奈达的动态对等翻译理论在翻译实践中的应用

2014-07-28 21:26王丽华
博览群书·教育 2014年3期
关键词:翻译实践奈达

王丽华

摘 要:美国翻译理论之父尤金奈达提出了形式对等、动态对等、功能对等等翻译理论和原则,其中核心思想为功能对等,简要概括为三点;采用词类(word classes)取代传统的词性(parts of speech)来描写词与词之间的语义关系;采用核心句(kernel sentence)的概念以及句子转换的概念克服句法对译者的束缚;用同构体的理论(isomorphism)来克服社会文化差异所造成的障碍。

关键词:奈达;动态对等; 翻译实践

一、奈达的对等翻译理论

对等原则是里厄( E.V.Rieu) 于1953 年率先提出的, 在此基础上,尤金奈达( EugeneA. N ida) 发展了此原则。奈达的对等翻译理论于20 世纪60年代问世,80年代在国译坛全面登陆, 并很快在久未接触西方翻译理论的中国翻译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20世纪60年代, 奈达提出了 形式对等的理论。形式对等基本上追求译文和原文在形式上尽可能一致, 译文尽可能忠实与原文。在实际运用中, 形式对等有许多局限性。

奈达翻译理论中最为人们熟悉的一个方面,即最核心部分就是他的动态对等翻译观, 所谓动态对等(灵活对等)翻译, 是指从语义到语体, 在接受语中用最切近的自然对等语再现源发语的信息。奈达在翻译科学探索)(1964)一书中指出,在动态对等翻译中, 译者所关注的并不是源语信息和译语信息的一一对应关系, 而是一种动态关系; 即译语接受者和译语信息之间的关系应该与源语接受者和原文信息之间的关系基本相同。

在翻译理论与实践(奈达和塔伯,1969) 中, 奈达进一步定义动态对等为: 译语中的信息接受者对译文信息的反应应该与源语接受者对原文的反应程度基本相同。翻译终归是为读者服务的, 要是从读者的角度, 而不是从译文的形式看翻译, 就意味着引进另一个观点: 要看译文能否为读者所理解。奈达在其理论著述中经常谈到读者反应问题。他认为, 翻译的服务对象是读者或言语接受者,要评判译文质量的优劣, 必须看读者对译文的反应如何。从某种意义上说, 这好比进行市场调查, 测验公众对市场产品的反应, 对某种产品, 不管理论上认为它多么好, 也不管它陈列时显得多么美观, 如果公众反应不好, 那就不会被接受。奈达的翻译定义反映了他的翻译理论的本质, 他严密组织, 表叙非常清楚。

二、动态对等理论于翻译实践

奈达翻译论强调动态对等属于应用翻译学范畴, 这一点与中国传统翻译研究基本一致。奈达的翻译论在一定程度上强调忠实于原文, 力求译文读者能够得到和原文读者一样的效果。道安的案本、球信,傅雷的神似说,钱钟书的化境说, 他们都把原文放在第一位, 只是程度和所用关键词不同而己。

奈达提出动态对等的意义在于译者应着眼于原文的意义和精神, 而不拘泥于原文的语言结构, 即不拘泥于形式对应, 这就解决了长期以来翻译学者们之间的意译与直译之争。动态对等要求译文在不同语言结构中尽可能完满地再现原文意旨, 限制了译者毫无节制的自由发挥。奈达主要将之概括为三点主要内容:1.采用词类(word classes)取代传统的词性(parts of speech)来描写词与词之间的语义关系;把词性改为词类,可以解释翻译中的词性转换问题。例如talk在传统语法中,既可当名词,也可作动词,改用奈达的词类概念后,talk只是一个事件,所以talk译成动词还是名词并无多大差别。

1.用核心句和句型转换的概念克服句法障碍

奈达借用了转换语法中的核心句(kernel sentences)概念,来描述翻译过程。所谓核心句,简单地说就是最简单的句子。

如:There is something I must say to my people who stand on the warm threshold which leads into the palace of justice.

