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金泉
摘要:结合课堂实例,立足化学课堂,从细节入手,阐述如何从思维的积极性、发散性、差异性、严谨性等方面发展学生的思维品质。
关键词:课堂细节;思维品质
文章编号:1008-0546(2014)07-0043-02 中图分类号:G632.41 文献标识码:B
doi:10.3969/j.issn.1008-0546.2014.07.015
新课程改革在中学阶段已经进行了好几个年头了,在课改过程中应该说有喜有忧。喜的是,过去枯燥、呆板的化学课堂变得趣味化、生活化了;“满堂灌”、“一言堂”正在被自主学习、交流合作、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课堂所取代;教学设计也在从重视“课堂预设”到关注“意外生成”的转变。忧的是,细细品味和反思课改实践中存在的一些现象,给人的感觉形式上着实很热闹非凡,但学生思维品质的发展却不尽人意。立足化学课堂,如何发展学生的思维品质?下面笔者结合教学实例,从课堂细节入手,从思维的积极性、发散性、差异性、严谨性等方面阐述如何促进学生的思维品质健康、全面的发展。
一、将课堂情境趣味化,激发学生思维的积极性
从课堂情境趣味化细节入手,用趣味性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引发学生的问题意识,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学生的思维活动能处于兴奋状态,学习活动也就能达到最佳。
在讲授《物质结构与性质》中有关氢键的内容时,笔者是通过一个趣味性情境实验引入新课,我首先将半小烧杯蒸馏水倒入一个小的一次性纸杯中,然后将纸杯口向下翻转过来,奇怪:竟然没有水从纸杯中流出。学生:纸杯中有夹层!我又将2根竹签穿过纸杯——还是没有水流出来。学生很是疑惑!学生在情绪兴奋中我开始了氢键的教学,学生的思维始终处于积极的思考状态,激起了学生学习的欲望,在教学的最后引导学生用学过的氢键知识来揭开这个谜底。
通过设置这样的趣味化课堂情境,极大地激发了学生思维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二、将课堂例题变式化,训练学生思维的发散性
例题在课堂教学中具有导向性、典型性和示范性,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好例题的最大功能。从课堂例题变式化细节入手,通过对例题的变式、引申、拓展等方式,培养学生思维的发散性。给学生创造一个“再练习”、“再提高”的机会,调动他们参与课堂的积极性。如在《物质的分离与提纯》专题复习时,常常会涉及到气体的“洗涤”问题,可以首先给出一套洗气装置,如图1所示,然后提出:作洗气瓶时,气体通过顺序是什么?然后进行如下变式训练:作量气时,气体通过顺序又是什么?a接什么?作储气时(瓶内有液体),由b→a可收集什么性质的气体?作储气时(瓶内无液体),瓶正放,由b→a可收集什么性质的气体;由a→b又可收集什么性质的气体?作储气时(瓶内无液体),把瓶倒放,由b→a可收集什么性质的气体?由a→b又可收集什么性质的气体?把a导气管换成b一样短,又可起什么作用?等等。
这样围绕一个问题,从多角度、多侧面合理进行变式训练,可以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加强了思维的变通性;可以打破墨守成规的思维定势,使学生对知识理解更深、把握更牢、运用更灵活。这样的变式例题训练不仅能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促使学生心智、潜能得到开发,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
三、将课堂问题层次化,满足学生思维的差异性
最有效的课堂探究应该在学生认知的“最近发展区”进行,但由于每个学生的基础不尽相同,他们认知的“最近发展区”也就不同,其思维方式也就千差万别。因此,从课堂问题层次化细节入手,在进行课堂问题设计时,必须充分考虑、尊重并善待学生的这种思维差异,将课堂问题层次化,使每个学生都能最大限度地参与到课堂中来。如学生完成氨气的喷泉实验操作后,可以顺势提出:①当挤压滴管的胶头使少量水进入盛满氨气的烧瓶时,为什么会形成美丽的“喷泉”?②胶头滴管预先吸入少量水,烧杯内也盛放水时,哪些气体可以用来做“喷泉”实验?③当胶头滴管预先吸入水,烧瓶中盛满Cl2或CO2时,可以用来做喷泉实验吗?在什么情况下Cl2或CO2可以产生喷泉实验?④一般在什么情况下烧瓶中的气体可以产生喷泉实验?⑤你能设计出“黑色喷泉”或“白色喷泉”吗?同理,“喷烟”呢?⑥若烧瓶中的气体是氨气,烧杯中的液体是水,但没有胶头滴管,只有一根长导管,你能使它形成美丽的“喷泉”吗?
