, 逐渐失去了作为科学情报源的价值,越来越少地被学者们利用的过程。由于学科发展阶段存在的差异,每门学科在诞生、发展和成熟等不同阶段的文献使用寿命即文献老化的规律也有所不同。从引证的角度来看,期刊的文献半衰期可分为“被引半衰期”和“引用半衰期”两大类。

(一)被引半衰期

期刊被引半衰期是指期刊在统计年被引论文数量的最新一半论文的时间跨度(年数),即该刊在统计当年被引用的全部次数中,较新一半的引用数是在多长一段时间内累计达到的。它显示了一份期刊从当前年度向前推算,引用数占截止当前年度被引用期刊的总引用数一半(50%)的年数。实际上,期刊被引半衰期主要是用来衡量期刊老化速度快慢的一种指标,这一数字有助于图书馆确定期刊采购和期刊馆藏的策略。

一般来说,新近发表的论文会引起学者更多的关注和引用,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学者对其的关注程度会逐渐减弱,其被引率也将逐渐减少,也意味着刊载论文的期刊的生命力逐渐衰退。期刊刊载文章的被引用率与时间之间存在着反比例的关系,而期刊被引半衰期就是对这二者关系的具体体现。

(二)引用半衰期

期刊引用半衰期是衡量期刊在引用过程中对所引用参考文献在时效要求方面的一个定量指标,它表示该期刊对近期多长一段时间内出版的参考文献较感兴趣。罗式胜(1995)将期刊引用半衰期定义为:该种期刊在T年(一年内)所引用的参考文献中的50%(较新那部分)是在最近(以T年为最近第一年)多长一段时间内出版(发表)的。[3]

期刊引用半衰期衡量了期刊所要求参考文献的时效跨度的长短。期刊引用半衰期短,则意味着该刊的论文对较短期内发表的较新的参考文献特别感兴趣,其所引用的参考文献有一半是短期内发表的。反之,期刊引用半衰期长,则意味着该刊的论文对较长一段历史时间内发表的参考文献较感兴趣,其所引用的参考文献中有一半是在较长一段时期内发表的,当然其引用的参考文献中的另一半则是在更长一段时期内发表的。

总而言之,期刊的引用半衰期表示期刊在引用参考文献时对多长时间内发表的参考文献特别感兴趣。而某种期刊的被引半衰期表示该种期刊老化的速度,若某种期刊被引半衰期短,则意味着该种期刊被利用的时间短、老化速度快,相反,则该期刊被利用的时间长、老化速度慢。

二、被引半衰期和引用半衰期的研究进展

(一)国外早期的发端研究

1958年,J.D.Bernal将“半衰期”这个名词引入科学文献领域后,获得了学者的广泛认可。1960年,R.E.Burton和R.W.Kebler在《The "half-life" of Some Scientific and Technical Literatures》一文中[4],对9个学科领域期刊文献的被引文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发现9种不同的引文资料的曲线形状上非常相似,同放射性元素铀235 的衰变曲线一样同是负指数曲线,印证了“半衰期”在文献统计中的适用性,同时,他们提出了文献老化的解析式(巴尔顿—凯普勒方程)。

1963年,D.普赖斯(Derek John de Solla Price)的研究扩大了半衰期研究的适用范围,他认为 一篇论文的半衰期约15年;引用这篇论文的全部其它论文的1/2是在这篇论文发表后的15年内发表的。

1970年,M.B.Line提出中值引文年龄,又称明显半衰期(Median Citation Age or Apparent Half-life),进一步解释文献老化半衰期。实际上,中值引文年龄与文献半衰期有着明显的数量关系[5]。同年,布鲁克斯(B.C.Brookes)提出了 文献老化负指数函数。

1971年,D.普赖斯对《科学引文索引》(SCI)的引文数据进行了分析,发现在被考察的一年内发表文献的所引用文献中,有半数文献的出版时间不超过5年。为此,普赖斯把被引用的文献归为两类:有现时作用的文献和档案性文献。前者指在其出版5年内被引用的文献,后者则指出版5年后仍被引用的文献。由此,普赖斯将在一个具体学科内,年限不超过5年的引文数量与引文总数之比当作指数,用以量度文献的老化速度与程度。即后人所称的“普赖斯指数”。自然,普赖斯指数越大,文献老化越快。普赖斯认为,这种计算方法(普赖斯指数)要优于半衰期和引文中值年龄,它既可用于某一领域的全部文献,也可用于评价某种期刊、某一机构、甚至某一作者和某篇文章的老化特点。实际上,半衰期与普赖斯指数系按不同方式反映文献老化的程度和速度的。一般来说,普赖斯指数越大,半衰期越短,文献的老化速度就越快。把半衰期作为一个常量来计算时,采用的是某一年中所有的引文一半,并以其出版的年度作为引文年龄;而当把普赖斯指数作为一个常量计算时,采用的是不超过5年的引文,并计算这部分引文占全部引文的百分比。

