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制造业专业化、多样性分工及空间结构分析
——基于泛长三角一体化的视角

2014-08-02 03:55李致平孔令池
河北地质大学学报 2014年4期
关键词:分工长三角专业化

李致平,孔令池

(安徽工业大学 商学院,安徽 马鞍山 243002)

区域制造业专业化、多样性分工及空间结构分析
——基于泛长三角一体化的视角

李致平,孔令池

(安徽工业大学 商学院,安徽 马鞍山 243002)

基于2000年—2011年泛长三角地区三省一市28个制造业行业的数据,以新经济地理学和新贸易理论为分析框架,在经济一体化的视角下,对泛长三角的工业结构关系、产业专业化(多样性)度的演变趋势以及产业空间结构的演进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发现,泛长三角地区产业结构相似系数呈 “U”型发展态势,其中安徽省与上海市的工业互补关系最为密切;浙江省的产业多样性发展在泛长三角地区最为突出,上海市的产业专业化发展趋势最为强劲;产业空间结构的分工与协作的演变趋势明显,上海注重产业的优化升级,江苏与浙江不断扩大制造业大省的优势地位,安徽省加快承接上海、江苏与浙江的转移产业。

专业化;多样性;一体化;泛长三角

一、引言及文献综述

推动一个国家内部不同地区之间的一体化进程,冲破行政管理体制的界限,将有助于获得因地区间的分工合作、资源合理配置、产业相互协调、资金互为融通、技术相互渗透、人才互为流动等带来的经济利益,从而提高各个地区的经济实力乃至整个地区的国际竞争力。因此,研究区域经济的一体化发展问题,既是一个具有重要意义的理论问题,也是我国在从地区行政区经济走向区域经济过程之中的一个重大实践问题。

“经济一体化”的概念最早被使用大约在20世纪30年代。目前被经济理论界广泛引述并得到公认的经济一体化含义则是由Bela Balassa[1](1961)提出的,他把“经济一体化定义为既是一个过程,又是一种状态。就过程而言,它包括旨在消除各国经济单位之间差别的种种举措;就状态而言,则表现为各国间各种形式的差别待遇的消失”。20世纪80、90年代以来,国内学者深受西方理论与实践发展的影响,开始对区域经济一体化进行深入地研究和探讨。徐现祥等(2007)[2]分析发现我国市场分割问题比较突出,但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出现以及增多已成为一个重要现象。王德忠等(2009)[3]分析指出不论是国家之间还是国家内部各个地区之间,都存在阻碍市场要素自由流动的行政因素和经济障碍,因此必须打破现有的模式,建立区域经济一体化。侯赟慧、刘志彪、岳中刚(2009)[4]实证结果发现长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程度并不高,但有向一体化发展的趋势。

地区专业化、多样性分工以及产业结构的空间分布是一国或地区经济发展规划的基础,也是其经济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产业结构的空间分布是专业化、多样性分工在地理空间层面上的体现。关于地区专业化分工的研究问题,向来是国内外经济界学者关注的焦点。亚当·斯密(1776)对分工进行了系统研究,他认为地区专业化生产能够提高生产效率,增加国民收入。Heckscher 和 Ohlin(1933)认为一国应当专业生产并出口那些密集地使用本国相对丰裕的生产要素的商品,用以交换其相对稀缺的要素密集型商品。李清娟(2006)[5]研究发现长三角地区正在逐步强化区域产业结构特色,长三角产业分工深化有利于形成一种全新的差别化竞争格局,提升产业集群竞争力。刘志迎、张晓敏(2008)[6]指出泛长三角经济圈的的合理分工和区域合作,可以缓解继续发展过程中的约束性因素。刘志迎、杜超璇、程必定[7](2010)基于产品互补模型运用产品专业化系数测算的方法,对泛长三角区域四省一市的产业结构进行了实证分析,并提出分工合作建议。李姝(2012)[8]深入研究了区域产业分工合作的动机、分工模式及形成机制,并选取产业区位熵和产业集聚指数对泛长三角产业分工合作的空间进行测算,提出泛长三角分工合作的空间和路径选择。

