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导学案之我见

2014-07-28 11:35谭玲玲
博览群书·教育 2014年3期
关键词:提高效率导学案课程改革

谭玲玲

摘 要:导学案的使用为原来较为枯燥的历史复习课注入了新的活力,,由传统“师讲生听”的教学模式变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模式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利用“导学案”可以很好地帮助学生完成由被动学习到主动学习的过渡。

关键词:高中历史;课程改革;导学案;自主学习;提高效率

一、“导学案”模式的理论依据

新课标指出:素质教育不是不要教学质量,而是探讨保证教学质量的良好方法和途径。而“导学案”正是实现了把教学重心从研究教材的教法上转变到研究学生的学法上,教师成了学习的引导者,学生成了学习的主人。学生因为参与了学习,知识与能力得到了提高,自然而然保证了教学质量。

二、导学案的设计

“导学案”的编制遵循从学生实际出发的原则,有步骤、分层次地从知识、技能到理论及运用逐步加深。我们使用的“导学案”一般分为以下7个部分:

1.解读课程标准、明确学习目标。在我们编订的“导学案”中首先是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包括识记、掌握、理解、运用各个不同层次的目标,另外还让学生明确重点、难点知识,以利于学生在自学过程中做到有的放矢。

2.温故而知新,复习与本节课与关的旧知识,为本节课做好充分的准备。我们运用了多种方式,帮助学生回忆。如:在学习选修改革史《戊戌变法》时,我们设计的知识回忆是这样的:

①根据必修一,填写:19世纪末,日本发动了( )战争,签订了( );之后,列强掀起了( ),中国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②自己表述漫画的含义(漫画:被撕碎的china)。

③根据必修二,回答:19世纪末,中国的经济结构、阶级结构有了怎样的变化?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④结合必修三,说一说,以下材料反映了达尔文等人的思想对19世纪末的中国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材料:严复在《天演论》和其他文章中指出,根据“物竞天择”,“优胜劣败”的自然规律,在国际竞争中,中国如果不发奋图强,就会有亡国灭种的危险。我国同胞不应该消极坐等帝国主义侵吞,使中华民族淘汰灭种;应该奋发图强,坚持“国贵自主”,反对帝国主义侵略。他告诉人们,只要奋发图强,中国仍旧可以得救。严复的《天演论》在客观上起到了敲响警钟、惊醒同胞、激励民众、救亡图存的作用,所以在当时风行全国。

实际上通过以上练习,就为本节课准备了戊戌变法的社会基础、经济基础、阶级基础和思想基础,进而减轻了学生学习本节课的压力。

3.知识梳理。知识梳理可以分成基本线索和基础知识两部分。线索是对一节课内容的高度概括,编写时力求简洁明了,目的是让学生根据线索浏览教材,构建对教材知识的整体感知。基础知识是学案的核心部分,主要包括知识结构框架、基本知识点、教师的点拨和设疑、印证的材料等。上述要素的编排要体现教师的授课意图。对于重要的知识点,可以填空的形式出现,让学生在空白处填写好并在课本上勾画,以此强化学生对重要概念、知识关键词等的掌握,如中央集权制、男耕女织、资本主义萌芽、重农抑商、三足鼎立等等。实践证明,这样可以引起学生的有意注意,从而更好地、牢固地掌握基础知识。另外,对于重点内容要设计思考题,供学生在预习时思考,上课时老师再与学生一起讨论、分析。同时,可以摘引一些史料,以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印证。

4.知识延伸。现在教材的编写是“一标准多版本”,每一种版本都有其优缺点,为了加强学生对于重点知识的理解,编写“导学案”时教师们应身体力行地投入到历史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之中,吸收其它版本的优点,紧扣课标,厚积薄发,在整合教材的基础上更好地设计优化教学方案,从而更有利于学生的有效学习。

5.合作探究,知识升华。这一部分主要是在老师的引导下由学生对一系列问题集体展开讨论。集体讨论的问题主要是老师讲授完本节内容后为了升华本节的知识而设计的一些问题。这些问题的普遍特点是跨度大,思维含量高。它往往涉及到几段课文,或者是全文,有的甚至跨章越节,即使是优生一般也难以轻松作出全面的回答,需要经过一番集体讨论后才可以得到完满的解决。如:

(1)五四运动前后,是中国社会的大变革时期。假如当时北京的一位富家青年学生写了这样的一篇日记,你认为哪些内容不真实?

1919年5月10日——早晨,我吃过妈妈为我准备的西式点心,穿好昨天裁缝店刚送来的西服,坐上家里的汽车,准备赶往学校。路上,我看到了很多的标语,上面写着“推翻袁世凯称帝”、“爱用国货”、“力倡民主、科学”、“还我青岛”等。这些标语给了我很大的震撼,使我热血沸腾,我决心也要改变自己。来到学校,看到很多被捕的同学回来了,我高兴地和他们拥抱。上课铃响后,一位老夫子抱着一本儒家经典上了讲台,之乎者也讲了一通,把我们讲得晕头转向。幸好第二节课,胡适先生给我们带来一个新消息——共产党成立了。我们都对这一消息很新奇,但对共产党还不是很了解。我在想,接下来的中国会是什么样子呢?

这篇日记基本上反映了当时中国的变化,但从时间上看有些事实真假难辨。由于它改变了传统的表达方式,在课上,学生们讨论得非常热烈,翻书、思考、辩论,兴致盎然,一反常态,将枯燥的历史记忆变为生活常识,这样通过探究,知识点很快就掌握了。

(2)你替这位学生想像一下,接下来的中国会是什么样子呢?

(3)作为新时代的青年学生,我们应该怎样为我们的民族复兴而努力?

运用后面的两个问题,过去的历史活了起来,学生有了身临其境的感觉,他们的民族意识、爱国意识自然而然被激发起来,我们觉得这比硬给他们灌输僵硬的思想强得多。

6.巩固训练。巩固训练是对一节课学习的检验,它有选择题、填空题、材料解析题和问答题等。训练题的设计,要体现出针对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既要有基础知识的检验,又要有基本技能的训练。对于有些题目的技能训练,教师可以给予学生适当的方法点拨,帮助学生进行答题方法的总结。

7.学后心得。导学案最后,给学生留出记笔记和做小结的地方,以便学生写自己的心得、体会和疑问,以利于学生的自我调节和提高。课后,教师可以将导学案收起,给学生进行解答和批阅。

三、使用導学案的实效

学生考试的应变能力大大提高了,尤其是优生面的扩大比较明显。当然,高中历史教学现在正在改革之中,只有通过长期的实践和探索,才能走向成熟。但我们确信通过,“导学案”教学,做到重引导、重先学、重互动、重反思,从自己的学生实际出发,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就能适应课程改革的要求,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做到素质与应试兼顾,突出个性和创新,从而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师生共同提高。

猜你喜欢
提高效率导学案课程改革
瞄准目标,精细练习,提高效率
瞄准目标,精细复习,提高效率
剖析错因 提高效率
提高效率
撑一支竹篙 向更深处漫溯
浅谈如何提高导学案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实效性
“双创”形势下高职财务管理课程改革探索
构建优质高中数学课堂,实现活力教学
项目教学法在微电影制作教学中的应用
基于创意的对口单招色彩课程改革突破点研究