此后,1980年苏联学者莫蒂列夫提出了巴尔顿—凯普勒方程的修正式,揭示了文献引用过程中的延时现象。

(二)国内引入后的早期理论研究

在可查询到的国内文献中,王洵(1980)首先总结了20年间国外关于科技文献半衰期的发展历程,指出半衰期无论是在研究方法上还是在数学理论上都还没有形成统一。而且与放射性元素不同,文献的“半衰期”受学科的性质、时代的特点、人类的需要、社会的环境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并给出了如下观点:相对成熟稳定学科的文献要比正在经历重大变化学科的文献的“半衰期”长;基础理论学科的文献要比应用技术学科的“半衰期”长;历史悠久学科的文献要比新兴学科的文献的“半衰期”长。此外,他认为Half-life一词在科技文献研究领域中,译作“半用期”比“半衰期”要更为通俗易懂。[6]

其后,龚义台、傅利平(1982)将影响文献老化的主要因素归纳为:文献的增长、学科的差异、阶段的差异、环境质量等,并以生物化学期刊文献为对象,测算出1980年其文献的半衰期为4.5年。[7]孟连生(1983)对1980年中国自然科学的几门主要学科期刊中引文现象进行了考察,认为引文分析也需要有充分的数据作基础,尤其是能够从各个角度反映文章之间引证关系的数据,并试图利用引文分析的方法解决诸如中文科学期刊的半衰期、各科学期刊之间的引证关系等问题。[8]张贤澳(1989)以1984年—1986年《林业科学》的被引文献为研究对象,运用巴尔顿—凯普勒文献老化解析式和莫蒂列夫修正式进行了实证分析,指出在使用巴尔顿—凯普勒文献老化解析式时,必须说明时间x所隐含的意义,而实际上,两种解析式求出的文献半衰期与数理统计意义下的中值引文年龄有着明显的数量关系。[5]丁学东(1992)指出了文献使用量按时间变化的规律与文献老化规律存在着区别,并证实了在大样本量、多学科(自然科学)的文献集合中,文献老化过程服从负指数规律,而为小样本量、单一学科的文献集合中的文献老化过程提出了分段研究的方法。此外,他还发现之前的20年整个自然科学的文献老化速度一直处于缓慢直线下降的过程之中。[9]

之后,罗式胜做了一些相关的理论研究。罗式胜(1995)阐述了期刊引用半衰期的概念、意义、计算方法步骤、应用前景,以及与期刊被引半衰期的区别。[3]罗式胜(1996)还指出,同一期刊在不同年份的被引半衰期值是不尽相同的,这体现了该期刊在不同时期学术影响上的差异性。这种差异性为回朔评价期刊在约稿、组稿、编辑、发行等方面的质量及学术影响程度的变化提供了依据。如果期刊的被引半衰期有逐年上升的趋势,则说明该刊编辑部在约稿、组稿、编辑、发行等方面以及期刊的学术的影响程度有上升趋势。[10]罗式胜(1997)认为从引证的角度来看,文献半衰期可分为被引半衰期和引用半衰期两类,而从文献的主体范围来看,又可以分为学科文献半衰期、期刊半衰期、著者文献半衰期、部门文献半衰期、国别文献半衰期等,同时,他指出引用半衰期或被引半衰期在不同年代是有不同数值的,在实际应用时通常取其若干年内的平均数值进行分析。[11]

(三)近期的相关应用型研究成果

S.L.Sangam(1999)运用文献计量学的引文分析方法对5个心理学期刊的数据进行了分析,统计得出引文频率分布曲线并测定了文献老化因子,同时研究了文献增长和文献老化之间的关系,得出文献数量增长越快,文献老化程度和半衰期也越快。[12]

缪建兰、郭盈、管荣展(1999)分析了之前在文献半衰期计算中存在的缺陷,认为文献老化与年代间的关系毕竟不是函数关系,而应该使用统计的概念来研究,并提出了具有简便易行、计算准确特点的SAS软件计算程序。[13]

Ming-Yueh Tsay、Yi-ling Chen(2005)的研究结果表明:出版频次较高的期刊的被引频次也高,并有着较高的影响因子和即时指数,且通常伴随着较短的引用半衰期(即经常引用较新的文献);虽然影响因子和即时指数与引用次数有着明显的相关性,但是,被引半衰期与其他的引用数据并没有相关关系(除了与引用半衰期)。[14]