然而,基于区域经济一体化视角下的地区专业化分工的研究则相对匮乏。Kim(1995,1998)[9]、Meyer(1983)发现美国在一体化水平的前期阶段地区专业化处于较高的水平,但随着一体化的更进一步推进,美国制造业迅速扩散开来,产业集中率急速下降。Fujita、Krugman、Venabels(1999)[10]理论证明一体化水平从低级阶段向中级阶段过渡时,地区专业化水平是提高的;而一体化从中级阶段向高级阶段挺进时,地区专业化水平则是下降的,即著名的倒“U”字型曲线。范剑勇(2004)[11]基于新经济地理学分析框架,通过一系列指标计算证实了“一体化必然带来制造业的空间转移和地区结构差异性增强”的理论预期。张兴燕、周智生、武友德(2007)[12]研究表明区域经济一体化有利于打破行政区划的限制,大力促进区际联系和产业分工合作,整合各地资源、区位优势,从而加快该地区的经济发展。

通过对已有文献的回顾与梳理,我们不难发现,随着区域经济一体化地不断推进,安徽省已经越来越多地融入到长三角经济圈,将泛长三角区域内三省一市作为一个整体重新考察地区间的产业分工态势是很有必要的。此外,在当前以扩大内需为宏观经济背景的产业转移过程中,泛长三角地区制造业结构关系怎样?专业化、多样性分工如何?自2000年以来,制造业专业化、多样性分工呈现怎样的特点与趋势?泛长三角地区产业专业化、多样性分工的空间结构如何进一步趋于合理?对于上述问题的回答,也许能够更好地引导或解决泛长三角地区产业结构升级与经济发展转型的问题。

二、理论基础

区域经济一体化是产业区域分工的必然结果,而分工是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因此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应当建立起合理的区域分工体系。事实上,一体化推动地区实现专业化分工的过程与机理正是新经济地理学研究的主要领域。

Krugman(1991)[13]通过模型构建,分析认为产业集聚背后是“制造业的前向联系”和“制造业的后向联系”共同作用的结果,但在这两种力量促进产业集聚形成过程中,一个重要的外生因素是贸易成本。如果贸易成本过大,将导致市场分割,产业集聚无法形成。只有一体化水平从低水平向中级水平跨越过程中,地区的产业集聚现象才会发生,极化效应才开始显现。但是,随着一体化水平进一步提高,地区内拥挤成本将会导致地区的产业集聚状况发生显著变化,部分技术含量低、劳动密集型产业将不得不率先向周边地区转移,从而极化效应弱化、扩散效应开始显现,地区之间开始实现产业梯度转移和分工协作。但由于产业在地区之间的梯度转移不可能是整体性的同步完成,因此,伴随着产业地区间的转移,转移产业集聚水平将有所下降,而中心地区制造业的集聚水平和地区之间的专业分工水平也将有所下降。但是,随着一体化水平的进一步推进,此时地区专业化分工可能根据各自的要素禀赋差异来选择生产,两地区之间将基本上完全实现专业分工,两地区产业整体集聚水平又将上升到新的高度。

通过上述分析,我们将一体化大致分为三个阶段(图1):第一阶段为一体化从低级向中级水平提高阶段,此时产业集聚发生,地区专业化水平提高,在这一过程中地区1逐渐成为制造业中心(V1逐渐趋向于1),而地区2的制造业逐渐边缘化;第二阶段是一体化进程的更高级阶段,此时原有的制造业中心逐渐出现产业的外移,原来的边缘化地区开始接受转移过来的产业,开始实现工业化起飞并与原制造业中心实现有效的产业分工协作,此时制造业地区之间的专业分工水平和扩散产业的集聚水平都将由于制造业的扩散而有所下降;第三阶段是地区间一体化处于很高的水平,此时各地区都将实现有差异的产品生产,地区专业化水平和单个产业的集中率都将处于非常高的水平,即V1=V2。