对于基础薄弱学生要求思考问题①②,在教师的引导下解决氨气与水是如何形成喷泉的;中等学生要求思考问题①②③④,在掌握氨气与水形成喷泉原理的基础上,进一步领悟产生喷泉的一般规律;对基础较好的学生要求思考①②③④⑤⑥,在掌握形成喷泉的一般规律的基础上能创造性的设计并解决一些较复杂的喷泉问题。
课堂上通过这一连串由浅入深的递进提问,不仅有效地解决喷泉实验的原理,同时促进了各层次学生的积极参与,满足了不同层次学生的思维差异,也培养了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变通性,发展了学生思维的深刻性。
四、将课堂语言规范化,培养学生思维的严谨性
“思维是能力的核心,语言是思维的外壳。”教师语言的规范、精炼,会潜移默化地到影响学生表述上的规范,影响到学生思维的慎密性和严谨性。平时教学过程中,从课堂语言规范化细节入手,一方面努力提高自己运用化学语言的规范性和科学性,准确地表达概念、叙述原理,不能含糊笼统;另一方面规范学生表达语言的随意性、无逻辑性和条理性,逐步引导学生积累、使用化学语言进行表述。如在专题复习无机化工流程图中经常会涉及在“浸出”步骤中,如何提高浸出率的问题,很多学生的答案是提高反应温度或增大反应物的浓度或延长浸出时间等等。这样的答案显然不规范、不严谨。为什么?能无限制地提高反应温度吗?能无限制地增大反应物的浓度吗?能无限地延长浸出时间吗?不能!因此我通常建议学生在“提高反应温度、增大反应物的浓度或延长浸出时间前添加“适当”两个字。这样就显得更加严谨。再比如在复习有机时,常常会碰到如何检验具有醛基的有机物中的碳碳双键的问题。在回答这样的问题时,学生也会注意到醛基的存在会对碳碳双键的检验起干扰作用。因此在进行叙述时,大多数学生的方法是:将少量具有醛基的有机物加入到银氨溶液中,水浴加热一段时间,再加入溴水,若溴水褪色,可证明有碳碳双键的存在。这样的表述不严密。为什么?银氨溶液是强碱性的溶液,为确保有机物中的醛基完全氧化,银氨溶液必须足量。所以在完全氧化醛基后,溶液呈碱性,而碱性溶液也能使溴水褪色。因此无法检验碳碳双键的存在。怎么办?应该将完全氧化醛基后的溶液pH调节至中性或酸性。这样才能排出溶液碱性的干扰。因此正确的方法是:将少量具有醛基的有机物加入到银氨溶液中,水浴加热一段时间,然后调节溶液的pH至中性,再加入溴水,若溴水褪色,可证明有碳碳双键的存在。长期进行这种规范化的训练,不仅提高了学生准确的语言表达能力,也培养了学生严谨的思维能力。
综上所述,我们只要立足化学课堂,从细节入手,充分培养、发展学生的思维品质,相信中学化学课堂必将焕发出生命的活力,为学生的终生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李英. 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思维品质的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6endprint
摘要:结合课堂实例,立足化学课堂,从细节入手,阐述如何从思维的积极性、发散性、差异性、严谨性等方面发展学生的思维品质。
关键词:课堂细节;思维品质
文章编号:1008-0546(2014)07-0043-02 中图分类号:G632.41 文献标识码:B
doi:10.3969/j.issn.1008-0546.2014.07.015
新课程改革在中学阶段已经进行了好几个年头了,在课改过程中应该说有喜有忧。喜的是,过去枯燥、呆板的化学课堂变得趣味化、生活化了;“满堂灌”、“一言堂”正在被自主学习、交流合作、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课堂所取代;教学设计也在从重视“课堂预设”到关注“意外生成”的转变。忧的是,细细品味和反思课改实践中存在的一些现象,给人的感觉形式上着实很热闹非凡,但学生思维品质的发展却不尽人意。立足化学课堂,如何发展学生的思维品质?下面笔者结合教学实例,从课堂细节入手,从思维的积极性、发散性、差异性、严谨性等方面阐述如何促进学生的思维品质健康、全面的发展。
一、将课堂情境趣味化,激发学生思维的积极性
从课堂情境趣味化细节入手,用趣味性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引发学生的问题意识,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学生的思维活动能处于兴奋状态,学习活动也就能达到最佳。