1:There is something.

2:I must say something (to my people).

3:My people stand (on the warm threshold).

4:The threshold is warm.

5:The threshold leads (into the palace).

6:The palace is of justice.

我必須提醒大家,我们今天正站在通往公正之殿堂的门槛上。

2.用同构体(isomorphism)概念解释社会文化语言符号:(人们的认识依据即物质基础是同一的。这种同一性可以使人们在各自的头脑中构成一个疏略的但基本相同的概念系统框架。这个概念系统框架在思维认识论上称为“同构”。)

符号学的一个基本概念是任何一个符号,无论是字、词、成语这类语言符号,还是手势、身体活动等语言外符号,或者是社会行为这类社会符号,都只有在它本身所处的环境(系统)中才有意义。

奈达认为符号在源语和译入语之间的关系很像数学的方程式。如果认为2—4—8构成系统A,那么16—32—64就构成系统B。如果将系统A中的2拿出来,放到系统B中就不能用原来的数字,因为2 在系统A中的实际意义与价值等于系统B中的16。

to grow like mushroom

have an ace up ones sleeve

go for wool and come back shorn

What makes a road?

The letter B.

莎士比亚脍炙人口的作品, 给英国读者带来了快乐,如果这些能给英国读者带来快乐的作品译成中文, 却给中国读者带来极大痛苦, 就不能说它是好的翻译。关于等效论的适用范围问题,有很多争议,主要涉及的是文化因素问题。具体反映在“归化翻译”与“异化翻译”问题上。例如把莎士比亚十四行诗中的“Shall I compare thee to a summers day?”,到底是译成“能否把你比作夏日的璀璨?”还是译成“……比作春日的璀璨?”

所以说,从读者反应角度来定义动态对等就是读者同等反应论。奈达在另一重要著述就是他的读者反应论中认为,翻译的服务对象是读者或言语接受者, 要评判译文质量的优劣, 必须看读者对译文的反应如何, 同时, 必须把这种反应

和原作读者对原文可能产生的反应进行对比, 看两种反应是否基本一致。从某种意义上说, 这好比进行市场调查,测验公众对市场产品的反应。对某种产品, 不管理论上认为它多么好,也不管它陈列时显得多么美观,如果公众反应不好,那就不会被接受。翻译如果不考虑读者因素,不估计或测验读者的反应, 就可能产生出对牛弹琴的译文。

奈达主张翻译以意义为先。形式结构上做些大改变,不仅合理, 而且甚至可能非常理想。这与我国传统译论中重神似而不重形似得意忘形之观点有相似之处。奈达不主张翻译用对等语去实现意义和风格上的对等。

三、结语

奈达的翻译方法可以解决许多难以翻译的难题并以此来批驳那些持不可性观点的人。奈达的翻译理论在翻译理论界和实际翻译人员中起了不少的理论指导作用, 但也引起不少争论, 有人认为他的理论体系来自于圣经翻译,不适用于其他领域比如翻译哲学, 历史等。但是, 奈达的理论无论在西方或东方翻译界, 尤其是中国翻译理论界, 产生了不小的影响。只要有翻译理论研究的地方, 就会有人通过各种形式了解、引用奈达的翻译理论。达给翻译研究注入了一种新的活力, 为当代翻译理论的发展做出了杰出贡献。

猜你喜欢
翻译实践奈达
紫杉醇、奈达铂联合放疗治疗食管癌的临床疗效评价
翻译是科学还是艺术?
——再论奈达对翻译本质属性的认知
预设理论在翻译中的应用
法语专业本科阶段翻译教学反思
试析翻译理论在翻译实践中的应用
翻译活动中母语的重要性
篮球意识训练的相关因素研究
顺应理论视阈下的汉谚英译研究
比较培美曲塞或吉西他滨联合奈达铂治疗非小细胞肺癌晚期患者的临床疗效
尼妥珠单抗联合奈达铂和三维适形同步放化疗对鼻咽癌的疗效、安全性及对TGF-β1、S100A8和S100A9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