图1 一体化水平对地区专业化的影响

综上,本文将以新经济地理学与新贸易理论为分析框架,理论预期泛长三角区域整体的产业专业化水平将随着经济一体化水平的变化,而呈现倒“U”型的发展趋势;泛长三角区域内部地区之间的一体化水平存在差异性,从而不同地区间专业化水平的演变趋势同样也存在特殊性,因此地区间专业化分工与合作的方式也不尽相同。

三、指标构建、数据来源及说明

(一)指标构建

1.区域工业结构关系测度指标

本文采用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UNIDO)国际工业研究中心(1997)提出的结构相似系数来分析沪苏浙皖之间的制造业结构关系。具体计算公式为:

(1)

式中,Sij是i区域和j区域的结构相似系数,xik为i地区k工业部门工业总产值占i地区各个工业部门工业总产值之和。

2.产业专业化、多样性测度指标

本文采用赫芬达尔——赫希曼系数(HHI)来测度泛长三角地区制造业的专业化(多样性)度,计算公式为:

(2)

公式中,Sk为某一地区K产业的产值占地区总产值的比重,n为地区的总产业数,HHI值在1/n~1之间变动。

3.产业空间结构演进分析方法

为了分析泛长三角地区各省市制造业空间结构的演进趋势,本文采用区位熵作为测度指标。计算公式为:

(3)

为了进一步探析产业空间结构的演变趋势,参照李学鑫(2011)[14]的研究方法,运用区位熵的变化值,分析其动态化过程,具体计算公式为:

ΔLQij=LQt-LQ0

(4)

式中,LQ0代表基期的区位熵,LQt代表末期的区位熵,具体的判断标准见表2。


表2 区域制造业空间结构演变的判别标准

类别行业特征区位熵变化值基期、末期区位熵的取值一类二类比较劣势转化为比较优势的产业比较优势进一步增强的产业ΔLQij>0LQ0<1,LQt>1LQ0>1三类四类比较优势逐渐减弱的产业比较优势已经丧失的产业ΔLQij<0LQt>1LQ0>1,LQt<1

(二)数据说明与来源

本文基于以省份为观测单元的面板数据样本,考察2000年—2011年泛长三角地区产业专业化、多样性分工以及产业空间结构的变化。基于统计口径、地区数据的特殊性以及部分年份数据的可得性,本文选取泛长三角地区三省一市共计12年28个制造业部门的面板数据样本,进行实证检验。

本文数据主要来源于泛长三角地区各省市历年统计年鉴,主要有:《上海市统计年鉴》《江苏省统计年鉴》《浙江省统计年鉴》以及《安徽省统计年鉴》(2001年—2012年)。

四、实证结果及分析

(一)泛长三角地区制造业的结构关系

根据公式(1),本文采用沪苏浙皖28个规模以上制造业行业,考察各地区的制造业结构关系,具体计算结果见表3。

通过表3,我们不难看出安徽与上海、安徽与江苏以及安徽与浙江的产业结构相似系数总体来讲均呈现“U”型的发展趋势,即产业结构相似系数呈现先下降、再逐步上升的总体趋势。2007年以来,安徽与上海、江苏、浙江的产业结构相似系数呈现上涨的趋势。此外,上海与江苏一直保持着高水平的产业结构相似系数。同样,江苏与浙江的产业结构相似系数也保持着较高的水平。而上海与浙江的产业结构相似系数则基本维持在0.7左右。

参照黄海天、何骏(2013)[15]的判别标准,将相似系数以0.8为界限,分为互补型和竞争型工业结构关系,对泛长三角三省一市的制造业结构关系进行判断, 2004年以来的上海与江苏均存在显著的产业同构现象,产业之间存在着强竞争性。江苏与浙江自2003年以来也一直保持着较强的产业竞争性,但相较于2003年以前有所“缓和”。而安徽与上海、浙江与上海的产业结构系数相对较小且总体保持相对稳定的趋势,存在较强的产业互补性,但是互补性在不断减弱。


表3 泛长三角区域制造业结构相似系数(2000年—2011年)

