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叶建春
忠于使命不负重托
文/叶建春
2007年我光荣当选上海市第十三届人大代表,2012年又当选市第十四届人大代表。这是人民的重托,更是组织对我的信任。六年来,我认真学习,不断提高履职能力,正确处理好履行代表职责与做好本职工作的关系,积极参加市、区两级人大组织的各项活动。在市人代会期间,认真听取和审议各项工作报告,敢于对“一府两院”工作提出意见建议,还在调研基础上积极提交代表书面意见。闭会期间,主动参与市人大常委会的立法调研、视察、信访等活动,主动联系区人大代表和社区居民,结合本职工作,维护大局,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努力做到忠于使命,不负重托。
人大代表是国家权力机关的组成人员,代表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管理国家事务,其作用发挥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我国根本政治制度的坚持与完善。人大工作不仅政治性强、法律要求高,而且涉及面广,包括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各个领域,要求人大代表应具有强烈的政治意识、法律意识、群众观念和把握大局、参与管理国家事务的能力。因此,人大代表更需要加强学习努力提高素质。
2007年当选人大代表以来,我把学习作为自己的首要任务。首先,从书本上学习,除认真学习党的方针、政策外,我十分注重学习与人大工作有关的法律法规,对《宪法》、《选举法》、《代表法》、《监督法》等进行了认真研读,熟悉人大代表行使职权的程序、方式和途径。其次,积极参加各项学习培训活动,有意识地不断提高自己履职能力。当选人大代表五年来,凡是市、区人大和代表小组组织的学习活动、教育培训、法制讲座,除特殊情况,我都积极参加,认真听讲,并把老代表一些好的履职经验和做法记录下来。通过学习培训,我对人大业务知识和代表应履行的职责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增强了我认真履职,发挥代表作用的信心和决心,自身素质也得到了明显提高。
人大代表不只是一个光荣的称号,更是一种神圣的职责。由于人大代表是兼职的,绝大多数代表除做好本职工作外,还要执行好代表职务。要想让本职工作、代表职务两不误,就需要妥善处理好两者之间的关系。我在水利部太湖流域管理局担任领导职务,平时工作非常繁忙,还要经常出差。当选代表后,我时常告诉自己,不要忘记选民的重托,无论时间多么紧张、工作多么繁忙,都要积极处理好本职工作与代表履职之间的关系。我自觉保证出席会议,认真听取大会的各项报告,并在审议大会报告中,站在代表和维护群众利益的立场,踊跃发言,陈述观点。每次都积极报名参加大会专题审议,对进一步加强上海市供水安全、进一步改进上海城市交通管理等提出合理化建议。
作为人大代表,我尽职尽责履行好代表职责,而且立足本职岗位,做好本职工作,努力在本职岗位上有所作为,有所贡献,不断创造出新的业绩。这既是对人大代表的本质要求,也是人大代表使命感、责任感的客观反映,更是实践科学发展观重要思想的具体体现。
上海是一座濒江临海的特大型城市,常住人口已达到2300万人,饮用水安全是城市安全体系中的重要一环,是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生命健康的一个重要民生问题。但上海市水源地水量和水质又依赖上游省市的特殊情况,我作为水利部太湖流域管理局的主要负责人,在流域管理实践中,通过加强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开展引江济太水资源调度等工作,统筹好防洪与水资源、流域与区域、上下游、左右岸等关系,坚持科学调度、精细调度,通过常熟水利枢纽累计引水120亿立方米,其中通过望亭水利枢纽入太湖56亿立方米;结合雨洪资源利用,通过太浦闸向下游江苏、浙江、上海增加供水82亿立方米,有效提高了太湖流域水资源和水环境的承载能力,全力保障包括上海在内的流域供水安全。
在流域治理工作中,我还积极参加全国人大、地方人大组织的相关活动。2007年7月,接待全国人大环资委汪光焘主任委员一行调研太湖流域水环境保护工作。2011年5月,接待全国人大环资委张文台副主任委员率领中华环保世纪行宣传活动新闻采访组来到太湖局进行采访。为加快太湖流域治理,环太湖苏州、无锡、常州、嘉兴、湖州五市人大常委会建立了推进治理太湖联席会议制度,每年召开一次会议,我都积极参加。会前,我都认真准备,加强沟通交流,积极就活动主题提出建议,不断扩大共识,争取各级人大对流域治理的支持。
作为虹口选区选出的人大代表,我还积极与上海市有关部门沟通,在履职期间两次组织市人大代表虹口组代表开展太湖水环境与水源地保护视察活动,为上海人民了解流域情况、了解流域管理工作提供了交流和感性认识的平台,同时提交了与上海市饮用水源地安全保障相关的书面意见,包括源头治理以及探索建立淀山湖跨区域合作和保护新机制等多项具体措施建议得到落实,进一步推动了上海市水源地保护工作。
人大代表行使权力,最核心的是要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最关键的是要紧紧依靠人民群众,深入到人民群众中间,用心去了解他们的思想,感受他们的心声,关心他们的生活,用自己的真情实感和他们交朋友,与他们拉近距离,这样才能做人民群众的代言人。当选为市人大代表后,我被安排到江湾镇代表组,与江湾镇代表组结对联系。五年来,我与结对的代表组代表保持密切联系,列席虹口区人代会并参加江湾代表组分组讨论,在听取代表们发言讨论时记下当前百姓关心关注的热点、重点问题,在随后召开的市人代会上反映或提交书面意见。江湾镇代表组每年按区人大常委会代表工作室指导意见组织开展主题活动,只要时间允许,我都积极参加。2010年4月开始要求市代表联系社区,我和同一工作组的区代表们按照规定时间,来到联系点以座谈会形式听取群众反映的意见和建议,并按照分层分类原则进行梳理和反映,对需要宣传解释的当场解释,对需要区级层面解决的请结对的区代表将意见、建议提交到区里,对涉及市级层面的问题以书面意见形式提交到市人大,有效促进了不同类型不同层面问题的解决。
2013年5月,在市区代表联系社区活动时,我认真听取居民群众意见建议。座谈会结束后,我就百姓强烈反映、迫切希望解决的新市南路515弄五矿公寓3、4号楼因中环噪音影响正常生活的问题,和区代表杭燕实地查看,向市人大提交了“关于尽快解决中环线(江湾镇段)噪音扰民问题的建议”。市建交委对此建议非常重视,专题研究,组织对沿线受影响居民行进摸底,最后将中环线20米以内隔音安装项目列入2014年专项工作,力争明年上半年实施,年内完成。
我紧紧结合本职工作,发挥职业优势,加强上海饮用水安全等方面的调查研究,通过加强调查研究,先后提出了《关于加强上海市供水安全保障措施的建议》、《关于加强对上海市河道综合治理的建议》、《关于加大对上海市饮用水水源地监管和生态补偿的若干建议》、《做好流域水资源保护工作改善黄浦江上游水质》、《关于加强上海市水环境治理的建议》、《关于进一步推进上海城市交通管理的建议》、《关于推广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可持续化新技术的建议》等多份书面意见。在向人大提出代表建议的同时,充分发挥法律赋予的监督权,积极向政府及有关部门反映意见,为政府献计献策,督促政府改进工作。
此外,我还积极参加人大代表信访活动,通过阅读信访件,了解百姓心声,社会矛盾,经过思考、梳理后,向人大及“一府两院”工作提出建设性意见和建议。
六年来的履职经历,增强了我努力为人民服务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我会继续努力,做好本职工作,履行好代表职责,不辜负组织和选民对我的希望和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