在讲授《物质结构与性质》中有关氢键的内容时,笔者是通过一个趣味性情境实验引入新课,我首先将半小烧杯蒸馏水倒入一个小的一次性纸杯中,然后将纸杯口向下翻转过来,奇怪:竟然没有水从纸杯中流出。学生:纸杯中有夹层!我又将2根竹签穿过纸杯——还是没有水流出来。学生很是疑惑!学生在情绪兴奋中我开始了氢键的教学,学生的思维始终处于积极的思考状态,激起了学生学习的欲望,在教学的最后引导学生用学过的氢键知识来揭开这个谜底。
通过设置这样的趣味化课堂情境,极大地激发了学生思维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二、将课堂例题变式化,训练学生思维的发散性
例题在课堂教学中具有导向性、典型性和示范性,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好例题的最大功能。从课堂例题变式化细节入手,通过对例题的变式、引申、拓展等方式,培养学生思维的发散性。给学生创造一个“再练习”、“再提高”的机会,调动他们参与课堂的积极性。如在《物质的分离与提纯》专题复习时,常常会涉及到气体的“洗涤”问题,可以首先给出一套洗气装置,如图1所示,然后提出:作洗气瓶时,气体通过顺序是什么?然后进行如下变式训练:作量气时,气体通过顺序又是什么?a接什么?作储气时(瓶内有液体),由b→a可收集什么性质的气体?作储气时(瓶内无液体),瓶正放,由b→a可收集什么性质的气体;由a→b又可收集什么性质的气体?作储气时(瓶内无液体),把瓶倒放,由b→a可收集什么性质的气体?由a→b又可收集什么性质的气体?把a导气管换成b一样短,又可起什么作用?等等。
这样围绕一个问题,从多角度、多侧面合理进行变式训练,可以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加强了思维的变通性;可以打破墨守成规的思维定势,使学生对知识理解更深、把握更牢、运用更灵活。这样的变式例题训练不仅能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促使学生心智、潜能得到开发,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
三、将课堂问题层次化,满足学生思维的差异性
最有效的课堂探究应该在学生认知的“最近发展区”进行,但由于每个学生的基础不尽相同,他们认知的“最近发展区”也就不同,其思维方式也就千差万别。因此,从课堂问题层次化细节入手,在进行课堂问题设计时,必须充分考虑、尊重并善待学生的这种思维差异,将课堂问题层次化,使每个学生都能最大限度地参与到课堂中来。如学生完成氨气的喷泉实验操作后,可以顺势提出:①当挤压滴管的胶头使少量水进入盛满氨气的烧瓶时,为什么会形成美丽的“喷泉”?②胶头滴管预先吸入少量水,烧杯内也盛放水时,哪些气体可以用来做“喷泉”实验?③当胶头滴管预先吸入水,烧瓶中盛满Cl2或CO2时,可以用来做喷泉实验吗?在什么情况下Cl2或CO2可以产生喷泉实验?④一般在什么情况下烧瓶中的气体可以产生喷泉实验?⑤你能设计出“黑色喷泉”或“白色喷泉”吗?同理,“喷烟”呢?⑥若烧瓶中的气体是氨气,烧杯中的液体是水,但没有胶头滴管,只有一根长导管,你能使它形成美丽的“喷泉”吗?
对于基础薄弱学生要求思考问题①②,在教师的引导下解决氨气与水是如何形成喷泉的;中等学生要求思考问题①②③④,在掌握氨气与水形成喷泉原理的基础上,进一步领悟产生喷泉的一般规律;对基础较好的学生要求思考①②③④⑤⑥,在掌握形成喷泉的一般规律的基础上能创造性的设计并解决一些较复杂的喷泉问题。
课堂上通过这一连串由浅入深的递进提问,不仅有效地解决喷泉实验的原理,同时促进了各层次学生的积极参与,满足了不同层次学生的思维差异,也培养了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变通性,发展了学生思维的深刻性。
四、将课堂语言规范化,培养学生思维的严谨性
“思维是能力的核心,语言是思维的外壳。”教师语言的规范、精炼,会潜移默化地到影响学生表述上的规范,影响到学生思维的慎密性和严谨性。平时教学过程中,从课堂语言规范化细节入手,一方面努力提高自己运用化学语言的规范性和科学性,准确地表达概念、叙述原理,不能含糊笼统;另一方面规范学生表达语言的随意性、无逻辑性和条理性,逐步引导学生积累、使用化学语言进行表述。如在专题复习无机化工流程图中经常会涉及在“浸出”步骤中,如何提高浸出率的问题,很多学生的答案是提高反应温度或增大反应物的浓度或延长浸出时间等等。这样的答案显然不规范、不严谨。为什么?能无限制地提高反应温度吗?能无限制地增大反应物的浓度吗?能无限地延长浸出时间吗?不能!因此我通常建议学生在“提高反应温度、增大反应物的浓度或延长浸出时间前添加“适当”两个字。这样就显得更加严谨。