安徽—上海安徽—江苏安徽—浙江上海—江苏上海—浙江江苏—浙江20000.78460.85760.84580.84590.74110.937920010.80350.83510.80100.83610.70240.931120020.80160.81640.78350.85000.71320.915820030.73990.75290.76270.86810.66960.866620040.66160.73470.77910.90190.63720.826220050.65440.73150.77150.91770.65470.817220060.66460.72820.78440.90960.69880.847620070.63860.74450.78870.90740.68710.844820080.64490.76090.80710.91450.70590.851620090.66900.77490.82810.90310.69390.843420100.68150.78980.84090.90210.70170.859620110.69350.81270.85070.89180.71520.8595

(二)泛长三角地区产业专业化、多样性的动态演变

为了判断泛长三角地区产业专业化、多样性分工随时间变化而变化的状况,本文尝试分两步进行检验。

1.泛长三角地区区域整体的产业专业化(多样性)的时间序列变化

根据公式(2)首先进行第一步检验,检验结果如图2所示。

图2 泛长三角地区总体制造业产业专业化(多样化)的演变路径(2000年—2011年)

从图2中我们可以看出,2000年以来,泛长三角地区作为一个整体,其产业专业化总体呈现一种倒“U”型的发展趋势。具体来讲2000年—2002年呈现缓慢上升的趋势,2002年—2004年则处于急速上升的阶段,并在2004年达到产业专业化的高峰点。2004年以来,区域整体的赫芬达尔—赫希曼指数基本维持在0.06左右。

2.泛长三角地区各省市的产业专业化(多样性)的时间序列变化

根据公式(2),进行第二步检验,具体测算结果见图3。

图2 泛长三角三省一市制造业产业专业化(多样化)的变化趋势(2000年—2011年)

如图3所示,可以看到三个基本特征:第一,历年来泛长三角地区上海市的产业专业化度最高,其次是江苏省,而安徽省的产业专业化度自2003年以来一直高于浙江省,某种程度上说明浙江省的产业多样性程度要略强于泛长三角地区其他各省市。第二,上海与江苏省的专业化程度历年来均高于泛长三角地区的平均水平,尤其是上海市。第三,相比较于其他各省市,浙江省的产业专业化(多样性)度的变化趋势较为微小,基本维持不变的态势。

(三)泛长三角地区产业空间结构演进路径的分析

根据公式(3)、公式(4)的联合测算,我们深入探讨了泛长三角地区产业空间结构的演进路径(见表6)。

2000年以来,安徽省专业化产业的变化幅度较大,最大的特征即是大量产业的比较优势得以继续增强的同时,大量产业已经退出了专业化产业,然而其产业层次较低,技术、资本密集型产业竞争乏力,劳动密集型产业正在逐步发展为其专业化产业,产业附加值较低;上海市专业化产业变化最为明显的是存在大量的优势产业逐渐衰退的趋势和已经衰落的现象,其中一些污染严重的劳动密集型的产业衰落趋势最为突出,这也在某种程度上说明,上海的产业结构调整幅度较大,成效显著,进一步向资本密集型、技术密集型等具有高附加值产业发展,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趋势明显;江苏省专业化产业变动最为明显的特征是存在大量产业的比较优势继续增强,依然维持着其制造业大省的地位,制造业实力雄厚;浙江省12年来,有8个产业的比较优势得以继续增强,同时有2个产业先后成长为专业化产业,经过多年来的发展,其制造业的发展优势越来越强劲,专业化产业变化与调整幅度相对较为平稳。

