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国茹
摘 要:数学课堂教学应倡导自主探索、动手实践、合作交流、阅读自学等方式,数学课堂教学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积极创设合作交流的学习环境,使学生学会学习、学会交流、学会合作,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
关键词:中职 数学课堂 合作学习
一、合作学习的内涵
合作学习(cooperative learning)是一种富有创意和实效的教学理论与策略。由于它在改善课堂气氛,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促进学生形成良好非认知品质等方面实效显著,被人们誉为“近十几年来最重要和最成功的教学改革”。国务院在制定《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中特别规定:“鼓励合作学习,促进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共同发展,促进师生教学相长。”合作学习中学生与学生的交互作用趋于主导地位,学生可以通过提问、解释、讨论等各种方式的数学交流来增强数学理解力,从而有助于建构自己的数学知识,成为积极的学习者。
二、合作学习在数学课堂中的实践
合作学习应积极互助,这是成功的基础,同时人人尽责、防止偷懒,这是合作学习获得成功的重要保证。笔者设计了一节以合作学习为组织形式的课堂,希望在数学教学中能提供一些参考。
学习任务:柱、锥、台和球的结构特征。学习对象:高二年级的学生。学习过程主要有以下几个阶段。
1.准备与导入
柱、锥、台和球是我们生活中经常接触的几何体,学生已经初步具备辨认的能力,在这个小组合作活动中,学生将进一步掌握柱、锥、台和球的结构,教师向学生讲述各种几何体的特征,从而让学生获得学习几何的乐趣。这四种结构分别是4组学生的学习主题,第一组的学习主题为柱体,第二组为锥体,第三组为台体,第四组为球。教师向学生出示小组活动流程的说明,以及向学生讲解知识。
(1)准备:每个人都要独立地完成分到的问题,找出这些几何体的特征,当然同学间也要互相帮助,互相支持。
(2)专家组活动:共同讨论每个人分到的几何体的信息,完整地标出几何体的名称及其特征,解释过程中碰到的问题,检验自己的学习成果。
(3)计划讲解知识的方案:在第二轮中,每个人要被分配到新的小组中去,在新的小组中,向他们讲解新几何体。在专家组活动时,要思考并记录准备的问题,同时还应互相讨论要如何讲解,准备哪些题目等。
(4)小组教学活动:在重新分组后,每个人都是几何体的专家,每个人都要向同学们讲解几何体的特征。如果在解决问题中遇到困难,大家一定要支持,这样让每个同学在学习过程中都获得乐趣。
2.专家组阶段
分4组讨论有关几何体的名称与特征。每个小组都会得到一张工作图,如第一组的是柱。这组的任务就要围绕这个柱体展开。首先独立学习,然后向小组其他成员咨询。探究柱体的结构特征,用专业的术语描述这个几何体。
3.小组教学活动阶段
重新分组,保证第一轮中同一小组的成员在第二轮中不被分配到相同的小组中。“专家”学生要向其他同学讲解自己在第一轮中探究的几何体,在这个阶段中,教师一定要给学生的讲解提供辅导。
(1)概述:首先告诉你的同学,你要讲解是什么几何体。
(2)直观性介绍:直观地向你的同学介绍你要介绍的几何体。
(3)给出练习:要向你的同学给出各种练习,帮助他们学习并领会所听到的内容。
(4)反馈:要让小组的每个成员有提出问题的机会,并认真回答,这样所有的问题都是有意义的。
(5)总结:最后要重复一遍所有的重要概念。
通过重新组合小组,让学生体验学习者即教学者的意义。在第一轮分组后,首先学生是以专家身份解决学习任务、准备讲解,这是一个既独立又合作的学习过程,在学习过程中,同学们通过相互提问、相互解答来完成学习任务,既锻炼了学生的责任心,又检验了学习效果。
三、数学课堂中合作学习需注意的问题
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合作学习出现了一些实践的误区,小组活动流于形式且缺乏实质性的合作,重结果而轻过程。在实践中应注意以下问题。一是合作学习环境要求学生拥有一定潜在的原理知识和相关的实际知识,学习任务不宜是一段新知识的最初教学,而应是知识应用学习、调查研究学习等。二是合作学习是以小组为基本单位的教学组织形式,合作学习应强调“分工”与“协作”,缺乏建立在个体深层认知参与基础上的互动,只是简单地让同桌或前后桌的学生组成小组进行讨论,徒具合作学习的“形”,而无合作学习的“神”。三是数学合作学习必须以个人独立思考和深层次认知参与为前提,课堂教学气氛是否活跃和热烈,应以学生的智力参与度或面来衡量和确认,只有深层次的认知参与到数学合作学习中,才能促进思维的提高,获得较高的合作学习效果。
(作者单位:金华市高级技工学校)
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