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宗凡
摘要:受多种因素影响,不同学生的信息技术素养水平差异很大。实践证明,要使每一位学生都不掉队,又要使学生有差异发展,小组探究法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本文就如何在信息技术课堂中有效运用小组探究法,分别从内容选择、分组思考、评价体现等几个方面做了阐述。
关键词: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方法;小组探究
● 引言
小组探究,就是按照学生的共同兴趣和爱好,由学生自愿组成一些固定的小组,通过小组内的分工合作与小组间的竞争交流,促进学生掌握知识与提高集体活动的积极性。这种教学方式能在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形成良好互动、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形成合作精神和良好的人际关系;能够培养学生认识领域的某些高层次技能,如问题解决和决策等。小组探究反映在具体的教学方法上比较典型的有讨论法、协作学习法、合作学习法。
小组探究法在实施时很容易出现各种问题,如用来进行小组探究的教学内容不合理,课堂随意性高、教师疏于引导,小组分组不科学、小组成员分工不明等,都会极大地影响小组探究的效率,甚至使小组探究流于形式。如何有效地使用小组探究来完成教学任务,值得教师深思。
● 因“材”施教,选择恰当的内容进行小组探究
这里的“材”指的是教材中的具体教学内容。小组探究不是万能灵药,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来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盲目采用小组探究,其实就是一种削足适履的做法。当教学内容体现出一定广度或深度时,往往是教学的重点或难点,采用小组探究是比较合适的。但基础知识和能力、知识密集的内容、学生完全无相关经验的内容等,可能更需要教师用讲授法来解决。
● 科学分组,让不同特质、不同层次的学生相互促进
在合作学习时,教师对小组分组一般采取两种方法:一是组内同质,组间异质。这种方式一般用来在分层次教学中采用,容易出现“强者更强,弱者更弱”的现象;二是组内异质,组间同质。这是教师在合作学习中普遍采用的分组方式。按照学生的知识基础、学习能力、兴趣爱好、性格特征、性别等差异进行分组,让不同特质、不同层次的学生优化组合,使每个小组都有高、中、低三个层次的学生。由于每个小组成员都是异质的,所以就连带产生了全班各小组间的同质性,这就充分体现了“组内异质、组间同质”原则。组内异质为小组成员间的互相帮助、互相促进提供了可能,而组间同质又为全班各小组创设了公平竞争的宽松环境。
在实际操作中,教师要做到分组科学合理。在每学期开学时制作一个调查表,将本学期的重点内容罗列出来,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在“不了解”、“有所了解”、“基本掌握”和“熟练掌握”等几个选项中进行选择,以3~5位学生为一组,以大多内容“熟练掌握”的学生为组长,科学地进行分组。
在学习了一段时间以后,可能小组内学生的情况会发生比较大的变化,组与组之间的异质性会增大。如果教师发现这种情况比较普遍,应及时调整小组成员,确保组与组之间的同质性。
● 任务驱动,让探究不流于形式
“任务驱动”教学方法,就是充分利用富有趣味性的信息处理内容,巧妙设置任务,把教学内容融于实际任务中去,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学习新知识、感受新方法、形成新技能,从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思维能力。现在的信息技术教材基本上都是以任务驱动模式来编写的,将小组探究与任务驱动结合在一起,更能提高效率。
在设计任务时,教师要注意任务难度的适当性,如果难度太大,很容易打击学生的信心,任务就失去了意义;难度太低,学生就无法提高能力。同时要保持任务的层次性,让小组内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进步的空间。教师留给学生的任务要尽量生活化、实用化,因为冷冰冰的计算机操作方法会降低学生探究的兴趣,应尽量避免抽象和完全理论化的任务。
只有精心设计教学任务,小组探究才能真正行之有效。否则,课堂讨论将变为学生闲谈,看起来热热闹闹的小组探究也就流于形式了。
● 明确分工,落实小组成员具体职责
小组探究模式虽然强调以小组为单位开展教学活动,但教师不能忽略学生个体在小组中的作用。确定在哪些内容上合作、如何合作和在哪些内容上分工、如何分工,是实现合作学习的关键。分工、合作不明,每位学生的工作做不好,也就无法开展有效的合作。因此,教师要在机制上保证每位学生承担一定的角色或任务,平等地参与小组活动,进一步明确、细化学习任务。如果在探究过程中成员没有明确分工,就会形成吃“大锅饭”的局面,降低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在分工时特别要注意组长的确定。组长是小组合作学习的组织者,要能组织组内成员围绕目标共同学习,归纳成员的发言要点,鼓励中等生畅所欲言,与同伴交流自己的观点;教会学困生先学会倾听他人发言,理解要点,继而尝试提出自己的见解,营造小组融洽的合作氛围,使小组真正成为探究的共同体。
当然,小组成员分工要及时调整,如果长时间担任某一种角色,将使学生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素养出现缺陷,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 加强调控,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在小组探究的过程中,课堂的组织管理是根本。失于管理的普遍表现是采用“放羊”模式,教师隐形不见,学生无所适从,这无疑是失败的课堂。教师要真正发挥出主导作用,让学生明确小组目标及合作规则、帮助学生从单独听课向合作学习小组过渡、协助学生开展小组活动、教会学生交流技能与相互合作等。教师要加强对课堂的调控,对游离的学生进行提醒,对偏离方向的学生进行点拨,对学生自主学习中呈现的问题进行筛选和梳理,在课堂讨论中引导学生把问题呈现清楚,把握问题讨论的程度,对学生解决不了的问题,进行讲解分析,帮助学生达标。
● 合理评价,激励学生不断进步
合作学习把“不求人人成功,但求人人进步”作为教学所追求的一种境界,不仅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更关注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发展,以及良好的心理素质、学习兴趣与积极情感体验等方面的发展。将常模参照评价改为标准参照评价,把个人之间的竞争变为小组之间的竞争,把个人计分改为小组计分,把小组总体成绩作为奖励或认可的依据,形成“组内成员合作,组间成员竞争”的新格局,使得整个评价的重心由鼓励个人竞争转向大家合作进步。这将促使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进行合作竞争,最终会使得全班学生无一例外地取得进步,并由此走向成功。
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小组探究法要求教师从一个演讲者变成一个敏锐的观察者、优秀的组织者、科学的评价者、真诚的赏识者,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小组探究法的优势,实现高效课堂。
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