表6 泛长三角地区各省市专业化产业的动态演变

类别专业化产业安徽一类纺织服装、鞋、帽制造业(1.05,0.77);印刷业和记录媒介的复制(1.39,0.8);通用设备制造业(1.01,0.10)二类农副食品加工业(1.31,0.07);木材加工及木竹藤棕草制品业(1.40,0.09);塑料制品业(1.26,0.02);非金属矿物制品业(1.1,0.06);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1.35,0.60)三类饮料制造业(1.12,-1.16);烟草制品业(1.23,-0.55);橡胶制品业(1.05,-0.70);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1.43,-0.27)四类纺织业(1.20,-0.51);化学原料及制品制造业(1.02,-0.20);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1.18,-0.28);专用设备制造业(1.13,-0.23);上海一类烟草制品业(2.40,1.65);家具制造业(1.16,0.32);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1.08,0.49);化学原料及制品制造业(1.01,0.07);塑料制品业(1.01,0.09);专用设备制造业(1.16,0.26)二类通用设备制造业(1.34,0.02);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1.82,0.10);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1.34,0.97)三类印刷业和记录媒介的复制(1.15,-0.10);文教体育用品制造业(1.12,-0.45);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1.02,-0.12);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1.14,-0.33)四类纺织服装、鞋、帽制造业(1.14,-0.36);木材加工及木竹藤棕草制品业(1.55,-1.33);化学纤维制造业(2.44,-2.28);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1.60,-0.92);金属制品业(1.33,-0.38)江苏一类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1.7,0.73)二类纺织服装、鞋、帽制造业(1.42,0.10);木材加工及木竹藤棕草制品业(1.05,0.01);文教体育用品制造业(1.18,0.01);化学纤维制造业(1.80,0.68);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1.14,0.52);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1.18,1.16)三类纺织业(1.36,-0.50);金属制品业(1.20,-0.02);通用设备制造业(1.16,-0.06);专用设备制造业(1.10,-0.17)四类塑料制品业(1.12,-0.44)浙江一类印刷业和记录媒介的复制(1.11,0.27);化学原料及制品制造业(1.06,0.26);二类纺织业(2.08,0.42);家具制造业(1.15,0.48);文教体育用品制造业(1.58,0.29);化学纤维制造业(1.68,3.66);橡胶制品业(1.07,0.10);塑料制品业(1.52,0.24);金属制品业(1.26,0.02);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1.23,0.07)三类纺织服装、鞋、帽制造业(1.52,-0.61);皮革毛皮羽毛(绒)及其制品业(1.99,-0.19);造纸及纸制品业(1.30,-0.01);通用设备制造业(1.34,-0.24);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1.38,-0.02)四类木材加工及木竹藤棕草制品业(1.19,-0.51);医药制造业(1.04,-0.24)

五、简要结论与启示

(一)简要结论

第一,随着泛长三角地区经济一体化水平的逐渐提高,各省市的产业结构总体是趋异发展的,但是不同阶段地区之间的竞争与互补关系,也存在着微调;

第二, 泛长三角地区产业专业化(多样性)度总体呈现倒“U”型发展趋势,这与我们的理论预期一致,区域内部各省市发展趋势大体一致(除浙江省产业多样性程度较高,且保持相对稳定);

第三,泛长三角地区区域分工与协作持续深入,其中安徽省重点承接上海、江苏与浙江的产业转移,江苏与浙江继续保持与扩大其作为制造业大省的优势地位,并选择性的承接上海的部分转移产业,上海则进一步优化、升级产业结构,重点发展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将高成本、重污染、低附加值等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出去,扩大其绝对竞争优势,促进经济转型发展。

(二)几点启示

第一,更加注重产业专业化的重要性,积极拓展产业的多样性,但是拓展多样性并不是盲目地扩张产业的种类,而是要通过发展模式的转变与结构的优化升级,最终实现产业发展依靠规模扩张向依靠质量提高的根本性转变。

第二,专业化生产模式在某种程度上能大大提升区域或地区的竞争力,因此,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过程中不能盲目地依赖市场,“一哄而上”。但是,区域产业结构演进规律最终是市场的力量,政府理应顺应市场的力量,把握时机,按照比较优势,加以推进,而不是相反。[17]

〔1〕 BALASSA B.TheTheoryofEconomicIntegration[M]. Homewood Irwin,1961.

〔2〕 徐现祥,等.区域一体化、经济增长与政治晋升[J].经济学(季刊),2007(7):1075-1096.