再比如在复习有机时,常常会碰到如何检验具有醛基的有机物中的碳碳双键的问题。在回答这样的问题时,学生也会注意到醛基的存在会对碳碳双键的检验起干扰作用。因此在进行叙述时,大多数学生的方法是:将少量具有醛基的有机物加入到银氨溶液中,水浴加热一段时间,再加入溴水,若溴水褪色,可证明有碳碳双键的存在。这样的表述不严密。为什么?银氨溶液是强碱性的溶液,为确保有机物中的醛基完全氧化,银氨溶液必须足量。所以在完全氧化醛基后,溶液呈碱性,而碱性溶液也能使溴水褪色。因此无法检验碳碳双键的存在。怎么办?应该将完全氧化醛基后的溶液pH调节至中性或酸性。这样才能排出溶液碱性的干扰。因此正确的方法是:将少量具有醛基的有机物加入到银氨溶液中,水浴加热一段时间,然后调节溶液的pH至中性,再加入溴水,若溴水褪色,可证明有碳碳双键的存在。长期进行这种规范化的训练,不仅提高了学生准确的语言表达能力,也培养了学生严谨的思维能力。
综上所述,我们只要立足化学课堂,从细节入手,充分培养、发展学生的思维品质,相信中学化学课堂必将焕发出生命的活力,为学生的终生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李英. 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思维品质的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6endprint
摘要:结合课堂实例,立足化学课堂,从细节入手,阐述如何从思维的积极性、发散性、差异性、严谨性等方面发展学生的思维品质。
关键词:课堂细节;思维品质
文章编号:1008-0546(2014)07-0043-02 中图分类号:G632.41 文献标识码:B
doi:10.3969/j.issn.1008-0546.2014.07.015
新课程改革在中学阶段已经进行了好几个年头了,在课改过程中应该说有喜有忧。喜的是,过去枯燥、呆板的化学课堂变得趣味化、生活化了;“满堂灌”、“一言堂”正在被自主学习、交流合作、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课堂所取代;教学设计也在从重视“课堂预设”到关注“意外生成”的转变。忧的是,细细品味和反思课改实践中存在的一些现象,给人的感觉形式上着实很热闹非凡,但学生思维品质的发展却不尽人意。立足化学课堂,如何发展学生的思维品质?下面笔者结合教学实例,从课堂细节入手,从思维的积极性、发散性、差异性、严谨性等方面阐述如何促进学生的思维品质健康、全面的发展。
一、将课堂情境趣味化,激发学生思维的积极性
从课堂情境趣味化细节入手,用趣味性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引发学生的问题意识,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学生的思维活动能处于兴奋状态,学习活动也就能达到最佳。
在讲授《物质结构与性质》中有关氢键的内容时,笔者是通过一个趣味性情境实验引入新课,我首先将半小烧杯蒸馏水倒入一个小的一次性纸杯中,然后将纸杯口向下翻转过来,奇怪:竟然没有水从纸杯中流出。学生:纸杯中有夹层!我又将2根竹签穿过纸杯——还是没有水流出来。学生很是疑惑!学生在情绪兴奋中我开始了氢键的教学,学生的思维始终处于积极的思考状态,激起了学生学习的欲望,在教学的最后引导学生用学过的氢键知识来揭开这个谜底。
通过设置这样的趣味化课堂情境,极大地激发了学生思维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二、将课堂例题变式化,训练学生思维的发散性
例题在课堂教学中具有导向性、典型性和示范性,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好例题的最大功能。从课堂例题变式化细节入手,通过对例题的变式、引申、拓展等方式,培养学生思维的发散性。给学生创造一个“再练习”、“再提高”的机会,调动他们参与课堂的积极性。如在《物质的分离与提纯》专题复习时,常常会涉及到气体的“洗涤”问题,可以首先给出一套洗气装置,如图1所示,然后提出:作洗气瓶时,气体通过顺序是什么?然后进行如下变式训练:作量气时,气体通过顺序又是什么?a接什么?作储气时(瓶内有液体),由b→a可收集什么性质的气体?作储气时(瓶内无液体),瓶正放,由b→a可收集什么性质的气体;由a→b又可收集什么性质的气体?作储气时(瓶内无液体),把瓶倒放,由b→a可收集什么性质的气体?由a→b又可收集什么性质的气体?把a导气管换成b一样短,又可起什么作用?等等。