于光、郭蕊(2006)建立了互引期刊群中受某期刊出版延时影响的期刊被引半衰期的计算公式,并对期刊被引半衰期变化的过程进行仿真,指出互引关系密切期刊的被引半衰期受某期刊出版延时的影响较大。[15]

白云(2006)研究成果指出:在人文社会科学领域被引半衰期指标与期刊的学术影响度没有明显的相关性;被引半衰期与学科特点密切相关,传统的、有深厚底蕴的人文科学的被引半衰期普遍比较长,而新型、交叉、应用型学科的被引半衰期则比较短;被引半衰期与社会发展的历史时期有关,反映社会政治、经济、生活热点研究的期刊的被引半衰期都相对较短;理论性、史料性、信息汇总及文化研究性质的期刊的被引半衰期较长。[16]

党亚茹、王莉亚(2007)认为期刊的半衰期反映了各个学科利用文献的时间间隔、学科研究特点、学科发展速度和研究成果的生命力,并指出由于半衰期显示出加大向5~10年发展的趋势,一方面印证了科学研究成果的生命周期在延长,即科学研究的替代程度减弱,沿袭性、连续性增强,另一方面也反映出当今科学研究难度的增加。[17]

Ming-Yueh Tsay(2008)依托SCI 2002年的网络JCR数据,运用皮尔逊相关性检验、费雪和t检验,分析和比较了物理、化学和工程学科方面的主要刊物的科学计量学数据,包括:来源项目数、引文数、影响因子、即时指数、引用半衰期和被引半衰期。研究揭示了对于这些科学计量学指标,除了被引半衰期外,科学家们在物理学科和化学学科之间的引证行为没有明显的不同,而对于工程学科和物理(或化学)学科之间的引证行为则有着明显区别。同时,对于这三个学科,来源项目数、引文数、影响因子、即时指数之间的相关性以及引用半衰期和被引半衰期之间的相关性呈现出了相似的显著相关性。相反,在通常情况下,被引半衰期和其他的科学计量学指标之间并没有明显的相关关系。[18]

Christian Schloegl、Juan Gorraiz(2010)以“肿瘤学”学科为例,运用Elsevier的Science Direct的使用数据和JCR的引文指标数据进行了分析,认为下载量和引用量存在着不同的老化模式,并计算得出2006年平均的被引半衰期为5.6年,而使用半衰期为1.7年。同时,他们发现考察样本期刊的被引频次和下载量之间有着显著的相关关系,而由于下载量和引用量有着不同的老化模式,使用影响因子与汤姆森的期刊影响因子也仅仅是存在适度的相关关系。[19]

陈京莲、胡玮(2010)拟合了超导专业期刊的引文数据,其研究结果表明:巴尔顿—凯普勒方程和莫蒂列夫修正式的半衰期计算公式对某些文献半衰期小于3 年的学科(专业)是不适用的,并给出了更具普适性的计算引文半衰期的新公式。[20]

郭红梅、邵艳娥、何钦成(2011)总结了期刊半衰期与其它指标之间关系的研究进展,介绍了计算半衰期及文献老化的经典数学模型和国内数学模型。[21]

周志中(2013)基于国内外数据库(CSSCI,JCR),比较了图书情报领域期刊被引半衰期和引用半衰期之间的差异,揭示了期刊被引半衰期在文献计量存在的问题。分析指出,国外的图书情报学期刊的被引半衰期和引用半衰期都较长,并且基本呈正相关性,既表明国外文献的引用和被引基本是同步的,也说明国外文献的学术生命周期也较长。[22]

Yu-Wei Chang(2013)比较了1963年—2010年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的出版文献在援引小学科、大学科文献上的差别,并指出不同的分类原则决定了文献具有不同的半衰期,而具有大学科和科学合作性质的分类原则拥有最长的半衰期。[23]

三、对期刊编辑策划工作的启示

正如周志中(2013)的研究结论所述:被引半衰期是一个双刃剑,期刊的被引半衰期长,一方面说明该期刊在业界的影响较大,另一方面也说明该期刊刊登内容“比较传统、陈旧且出版时滞较长”,因此,需要理性看待期刊的被引半衰期。[22]我们运用中国知网的《中国学术期刊影响因子年报》提供的数据,以《石家庄经济学院学报》(以下简称《学报》)为研究对象,分析期刊被引半衰期和引用半衰期指标在近年的具体变化趋势(表1)。