〔3〕 王德忠,等.区域经济一体化理论的缘起、发展与缺陷[J].商业研究,2009(2):18-21.

〔4〕 侯赟慧,刘志彪,等.长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的社会网络分析[J].中国软科学,2009(12):91-101.

〔5〕 李清娟.长三角产业同构向产业分工深化转变研究[J].上海经济研究,2006(4):47-56.

〔6〕 刘志迎,张晓敏.泛长三角地区主要城市与上海经济的相关性实证研究——基于地区专业化指数对GDP的修正数据[J].上海经济研究,2008(9):18-24.

〔7〕 刘志迎,杜超璇,程必定.泛长三角地区产品专业化分工实证——基于产品互补模式的研究[J].发展研究,2010(1):4-6.

〔8〕 李姝.区域产业分工合作的内在机理与路径研究—以泛长三角为例[D].合肥:合肥工业大学,2012.

〔9〕 KIM,SUKKO.Expansion of Market and the Geographic Distribution of Economic Activities:The Trends in U.S.Regional Manufacturing Structure,1860-1987[J].QuarterlyJournalofEconomics,1998,110:78-80.

〔10〕 FUJITA,KRUGMAN,VENABLES.TheSpatialEconomy[M].The MIT Press:Cambrige,Massachusetts,1999.

〔11〕 范剑勇.长三角一体化、地区专业化与制造业空间转移[J].管理世界,2004(11):77-84.

〔12〕 张兴燕,周智生,武友德.滇藏川交接地区域经济一体化初探[J].经济地理,2007(5):395-399.

〔13〕 KRUGMAN PAUL.Increasing Returns and Economic Geography[J].JournalofPoliticalEconomy,1991,99:65-71.

〔14〕 李学鑫.中原城市群产业专业化与多样化分工的演进[J].统计与决策,2008(12):96-99.

〔15〕 黄海天,何俊.泛长三角区域工业定位研究: 基于结构与集聚的视角[J].经济问题探索,2013(1):110-116.

〔16〕 罗布森.国际一体化经济学[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1.

(责任编辑 周吉光)

Regional Manufacturing Specialization,Diversity Division and Spatial Structure Analysis:Based on the Perspective of Pan-Yangtze River Delta Integration

LI Zhi-ping, KONG Ling-chi

(Anhui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Maanshan,Anhui 243002)

Based on the data during 2000 to 2011 of 28 manufacturing industries in Pan Yangtze River Delta region, this paper makes an empirical test about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industrial structure, the degree of industry specialization (diversity) evolution trend and the evolution of spatial structure of the industry in the Pan-Yangtze River Delta. It's found that the Pan-Yangtze River Delta similarity coefficient of industrial structure was "U" shape. The industrial complementary relationship between Anhui and Shanghai is most closely; industrial diversity in the development of the Pan-Yangtze River Delta region in Zhejiang is most prominent, the industry specialization of Shanghai has the strongest trends. The evolutional trend of labor division and cooperation of the industrial spatial structure is obvious: Shanghai focusing on the optimizating and upgrading of industries, Jiangsu and Zhejiang province strengthening the dominant position in the manufacturing sector, Anhui accelerating the step to undertake the transfer industries from Shanghai, Jiangsu and Zhejiang.

specialization; diversity; integration; Pan-Yangtze River Delta

10.13937/j.cnki.sjzjjxyxb.2014.04.005

2014-02-22

http://www.cnki.net/kcms/doi/10.13937/j.cnki.sjzjjxyxb.2014.04.005.html 网络出版时间:2014-09-02 15:30

李致平(1959—),男,安徽南陵人,安徽工业大学商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产业经济学。

F061.5

A

1007-6875(2014)04-0025-06

猜你喜欢
分工长三角专业化
“分工明确”等十四则
紧扣一体化 全面融入长三角
对幼儿园听评课专业化的思考
“首届长三角新青年改稿会”作品选
“家庭的幸福需要彼此分工共同努力”
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
引导青年教师走专业化成长之路
长三角瞭望
长三角瞭望
传销案件查处认定存在部门分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