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彪
【摘 要】随着教育改革体制的不断推广,教学的有效性开始逐渐地拿上了历史的舞台。以往那种传统式的“先生教,学生记”的教学模式开始逐渐被打破,取而代之的是一些新兴的现代化教学手法。然而对于教学而言,教师教了多少东西并非是教学的主要目的,主要目的是学生学会了多少知识,这就是我们所说的教学的有效性。在本篇文章当中,笔者将主要针对高中历史教学有效性方面的问题做出简要的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高中;历史教学;有效性
一、引言
当前高中对历史的学习主要面临着来自于两个方面的挑战,一个是高考的时候学生是否能够准确的将试卷答完,另一个就是高中的学生能否通过对历史课程的学习掌握必须的历史知识,了解一定的历史事实。可以看出,无论是从哪方面来说,都要求在高中历史的教学当中提高教学的有效性是十分必要的。关于高中历史的教学,一方面可以培养起学生正确认识历史的能力,另一方面也可以培养学生正确的历史价值观和正确的思维方法,只有全面提高高中历史教学的有效性,才能够在一定的程度上促进新课改体制之下人才的全方面发展。
二、高中历史教学的有效性分析
教学的有效性只得就是教学的效率和效益,高中历史教学的有效性就是指通过课堂历史教学活动促使学生在历史知识的认识和历史观的树立上面有所收益,有所进步,有所提高。从具体的表现来说,学生的历史认知从不知道深解,从不懂到明白,从历史知识匮乏到历史知识渊博,从不会到会,这是学生在学习能力方面的认知[1]。而从情感方面来说,学生对于历史知识从讨厌到喜欢,从抵触到接受,从排斥到热爱,从没兴趣到感兴趣……这些都需要通过高中历史老师的四十五分钟课堂教学时间来培养和调动,教师只有充分发挥出自身教学的特长,运用合理的教学手段才能提高到高中历史教学的有效性。
如果想要使学生达到最佳的学习效果,了解到必要的历史知识,使其有能力通过高考的测试,有能力适应社会的发展需要,那么就必须要提高高中历史教学的有效性。笔者认为如果想要提高高中历史教学的有效性,就必须要满足三个条件。其一、需要特别重视对学生学习意向和学习动机的培养;其二、教学过程中应该特别明确教学的目标和学习的目标;其三、应该特别注意采用学生们易懂或者容易接受的教学手段进行高中历史的教学。除此之外,高中历史教学的有效性还需要特别注意一点,那就是教学一定要符合历史学科的主要特点,切勿歪曲史实。
三、提升高中历史教学有效性的策略探究
1.更新传统的教学观念
新课改当中提出,高中历史的教学应该不断地提升历史教学的有效性,要增强学生的历史发展观和分析时事的能力,提升学生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因此,这就要要求高中的历史老师需要更正自身传统的教学观念,做到以史为例,以人为例,全面发展和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新课改要求,对教学观念进行修改和更正需要全面注重并强调历史教学课程的重要性,将传统的以分数定优劣的思维模式打破,充分并全方面的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综合提升学生的思维开发能力,要将历史和实践有效的联系起来,切莫照本宣读。在课堂上,教师要注意适当地扩展教学的话题,丰富学生课本外的史实知识,引发学生们探究和思考的热情。
2.优化传统的作业结构
在历史教学当中教师需要明确历史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掌握一定的历史学习方法,学会通过对历史时事的分析掌握一定的历史分析思维方法[2]。因此这就不可或缺的会有作业训练,而作业练习就是提高学生对历史知识的巩固。而历史课堂作业的根本目的就是通过对历史的学习来锻炼学生应用历史分析方法和科学的分析方法来解决历史当中的重大问题。所以,为了提高高中历史教学的有效性,可以对历史的传统作业模式做出调整,主要可以分为基础性作业、提高性作业和探究性作业。基础性和提高性的作业是对学生课堂所学的基础知识的一种巩固,而探究性作业则是要求学生对课外相关历史知识的涉猎和掌握。通过对相关或者相同史实的分析,使学生掌握一定的对历史的认识和分析的能力。举例子来说,在高中历史老师对甲午中日海战这一课讲授的时候,可以给同学们安排这样一个作业:请同学们进行自由结组,在课下的时候搜集相关资料,研究一下在甲午中日海战的同一年,清政府还经历了哪些巨大事件,当时的国外环境又是什么样子的,日本是怎样走上军国主义道路的,这给我们的启示是什么?这个问题就很自然的将与这一课所相关的历史实事和背景有效的联系在一起了,而又充分的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热情,使学生在课下通过相关探究了解一定的知识。
四、结语
本研究主要针对提高高中历史教学有效性方面的相关问题做出简要的分析和探讨,文中笔者也结合自身的相关经验,联系相关的事实提出了一些主观意见。笔者希望通过有效的手段提高高中历史教学的有效性,只有这样才能培养高中学生的历史观,促进高中学生全面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庄丽红.新课程高三历史结合“通史”的复习方法与思考[J].新课程(教育学术),2011,25(01):36.
[2]庄麗红.对新课程高中历史教学有效性的思考[J].新课程学习(学术教育),2013,20(01):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