表1 2001年—2012年《石家庄经济学院学报》相关引证指标

年份载文量(篇)引用半衰期被引半衰期2001140—7.02002172—6.82003214—4.72004205—4.22005218—3.92006199—3.72007202—4.420082096.24.320092066.05.020101995.74.920111976.35.820121906.25.8

从2001年—2007年的数据来看,期刊的载文量在快速上升,而被引半衰期也越来越短。这与S.L.Sangam(1999)的研究结论是相符的[12],他指出:文献数量增长越快,文献老化程度和半衰期也越快。

而在期刊的引用半衰期方面,《学报》基本保持了比较稳定的引用半衰期,在6年左右。这主要与《学报》的人文社会科学学科属性相关,在引用文献方面对新成果或新结论的借鉴并没有自然科学那么强烈。此外,虽然《学报》被统计为“综合类经济科学”学科类目,但由于《学报》设有其他一些人文社会科学栏目,如:法学类、文史哲类和高等教育类栏目,使得期刊的引用半衰期比一般经济科学的平均值要高。

从2001年—2012年的期刊被引半衰期来看,《学报》历经了一个先降后升的过程。后期上升一方面主要归因于《学报》所刊载文章的影响力的提升,另一方面也得益于信息化和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学者们能更便捷地下载或获取到感兴趣的文献。实际上,按照白云(2006)研究结论——传统的、有深厚底蕴的人文科学的被引半衰期普遍比较长,而新型、交叉、应用型学科的被引半衰期则比较短、理论性、史料性、信息汇总及文化研究性质的期刊的被引半衰期较长,可知,《学报》的被引半衰期一方面受益于一些理论性较强的栏目,如“经济理论”“法学研究”“文史哲”,但另一方面也受一些新型、交叉、应用型学科栏目的制约,如“区域经济”“城市经济”“资源经济”及“环境经济”等。那么,可以认同“在人文社会科学领域被引半衰期指标与期刊的学术影响度没有明显的相关性”的观点[16]。

那么,跨年度来看,按照罗式胜(1996)的观点,被引半衰期值在2006年以来的逐年上升趋势说明了编辑部在约稿、组稿、编辑、发行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绩,而且也从侧面反映了期刊的学术影响程度有上升趋势[10]。

此外,随着网络和信息技术的发展,网络期刊成为科研工作者获取期刊文献的主要途径,因此,基于论文下载量而建立的文献计量学指标,如总下载频次、下载影响因子、下载即年指标等,逐渐被学者提及并论证。如印刷版期刊评价发展为印刷版、电子版、网络版评价并存的格局,开放存取期刊也将是今后期刊评价的重要对象5年影响因子、Web即年下载率和h指数等新兴的评价指标开始被应用到期刊评价实践(李爱群,2008)。[24]周志中(2013)建议在现有基础上发展新的统计指标,如下载量半衰期测度期刊的及时反应速率,以更好地反映期刊文献的学术价值。同时,他认为虽然期刊被引半衰期反映期刊的老化速度和学术评价的指标,但不能单纯以期刊半衰期作为文献质量的评价标准,结合期刊的学科性质、发展阶段等特点综合对某一些期刊进行分析。[22]

总体来看,期刊被引半衰期和期刊的综合学术水平有一定关系,综合水平高的期刊(如是核心期刊、影响因子较高等),其被引半衰期相对较长;影响因子相当的期刊,被引半衰期越长,说明期刊的影响力越深远(张黄群,2011)。因此,在期刊编辑策划的过程中,要关注那些引用了新近发表(近5年)文献的论文,提高期刊引用文献的新颖度,尽量保持引用半衰期在一个比较短的年份值内。与此同时,要强化审稿环节对稿件创新性的要求,增强论文论述和结论的可靠性,并通过编辑策划工作,优化论文标题、内容提要和关键词的表述方式,提高论文被引用的可能性。当然,由于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以及大学科与小学科之间存在差异,不能一概而论。

〔1〕 GONSNELL C R.Therateofobsolescenceincollegelibrarybookcollections[M]. Dissertation: New York University, 1943.

〔2〕 BERNAL J D.Thetransmissionofscientificinformation:auser'sagenda[C].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Scientific Information, Washington, D.C.,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 National Research Council, 1958.

〔3〕 罗式胜. 期刊引用半衰期的概念——一种与期刊被引半衰期对应的指标[J]. 图书与情报,1995(2):20-21.

〔4〕 BURTON R E, KEBLER R W. The "Half-life" of Some Scientific and Technical Literatures[J].AmericanDocumentation, 1960, 11: 18-22.

〔5〕 张贤澳. 关于文献老化解析式与半衰期[J]. 情报学刊,1989(1):30-33.