这样围绕一个问题,从多角度、多侧面合理进行变式训练,可以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加强了思维的变通性;可以打破墨守成规的思维定势,使学生对知识理解更深、把握更牢、运用更灵活。这样的变式例题训练不仅能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促使学生心智、潜能得到开发,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
三、将课堂问题层次化,满足学生思维的差异性
最有效的课堂探究应该在学生认知的“最近发展区”进行,但由于每个学生的基础不尽相同,他们认知的“最近发展区”也就不同,其思维方式也就千差万别。因此,从课堂问题层次化细节入手,在进行课堂问题设计时,必须充分考虑、尊重并善待学生的这种思维差异,将课堂问题层次化,使每个学生都能最大限度地参与到课堂中来。如学生完成氨气的喷泉实验操作后,可以顺势提出:①当挤压滴管的胶头使少量水进入盛满氨气的烧瓶时,为什么会形成美丽的“喷泉”?②胶头滴管预先吸入少量水,烧杯内也盛放水时,哪些气体可以用来做“喷泉”实验?③当胶头滴管预先吸入水,烧瓶中盛满Cl2或CO2时,可以用来做喷泉实验吗?在什么情况下Cl2或CO2可以产生喷泉实验?④一般在什么情况下烧瓶中的气体可以产生喷泉实验?⑤你能设计出“黑色喷泉”或“白色喷泉”吗?同理,“喷烟”呢?⑥若烧瓶中的气体是氨气,烧杯中的液体是水,但没有胶头滴管,只有一根长导管,你能使它形成美丽的“喷泉”吗?
对于基础薄弱学生要求思考问题①②,在教师的引导下解决氨气与水是如何形成喷泉的;中等学生要求思考问题①②③④,在掌握氨气与水形成喷泉原理的基础上,进一步领悟产生喷泉的一般规律;对基础较好的学生要求思考①②③④⑤⑥,在掌握形成喷泉的一般规律的基础上能创造性的设计并解决一些较复杂的喷泉问题。
课堂上通过这一连串由浅入深的递进提问,不仅有效地解决喷泉实验的原理,同时促进了各层次学生的积极参与,满足了不同层次学生的思维差异,也培养了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变通性,发展了学生思维的深刻性。
四、将课堂语言规范化,培养学生思维的严谨性
“思维是能力的核心,语言是思维的外壳。”教师语言的规范、精炼,会潜移默化地到影响学生表述上的规范,影响到学生思维的慎密性和严谨性。平时教学过程中,从课堂语言规范化细节入手,一方面努力提高自己运用化学语言的规范性和科学性,准确地表达概念、叙述原理,不能含糊笼统;另一方面规范学生表达语言的随意性、无逻辑性和条理性,逐步引导学生积累、使用化学语言进行表述。如在专题复习无机化工流程图中经常会涉及在“浸出”步骤中,如何提高浸出率的问题,很多学生的答案是提高反应温度或增大反应物的浓度或延长浸出时间等等。这样的答案显然不规范、不严谨。为什么?能无限制地提高反应温度吗?能无限制地增大反应物的浓度吗?能无限地延长浸出时间吗?不能!因此我通常建议学生在“提高反应温度、增大反应物的浓度或延长浸出时间前添加“适当”两个字。这样就显得更加严谨。再比如在复习有机时,常常会碰到如何检验具有醛基的有机物中的碳碳双键的问题。在回答这样的问题时,学生也会注意到醛基的存在会对碳碳双键的检验起干扰作用。因此在进行叙述时,大多数学生的方法是:将少量具有醛基的有机物加入到银氨溶液中,水浴加热一段时间,再加入溴水,若溴水褪色,可证明有碳碳双键的存在。这样的表述不严密。为什么?银氨溶液是强碱性的溶液,为确保有机物中的醛基完全氧化,银氨溶液必须足量。所以在完全氧化醛基后,溶液呈碱性,而碱性溶液也能使溴水褪色。因此无法检验碳碳双键的存在。怎么办?应该将完全氧化醛基后的溶液pH调节至中性或酸性。这样才能排出溶液碱性的干扰。因此正确的方法是:将少量具有醛基的有机物加入到银氨溶液中,水浴加热一段时间,然后调节溶液的pH至中性,再加入溴水,若溴水褪色,可证明有碳碳双键的存在。长期进行这种规范化的训练,不仅提高了学生准确的语言表达能力,也培养了学生严谨的思维能力。
综上所述,我们只要立足化学课堂,从细节入手,充分培养、发展学生的思维品质,相信中学化学课堂必将焕发出生命的活力,为学生的终生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李英. 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思维品质的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6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