〔6〕 王洵. 科技文献的“半衰期”[J]. 情报科学,1980(4):21-23.

〔7〕 龚义台,傅利平. 科技期刊文献的老化——生物化学文献引文分析[J]. 图书情报工作,1982(2):14-20.

〔8〕 孟连生. 中文科学引文分析[J]. 情报科学,1983(1):11-21.

〔9〕 丁学东. 文献老化的负指数过程[J].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2(6):109-115.

〔10〕 罗式胜. 关于期刊被引半衰期概念的进一步说明[J]. 国外情报科学,1996(1):44.

〔11〕 罗式胜. 文献半衰期的类型及其应用[J]. 情报学报,1997(1):62-67.

〔12〕 SANGAM S L. Obsolescence of literature in the field of psychology[J].Scientometrics, 1999, 44 (1): 33-46.

〔13〕 缪建兰,郭盈,管荣展. 关于科技期刊半衰期计算的商榷及SAS软件计算程序[J]. 情报科学,1999(6):687-690.

〔14〕 MING-YUEH TSAY, Yi-ling Chen. Journals of general & internal medicine and surgery: An analysis and comparison of citation[J].Scientometrics, 2005, 64, (1): 17-30.

〔15〕 于光,郭蕊. 互引期刊群中出版延时对被引半衰期的影响[J]. 科学学研究,2006(S):528-531.

〔16〕 白云.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被引半衰期分析研究[J].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4):127-130.

〔17〕 党亚茹,王莉亚. JCR自然科学版期刊半衰期指标的区间变化分析[J]. 情报科学,2007(6):804-810.

〔18〕 MING-YUEH TSAY. An analysis and comparison of scientometric data between journals of physics, chemistry and engineering[J].Scientometrics, 2009, 78(2): 279-293.

〔19〕 CHRISTIAN SCHLOEGL, JUAN GORRAIZ. Comparison of citation and usage indicators: the case of oncology journals[J].Scientometrics, 2010, 82(3): 567-580.

〔20〕 陈京莲,胡玮. 文献半衰期与普赖斯指数之间的关系研究[J]. 大学图书情报学刊,2010(1):3-5.

〔21〕 郭红梅,邵艳娥,何钦成. 文献半衰期研究现状[J]. 医学信息学杂志,2011(1):56-59.

〔22〕 周志中. 国内外图书情报期刊半衰期分析[J].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9):233-240.

〔23〕 YU-WEI CHANG. A comparison of citation contexts between natural sciences and social sciences and humanities[J].Scientometrics, 2013, 96(2): 535-553.

〔24〕 李爱群. 中、美学术期刊评价比较研究[D]. 武汉:武汉大学,2009.

(责任编辑 杜 敏)

A Survey of Cited Half-life and Citation Half-life and Its Enlightenment on Editing and Publishing Plan for Journals

ZHOU Ji-guang, JI Shu-ling

(Shijiazhuang University of Economics, Shijiazhuang, Hebei, 050031)

On the basis of quoting previous research, the article distinguishes the concept as well as significance of the Cited Half-life and the Citation Half-life of journals firstly. Subsequently, the article introduces the research progress of the Cited Half-life and the Citation Half-life at home and abroad from three perspectives: early studies abroad, early domestic studies after the introduction and recent application-oriented studies. At last, according to the statistics data of the journal, the article analyzes the actual meaning of the Cited Half-life and the Citation Half-life for the journal, and suggests that in the process of editing and publishing plan for journals, it should concern those essays that have cited more recently published literatures in order to raise the novelty of the references cited in the journals, and improve requirement of the creativity of essays, enhance the reliability of the discusses and conclusions of essays so as to increase the possibility of the essay cited by other literatures.

Cited Half-life; Citation Half-life; review; editing and publishing plan

10.13937/j.cnki.sjzjjxyxb.2014.04.026

2014-06-20

http://www.cnki.net/kcms/doi/10.13937/j.cnki.sjzjjxyxb.2014.04.026.html 网络出版时间:2014-09-02 15:30

周吉光(1981—),男,湖北鄂州人,经济学硕士,石家庄经济学院学报编辑部编辑,主要研究方向为资源经济学、环境经济学。

G230

A

1007-6875(2014)04-0126-06

猜你喜欢
半衰期老化期刊
期刊更名启事
期刊简介
期刊问答
基于语言学中文学术图书的半衰期分析研究*
节能技术在开关电源老化测试中的应用
基于引用半衰期的我国五官学期刊文献老化研究
杜绝初春老化肌
基于JCR®的国外临床医学学科半衰期
HTPB热固PBX老化过程中的体积收缩
抑制热老化的三效催化剂技术的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